|
內容簡介: |
《当代油画:表现专辑》通过集中介绍当代中国油画家及其作品,以此真实展现近年来中国油画界取得的实践成果,总结中国油画发展的内在规律,梳理中国油画与社会发展及整个文化语境间的复杂关系,让大家了解中国油画发展的现状和大方向,通过油画这一艺术载体进一步展现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使中国油画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并具有更为深厚的人文精神。
|
目錄:
|
专题研究
易英
25年的变形——表现主义在中国
管郁达
新表现主义的问题意识与历史意识
画家与作品
罗尔纯
艺术的本色和艺术家的本色——我眼中的罗尔纯和罗尔纯的艺术|贾方舟
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
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画家的艺术创造|詹建俊
广军
一路走来|广军
丁一林
丁一林——学院之道与纯粹之境|刘新
曹力
梦想与隐喻——读曹力的近作|殷双喜
闫平
运动、欲望和表演——关于闰平的绘画|汪民安
王克举
绘画的诞生——论王克举的油画艺术|彭锋
贾涤非
生命的姿态——贾涤非绘画新呈现|范迪安
崔国强
崔国强——黄土地的风情|郭北平
段正渠
信天游——谈段正渠的油画|杨飞云
马路
马路——通向梦与精神的旅程|张杰
徐福厚
对古典精神的当代阐释——观徐福厚近作有感|鲁虹
白羽平
白羽平和他的北国风光|刘建平
崔国泰
《工业肖像》的社会文化阐释|岛子
井士剑
“英雄”·风格化自我的形式——观看井土剑作品断想|水天中
段江华
时间的嵌刻——关于段江华的艺术|杨卫
任传文
浮世绘心——任传文|桑蕾
张杰
一山一世界 一水一心境|张杰
张方白
笔法的辩证——碎散与浑厚之间的生命书写|夏可君
李雪玫
我和我的画|李雪玫
仲济昆
艺术母题和艺术表现——仲济昆油画论析|邓平祥
王建中
写意与诗性——王建中的油画艺术|丰雪心
罗敏
军旅女画家——罗敏的艺术|陶咏白
罗清
自我意识的越位——罗清作品谈|千春辰
唐华伟
狗和人——读《面孔》系列作品|邓国皇
岳雷
彼岸的想象——岳雷的绘画创作|周爱民
赵兵
关注时代感受生活|赵兵
张超
张超——绘画自序|张超
蔡佳琳
执著的独行——观画叙事|李涛
|
內容試閱:
|
王克举是一个勇于探索的艺术家,他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有详细的了解,对艺术的当代处境有清晰的定位,对他自己的艺术选择有清醒的认识。王克举是一位勇敢的践行者,他的力量不仅来自他的热情和意志,而且来自他的学识和思索。
王克举这一代油画家都是在崇尚写实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本人曾以乡土写实在中国油画界崭露头角。但是,王克举很快就放弃了他熟谙的技法和鲜明的风格,转向更加艰难的探索。在众人眼里,王克举的这种自我否定是无法理解的;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却是艺术精神的体现。如果没有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探索,艺术就沦为寻常事物,就不值得我们去崇敬和珍爱。事实上,王克举掌握的写实绘画,如同他同时代的大多数画家一样,只涉及绘画的技术层面,还没有触及绘画的精神内涵。诞生于欧洲的写实油画,除了我们容易看到的技术层面之外,还有我们不易发现的精神维度。受古希腊宗教和哲学的影响,欧洲艺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所谓形式,也叫理念或者理式,它不是指现实事物的形状,而是指现实事物的原型或模具,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
欧洲古典油画追求的就是这种永恒的、理想的理式或原型,不只是现实事物的摹写。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没有清晰的理念概念,没有完全超越的彼岸或者天国,中国文化推崇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型或者模具,而是生生不息、幻化生成的气韵。因此,中国没有发展出欧洲式的写实油画,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还有精神上的旨趣不同。如果只是从技术上学习欧洲古典油画,就还没有触及它作为艺术的灵魂。然而,随着欧洲社会向现代化和世俗化方向发展,古典油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
印象派的革命,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真实的理解上。真实的世界,不再是超时空的原型或者模具,而是在时空中的事物,它们存在于瞬息万变、不断迁流的视觉印象之中。当毕沙罗反复画不同时间中的同一条蒙马特大街的时候,他就在告诉人们:事实上没有一条抽象的蒙马特大街,只有在不同时间中的蒙马特大街。因此,我们不是只有一条蒙马特大街,而是有无数条蒙马特大街。与古典油画追求的永恒的真实世界相比,印象派所发现的瞬间的真实世界更接近中国人心目中的真实世界,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现实地栖居的此岸世界,而不是幻想的彼岸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