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张仁奎传

書城自編碼: 200040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政治人物
作者: 韩荣钧
國際書號(ISBN): 9787560745961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5/252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张仁奎,字锦湖,清同治四年
(1865年)一月出生在山东滕县沈庄村,自幼家贫,没读多少书,少时跟着表叔习武,在与地痞流氓的不断实战中练得一身好功夫,用的是铡草的铡刀,人称
“张大铡刀”。青帮三大亨已经是上海牛人,可张仁奎作为教父不单辈分在三人之上,其传奇经历更令人咂舌。韩荣钧编著的《张仁奎传》介绍了张仁奎的生平纪事。
內容簡介:
韩荣钧编著的《张仁奎传》介绍了张仁奎生平纪事,他是旧上海青帮
的重要头目,为青帮“大”字辈。贩私盐出身。早年曾在冯国璋的苏军第 七十六混成旅任旅长兼通海镇守使,驻防南通。曾拜张春为老师。1927年
北伐军开驻浙江、上海,告老辞职,迁居上海。在上海时,开香堂,收徒 弟,弟子众多。军阀、政客韩复榘、蒋鼎文、朱绍良、陈光甫等都拜他为
师,一时门庭显赫。后期在上海成立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 社鼎足而三。《张仁奎传》有助于读者了解鲁南文化、运河文化。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早年经历
一、家世与家乡
二、佣工生活
三、出 走
第二章 运河枭雄
一、台儿庄船上
二、加入清帮
三、运河称雄
四、入伙春宝山
第三章 军次扬州
一、受抚为官
二、参加辛亥革命
三、对抗二次革命
四、跻身直系军阀
五、军界同人
第四章 南通十年
一、任职通海镇守使
二、张仁奎的部下
三、师事张謇
四、悠闲生活
五、同情爱国运动
六、与临城劫车案的关系
七、参加军阀混战
八、北伐战争中
第五章 “张老太爷”
一、移居范园
二、沪上收徒
三、建立仁社
四、弟子友朋
五、抗战献余热
六、心系家乡
七、家庭生活
第六章 后人评说
一、身后荣名
二、公众评说
三、义侠本色
附录
张锦湖
我的父亲张老太爷一锦湖公
我的伯祖父——锦湖公
乱世义侠,传奇人生
《张氏纪恩碑文》读后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沈庄村在滕东一带相当有名。一是男子多剽悍,远近四乡
闹纠纷打架没有不怕沈庄来人的。二是女子长得漂亮。人家都 以娶妻娶到沈庄的女孩子为荣。沈庄的这个名气恐怕也与地势
有关系。庄子位于高山的南面山坡上,背靠高山,雄峙四乡。山 前不远处薛河如飘带般流过,山高水秀,风光可人,着实是一山
居生活的好地方。加之沈庄的土围子高厚坚固,不怕马子骚扰, 所以十里八乡多有投奔此村者。
在这里张家得到很好的照顾。张家自家没有土地可以耕 作,仁奎三兄弟身强力壮,分别在几个殷实的表叔家里为人佣
工,过着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生活。除了地里的工作以外,张 仁奎日常的工作是放牛、铡草。秋忙以后,张仁奎便准备好自己
的简单行李,赶着牛群,在高山东坡石板房里长住下来据说那 石板房今天已成当地的一大风景。在冬天来临之前,给牛儿备
好过冬的草料。这样一年的劳作就结束了。 日子是有些单调,但也有苦中作乐的时候。张仁奎最大的
嗜好是爱听戏。十里八乡有搭场子唱戏的,只要有空闲,他是每 场必到。当然,张仁奎最爱看的还是武场戏。对戏里的英雄人
物——关公、秦琼、武松——十分崇拜。张仁奎本人没有上过 学,戏场也就成了他的学堂。古人的忠孝节义就在这个时候印
在他的脑海里,影响了他的一生。 正是因为爱听戏,张仁奎练就了一身武艺张仁奎曾跟一个
表叔学过拳脚,原本有些身手。关于张仁奎学练武功,有这样 一个传说。这年农忙过后,沈庄村请了一个戏班子,搭台唱戏。
这个戏班的台柱子是一个武生,人高马大,把式精熟,在江湖上 有个外号——“周大鼻子”。自家门口开戏,张仁奎是每场必到。
有时候还到后台帮着拾掇点什么。这下,和戏班子混熟了。“周 大鼻子”看着这个结实憨厚的青年人,也十分喜爱。也是天缘凑
巧,“周大鼻子”由于连日劳累,病倒了,找来医生一看,是害了伤 寒。戏班子还得演出,还得赶场,拖着一个病人也不好照顾。这
时候,张仁奎自告奋勇,愿把“周大鼻子”接在家里伺候养病。这 样,“周大鼻子”在张仁奎家里得到精心的照料,身体也渐渐康
复。“周大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一个年轻人的古道热肠 所感动,自己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报答的,有了要教张仁奎武功
之意。这在张仁奎也是意外之喜,这个为人佣工的生活何日才 能到头啊!如果练就一身武艺,说不定还能换碗饭吃。说干就
干,老少二人定了师徒名分。这练武场就选在张仁奎平日放牛 的东山坡上。石板房里,现成的锅灶,张仁奎就在山坡上跟师父
日夜苦练。由于张仁奎原本有些底子,加上常年的艰苦劳作,锻 炼了张仁奎的体魄和气力,再加上脑子好使,张仁奎的武艺很快
精熟。特别拿手的是师父传授的梅花刀法。“单刀看手,双刀看 走”,张仁奎一招一式,闪转腾挪,招招俱合师父心意。 P6-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