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共分5个章节,主要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规制度等
|
目錄:
|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第三节 会计核算
第四节 会计监督
第五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六节 法律责任
思考题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第三节 银行结算账户
第四节 票据结算方式
思考题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二节 主要税种
第三节 税收征管
思考题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思考题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思考题
附录 考试大纲
|
內容試閱:
|
学习目标和要求
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掌握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掌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有关内容。
理解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由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构成。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
《会计法》于l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3年和l999年全国人大常委务员会两次对《会计法》作了修订。目前施行的是1999年修订后颁布的《会计法》,共7章52条,主要对会计工作总的原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法律责任等作了详细规定。《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最高层次,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中法律效力最高,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注册会计师法》颁布于1993年,主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和业务范围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详细规定。
二、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依据是《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律,如国务院于l990年12月31日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2000年6月21日发布、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都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法律效力次于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如财政部颁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
……P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