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是对东汉文学的系统研究,从政局变化、艺文机构、学术思想、地理分布等多个角度,认真梳理了东汉文学的发展脉络,清晰描绘了东汉文学的历史图景。
|
內容簡介: |
《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作者认为,东汉明、章之世是汉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它与西汉武、宣之世一起构成了汉代文学的两个高峰。和帝以后,东汉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重心的东移,即逐步由关中向关东地区转移;二是文学重心的下移,即由宫廷下移至家族,由中央下移至郡国。
|
關於作者: |
陈君,字彬之,河南鹿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99),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2),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2006)。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2008-2009)。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曾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序
序
绪论
第一节东汉文学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东汉文学的发展趋势
一 又一座高峰的崛起--东汉前期文学的发展
二 文学重心的东移和下移--东汉后期文学的变化
第三节东汉文学的分期
一 两分法与四分法
二 本书采用的三分法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上 编
第一章东汉政局与文学风貌
第一节光武明章之治与文学颂美主题
一 光武中兴与文学中的符命思想
二 明帝时期以祥瑞为题材的文学创作
三 章帝元和年间的巡狩活动与崔驷的
《四巡颂》
四 和帝初年窦宪幕府文人关于北伐、西征的创作
第二节 和殇安顺时期的政治与文学
一 盛极而衰--和安间文坛的变化
二 邓后执政时期的路线之争及其文学反映
三 宫廷文学向士林文学的转移:安顺时期的文人群体及其特点
四 外戚、宦官专权与文人对朝政的抨击
第三节桓灵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学
一 东汉中后期的游宦、游学之风与文人五言诗
二 士林的分化:太学清议与贞士、谈士之分野
三 党锢之祸与文学创作中的“穷鸟”主题
第四节汉末动乱与文人流动
一 汉末动乱与洛阳文坛的落幕
二 文人流动与建安时代的到来
第二章 艺文机构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兰台文人的形成及其文学活动
一 兰台文人的兴起及其背景
二 兰台之制与明、章时期的兰台文人
三 兰台文人的创作风貌
四 兰台文人的离散及其余绪
第二节东观文人的兴起与演变
一 东观文人的兴起与学术活动
二 东观文人的政治纠葛
三 东观文人创作风气的演变
第三节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
一 鸿都门学的兴衰
二 鸿都文学考略
三 鸿都门学兴衰的启示
第三章经学变迁与文学思潮
第一节东汉前期经学对文学的影响
一 东汉前期经学的变化
二 斟酌经辞 渐靡儒风--经学对文学的浸润
三 文学创作中浓厚的神学色彩
第二节 古文经学的兴起与文学思潮的变化
一 官方与民间的共同推动--古文经学兴起的途径
二 从稽核同异到博综今古--古文经学的发展趋势
三 经学变迁对文学思潮的影响
第四章地理分布与文学活动
第一节东汉前期关中文人的优势地位
一 关中地区深厚的文化传统
二 东汉前期关中文人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东汉中期文人地理分布的多元化
一 文人数量的激增及其时代背景
二 东汉中期文坛的多元格局
第三节 东汉后期关东文人的崛起
一 文人地理分布的变化
二 河南文人的繁盛与郡国文人的兴起
下 编
第五章班固:从个体抒情到政治代言
第一节班固青年时期的创作与思想探索
一 孤独的思想求索--《幽通赋》探微
二 清寂的文心--《答宾戏》与现实及传统的
对话
第二节 《两都赋》的创作与东汉前期政治文化的趋向
一 从《汉书?礼乐志》看《两都赋》的时代
二 广采博鉴 典雅渊懿--《两都赋》对西汉文学的综合取法
三 《两都赋》与东汉前期的政治趋向
第三节关于《典引》的几个问题
一 《典引》创作之时代--兼论其与章帝末年礼制建设之关系
二 《典引序》与《汉书》之关系
三 《典引》在班固思想演变中的地位
第六章张衡:文体创新与文体间的交涉
第一节“藻思绮合,清丽千眠”--张衡的辞赋创作及其成就
一 张衡辞赋的源流与思想倾向
二 《二京赋》对《两都赋》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平子艳发,文以情变”--张衡的诗歌创作与汉魏诗歌的演进
一诗体革新与张衡诗歌的特色
二 张衡对汉魏诗歌传统的贡献
第三节《西京赋》与《思玄赋》中的小说因素
及其意义
一 张衡辞赋与小说的暗合
二 小说因素的来源与时代环境
第七章马融:世变风移中的清醒与困惑
第一节大族名士的复杂人生
一 再经羌乱 三入东观--马融的人生起伏
二 博雅精核 适性达生--马融的名山事业与名士风流
第二节武备先于文治--《广成颂》与《上林颂》的思想倾向
一 “重述苋狩之义”--《广成颂》的作年及其谲谏之音
二 《上林颂》作年的推测及其时代背景
第三节转向内在--马融《长笛赋》的精神世界
一 西汉乐器赋的“体制风流”及其与政治的关联
二《长笛赋》:孤独的心灵体验
第八章蔡邕:东汉文学的终结
第一节东汉后期的时代要求与蔡邕的学术贡献
一 汉末知识界的淆乱与学者努力的方向
二 蔡邕的学术贡献及其特点
第二节蔡邕的诗赋创作与文学影响
一 《述行赋》:阴雨的天气与阴晦的政治
二蔡邕的“答赠诗”及其他
第三节东汉立碑之风与蔡邕碑文的成就
一 东汉时代的社会风气与碑文写作
二 典正清工--蔡邕碑文的成就与风格
附录东汉文学札记
一杜笃《京师上巳篇》误系
二杜抚籍贯、事迹
三杨终流放北地的年代
四班昭《大雀赋》史事考
五黄香《屏风铭》的作年
六刘珍即刘千秋
七李胜事迹
八张衡《与特进书》的时代
九《后汉书?张衡传》衍文
十东汉文章多浮、流二字对举
十一《许子》十卷即许慎《五经异义》
十二皇甫规《与张奂书》
十三《灵台十二门诗》
十四《太尉刘宽碑》非桓麟作
十五《征士法高卿碑》非胡广撰
十六张升一名张叔
十七孔融《喻邴原书》的作年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名篇名索引
后记
英文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