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編輯推薦: |
观谢安之淡定,得从容之人生
淡定,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心态。而偏偏有人,从生到死,都是淡定自如、从容不迫。这个人,就是谢安。谢安,东晋王朝淡定一哥,对内他战胜了桓温,维护了东晋的内部稳定;对外,他击败了苻坚,使东晋可以继续偏安一隅。谢安的淡定,是一种世事洞明之后的冷静、谨慎和大度。以此,他才可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能在险恶的内外部环境中,达到个人事业的高峰。如今的我们,处于各种浮躁和不安之中,而谢安,给了我们如何处世的答案——淡定,是回归本我、心灵平静的最好法宝。
|
內容簡介: |
谢安,东晋时期第一名士,千古风流人物。谢安,心淡定,自从容。对内,他挫败桓温篡位之心;对外,他击退前秦百万雄兵,进而名垂千古,为后世所景仰。李白、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对其推崇备至,都曾做诗词表示崇敬之意。毛泽东也曾盛赞其人。淡定,是谢安名士风流的基础,也是其功成名就的根源。观谢安之淡定,得从容之人生。
|
關於作者: |
严春:80后新生代作家、诗人,网络小说天才级人物。武汉大学法学系毕业,曾以笔名剌剌蛊葭出版文史著作《饭局门》,文风以稳重、飘逸,淡定见长。
|
目錄:
|
第一章 淡定的人生才有味
“风神秀彻”,年少成名
淡定是从小养成的
淡定,名扬塞北
清谈,学而有术
第二章 淡定,源于血脉相承
并不淡定的始祖
由儒入玄的家族
真性情的嫂子
夫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第三章 谢家后辈,淡定地成长
以身教不以言教
在家努力,对外低调
为后辈规划人生
第四章 逍遥在东山,怡然自乐
怡然自乐,身心健康
调剂生活,给谢万收拾残局
听歌,看舞,谈人生
海上遇险,淡对天命
众望所归,东山再起
第五章 政治舞台,太极推手式的淡定表演
逆境之中,笑对嘲讽
有一种为官哲学叫淡定
有一种斗争也叫淡定
战略性退让的智慧
处变不惊,钳制桓温集团
生死一线,谁不淡定谁就死
第六章 越处于权力高峰,越淡定从容
谢安的和谐发展观
用淡定的平衡力搞定桓冲
让桓家退出历史舞台
创建北府军,为实力加码
淮南之战,第一场大胜
绝地反击,北府军大战前秦军
淡定就是对国家负责
第七章 淡定,是一种战术
苻坚有点不淡定
下棋,战前淡定布置
苻坚自作聪明,谢安算无遗策
袭击洛涧,北府军决战前的大胜
风声鹤唳与草木皆兵
大胜,有点不淡定了
苻坚与其帝国的末路
第八章 淡定一哥,潇洒的背影
极盛:辉煌的顶点
远见:处理三桓问题
裂痕:当年的遗祸
辞官,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后淡定的惊鸿一瞥
起于东山,归于东山
谢安走后,不久东晋也走了
|
內容試閱:
|
淡定就是对国家负责 战争并不能成为主旋律,国家的发展才是。 国家要发展靠什么?
有人说是靠人,有人说是靠钱。其实早有睿智之人告诉了我们答案:稳定压倒一切。 要想做到稳定,国家就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宏观政策方针。
谢安曾说他最喜欢《诗经》当中的一句话:谟定命,远犹辰告。意思就是说,把宏伟规划审查制定,把远大的谋略传达于众。对于这个国家,首先不是该想着如何去着手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应该制定一个总政纲领,然后遵循纲领,一步一步将目标实现。这就相当于写文章一开始要立大纲一样,总体规划,就不会出现反复,等于从最开始就定下了个稳定的调子。
要说谢安的纲领,是用十六个字概括的:镇以和靖,御以长算。不存小察,宏以大纲。
这有两层意思,前面是对外,后面是对内。前两句说的是:我们在北方有个凶恶的邻居,时不时的就得被迫打上一仗,我们应该做的,是以稳固防守为基础,以发展自身为长远打算,唯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在对外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后两句则是说:严苛到各种小事上的法令不该存在,必须让百姓放宽心,最大限度地开发百姓的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而在大方向的政策法令上则必须把持住原则,遵循最基本的发展纲领。
其实仔细分析这几条,就会发现,谢安提出这些所以来的乃是典型的老庄清静自然的思想。
谢安执政的这段时间,是整个东晋最为和谐的一段时期。和谐意味着稳定,所以不管是经济啊,军事啊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闻名天下的北府军就是在他手上建立起来的,这是军事方面。又比如有记载说,在谢安当政的期间内,几乎没有官员因为触犯法令而被处死,这表示了民生方面的安定祥和。
有人评价谢安说:(谢)安之宰天下,思深而道尽,复古以型今,岂一切苟简之术所可与议短长哉?众所周知,东晋这架老爷车,在所有历史朝代当中牌子并不十分响亮。没别的原因,一个是老受北方侵略,时不时就得打上一仗;二是自己内耗比较严重,又是王敦、苏峻内乱,又是桓温权臣擅权,搞得国家非常穷,这国家一穷,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然后各种恶性循环。
谢安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为了将一切都扳上正轨,谢安只好一点一点地开始捋头绪。其实,要解决所有的问题,都得从国家的发展入手。
发展问题解决了,国家自身就强大了,那么很多原本让人头疼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376年,谢安一上台就调整了税法,开始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 税法的调整分以下几条: 一、以前的按田纳税,改成现在的按口纳税;
二、王公以下,一视同仁,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有户口的,全都得交税; 三、服兵役、劳役以及为国家作战的,在免税范围中。
调整后的税法在当时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对于东晋的发展影响深远。 首先,是抑制了土地兼并。
以前的按田亩纳税,本意是想让田多的人多交税,田少的人少交税,结果没想到的是,反倒加剧了土地兼并。因为拥有少量土地的穷人经常在不得已之下,将土地卖给地主,然后变成佃农,这样就不用交税。久而久之,土地便逐渐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
而按口纳税则改变了这一点,反正是按照户口来算税赋,那么土地就没有必要卖给大地主了。
再来,税法的调整也等于是增加了国家的实际持有钱财,增强了国力。
因为“口税法”所规定的就是不管什么身份的人都要按照户口来交税,一来将很多赋闲的人纳入了征税范围内,迫使他们想办法去做事;二来,一些享受特权的士族也得多少交上一些钱粮来支援国家建设。
这样的话,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多了,经济上也较以前活跃了许多。 第三点,就是增强了国家的军事潜力。
为什么要说增强的是军事潜力,而非军事实力呢?因为军事实力的提高需要的是具体的练兵手段以及良好的兵源。免除军人的税赋从生活上解决了军人的后顾之忧,军人心中安定没有牵挂,那么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潜力就会十分巨大。
总的来说,谢安所作的改变并不多,但却很关键。通过寥寥几点,却能撬动整个社会关系发生良性变化,进而慢慢步入发展的正轨。都说高明的管理者往往让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动作,显然,谢安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便是谢安的风格。
和桓温不一样,谢安在总领了国家事务之后,并没有把皇帝给踢到角落里玩泥巴去,反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手段,意图振兴萎靡已久的王权。
这便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自个儿都已经总揽朝政了,只要对皇帝领导表示一下应有的尊重就够了。本来国家事务就繁多,却还得花心思去培养一个将来可能给自己捣乱的人,简直莫名其妙!
其实,发出质疑的人本身的出发点就有问题。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管如何各为己利,“君天下”总归是一个共识,也是符合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因此,谢安既然要将国家扳上正轨,那么,将王权重新扶上其应该在的位置,自然就是必要的,否则,便是跟自己的理念过不去,况且还有一点,抬高了王权,并不一定就会削弱自己。
谢安的做事原则,就是不管如何,必须得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扶植王权,能够在上层架构中形成一种权力平衡,而这种平衡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显然比独断专权要好得多。
这是一种相当有高度的政治思考,代表着谢安一直以来的理念成就。
然后来看谢安为了扶植皇帝司马曜到底做了哪些具体事情:首先是对司马曜本身素质的严格要求,也就是将儒家经典引入司马曜的学习课程当中。
一切的外部条件都得依附着内在能力而存在,也就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司马曜本身的素质上去了,才能将扶植计划有效地执行下去。否则,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人根本就无法担当重任。于是,谢安每每总会组织一些儒学名士去给司马曜现场讲课、解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徐邈和范宁等人。
再来是从形式上竖立王权的威望,也就是给司马曜重修宫殿。对于这一举动,当时人们还是比较有争议的,很少有人能够看出谢安背后的真意。比如王彪之就没有看出来。当他听说谢安要这么做的时候,当场就急了,直接就开骂:“如今外患尚在,怎么能够劳民伤财修什么宫殿呢?”
当然,王彪之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只不过理念不同罢了。
谢安对此也是比较无奈的,毕竟王彪之是老前辈、老资格,这件事也比较大,没法绕开他,只能暂时放了下来。后来,王彪之一去世,谢安便又将这修宫殿的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且力排众议让其通过了。
当真正开始动工时,谢安也并没有劳民伤财,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效率非常高。
其实,处理国家大事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之道没有本质的区别。
老子说,治国若烹小鲜,不要总是搅动它,要无为。在我们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方式千千万,千万不要选那种急吼吼的方式,那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非常急躁,急躁的人给别人的印象往往是办事不牢,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人,这话不幸言中。
P160-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