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古玩收藏投资解析(瓷器)

書城自編碼: 19946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收藏/鉴赏
作者: 宋建文
國際書號(ISBN): 9787501987085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8/3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40种仿古瓷器鉴别,186个大类、70种瓷器类别的收藏和评估,从明代到清代各大时期瓷器特色,到瓷器10年拍卖市场回顾。实用、全面、投资者必备。
內容簡介:
本书由瓷器的起源开篇,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瓷器的时代特点、瓷器的种类、瓷器的收藏市场、早期瓷器收藏、中期瓷器收藏、明清瓷器收藏、官窑瓷器收藏、瓷器投资潜力品种等知识。全书融系统的理论知识、实用的投资技巧为一体,注重瓷器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内容的结合,是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投资指南。
關於作者:
宋建文。现任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古玩文化研究院院长、亚洲中国鼻烟壶联合会秘书长。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参与北京古玩城的创建管理,1992年策划组织了国内第一次文物监管物品拍卖会,1996年策划举办了第一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1997年策划成立了全国古玩市场联谊会,1998年策划举办了首届中国古玩市场论坛,2000年策划成立了北京工商联古玩业商会,2002年策划成立了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2009年策划举办了首届全国民间博物馆论坛。撰写发表过《文物从这里走向市场》、《民间博物馆自己的日子》、《国粹苑艺术品休闲广场畅想曲》、《鼻烟壶鉴赏记》等纪实、议论、抒情类文章近500篇。编辑出版过《古玩》、《古玩漫忆》、《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与投资全鉴》、《中国艺术品市场导航》等刊物、书籍10多种。
目錄
第一章 瓷器的起源
一、瓷器起源于1万年前
二、瓷器形成的条件
三、瓷器源于陶器
四、瓷器工艺的演变
第二章 瓷器的时代特点
一、明洪武时期瓷器的特点
二、明永乐时期瓷器的特点
三、明宣德时期瓷器的特点
四、明成化时期瓷器的特点
五、明万历时期瓷器的特点
六、清顺治时期瓷器的特点
七、清康熙时期瓷器的特点
八、清雍正时期瓷器的特点
九、清乾隆时期瓷器的特点
十、清嘉庆、道光时期瓷器的特点
十一、清咸丰至宣统时期瓷器的特点
十二、根据时代特点鉴别仿古瓷器
1.仿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
2.仿隋唐五代白瓷
3.仿宋元时期名窑瓷器
4.仿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较多
5.仿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
6.仿雍正粉彩、珐琅彩瓷器
7.仿乾隆青花、古铜彩瓷器
第三章 瓷器的种类和收藏
一、瓷器的分类
二、瓷碗的收藏
1.宫碗
2.八方碗
3.注碗
4.盏
5.茶船
6.平底碗
7.玉璧底碗
8.四出碗
9.笠式碗
10.葵口碗
11.诸葛碗
12.卧足碗
13.折腹碗
14.鸡心碗
15.碗
16.骰子碗
17.攒碗
18.净水碗
19.盖碗
20.扎古扎雅木碗
三、瓷盘的收藏
1.高足盘
2.海棠式长盘
3.攒盘
四、瓷杯的收藏
1.鸡缸杯
2.压手杯
3.高士杯
4.高足杯
5.爵杯
6.提柄式杯
7.耳杯
8.鸽形杯
9.双联杯
10.谋杯
11.公道杯
12.马蹄杯
13.铃铛杯
14.方斗杯
15.卧足杯
16.套杯
17.三秋杯
五、瓷罐的收藏
1.盖罐
2.五联罐
3.双唇罐
4.鸟食罐
5.堆塑谷仓罐
6.塔式罐
7.横栓盖罐
8.荷叶形盖罐
六、陶瓷鼎的收藏
1.罐形鼎
2.盘形鼎
3.釜形鼎
4.兽首鼎
5.蜂形耳鼎
七、瓷炉的收藏
1.托炉
2.鼎式炉
3.钵式炉
4.筒式炉
八、瓷盏的收藏
1.敞口盏
2.撇口盏
3.敛口盏
4.束口盏
九、瓷瓶的收藏
十、瓷盒的收藏
十一、瓷壶的收藏
十二、瓷尊的收藏
十三、瓷注子的收藏
十四、瓷灯的收藏
十五、瓷洗的收藏
十六、瓷枕的收藏
第四章 瓷器的收藏市场
一、瓷器拍卖十年回顾
二、2007年46件瓷器成交破千万元
三、2008年瓷器拍卖降温
四、2009年35件瓷器拍卖过千万元
五、2010年瓷器拍卖持续走高
六、2011年瓷器冰火两重天
七、瓷器价格何以不断上扬
八、瓷器收藏市场描述
九、走市场学行话
十、走进市场方能练就火眼金睛

第五章 早期瓷器收藏
一、春秋战国瓷器的特征
二、西汉瓷器的特征
1.壶
2.瓿
3.鼎
三、东汉瓷器的特征
四、三国至隋瓷器的特征
第六章 中期瓷器收藏
一、宋元钧瓷的时代特征
二、定窑瓷器的时代特征
三、宋元青白瓷的时代特征
四、宋元玉壶春瓶的时代特征
五、元代琉璃器的时代特征
第七章 明清及民国瓷器收藏
一、明代瓷器造型的时代特征
二、明代瓷器纹饰的时代特征
三、明代瓷器胎釉的时代特征
四、明代瓷器款识的时代特征
五、明代瓷器工艺的时代特征
六、清代瓷器的时代特征
七、清代胎釉的时代特征
八、清代景德镇瓷器特征
九、民国瓷器的时代特征
第八章 官窑瓷器的收藏
一、明万历官窑龙纹青花瓷器
1.万历款青花双龙纹罐
2.万历款青花龙凤纹活环耳瓶
3.万历款青花穿花龙扇形蟋蟀罐
4.万历款青花镂孔龙穿花长方盖盒
5.万历款青花龙纹碗
6.万历青花龙穿花纹碗
7.万历款青花龙纹盘
二、根据年款辨别官窑真伪
1.明万历官窑年款
2.明成化官窑瓷器年款
3.明弘治官窑瓷器年款
4.明正德官窑瓷器年款
三、釉里红的收藏投资
四、留意体现皇帝趣味的瓷器
第九章 仿古瓷器鉴别
一、瓷器辨伪是必修课
二、仿古瓷器出现的原因
三、揭秘伪品的作旧方式
1.青花器去光
2.制造土锈
3.铅粉涂于器表
4.作金丝铁线
5.旧瓷加彩加款
6.制造崩口和鸡爪纹
7.锉刀剥釉
8.戳破气泡
9.去火光
10.高锰酸钾和红糖涂染
11.虫子蜘蛛上阵
12.磨洗胎底
四、瓷器鉴定首先是辨真伪
1.造型失去古物风格
2.磨损现象露出破绽
3.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
4.轮廓线条生硬
5.无使用后的光滑感
6.仿品釉面光泽过强
7.同一器型有两件以上或大量出现
8.造型、纹饰极不自然
9.胎体过重或过轻
10.伪品洗过水呈紫色
11.剥釉不自然
12.放大镜下露破绽
13.胎质、釉质过细
五、瓷器鉴定要断时代
六、瓷器鉴定要判窑口
1.观察胎
2.观察釉
3.观察装饰手法
4.观察工艺
5.观察器形
七、瓷器鉴定要评价值
第十章 瓷器收藏潜力品种
一、官窑具有升值潜力
二、青花尚有继续上扬的空间
三、粉彩瓷器将大放异彩
四、名窑瓷器稳步升值
五、精品不容忽视
六、明清瓷器是投资重点
七、当代艺术瓷器可关注
1.工艺美术大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2.高仿限量瓷器
3.有纪念意义的瓷器
4.具有现代气息、审美价值高的艺术瓷器
內容試閱
官窑具有升值潜力
官窑由于做工精细,存世量极少,因此具有只涨不跌的升值潜力。
明清时期,由于皇帝喜欢瓷器,在江西景德镇专门设立官窑专供皇室用瓷,并任命心爱的官吏要员主持窑务,明代是宦官,清代是监窑官。故而,明清官窑瓷器成为中国古代瓷器的经典。这个时期中国瓷器也达到世界陶瓷的巅峰。
官窑烧制量少,每一件的制成都要烧制几件乃至数十件才有一件合乎要求,因此每一件都是精品,仅供皇室使用,平民百姓连看都看不到,更别说收藏了。只是后来经过战乱,才有一些流传到民间,但保存下来的极少,全品相保存下来的就更少。因此,物以稀为贵,官窑瓷器一直是国际收藏界的宠儿,每当在国际拍卖会上出现,都会拍出高价。
官窑器按年代分析,最主要的是明清官窑器,其价格一般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其中器型佳者,如炉、瓶等特大、特小或稀有者价尤高,甚至超过百万。而碗、碟、盘等日用性器型则价次之。
明清两代的官窑瓷器(尤以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无论在瓷器造型、胎土、釉色、彩绘、图案、款识和装饰艺术诸方面等无不达到中国瓷器尽善尽美的境界,令人爱不释手,为之倾倒,故最易“脱手”,其价亦俏。
官窑器中又以著名的“御窑器”的价格最昂贵。比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官窑,成化斗彩中的鸡缸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及豇豆红、雨过天青等。对于成化时的鸡缸杯,古人有这样的描述:“神宗(明)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当时已贵重如此。又如清雍正的一只珐琅彩莲子碗,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香港的拍卖成交价竟达1650万港元。
还有一类署有“康德”年号底款的,画工精美,并带有些许日本文化色彩的瓷器,亦应视其为官窑。1995年在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和兰馨艺术经营公司联合举行的拍卖会上,有一只粉彩蓝背粉黄色的盆,直径17.5厘米,底款为蓝料釉楷书“康德四年”。康德为1934年成立的伪满洲国的年号,康德四年应为1938年,该盆当时以2.5万元成交,时隔两年至1997年又在某一拍卖行出现,成交价即升至4万元。
官窑数量的稀罕程度决定了它的价格只涨不跌,所以是收藏品中最具有保值功能的品种之一,而增值起来往往令人瞠目结舌。所以官窑是投资古陶瓷的首选,一旦遇到真品且价格低廉,要毫不犹豫地购进。


青花尚有继续上扬的空间
青花原来因为色彩单一,一直很便宜,后来日本人喜爱青花的朴素无华,大量收购,带动青花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扬,现在中国青花在国际上为收藏家一致看好。
青花是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瓷,对于图案清晰、线条流畅、意境高古、艺术精湛的青花可大量收藏,特别是有人物、有情节、绘工好的青花要果断收进。试想想,一件清朝普通画家的绘画作品,品相完好的已值到数万元,一件民窑青花绘画瓷瓶在国家文物商店只要数千元,在古董市场上可以讲价到1000元左右,而在“鬼市”有时运气好最低可以数百元就拎回去。
如此低的价格,而青花的绘画艺术又不比一幅清朝普通画家的绘画差,青花还有工艺性,所以无论从艺术性或工艺性、文物性,青花人物、动物、花鸟瓷瓶都不比一幅画差。因此,随着现代人回归简朴和回归单纯的审美潮流,青花的潜力无限。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考古的新发现和对瓷器的深入研究,逐渐从明、清青花瓷器里分离出元代和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器。因为元和明初景德镇作为全国瓷都的地位初步确立,釉下彩青花及釉里红的烧制刚刚成熟,传世产品凤毛麟角。加之当时用料精选,特色明朗,器型别致,画意精到,色彩艳丽,这类釉下彩瓷器虽器底均未署款,名义上无官窑之称,然按当时生产的目的乃是专供皇室与达官贵族享用。现今的价格可高达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元,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
所以遇到元和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在适当的价位,要大胆收藏。


粉彩瓷器将大放异彩
在收藏兴趣集中到青花的时候,粉彩瓷器的收藏价值又被忽略了。过去文人一度认为粉彩瓷器俗艳,所以轻视粉彩瓷器,风水轮流转的哲学思维在此将大放异彩—笔者认为,俗极即雅,雅俗共赏,粉彩瓷器将大放异彩。
粉彩瓷器的收藏,当首推雍正、乾隆粉彩瓷器。因雍正、乾隆粉彩瓷器一向以其细腻的胎质、莹润的白釉、典雅的图案、艳丽的色彩而备受收藏家的青睐,成为中外历次中国古典艺术品拍卖的聚焦点,价格更是直线上扬,居高不下。
2000年在香港拍卖会中,一件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落槌价高达3000万港币;一件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的落槌价亦高达900万港币。
受此影响,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普通的道光黄地粉彩花卉碗的落槌价也曾高达42万人民币。如此动辄数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高昂价格,绝非常人所能轻易购得。
那么,既喜欢粉彩瓷器,却又不想投入巨大的财力,该从何处着手收藏呢?嘉庆粉彩瓷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收藏品种。
嘉庆粉彩瓷器的生产,承袭了雍正、乾隆朝的盛世,不论是器物的造型、图案、彩料,乃至窑工都继承了乾隆朝,因而从质量上看,嘉庆粉彩瓷器的质量绝不逊于乾隆,并且由于嘉庆皇帝在位仅二十四年,远少于乾隆帝,所以嘉庆粉彩瓷器的数量尤其是精品远少于乾隆粉彩瓷器,而其价格却远低于雍正、乾隆官窑粉彩瓷器,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嘉庆登基之初,尊乾隆为太上皇,宫中御用官窑瓷器的生产模式与前期相同,因而在传世作品中,嘉庆官窑粉彩器中亦有不少精品,且格调高雅,不逊雍正、乾隆时期的佳作。
以青花粉彩灵仙祝寿赏瓶为例,该瓶瓶口外撇,颈部修长,腹部浑圆,造型秀丽,通体以四道金彩弦纹为界饰,自上而下分别绘如意纹、寿桃、灵芝、宝相花、回纹等,腹部主题纹饰为灵芝、水仙、天竺和寿石,寓意“灵仙祝寿”,整体构图层次清晰,疏密有致,底落“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可称为清代粉彩瓷器中的上品,其别致之处有三点:
其一,一般的嘉庆时期的粉彩瓷器大多以色地为主,白釉为地则极为少见,而此瓶恰恰以白釉为地,且白釉非常洁白莹润,并不多见。
其二,为了使瓷器的色彩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乾隆时期开始将斗彩同粉彩一起烧制于一件器物之上,由于工艺复杂,烧造损耗较大,因此即使在乾隆时期也较少使用,嘉庆时期则更是凤毛麟角。此瓶不仅使用了青花,而且青花绘山石为主要纹饰,突出了色彩对比。除了使用青花外,还用了线刻工艺,瓶腹树叶多处用单线或双线刻出纹饰轮廓。
其三,嘉庆粉彩瓷器的内里的器底多施松石绿釉,并用矾红书写年款,而此瓶内外均不施松石绿釉,且青花书款,极为难得。
综上所述,嘉庆粉彩瓷器,尤其是精品,作为收藏的一个品种,当得到应有的重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