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5.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创新之战--如何赢得未来》编著者刘洋。美国何以超越英国?日本为何从未落后?台湾地区何以崛起……仅有勤劳,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赢得这场正在改变世界的博弈。中国正处在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现有的增速能否延续,现有的模式如何升级,现有的体制从何处改善,这些问题浩大而紧迫。本书从工业革命开始,将人类对于创新的感悟、推动与对案例的分析结合起来,力图将与创新有关的国家政策、社会变革、企业构建等要素进行仔细地分析和梳理,从那些先贤的奋斗中总结出适合于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以给人启迪,激励社会。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工业革命开始,将人类对于创新的感悟、推动与对案例的分析结合起来,力图将与创新有关的国家政策、社会变革、企业构建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仔细地梳理,从而展现出一幅关于创新的立体画卷。全书侧重故事,兼有说理,深入浅出,既有绵延的历史画卷,也有对于很多关于创新的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还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发人深省。
|
目錄:
|
附1:部分目录
Ⅰ 创新,无尽的前沿---从历史视角看创新2
神奇的长波3
伟大的熊彼特5
从熊彼特到德鲁克7
从《阿凡达》开始谈起9
创新赢得天下10
一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2
Ⅱ 美国何以超越英国---我们为什么需要创新15
难民引领工业革命16
产业发展有失偏颇18
历史在彼岸重演19
链接:为什么计算机键盘不依ABCD排列22
Ⅲ 从瓦特到泰坦尼克---什么是创新的应有之义23
重读瓦特24
艰难的商业化26
不是蒸汽机,但是创新27
链接:班加罗尔的欢乐与忧伤30
Ⅳ 因为泰勒,所以福特---创新不是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32
从诊治“磨洋工”开始33
生产率: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34
引领资本主义转型36
链接:为什么是七十年代38
Ⅴ 从大化改新到战后崛起---日本为何从未落后40
制度的力量:从改变农村开始40
制度创新奠定战后崛起41
不是伟大的创造者,但是坚定的学习者43
链接:科举制度更胜四大发明46
Ⅵ 传奇:从贝尔开始---工业实验室的黄金岁月49
追赶者美国49
工业实验室的黄金岁月51
惟一不变的是变化54
链接:创新与竞争对抗56
Ⅶ 二战如何重塑美国---布什和他的科学政策58
动员,从消除隔阂开始59
赢得战争也改变美国61
对战后科学发展的思考62
链接:不可轻信的自由市场制度65
Ⅷ 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因为冷战,更因为国家创新系统67
精英荟萃68
瓶颈突破69
天才登场71
再起波澜72
链接:什么是国家创新系统75
Ⅸ 台湾何以崛起---谁在推动经济转型77
成功:从“中小企业天堂”开始78
变革:从落后到领先79
转型:从“父爱式政府”到“无为型政府”81
链接:有远见的技术官僚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84
Ⅹ 128公路缘何没落---大学如何影响创新86
MIT的傲慢与偏见86
硅谷的追赶88
失败的学生90
链接:德国何以超越英国93
Ⅺ 索尼之败与日本之惑---大公司的创新困局95
败退:从索尼到日本95
顽疾:作茧自缚与画地为牢97
改革:从文化,也从体制99
链接:将创新交给大公司为何无法令人放心103
Ⅻ 从IBM Systerm360谈起---创新之路就是冒险之旅105
模块化革命106
世纪豪赌108
改变世界的杰作109
链接:战略创造机遇112
ⅩⅢ 两次背叛和一段传奇---从仙童公司开始的蝼蚁壮歌114
仙童奇迹115
无冕之王117
地区优势118
链接: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小企业121
ⅩⅣ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科技牛仔的归宿123
|
內容試閱:
|
创新,无尽的前沿
——从历史视角看创新
作为一个词语,创新已经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存在了几个世纪。但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人类对它的系统研究迄今为止却仍未满百年。而作为一个流行语,它真正开始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则是新近才有的殊荣。我们期待创新,不仅因为它可以满足我们好奇的天性,还因为它有助我们缔造美好的明天。我们关注创新,不仅因为它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还因为它是新时代国际竞争的根本。在今天,创新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神圣而复杂的含义,至于其真实的价值则依然隐藏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
时间和生命一样神秘莫测。如果说对于生命,我们还能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一日千里的生物工程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那么对于时间,我们更多依赖的依然还是大胆想象与小心证伪。以至于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对此毫无保留地展示我们的笨拙和无知。
迄今为止,针对这个问题的最伟大同时也是最贴近真相的回答来自“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他那充满天马行空般想像力的相对论中,爱因斯坦以其颠覆性的思维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组成的四维时空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均非绝对,观察者在不同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中进行的测量,其结果也将大不相同。
1971年,物理学家哈菲尔(Joe Hafele)与基廷(Richard
Keating)用简单的试验证明了爱因斯坦先知般的睿智。他们将高度精确的原子钟放在飞机上绕着世界飞行,然后将读到的时间与留在地面上的时钟进行比较,结果证实:在飞机上的时间流逝得比实验室里的慢。
对结论的证明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使得对时间的定义变成了一个关乎世界观的哲学问题。幸而哲学家和神学家们总是能用华美的辞藻和诗意的语言为我们解释现实:1229年,时任圣保罗教堂主教的沃特?因革(Walter
Inge)就对时间的本质做出了生动的概括,“当我们的创世父母被逐出伊甸园的时候,亚当就对夏娃说:‘亲爱的,我们生活在过渡时代’”。
“过渡”,几乎是有史以来对时间最完美的解读。“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和太仓一粟的认知共同作用下,失准于未来虽显无奈却也在所难免。人是三维生物,可以前后跃动,也可以左右摇摆,还可以上下穿梭,却注定无法在时间的隧道中肆意游走。对人类而言,验伪求真的终极办法其实只有一个——等待,就像法国著名诗人查尔斯?贝玑(Charles
Péguy)所说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将不言自明”。
优美的语言往往令人沉醉其中,但其背后却满是人们对于预测未来频遭挫败时饱尝的失落。人们渴望了解时间,是因为人们经常对错综复杂的现实感到迷惘与困惑,是因为人们希望洞悉曼妙的未来,是因为人们希望掌控自己的命运,是因为人们希望能够更加简单快捷地增进自己永远也无法满足的福利。但在苍茫的未来面前,人类却往往太过渺小,也太过无助。
1900年4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世纪末庆典上,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在他那篇享誉世界的发言(《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乌云》)中骄傲地宣称,“物理学大厦已经完成,我们的后辈们只需要完成一些微不足道的改进和修补工作就可以了”。针对当时物理学界的两大谜团: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测量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问题,开尔文勋爵自信满满地告诉他的同僚,“解决问题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否定这一结论”。
开尔文对这两个问题的在意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对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普遍忧虑,但他绝没料到,物理学界上空的这两朵乌云不但没有自行散去,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颠覆了旧理论体系的框架,并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
类似的例子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甚至令人更加心灰意冷。20世纪80年代,关于苏联会否解体的争论在美国社会一度甚嚣尘上,《大国兴衰》的作者、以研究俄罗斯问题而著称于世的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曾严厉批评这一思潮,“对苏联会否解体的讨论是不严肃的,苏联不会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不会瓦解。”但此后不久,苏联就以一种荒诞不经的方式告别了历史,苏共则至今也未能回归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央。
毫无疑问,这种变幻莫测最终在商业世界中达到了顶峰,但也恰是商业为人们克服面对未来时经常表现出的这种手足无措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修正机会——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电话诞生之初,贝尔(Alexander
Bell)不断告诉人们这将是把音乐会带回家的最好办法。微处理器诞生之初,诺伊斯(Robert
Noyce)坚信其将为钟表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而在电视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纽约时报》也曾无比看淡这个新生事物,“电视的问题是,人们必须坐在那里,两眼紧盯屏幕,但普通的美国家庭没有时间干这个”。毫无疑问,他们全都错了。
索尼和飞利浦都曾对数字音乐不屑一顾,他们都认为那只是一群技术青年的异想天开。如果事情完全按照这一轨迹进行下去,我们恐将无缘数字音乐的大潮。而拯救这一切的,是时任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的詹姆斯?拉塞尔(James
Russell)。1969年,由于无法忍受黑胶唱片过于平淡的音质,拉塞尔开始研究数字音乐技术并于第二年获得相关技术专利。他将数字信号以微米尺度刻录在光敏盘上,使之可以借助激光与电脑读取。在看过拉塞尔的技术之后,索尼和飞利浦最终在1979年联合开发了CD标准并因此大发横财。
淡忘这一切并不稀奇。我们生活在一个太过美好而变迁又太过迅速的时代:昨日沧海转瞬即成今日桑田,而今日桑田又摇身一变成为明日荒漠。我们不断思考今天,不断展望明天,却很少静下心来尝试回顾昨天。我们似乎忘了几百年前李世民的终告“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过往的生动案例使我们相信,将我们从预测未来的无尽烦恼中解脱出来的最好办法也许就是回顾历史。而一旦我们看透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就会意外地发现,尽管我们依然无法准确勾画未来世界的每个时点,我们却奇迹般地拥有了开创更美好未来的钥匙,那就是创新。这是历史的智慧留给我们的最完美启迪,而我们却用了接近一个世纪才真正领悟至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