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編輯推薦: |
1. 作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前副主任,作者能接触到大量别人不容易接触到的一手资料,又因作者已经退休,敢说实话,真话。
2. 从战略角度解析三大战役成败的原因,这在同类研究著作中极为鲜见。
3.书中配备大量一手图片,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看到战争本身的激烈。
|
內容簡介: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人数几乎为6:1多,为何短短142天中,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国方士兵在与经验相对欠缺的共军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乃至兵败如山倒?理清这一问题,不能不回到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和蒋介石身上来,也即他们如何应对三大战略决战。
本书作者金冲及先生多年侵淫党史研究,从诸多史料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逐一分析了毛、蒋二人在面对战局时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二人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如何?相信看完书后,您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
關於作者: |
金冲及
原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主编有:《毛泽东传》、《刘少奇传》、《周恩来传》、《朱德传》
|
目錄:
|
引 言
第一章 两种战略指导方针的对立
蒋介石的方针
毛泽东的方针
对战争局势变化的不同判断
第二章 战略决战的前夜
蒋介石面对的全面危机
国共双方的两次会议
决战序幕:济南战役
第三章 辽沈战役
东北战局的简要回顾
锦州和长春的解放
辽西会战和沈阳解放
第四章 淮海战役
双方在战前的筹划
首歼黄百韬兵团
再歼黄维兵团
全歼杜聿明集团
第五章 平津战役
华北的战前状况
从西线打起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蒋介石宣告下野
北平和平解放
第六章 综 论
关于毛泽东
关于蒋介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毛泽东的方针
毛泽东确定的战略指导方针,和蒋介石恰恰相反: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认为双方有生力量对比的消长,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当蒋介石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时。解放军出于自卫,奋起应战,那时还谈不上战略决战的任何可能,而称为“自卫战争”。七月二十日,毛泽东向党内作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明确提出要准备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指示说:“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全面内战大爆发后的三个月间,人民解放军以放弃几十个中小城市为代价,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二十五个旅,还使他们差不多半数的兵力改任守备。这种趋势还在发展。
九月十六日,毛泽东在总结战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缜密思考和高度概括,向党内作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对这种战略指导方针的认识已达到更加自觉的新高度。毛泽东写道: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有些时机,为着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目的,或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以利休整再战的目的,可以允许放弃某些地方,只要我军能够将敌军有生力量大量地歼灭了,就有可能恢复失地,并夺取新的地方。”
“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对于缺乏第二线兵力的敌人,这种战法最为有用。全歼,方能最充分地补充自己。这不但是我军武器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兵源的主要来源。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速决,则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也使我军有可能避开敌军的增援队。在战术和战役上的速决,是战略上的持久的必要条件。”
一九四七年上半年,蒋介石倚仗他还占优势的兵力向解放区转入重点进攻,看重的仍是夺占地盘、特别是重要城市。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坚持既定的战略指导方针。其中,有两个十分突出的事例,正发生在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北两个战场上。那就是:当力量对比不利时,断然下决心放弃这两个战场上最重要的城市。
先看山东战场。二月二十五日,陈毅统率的华东野战军以一部分军队伪装主力进行几天抵抗后,放弃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临沂。蒋介石兴高采烈地致电在前线的陈诚、薛岳:“今经我大军围堵,临沂既告收复,而刘股(注:指刘伯承部)则形成流窜,陈股(注:指陈毅部)亦受我南北夹击,东临大海,西阻湖山,局促一隅,……务希激励所部各级扫荡,以为一劳永逸之计。”
他对战局形势的判断完全错误。事实上,华东野战军主力正趁国民党军主力集中南线进攻临沂的机会,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同国民党军决战,悄悄地隐蔽北上,集中优势兵力,在莱芜地区一举包围从胶济铁路孤军南下的国民党军北线李仙洲部。三天内,共歼灭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前进指挥部、两个军和所辖的六个师,还有一个师的大部,共五万六千多人。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听到消息后说:“五万多人,不知不觉在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光呀。”
解放军乘胜控制胶济铁路二百五十多公里,解放县城十三座。整个战役(包括南线和胶济铁路沿线作战)共歼国民党军七万多人,是以往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从未取得过的大胜利,对华东战局带来巨大影响。
再看陕北战场。比放弃临沂影响大得多、也更大胆的另一个事例是:三月十九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二十五万余人根据蒋介石命令突然大举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当时解放军在陕北战场的只有四个野战旅一万七千余人及三个地方旅,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毛泽东决不在这里同拥有优势兵力的胡宗南部队硬拼,断然决定撤出延安。相当多的干部想不通。撤出前,毛泽东向部分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攻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他自己和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同胡宗南部周旋。攻占延安,使蒋介石更加兴高采烈。但解放军却由于把胡宗南集团这支蒋介石最大的战略预备队牢牢地牵制在陕北,然后按照“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一步步给以打击和歼灭。一年后,胡宗南部在接连遭受多次重大损失后不得不被迫退出延安。
解放军放弃延安和临沂,在蒋介石看来都是取得巨大胜利,一再在很多场合夸耀这种“胜利”;而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看来,付出这些代价,必将换得战略上的主动,一步一步地改变敌我形势,为下一步取得更大的胜利创造条件。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完全值得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