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80.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80.0
|
內容簡介: |
《精神的流浪:丁东自述》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从既非“红五类”又非“黑五类”的中学生,到“知青”、“机关干部”、“大学生”、“社科院编辑”、“学者”,丁东一次次在曲折中挑战自我、寻求突破。其经历足以说明:个人有时虽难以改变时局,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精神的流浪:丁东自述》也是一部当代出版史。丁东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同时直接组织了《顾准日记》、《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王申酉文集》的整理与付梓,间接促成了韦君宜《思痛录》,黄万里传《长河孤旅》,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等专著的出版,参与编辑《老照片》文丛,《大学人文读本》、《背影书系》等,均反响强烈,时人誉之为“没有出版社的出版家”。《精神的流浪:丁东自述》更是一部思想学术史。丁东深感“反思历史不宜迟”,积极“打捞思想学术界失踪者”,近年致力于民间思想整理和口述史学研究。为了能够更自由地思想游牧,丁东选择不要职称,提前退休,返回京城,以关怀社会为己任,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尽管已到耳顺之年,依然壮心未已,求索不止。
|
關於作者: |
丁东,1951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后供职于山西社会科学院,现居北京,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反思历史不宜迟》、《思想操练》、《教育放言录》、《文化十日谈》等书,编有《顾准日记》、《顾准寻思录》、《遇罗克:遗作与回忆》、《背影书系》等书,主编过《口述历史》等。《精神的流浪:丁东自述》这本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丁东的个人奋斗史,其间还回顾了《思痛录》、《顾准日记》、《老照片》等的出版始末。
|
目錄:
|
一 中学生涯
没能当上革命主力心感失落
八十多岁的外祖母差点被赶回原籍
被吸收到学校革委办小报
二 上山下乡
知青表演队在县里出了名
返回北京与父亲诀别
知青每年可以吃到528斤原粮
三 理想幻灭
夭折的"南国之行"
意外调人省委调研室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四 机关风雨
黄皮书和灰皮书的热心读者
派系斗争让人心烦
写作组的"命题作文"
五 重返校园
清查运动受牵连
几经波折终于考上大学
照本宣科的教师被赶下了讲台
六 编辑往事
一篇文章引爆编辑部内部矛盾
"批判第三代马克思主义"闹剧
七 思想操练
三人行必有我师
黄万里传记出版始末
摆脱了"课题"怪圈的智效民
《思想操练》缘起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开设专栏
八 混在北京
少小离家老大回
三不老胡同里的政治名人
冯亦代先生的未尽之愿
参与《中国摄影报》工作
九 提前退休
我和你共进退
三位学人闯北京
傅国涌靠撰稿谋生
十 几本随笔
从《冬夜长考》到《和友人对话》
老书局、老报馆的风骨
十一 回忆小波
一口气读完《黄金时代》
"银河是''叛徒'',黄梅是好样儿的"
当代一流小说家
十二 民间思想(上)
经济学家赵京兴
民间思想概观
十三 走近顾准
《顾准日记》出版始末
《顾准寻思录》一波三折
十四 民间思想(下)
整理出版遇罗克遗著
和遇罗文的交往
有眼不识孙越生
金凤的心病与王申酉的遗作
我的同学卢叔宁
十五 书海弄潮
自己得把《老插话当年》卖出去
和书商打交道
《反思郭沫若》出版手记
《世纪学人自述》:现代知识分子命运史
与《野菊文丛》的缘分
向刘硕良推荐《一代报人王芸生》书稿
催生沈容《红色记忆》
推动韦君宜《思痛录》问世
为出版《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牵线搭桥
十六 温故知新
《老照片》的风格和编辑原则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背影书系"中那些"背影"
十七 口述历史
流产的策划案
我的"口述历史"观
十八 大学人文
与夏中义相识
编写《大学人文读本》
徐方的大学人文课
《大学沉思录》缘起
《中学人文读本》应运而生
十九 刊林客串
从《华人文化世界》到《教师之友》
参与《社会科学论坛》杂志
二十 转益多师
李锐:行胜于言,要多做实事
萧乾:我不能和夏衍、巴金、冰心比
南有王元化,北有李慎之
何家栋:迟迟不愿出版自己的文集
何方:党史研究成果让人暗自佩服
朱厚泽:"三宽部长"
二十一 公共关怀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公共知识分子的起源与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