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楚辞”有两种意思:一为文学形式;一为书名。首先,“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以诞生地命名,独树一帜。其次,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民族在殷商时代已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强大、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和列国间交往聘问之事的增多,它进一步吸收了中原文化,儒、法、墨等思想及经典都传入楚国并产生影响。屈原曾多次使齐,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他诗中“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思想和大量的比兴手法,就是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儒法思想与《诗经》的传统;但对《楚辞》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楚文化。楚地民歌渊源甚古,相沿不断,其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有的还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已开楚辞体格。楚国一直盛行着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唱歌、跳舞以娱神。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滋润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其他如楚国的地理风物、方言声调等也给楚辞提供了直接营养。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自屈原开始,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这无疑开创了诗歌写作的新纪元。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的浪漫是骨血里的浪漫,浪漫里渗透着近乎极致的豪放、忠诚。这也是屈原成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的原因之一。
忠诚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但忠诚的人遇到一个到处都充斥着虚假与逢迎的时代是可悲的。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最终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可以说在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代,忠诚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屈原正是以忠贞精神捐躯于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之精神,集中表现在两个层次:一个是他对君王忠心耿耿,对故土热爱留恋。这种精神如果浓缩为一个词,就是“忠诚”。在屈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这种忠诚逐渐被放大定格为“爱国”精神。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和阶级,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诠释会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一个人对于生他养他的一方水土,有着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另一个层次,则是屈原追求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坚守一种独立自主不移的价值观,珍惜自己心灵的纯净,绝不会因为生存的艰难而加以污染,也不会蝇营狗苟,唯唯诺诺。这种精神,实质上是对自己的忠诚,如果浓缩为一个词,就是“独立自主”。在此后的历史中,这种独立自主也被逐渐放大,被蒙上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也成为对抗强权、反对压迫的一种精神。
事实上,忠诚与独立自主,这两种人格在某些方面是有冲突的。屈原本人也是在这种冲突中不断地迷茫、碰壁,最终到死也无法解决这层矛盾。但这种冲突又是必然的,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有着两面性。有冲突才会产生张力,才会在冲突断裂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精神能量,从而影响后来人。
正是屈原忠诚爱国精神的感召,每当中国处于动乱时期,中国作家往往通过诠释屈原作品来寄托自己忠君爱国的怀抱。东汉的王逸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不仅分别拟作《九思》与《九昭》抒写忠君爱国之情,而且通过完成《楚辞章句》与《楚辞通释》等学术经典来寄托各自以屈原为榜样维护正义、忠于君国的信念。南宋文天祥更将屈原的爱国心化为自己的爱国行动,他化用屈原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意境,撰写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达自己忠诚为国、至死不渝的追求。1941年5月30日,老舍、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五十三位知名作家署名的《诗人节宣言》更是提出效法屈原,使诗歌成为民族的呼声:“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的精神,是要使诗歌成为民族的呼声……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1942年1月,郭沫若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将历史上屈原爱国抗秦与现实中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结合起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将两千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复活到抗战时代的激流中,激励着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从历史剧中汲取力量,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本书试图从“忠诚”的角度,对《楚辞》的有关篇章作出自己的解读,以便中学生朋友准确地把握《楚辞》的核心文化知识和“忠诚”的价值理念。单元内容为四大板块: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忠诚于自己的文化。其中选文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也有宋玉的《九辩》。版本依从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辞》(图文本,董楚平译注,2006年10月)。注释融合各家之说,以定论为主,以准确、浅近为原则。译文力求准确、生动。特此说明并致谢。
|
目錄:
|
第一单元 忠诚于自己的理想
第一节 高洁的人格
第二节 “美政”的理想
第三节 抗争的人生
第二单元 忠诚于自己的职责
第一节 强烈的责任感
第二节 上下求索的精神
第三节 知难而进的态度
第三单元 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第一节 忠于国君
第二节 热爱人民
第三节 眷恋故土
第四单元 忠诚于自己的文化
第一节 巫文化的浪漫气息
第二节 楚地民歌的现实精神
第三节 可贵的创新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