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售價:NT$
484.0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NT$
660.0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售價:NT$
47400.0
《
姑苏繁华图
》
售價:NT$
3190.0
《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84.0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售價:NT$
352.0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NT$
760.0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第一部讲述当代名师名家成名前后的坎坷传奇。
首部图文再现身边百位名家命运变迁的励志史诗。
唯一由受访者认可的一部中国成功人士的秘密文献。
读懂未知的名家 了解不知的自己
激发成名的潜能 成就成功的可能
深度品味沈从文、巴金、铁凝、张海迪、臧克家、张平、杨振声、易中天等十多位文坛大师的人生哲学。
解密再现萧克、洪学智、吕正操、刘华清、李德生、赵南起、粟戎生、傅崇碧等十多位铁血将军的沙场传奇
深度解析谷建芬、宋祖英、李双江、才旦卓玛、阎维文、郁钧剑、谭晶、腾格尔等十多位舞台大师的心灵底片
解密红军将领战火硝烟中的动人故事,记录开国元勋枪林弹雨下的铁血本色。
传递中国好声音,捕获成功正能量。无可争议的权威著作,未删节首次公开出版
看文学巨星绽放的璀璨的光辉,照亮了苍茫大地,照亮了暗寂的灵魂,也照亮了世代人心。
|
內容簡介: |
《笔杆子》:
照亮文坛的不止是文字,更是明净的心灵。
成就成功的不止是能力,更是豁达的胸怀。
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个文坛上的骄子。他们的人生跌宕而动人,他们的成长平凡而不凡。他们用真情记录时代,他们用赤心奋笔疾书,他们文亦诗、人亦诗,文比人更长寿。
他们是沈从文、巴金、铁凝、张海迪、臧克家、杨绛、柯岩、杨振声、易中天、于丹……
走近中国文坛骄子的真实生活,感知文人作家的赤子情怀;用诗意抒写平凡人生,用情怀点亮万家灯火。
本书记录了这些中国文坛巨匠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讲述了他们人生历程中最动人的生命故事,倾听他们对人生的深切感悟,感知他们在人生困境中的坚强毅力,破译他们人生成功的密码。
《枪杆子》:
红色往事中呈现的不仅有人性光辉,战争传奇下展示的不仅是岁月硝烟。
南昌起义、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一桩桩震惊世界的的历史事件,一桩桩彪炳史册的军事行动。他们,是威震战场的铁血将军,更是冲锋陷阵的钢铁战士,如萧克、洪学智、吕正操、刘华清、李德生、王诚汉、赵南起、粟戎生、傅崇碧……均是战争时期一代名将和当代的军事将领,他们出身平凡,经历却不平凡。
本书记录了数十位红军将领和当代将军的人生历程,还原出一段弥漫在战火硝烟下的岁月,讲述了他们战争中的动人故事和历史长河中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倾听枪林弹雨下的红色往事,体味艰苦岁月下的真挚情感,破译他们人生成功的密码。
《台柱子》:
中国人最熟悉的面孔,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现实中最励志的故事。这些我们最熟悉的名人,是宋祖英、才旦卓玛、阎维文、谭晶、张火丁、腾格尔、李双江……舞台之外,他们有我们一样的生、死、悲、欢;生活之中,我们对他们一直地爱、恋、痴、缠。
本书是第一部讲述当代名人名角名师名家成名前后的坎坷传奇,以多角度扫描的方式,将这些台柱子的人生过往一一呈现——他们的家庭、婚姻和爱情,他们在艺术上的拼博和执著、在事业上的奋斗与成功、在生活上的通达和智慧……那些电视和报纸上未曾披露的故事和心灵秘史,在此尽数搬演。
追遡大明星的艺术人生,展现台柱子的人生艺术。
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想到的,你没想到的……在营造了中国大众精神旅程的明星心史中一一展现。
传递中国好声音,捕获成功正能量,最最真实和诚恳的名家励志传记,他们不仅是中华好儿女,更是中华最强音,从无名到有名,从普通到不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成功的秘密。
|
關於作者: |
余玮,非虚构作家、红色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与“为红色中华立传”之誉。出版有《中国诺贝尔》《参政的艺术》《议政的智慧》《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等,并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著述共计1800多万字。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在新闻出版界有“智囊传记专业户”之誉。著有《中南海大讲堂》《中国高端访问》《百岁名流》等,在《读者》《家庭》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与余玮并称为中国高端人物访谈第一红色伉俪作家,共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
目錄:
|
铁凝:万绿“文坛”一点红
文坛女当家的喜悦与惶恐
大作家的“毫不在意”和“真没想到”
“女高尔基”的“一时冲动”和“终身职业”
《玫瑰门》后的多重身份和多重考验
“美女主席”的独身内情
张海迪:残缺生命的完美书缘
挑战残酷的命运
很光荣也很无奈
追问生命的真谛
人生绝顶之上的精神游走
不屈并美丽着
张平:作家省长的快意人生
“右派”子弟的戏剧性重用
为民请命引发文坛“地震”
“反腐斗士”的平民情怀
“作家省长”是“情理中事”
肖复兴:被儿子“看不起”的大作家
“挖掘”城南旧事引发的故城保护话题
与叶圣陶的“忘年文缘”
走出北大荒后一直“反刍”着感恩
“老三届”与“中学生”成为创作主体
是作家,也是针贬时弊的社会评论家
“贵人”相助而“书路”畅通
儿子说“看不起”只会写作的作家父亲
巴金:用长寿换取“惩罚”的大师
用真情和汗水写满的纸页
架起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友谊之桥
与冰心的知己之交
青春不再,恋情不老
世纪老人的世纪梦想
以院为家,享受“惩罚”
沈从文:拿小学文凭的传奇文豪
“乡土文学之父”屡遭退稿
拿小学文凭走上大学讲台
住在“牛棚”里的“乡下人”
遗失在“双溪沈园”的边城故事
星斗其文与赤子其人
杨振声:两度被捕的百年学人
白话文的大力推行者
“五四”闯将两度被捕
走在文坛与杏坛之间
“酒中八仙”之首主创青大的岁月
写在西南联大史册上的光辉名字
生命最后辗转10年
臧克家:给大伟人改诗的大诗人
向阳湖,天将降大任于诗(斯)人
生活,成就了诗人
大诗人给大伟人改诗
不老的是诗心、童心与爱心
郭小川:诗人的诗歌与爱情
相识在一个金秋的日子
诗一般的求爱信
灿烂的春日喜结连理
有距离但没“黄昏恋”
杨绛:打扫人间现场的“淡定”
才子佳人“缘起一面”
住“牛棚”的“模范夫妻”
“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
“走在人生边上”的长寿智者
梅志:冰雪傲骨话梅香
一颗“流星”与一颗“恒星”的死心踏地
“三十万言书”获难一家人
十个春秋的聚散与一生一世的守望
半苦半乐为一个难了的期盼
一洼被打湿的心境
一个追讨回的清白和一个永恒的爱恋
柯岩:最可爱的“重病作家”
在农村老大妈的泪光中读懂“文学创作”
模范夫妻“大难”中见深情
互不相依却又比翼齐飞的文坛佳偶
“放心作家”为孩子“净化”成长环境
一个“重病号”却是癌症患者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罗开富:“浪子”的长征精神
用双脚“丈量”红军走过的路程
人若不能走到终点骨灰也要到
有条件还想再走一回长征路
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填饱肚子
扑朔迷离的三起三落
当年的“浪子”跑出两个中国新闻奖
积习难改的“拼命三郎”
袁鹰:“两栖人”的“未了”情
一座山与一个人的一段历史一份情结
自“天堂”到“孤岛”
文学青年撞入新闻界
直面思想文化战线“看不见的硝烟”
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品伟人诗作
“领袖之星”的“未了”情
时延春:“诗人大使”的中东情缘
中国大使所见证的非常卡扎菲
唯一一位为两位中东领导人写传的中国外交官
两个指示使他“偶然”跨入外交官行列
不同国家的荣誉勋章诉说着相同的友谊与荣光
翻译生涯中留下印象最深的领导人
“诗人大使”的诗情乡情与亲情
乔红:耕耘乡村小学的方格田
走进乡村小学的生活
作家文人的桑梓之爱
情系质监工作
易中天:“学术萝卜”成名前后品酸甜
“军垦战士”住进了“豪华单间”
重温情感所系的青春岁月
“学术萝卜”的另类“家教经”
珞珈山一期古典文学硕士的语言魅力
自嘲“瞎猫碰到老虎大的死耗子”
学术“勾兑”者走红后的无奈与尴尬
于丹:“玩委会主任”酿“圣贤”鸡汤
一夜蹿红的“女版易中天”
在百姓与圣贤之间搭桥
让大家一同分享阅读《论语》的感悟
被追捧的美女学者原来是“玩委会主任”
萧克——拿枪的手写出文学巨著
写就奇书《浴血罗霄》
江西是他的第二故乡
“光杆司令”制定三大条令
“萧贺匪部”掩护战略转移
走上革命的道路
洪学智——硝烟内外的开国上将
孤儿的从军之路
亲人以为“活见了鬼”
“失踪”的夫君再也“打不散”
帮彭德怀捡了一命
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员
宠辱不惊,本色依然
豪迈而幽默的耄耋将军
吕正操——抗日名将的真情世界
眷恋着的冀中“故乡”
与张学良的莫逆之交
“不可能”的爱情变为可能
养生有道的百岁将军
刘华清——将军情怀平民本色
孤军北上,转战万里,勇当长征急先锋
关心部下,爱民爱兵,好一个“布衣首长”
关注老区,支持建设,梦牵家乡大别山
披露真情,解码真相,难释“小平情怀”
珍惜今日,回忆昨天,似水年华凝巨著
李德生——从山村放牛娃到铁血将军
14岁的放牛娃圆了红军梦
前线指挥“上甘岭”
亲入现场制止芜湖武斗
被毛主席两问年龄
没有停止过的求知生涯
王诚汉——所有军阶一级不落
十年之后才知母亲早已病逝
多次挂彩死里逃生
埋伏在敌军鼻尖之下的勇士
中央军委点将而再度出山
赵南起——亦将亦兵真本色
不变的赤子情怀
从朝鲜族青年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指挥运输场
与毛岸英的真挚感情
一生心系人民
粟戎生——大将长子的军礼
骨灰里筛出的传家宝
红色征程常忆及
将门虎子因戎而生
爱枪的父子难舍戎武情
孙毅——健康老人的铁血传奇
辗转南北从旧到新
在千年古隘亲历“抗战第一捷”
鲁莽一掌结情缘
长寿得益于是共产党员
傅崇碧——铁血将星柔水情
出走的“小不点”当上了“娃娃头”
深深的伤痕诉说着难忘的岁月
一不小心成了“军内一小撮”
对故乡的深深记恋
张铚秀——《英雄儿女》原型取自他指挥的战斗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
长征路上两次负伤始终不掉队
亲历“皖南事变”与铁军共命运
亲身领略伟人风范
《英雄儿女》原型取自他指挥的战斗
“退而不休”的晚年生活
柴成文——见证板门店风云
朝鲜战场开始最初的外交官生涯
“开城谈判”使小小来凤庄名扬世界
“板门店签字”终结半岛战争风云
展开军事地图上的“阵地争夺战”
打“文仗”同样打掉了强国的威风
张耀祠——“少将警卫”的知情披露
第一班岗就在主席办公室门口
贴身警卫随中央一次次“大搬家”
见证世纪伟人少为人知的另一面
韶山和长江游泳事件的真相
“九一三事件”前夜的毛泽东
对江青的不满与对主席健康的焦虑
“10?6 ”特别行动
王定烈——地狱归来的草鞋将军
八十多年穿草鞋的难了缘
放牛娃成了红小鬼
一颗子弹留存在腰间16年
峥嵘岁月难忘“夺牛战”
同朱毛短暂的会见成为终生难忘的回忆
凄风苦雨过后是晚霞映满天
李殿仁——军旅中历练出的人生智慧
甘当精神产品的“推销员”
“立冬”的锤炼与春天般的呵护
兵法经典里的领导智慧
本色将军淡泊处世的背后
真情守望如诗的军旅生涯
傅立群——铁血将军亦智囊
事业扬风帆,人生几坎坷
临危受命,立功报国
红墙论道,高屋建瓴
黄宏——理论战线打主动仗的铁骨将军
在“中国第一扳“重磅推出”三个代表”
因战弃学,血与火的洗礼
用笔杆当枪杆
评说历史重要问题
时代使命的理论工作者
宋祖英——从“乡”辣妹子到“大众情人”
“金嗓子”大红大紫的背后
宠辱不惊的实力派歌唱家
“大众情人”的美名和本色
湘西淑女难了的乡情和性情
谷建芬——从四面楚歌到那英师傅
“曲直”:曲里拐弯的人生旅途
“曲意”:经典歌曲传唱不衰的真谛
“曲笔”:“讨个说法”激发的“反作用力”
“曲面”:高足成名坎途与“年轻的心”
李双江——记吃不记打的“将军”歌王
在“第二故乡”苦读了两个“大学”
孝子歌唱家的一曲母爱之歌
经典歌曲广为传唱的真情
“想不年轻都难”的两个“法宝”
郁钧剑——“酒仙歌者”“什么也不说”
转业,转位置,转不出舞台
偶进歌坛顺风顺水走一路
文艺多面手却是时尚落伍者
书、友、酒三乐显洒脱本性
谭晶——从民歌班自费生到维也纳金嗓子
从山西大学到中国音乐学院
自费生成就“获奖专业户”
以中国最强音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
唱响“鸟巢”,梦圆2008
心善、心安,就是最大的一笔财富
“和谐”使者:歌声飘过的难忘岁月
甘当学生,不当“花瓶”
才旦卓玛——生日如谜的农奴女歌神
目不识丁的农奴女
矿工顺口溜渐成红歌
听她的歌就好像到了喜马拉雅山
“唱支山歌给党听”
生日至今是个谜
阎维文——“战士歌手”“说句心里话”
“戴上红领巾”的梦让自己“撞入”音乐殿堂
小舞蹈演员“唱”进大北京
“战士歌手”最爱的是常“回家”“看看”
明星丈夫甘做妻子的“卫星”
腾格尔——“草原歌王”曾自杀上“天堂”
多次欲自杀的“草原歌王”
内地赴台歌唱第一人
“七年之痒”后“神灯”点亮“天空”
用亲情与乡情演唱的歌曲更加动人
刘媛媛——与成龙大哥的红色“家国”
《五星红旗》飘扬大江南北
国庆献礼心曲温暖中国人的心灵
艺术人生因一位萍水相逢的好心人开启
走流行路线的“主旋律歌手”感恩时代
范宇文——“台湾好声音”高歌《我爱你,中国》
凭着唱片和音乐会无师自通地学习声乐
成就为台湾家喻户晓的“声乐天后”
海外游子放歌《我爱你,中国》
邰丽华——“千手观音王”的无声世界
行走在舞台与政坛之间的艺术家
近乎完美的二人世界
用“心”演绎“千手观音”的脸
另一种语言和一个久违的梦
用感恩的心传递无声的另一种美丽
镜头外快乐而率真的“邻家女孩”
于海——世纪大阅兵的红色音符
依旧令人激动的往事并不如烟
天安门前的辉煌和大会堂里的时间凝固
世纪大阅兵的奇迹背后
一块瞩目的黑纱和一枚珍藏的咸鸭蛋
人生旅程中的一次次华丽转身
奏响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华丽乐章
红色指挥家的音乐外交
为46秒立法一次次呼吁
用“铿锵音符”为祖国花甲之岁祝寿
事业和家庭共奏“爱的交响曲”
姜晓波——从刺绣女工到花腔女高音
催人泪下的没有母亲的母亲节
母亲节上齐唱《世上只有爸爸好》
在父亲的“母爱”中找到崛起的力量
无言的歌唱响在亦师亦母的歌唱家心底
闵惠芬——“二胡皇后”抗癌昏迷中谱神曲
一把癞蛤蟆皮筒的旧二胡成就的辉煌事业
她目不斜视专注于二胡艺术
小泽征尔被她的《江河水》感动得痛哭流涕
与死神搏斗:她赢了
为毛主席录制京剧唱段是她一生的光荣
主动“攻城”:她四处奔波觅知音
牛肉煲汤和凉拌菜是她的拿手好菜
刘丹丽——两次事故险断“楚剧皇后”路
红色经典的排练中由D晋A
差点打碎明星梦的两次“事故”
从楚剧到歌剧的完美转型
张火丁——从六考不中到“程派青衣第一人”
“程”才之路:从屡试不中到走红梨园
立雪“程”门:为艺术创新插上“翅膀”
“程”功之道:火的背后是真情的演绎和责任的担当
“程”家立业:为了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舞台
“程”人之美:青衣台柱子不想当生活的“主角儿”
张建国——“进京赶考”独辟“奚”径
实力派演员向京剧名家的演变
走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让国粹走近更多人
“活诸葛亮”在日本掀起京剧旋风
有口皆碑的艺德与人品
张继钢——“复兴之路”每分每秒都精彩
震撼世界的“中国8分钟”和央视春晚的5分54秒
没想到开幕式获得北京奥运首枚“金牌”
北京残奥会主火炬熊熊燃烧的背后
北京的那个秋天并不“残缺”
艺术丰碑还原中华民族奋斗史
两个半小时噙着泪花的幕后
喝黄河水长大的“获奖专业户”
|
內容試閱:
|
沈从文:拿小学文凭的传奇文豪
拿小学文凭走上大学讲台
1929年,沈从文虽然已经称得上一个名作家了,出版了许多作品,但光靠稿费很难维持生活,再加上出版商拖欠,使沈从文一家人常常处于困境。沈从文曾与别人一起办《红黑》与《人间》月刊,但不久即因经营不善、资金不足,不得不停刊。沈从文处境艰难,“没有伙食,一家人并一个久病在床的母亲也饿了一餐”。
在当时的环境下,想当“自由撰稿人”或者“职业作家”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沈从文非常清楚,他自己就有这样的文字:“当时还少有人听说做‘职业作家’,即鲁迅也得靠做事才能维持生活。记得郁达夫在北大和师大教书,有一月得36元薪水,还算是幸运。”
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也梦想可以像郁达夫那样在大学里教书。徐志摩却一直有意为沈从文在大学里谋个教职,以解决沈的生活问题。沈从文因喜欢徐志摩的散文,常通信,结为好友。在徐志摩眼中,沈从文有能力当好一名大学老师。于是,徐志摩向上海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胡适写信,力荐沈从文到大学当老师。
接着,沈从文本人也写信给胡适,表明自己的意愿——“适之先生,昨为从文谋教书事,思之数日,果于学校方面不至于弄笑话,从文可试一学期。从文其所以不敢作此事,亦只为空虚无物,恐学生失望,先生亦难为情耳。从文意,在功课方面恐将来或只能给学生以趣味,不能给学生以多少知识,故范围较窄钱也不妨少点,且任何时候学校感到从文无用时,不要从文也不甚要紧。可教的大致为改卷子与新兴文学各方面之考察,及个人对各作家之感想,关于各教学方法,若能得先生为示一二,实为幸事。事情在学校方面无问题以后,从文想即过吴凇租屋,因此间住于家母病人极不宜,且贵,眼前两月即感束手也。”
到大学教书,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所可望而不可及的。想到大学当教师,显然有许多资格门槛卡着沈从文,何况他只有一张小学毕业证。不过,按照当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凡于学术有特别研究而无学位者,经大学之评议会议决,可充大学助教或讲师。”这使沈从文有一线希望。
1929年8月,中国公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的胡适破格延聘沈从文为国文系讲师。胡适之所以聘任沈从文,一方面虽然是看在徐志摩的面子上,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家,胡适正试图突破大学中文系呆滞的教学模式,希望借沈从文的创作能力为中国公学中文系注入新鲜血液。
沈从文被中国公学聘为讲师,主要课程是主讲大学一年级的“新文学研究”和“小说习作”。后来,沈从文在课堂上说:“适之先生的最大的尝试并不是他的新诗《尝试集》。他把我这位没有上过学的无名小卒聘请到大学里来教书,这才是他最大胆的尝试!”的确,虽有教育部的特别规定,虽有胡适在教育界的地位,但无论如何,让沈从文当大学老师,是一种特别大胆的尝试,而事后的实践证明,沈从文没有辜负胡适的尝试,在大学教学中作出了许多突破,培养了许多人才。
1929年,沈从文在中国公学的第一堂课,就闹了笑话。他在学生面前呆站了10分钟,然后又用10分钟念完了原先预备讲一个多小时的内容,接着陷入了沉默。最后,他只好在黑板上写到:“今天是我第一次登台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学生大笑不止。目睹沈从文出洋相的女生中,就有他日后苦苦追求4年,最终成为他夫人的“校花”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江南名门,人长得很漂亮,身后有大批追求者。张兆和曾把追求者进行编号。在当时众多追求者中,沈从文并无优势,小学没毕业,又没留过洋,也不是教授,性格又很木讷,用二姐张允和的话说,他只能算是“癞蛤蟆第13号”。
沈从文没有勇气当面表白,就开始写情书。张兆和收到沈老师的第一封情书,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接着,沈从文的来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厚,让她不胜其烦。她决定找校长胡适“揭发”老师的不当行为。岂料,在此之前,沈从文因为追求不到张兆和曾跑到胡适那里哭诉,胡适说他会出面帮他一把。张兆和主动找上门来,胡适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张兆和说:“我顽固地不爱他!”说完,她气冲冲地走了。
1933年暑假,张兆和毕业后回到苏州,沈从文追随而来。他到张家做客很受欢迎。当时张兆和的父亲和继母住在上海,沈从文没有见到,他回青岛后写信托二姐张允和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很开明,主张儿女婚事由他们自理,张允和得到父亲的答复后,跑到邮局给沈从文打电报,“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张兆和怕沈从文看不懂电报,又悄悄去了趟邮局,重拍了一封:“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在北平中央公园与张兆和结婚。这位“乡下人”终于喝上了爱情的甜酒。婚后两人住在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里,也就在这里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的创作。
在此其间,沈从文创作了小说《虎雏》、《猎人故事》、《扇陀》、《如蕤》、《月下小景》、《阿黑小史》、《八骏图》、《新与旧》、《主妇》等,中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等,文论《废邮存底》、《烛虚》等。他一生的创作结集约80余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
他因小说成就而闻名,结识了许多文友,有凌叔华、林徽因、卞之琳、冯至、废名、何其芳、芦焚等,他们常举办小型聚会,有时在达子营,有时在林徽因“太太的客厅”,大家因文学观念相近,渐渐形成京派作家群。《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京派文学的创作重镇,沈从文渐渐成为核心。京派文人虽住在北京,但其创作大多并不解说北京,而是表现中国的乡土,偏僻、原生态的边地生活样式。其中《边城》最具代表性,抒写古朴自然的湘西。小说中蓬勃的自然生命状态与都市生活的虚矫相对立,勾勒了一个纯美的边地世界。此时此刻,北京城已正式接纳了这个“乡下人”。
杨绛:打扫人间现场的“淡定”
才子佳人“缘起一面”
杨绛本名杨季康。她曾如此解释自己的笔名来历:“我家里的姐姐妹妹嘴懒,总把‘季康’叫成‘绛’,由此‘杨绛’便成了笔名。”1941年,她在上海一家小学任代理教员时写喜剧《称心如意》时第一次用笔名“杨绛”。1943年1月,《称心如意》由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毕业生搬上舞台,5月上海联谊剧团在金都大戏院进行演出。
杨绛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一位开明知识分子家中。父亲杨荫杭曾先后考入北洋公学、南洋公学,尔后又留学日本、美国,时人最羡慕的洋墨水都叫他喝了。学而优则仕,杨荫杭在日本和美国学的是法律,归国后历任民国政府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检察长、司法部参事等职。杨绛的母亲唐须嫈与父亲杨荫杭同龄,娘家为无锡富商,曾就读于上海务本女中,与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以及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同学。杨绛排行老四,上边有3个姐姐,下边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杨绛生在北京,未满百日,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少年时代,杨绛在上海读书。杨绛从小就学习好,但最淘气顽皮,曾因为上课说话被罚站示众,却因不服两人说话只罚一人而大哭到下课。
在苏州东吴大学求学时,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中英文俱佳。身为大家闺秀又是才女,杨绛却全然未脱孩子般的淘气。在东吴大学时,除了戏曲、歌咏、器乐演出外,她还很得意自己善于“削水片”,“一片薄砖或瓦片抛出去能在水面上跳十几跳”。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开学无期。杨绛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在即,不能坐等,浪费时间,就想到燕京大学借读,借读手续由她的同学孙令衔请费孝通帮忙办理。借读燕京大学的手续办妥,杨绛的父亲不大放心,说:“你若能邀约到男女同学各3人同行,我便同意你去。”杨绛果然约到周芬、张令仪两女生,孙令衔、徐献瑜、沈福彭3男生。张令仪本约定同行,但她临上火车,变卦不走了。
1932年2月下旬,杨绛等5人北上。路上走了3天,到北平已是2月27日晚上。他们发现火车站上有个人探头探脑,原来是费孝通,他已是第3次来接站,前两次都扑空。
杨绛一行5人须经考试方能注册入学。杨绛考试结束后,便急着到清华大学去看望老友蒋恩钿,孙令衔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这便是钱钟书和杨绛第一次见面。
杨绛初见钱钟书,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浑身儒雅气质,“蔚然而深秀”。而杨绛更有一番神韵。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彼此竟相互难忘。
然而,孙令衔莫名其妙地告诉钱钟书,说杨杨绛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他表兄已订婚。钱钟书存心要和杨绛好,定要孙令衔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他写信给杨绛,约她相会。见面后,钱钟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两人虽然没有互倾爱慕,但从此书信往返,以后林间漫步,荷塘小憩,开始了他们长达60余年的相濡以沫。或许这份“命中注定”可以追溯到更早,杨绛8岁的时候陪爸妈去无锡的一处旧宅看房子,那正是钱钟书家租住的房子……
杨绛并不认为她和钱钟书是“一见倾心”,因为之前杨绛就听到过钱钟书的“聪明和才华”,以及他的冒牌“未婚妻”。杨绛与钱钟书交好以后,给费孝通写过一封信,告诉他:“我有男朋友了。”
一天,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费孝通认为他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费孝通此前曾问杨绛:“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杨绛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这回,杨绛的态度还是没变:“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费孝通很失望也很无奈,只得接受现实,仍跟杨绛做普通朋友。后来,费孝通与钱钟书也成为朋友,与他们夫妇友好相处。
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钱钟书和费孝通作为代表团成员,不仅一路同行,旅馆住宿也被安排在同一套间,两人关系处得不错。钱钟书出国前新买的一双皮鞋,刚下飞机鞋跟就脱落了。费孝通手头有外币,马上借钱给他修好。钱钟书每天为杨绛记下详细的日记,留待面交,所以不寄家信。费孝通主动送他邮票,让他寄信。钱钟书想想好笑,淘气地借《围城》里赵辛楣曾对方鸿渐说的话,跟杨绛开玩笑:“我们是‘同情人’(指爱上同一个人)。”
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曾去拜访杨绛,杨绛送他下楼时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但费孝通有新作出版,仍送杨绛“指正”,有时也派女儿或身边工作人员探望杨绛。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在别人印象中“书呆子”气十足的钱钟书,在生活上对杨绛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随后,夫妻俩游学于英、法。杨绛和钱钟书都学西方文学,读同一方面的书,都在图书馆埋头用功,像书虫那样“饱蠹”,还相互交流。杨绛说:“我们文学上的‘交流’是我们感情的基础。彼此有心得,交流是乐事、趣事。钟书不是大诗人,但评论诗与文都专长。他知道我死心眼,爱先读原著,有了自己的看法,再读别人的评论或介绍。他读到好书,知道我会喜欢的,就让我也读。”
杨绛爱读诗,中文诗、外文诗都喜欢,也喜欢和钱钟书一起谈诗论诗。他们常常一同背诗玩儿,并发现如果两人同把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忘了,怎么凑也不合适,那个字准是全诗中最欠贴切的字。杨说:“妥贴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杨绛夫妇的生活尽管忙乱,然而钱钟书的“痴气”时而“发作”,为生活平添了几分欢乐。据杨绛回忆,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1937年,女儿钱瑗在英国出生。1938年,杨绛随钱钟书带着1岁的女儿回国。
杨绛曾向钱钟书转述一位英国传记作家对自己美满婚姻的描述: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当即道,我和他一样。杨绛说,我也一样。
“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是钱钟书曾写给杨绛的“赠语”。冰心生前则如此评价:“他们是现代中国作家中最美满幸福的一对,学者才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他们有风骨、风度,又有风趣,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可敬可爱的一对朋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