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編輯推薦: |
董磊编著的《战后经济发展之路日本篇》以时间为轴的编年史写法,思路清晰明朗,内容上面举出大量史实,一个国家能够保持世界第一,60多年,一定有他的理由。这本书中很生动地从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将美国战后独霸世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内容丰富精彩,绝对值得一读。
对于计划经济,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其著作《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中的概括是:“计划的整个综合思想,就本质而言,在方法上是理性主义的,结论上是国家干预主义的。”计划经济不相信自然演进,相反,它把各种资源和要素统统“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以便经济体系能依照有目的的制定且合理协调的政府政策朝着其所要求的方向运动。”保罗·萨缪尔森甚至一再预言,苏联的计划经济将会超过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然而,历史给出的结论却是,自由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加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繁荣和自由。计划经济的两个大本营——苏联和中国也都先后放弃了这个过于理想化的体制,转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深刻反省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得出的经验和结论。
|
內容簡介: |
《战后经济发展之路:日本篇》内容丰富精彩,绝对值得一读。对于计划经济,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其著作《战后经济发展之路:日本篇》中的概括是:“计划的整个综合思想,就本质而言,在方法上是理性主义的,结论上是国家干预主义的。”计划经济不相信自然演进,相反,它把各种资源和要素统统“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以便经济体系能依照有目的的制定且合理协调的政府政策朝着其所要求的方向运动。”保罗;萨缪尔森甚至一再预言,苏联的计划经济将会超过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然而,历史给出的结论却是,自由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加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繁荣和自由。计划经济的两个大本营——苏联和中国也都先后放弃了这个过于理想化的体制,转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深刻反省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得出的经验和结论。
|
目錄:
|
20世纪40年代
1945年在废墟
1946年物资匮乏
1947年法制
1948年转机
1949年道奇计划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特需经济
1951年结盟
1952年扶持
1953年战后萧条与新财阀
1954年给食法
1955年神武景气
1956年已经不是战后
1957年紧缩
1958年岩户景气
1959年顺差与三件神器
20世纪60年代
1960年收入倍增计划
1961年日本制造与变革
1962年《惊人的日本》
1963年奥运景气与东方文化
1964年富人俱乐部
1965年结构性萧条
1966年地价与“伊奘诺景气”
1967年自由化
1968年日本第
1969年新三件神器
20世纪70年代
1970年日本式造车热
1971年尼克松冲击
1972年列岛改造论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4年滞胀与春斗
1975年萧条
1976年日本式经营
1977年日本式经营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9年日本第一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技术立国
1981年贸易摩擦
1982年到海外去
1983年民营化
1984年金融改革
1985年广场协定
1986年《前川报告》
1987年双宽松
1988年疯狂的地价
1989年平成绝唱
20世纪90年代
1990年崩盘
1991年失去的十年
1992年神话破灭
1993年紧急对策
1994年和服金融家
1995年天灾、人祸
1996年艰难的复苏和衰弱的头雁
1997年一筐破鸡蛋
1998年王者归来
1999年打回原点
21世纪
2000年信息化
2001年超宽松与“大银行”
2002年年老的日本
2003年中国特需
2004年复苏
2005年达摩克利斯之剑
2006年内生增长和局部景气
2007年邮政民营化与年金黑洞
2008年日本的宿命
2009年收复失地
2010年舍与得
2011年没有新闻的日本
2012年步步惊心
参考文献
致谢
|
內容試閱:
|
“日本从古至今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于‘日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特色的……’之类的‘体用之争’。日本这个国家从来没有担心过因为学习了谁,而变成谁或失去自己这个问题。所以,善于学习先进国家的日本在面对美国时,能够做到发自内心的‘卑躬屈膝’,并能够毫无保留地引进一切对本国有利的技术,甚至是制度。”
——1945年在废墟上
“虽然美国战后对日本实行了扶持政策,但是在日本经济走上发展道路后,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力却并非来自外部,诸多企业家和无数科技人员的努力才是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1966年地价与伊奘诺景气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居安思危’的心态,那么就必将走向衰落,这是历史中亘古不变的规律。没有国家能够逃脱这个规律,日本很幸运地当了战后最典型的案例。”
——1991年失去的十年
“资产泡沫和之后的经济萧条不仅让日本企业在痛苦中学到了专注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性,也让日本政府变得更加理性。”
——2004年复苏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日本的历史,那么‘千年老二’可以说是最贴切的描述。日本从来没有站在世界的顶点来影响别国,即使其实现了经济飞跃后也无法摆脱‘经济强国、政治弱国’的地位。这就是日本的‘宿命’。”
——2008年日本的宿命
“经济上并无精彩之处的日本正在为亚洲未来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做着精心的准备,而中国无疑是这一新格局中日本所需要面对的最重量级的‘对手’。一贯缺乏战略眼光的日本在美、日、中的‘三国演义’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的新格局将会如何影响日本的发展?谁将成为新格局中最大的受益者?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正在上演,而答案只能等待时间来检验。”
——2012年步步惊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