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NT$
454.0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NT$
500.0
《
中国早期民法新论:案例、法规、概念与法律之外
》
售價:NT$
245.0
《
六星纪元:盟战时代
》
售價:NT$
398.0
《
富足人生指南:用十年时间实现富而喜悦
》
售價:NT$
398.0
《
少女杂货铺 Procreate可爱质感插画教程
》
售價:NT$
356.0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NT$
500.0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NT$
607.0
|
編輯推薦: |
现代社会浮躁异常,急需一种与强调逻辑和辩证的西方哲学不同的古老东方的哲学,以质朴、自然、平和的观念抚平人心。
在《三圣会谈:你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一书中,三位不同时空的智者以“开会”和“闲谈”的形式,阐述东方哲学,形式新颖活泼,在现当代同类作品比较少见。
本书作者诸桥辙次是日本知名汉学家,著述甚丰,在学术界地位不凡。 本书适合于中学生、大学生,对哲学、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
內容簡介: |
乘车的孔夫子、坐青牛的太上老君、骑白象的释迦牟尼……儒、道、佛三圣齐聚庐山五老峰。高端会谈,强强对话,悉数道破天、地、人的东方哲学。
与强调逻辑和辩证的西方哲学不同,东方的哲学观念更质朴、自然、平和。
在《三圣会谈:你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日本极富盛名的汉学大师诸桥辙次,以通俗流畅的语言、诙谐幽默的笔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三教之圣”形象,全面介绍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即儒、道、佛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的思想精要。
天、地、人、中庸、盛衰、生死……在儒、道、佛三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具备不同的含义和价值。本书从这些每一个东方人都深切关注的问题出发,阐释三种哲学思想的异同和交融,及它们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每一个身处东方社会中的人,都在这三种思想的交互影响下度过自己的一生——领悟儒、道、佛的思想,即是探究东方人的精神家园。
《三圣会谈:你是自己最好的老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
關於作者: |
诸桥辙次1883~1982年,日本著名汉学家,文学博士。1908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此后任东京文理科大学教授,曾获日本文化勋章、朝日文化奖、紫绶褒章等殊荣。著有《中国古典名言事典》、《儒教讲话》、《庄子物语》、《古典的睿智》等。
|
目錄:
|
译序
原序
第一章 选定会谈场所
一 山容奇绝的庐山
二 三圣驾到
三 成立[五老会]
第二章 爱好
一 饮食和音乐
二 山和水
三 婴儿礼赞
四 纵论大自然
第三章 孔子的进退
一 家系和名字
二 人生大事件
三 行为和进退
第四章 老子和释尊的生涯
一 老子的生涯
二 释尊的生涯
第五章 三圣论人
一 知足·玄德之人
二 君子和小人
二 中庸之人
四 [乡愿]
第六章 三圣的生死观
一 生死一如——释尊的生死观
二 天命——孔子的生死观
三 顺其自然——老子的生死观
第七章 释尊的[空]
一 佛教的基本法典
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空]观
第八章 老子的[无]和孔子的[天]
一 [无]是天地之始
二 作为万物本原的[天]
第九章 关于[中]
一 中道和中庸
二 学问·教育·政治
第十章 关于仁、慈和慈悲
一 孔子的[仁]
二 [仁]即人
三 仁者的风采
四 释尊的慈悲
译后
|
內容試閱:
|
昆仑山,还是蓬莱山?
还有哪些名山可以考虑呢?昆仑山和蓬莱山无疑也是理想的场所。尤其蓬莱山,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密切。《列子·汤问》中就有记载说,渤海东面有大海,大海之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州、蓬莱五山。
相传在蓬莱山长有产珠玉的树木,如果吃了这树上的果实,就能够长生不老。中国历史上首先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晚年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为觅得此药,曾渴望亲往蓬莱,但却因病逝于途中而未能如愿。这个传说很有意思。根据古代传说提供的材料,蓬莱山当在日本境内,所以,蓬莱后来也就成了日本的别名。并且,从日本本土去那里不过一个昼夜即至,来去还算方便,因此,蓬莱山称得上是三圣会谈的理想场所。
不过,仍有一点小麻烦。据《山海经》载:“非有道者不至此岛”。就是说,不能领会“道”的人是去不成的。如此说来,作为主持人的尚由子就不能去了。
那么,昆仑山又如何呢?据说昆仑山上有一处景色秀美的瑶池,池周围布满了璀灿的珠玉。很久以前,昆仑山就以西王母的传说而闻名遐迩。西王母原本实有其人,后来便成了神仙。相传周穆王即位十七年曾游览过昆仑山,因遇见美女西王母,竟然乐而忘返。另外,汉武帝也曾在昆仑山得到西王母所赐的仙桃。这种仙桃每三年结果一次,凡人吃后,能够长生不老,所以是十分珍贵的物品。自古以来,西王母手捧仙桃的形象,也常常成为画家们创作的主题。
昆仑山上不仅有众多的金殿玉楼,山上还长有一种玉色的草木,它所结的果实,人只要吃上一个,就如酒醉一般,可以把三百年间的世事忘个精光。真可谓神奇的境地,以它作为会谈之地,一定会使会谈增添不少魅力。不过,细细琢磨一下,这些毕竟都是《列仙传》、《神仙传》中的故事,虽不乏趣味,但如过于强调这一点,并以此作为三圣会聚地点的选择依据,恐怕有所不妥。
排除了上述地点,最后便想到庐山。 独有庐山最理想
庐山位于江西省星子县,山高1400多米,方圆2500里,称得上是一座群峰叠起的大山,而且山上山下随处可见名胜古迹。从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说法,正因为此故,尚由子曾二次登庐山考察。第一次在1918年,那次还谈不上是什么考察,不过是短暂的走马观花。第二次是在1921年,尚由子住在庐山的中心区牯岭这一避暑胜地,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在山间的名胜走访调查。
庐山山貌的奇绝秀丽自不待言,还有许多从峰谷间奔泻而下的瀑布,景色壮美无比。在日本人的心中,白乐天可与清少纳言的文才相媲美,他的诗句“香炉峰上雪卷帘”很早以前就在日本广为流传。这个香炉峰就是庐山中的一座山峰。另外,李白的诗《匡庐瀑布》、欧阳修的诗《庐山高歌赠刘凝之》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深受日本历代文人的喜爱,人人皆会吟咏。庐山不仅与文人墨客关系甚密,而且和道家、佛教、儒教也有着种种关联。
如此看来,把庐山作为三圣会聚之地,实在最理想不过。象征儒、道、佛三教关系的“虎溪三笑”
庐山又名匡山,关于匡山一名的由来,还有一番故事。传说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弟兄六人个个精通老子的道术,他曾多次受到朝廷的任命,但都婉言谢绝。后来匡俗隐居庐山,成了仙人。匡俗升天后,只留下他所居住的“
庐”屋,这就是庐山“庐”字的含义。把庐山称做匡山,自然源于匡俗之姓。人们把匡俗的姓和他的“庐”屋相联,也就成了匡庐。并且,在庐山的山麓,散存着不少与儒、道、佛三教有关的遗迹。
譬如“虎溪三笑”,就是这类轶事中的一个。在中国晋代,一年夏天,住在庐山东林寺的慧远法师正闭门修行。按照佛门的戒律,夏天的闭门修行,得三个月不出寺门一步。在此期间,有一天,陶渊明和陆修静登门来访。
偶遇知巳,慧远高兴万分,竟然忘了闭门修行的佛规,临别时,把两人送出了寺门。就在三人过虎溪桥时,不知是否为提醒慧远意识自己已经破戒,突然从林中传出一声虎啸,三人不禁哑然,继而又若有所悟地放声大笑,这就是所谓“虎溪三笑”。这个传说十分有趣,不无讽刺意味,也一直是后世画家极为喜爱的题材。
当时,慧远法师不用说是佛门人士;陶渊明固然以诗人著称于世,但他的世界观可说是受到儒教的充分浸润的;陆修静则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士,梁武帝下达迫害道教诏敕时,他曾甘冒杀身之祸致力于复兴道教的活动。所以,慧远和陶渊明、陆修静的会面,也可以看作是儒、道、佛三贤的雅会。
所以,若是如此探寻始末根由,庐山无疑最有趣味。当然,庐山之妙不仅于此,它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关于这一点,请不妨读一读我的游记《西游漫笔》。下面,特给大家介绍欧阳修的名篇《庐山高歌赠刘凝之》,它能帮助我们想象庐山那奇秀无比的景观。
P1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