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枪杆子:解码中国好英雄(看当代将帅如何打垮小日本;首部图文再现军中铁魂将领命运变迁的励志史诗;唯一由受访者认可的一部中国成功人士的秘密文献)

書城自編碼: 197685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軍事人物
作者: 余玮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611412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3/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NT$ 286.0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NT$ 2195.0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NT$ 308.0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NT$ 539.0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NT$ 594.0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拿破仑传 》
+

NT$ 531
《 艾森豪威尔:一个士兵的一生 》
+

NT$ 194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诸葛亮 》
+

NT$ 333
《 莫言作品系列--蛙(新版)(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十一部长篇小说完整集结,重磅亮相) 》
+

NT$ 370
《 台柱子:解码中国好声音(首部讲述当代名角成名前后的坎坷传奇;传递中国好声音,捕获成功正能量。解密再现谷建芬、宋祖英、李双江、腾格尔等十多位舞台大师的心灵底片) 》
+

NT$ 646
《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 》
編輯推薦:
首部图文再现军中铁魂将领元勋命运变迁的励志史诗,唯一由受访者认可的一部中国成功人士的秘密文献,解密红军将领战火硝烟中的动人故事,记录开国元勋枪林弹雨下的铁血本色。
解密再现萧克、洪学智、吕正操、刘华清、李德生、赵南起、粟戎生、傅崇碧等十多位铁血将军的沙场传奇

他们,是威震战场的铁血将军,更是冲锋陷阵的钢铁战士。他们,是难以泯灭的历史丰碑,也是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走近他们,解密他们,还历史一个真实,给未来一个坐标。
红色往事中人性光辉的全景呈现,硝烟岁月里枪杆子下的战争传奇,历史长河中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
內容簡介:
红色往事中呈现的不仅有人性光辉,战争传奇下展示的不仅是岁月硝烟。
南昌起义、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一桩桩震惊世界的的历史事件,一桩桩彪炳史册的军事行动。他们,是威震战场的铁血将军,更是冲锋陷阵的钢铁战士,如萧克、洪学智、吕正操、刘华清、李德生、王诚汉、赵南起、粟戎生、傅崇碧……均是战争时期一代名将和当代的军事将领,他们出身平凡,经历却不平凡。
本书记录了数十位红军将领和当代将军的人生历程,还原出一段弥漫在战火硝烟下的岁月,讲述了他们战争中的动人故事和历史长河中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倾听枪林弹雨下的红色往事,体味艰苦岁月下的真挚情感,破译他们人生成功的密码。
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想到的,你没想到的……在那些见证了铁魂的军中将帅中一一展现。
传递中国好军魂,捕获成功正能量,最最真实和诚恳的名家励志传记,他们不仅是中华好儿女,更是中华最强师,从无名到有名,从普通到不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成功的秘密,感动每个读者的成功励志读物。
關於作者:
余玮,非虚构作家、红色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与“为红色中华立传”之誉。出版有《中国诺贝尔》《参政的艺术》《议政的智慧》《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等,并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著述共计1800多万字。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在新闻出版界有“智囊传记专业户”之誉。著有《中南海大讲堂》《中国高端访问》《百岁名流》等,在《读者》《家庭》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与余玮并称为中国高端人物访谈第一红色伉俪作家,共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目錄
萧克——拿枪的手写出文学巨著
写就奇书《浴血罗霄》
江西是他的第二故乡
“光杆司令”制定三大条令
“萧贺匪部”掩护战略转移
走上革命的道路
洪学智——硝烟内外的开国上将
孤儿的从军之路
亲人以为“活见了鬼”
“失踪”的夫君再也“打不散”
帮彭德怀捡了一命
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员
宠辱不惊,本色依然
豪迈而幽默的耄耋将军
吕正操——抗日名将的真情世界
眷恋着的冀中“故乡”
与张学良的莫逆之交
“不可能”的爱情变为可能
养生有道的百岁将军
刘华清——将军情怀平民本色
孤军北上,转战万里,勇当长征急先锋
关心部下,爱民爱兵,好一个“布衣首长”
关注老区,支持建设,梦牵家乡大别山
披露真情,解码真相,难释“小平情怀”
珍惜今日,回忆昨天,似水年华凝巨著
李德生——从山村放牛娃到铁血将军
14岁的放牛娃圆了红军梦
前线指挥“上甘岭”
亲入现场制止芜湖武斗
被毛主席两问年龄
没有停止过的求知生涯
王诚汉——所有军阶一级不落
十年之后才知母亲早已病逝
多次挂彩死里逃生
埋伏在敌军鼻尖之下的勇士
中央军委点将而再度出山
赵南起——亦将亦兵真本色
不变的赤子情怀
从朝鲜族青年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指挥运输场
与毛岸英的真挚感情
一生心系人民
粟戎生——大将长子的军礼
骨灰里筛出的传家宝
红色征程常忆及
将门虎子因戎而生
爱枪的父子难舍戎武情
孙毅——健康老人的铁血传奇
辗转南北从旧到新
在千年古隘亲历“抗战第一捷”
鲁莽一掌结情缘
长寿得益于是共产党员
傅崇碧——铁血将星柔水情
出走的“小不点”当上了“娃娃头”
深深的伤痕诉说着难忘的岁月
一不小心成了“军内一小撮”
对故乡的深深记恋
张铚秀——《英雄儿女》原型取自他指挥的战斗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
长征路上两次负伤始终不掉队
亲历“皖南事变”与铁军共命运
亲身领略伟人风范
《英雄儿女》原型取自他指挥的战斗
“退而不休”的晚年生活
柴成文——见证板门店风云
朝鲜战场开始最初的外交官生涯
“开城谈判”使小小来凤庄名扬世界
“板门店签字”终结半岛战争风云
展开军事地图上的“阵地争夺战”
打“文仗”同样打掉了强国的威风
张耀祠——“少将警卫”的知情披露
第一班岗就在主席办公室门口
贴身警卫随中央一次次“大搬家”
见证世纪伟人少为人知的另一面
韶山和长江游泳事件的真相
“九一三事件”前夜的毛泽东
对江青的不满与对主席健康的焦虑
“10?6 ”特别行动
王定烈——地狱归来的草鞋将军
八十多年穿草鞋的难了缘
放牛娃成了红小鬼
一颗子弹留存在腰间16年
峥嵘岁月难忘“夺牛战”
同朱毛短暂的会见成为终生难忘的回忆
凄风苦雨过后是晚霞映满天
李殿仁——军旅中历练出的人生智慧
甘当精神产品的“推销员”
“立冬”的锤炼与春天般的呵护
兵法经典里的领导智慧
本色将军淡泊处世的背后
真情守望如诗的军旅生涯
傅立群——铁血将军亦智囊
事业扬风帆,人生几坎坷
临危受命,立功报国
红墙论道,高屋建瓴
黄宏——理论战线打主动仗的铁骨将军
在“中国第一扳“重磅推出”三个代表”
因战弃学,血与火的洗礼
用笔杆当枪杆
评说历史重要问题
时代使命的理论工作者
內容試閱
吕正操
——抗日名将的真情世界
2009年10月20日,开国上将吕正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随着这位104岁老人的谢世,57位开国上将全部“走进”军史深处。
将军一生崇尚运动,平素身体很好,10月13日下午终因年老体衰而与世长辞。“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3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将军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其实,这位老人整整一个世纪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传奇。这最后一位开国上将的离去,为红军历史留下一个永远的传奇。
?人物档案?
吕正操,上将,有“冀中名将”之称。1905年1月出生于辽宁海城,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5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沈阳同泽俱乐部主任,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参谋处长,六四七团、六九一团团长,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冀中行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委等职。当选过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出任过中国网球协会主席,中国麋鹿基金会会长,中国网球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名誉会长等。

眷恋着的冀中“故乡”
从吕正操乡音不改的谈话中,不难猜出他是东北人。1905年1月4日,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母亲生他的时候,为了免遭不测,把他藏到隐蔽地方。战后,南满铁路归日本人占有。南满铁路就在山后村西经过,和吕正操家的菜地紧挨着。少年时代,吕正操就目睹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和杀害的情景。
山后村有一条东西街,东街富,西街穷。吕正操是西街穷孩子的头儿,从小就恨日本人,他们做游戏打仗,骑着秫秸当马,谁输了谁装日本人。村边铁路有条人行横道,日本人不准中国人走,中国人必须绕很远到平交路走大道。有一次,吕正操看见代课老师过铁路人行道,被日本人用战刀砍得头破血流。当时,他就气哭了。他恨透了日本人,总想长大了当兵打日本,报仇雪恨。
在念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偏向富家子弟,让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当班长,时常欺负西街的穷孩子。吕正操不服气,就和班长打起来。两人找老师评理,老师偏袒富家子弟,反而拉吕正操去打手板。吕正操气急了,也用板凳条狠狠地打了老师一下。他知道自己惹了祸,撒腿就跑,不敢回家,在河边壕沟里躲了三天,村里人怎么找也找不着。老师这下也着了慌,传过话来,说是只要回来,不再打罚了。这样,吕正操才回到了学校。老师说,打就不打了,可要罚他背三篇古文,并要他先温习,然后再背。当时吕正操念了两遍后,自信地说:“我现在就背!”于是一口气一字不错地背了下来。老师很惊奇,立即改变了对这个穷孩子的态度。以后对他特别好,不断给他补课吃偏饭,上高小课,准备保送他去县立中学。从前吕正操念书还没入门,背书怎么也背不好,脑袋上常挨爷爷的烟袋锅子。自从这次背书以后,吕正操在学习上像是一下子就开了窍。
老师曾给他取学名“正言”,他听后感到不对心思,边走边琢磨,这言语的“言”字,跟军事打仗没啥关系。走到家门口,坐在门槛上沉思起来:上学读书为的是求知识,长大要当兵,操练好了才能打日本。于是,他打定主意,自己改名为“正操”。
吕正操17岁那年参加了东北军,吕正操这个名字,在抗日战争时期,使日本军队闻风丧胆。
1937年10月14日,时任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师六九一团团长的吕正操,率部在河北晋县小樵镇正式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人民自卫军最初编为三个总队,吕正操任司令员,李晓初任政治部主任,各级领导职务由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担任。冀中平原上,树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
“那是一个秋夜,天空晴朗,月光明亮,我们大家踏着皎洁的月光,走上了抗日征途。”时隔67年,将军仍清楚地记得那个历史性的夜晚。
吕正操脱离东北军后,改原五十三军番号为人民自卫军,并被推举为司令员。终于可以放手和日本人较量了,他强烈的民族仇恨都集中在自己的枪口上。吕正操率部改编后,进入冀中,与冀中地方党组织会合,发展抗日武装,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他说:“日本人没有什么了不起。”当问到他打过败仗没有时,他笑了笑:“敌人来了,打不过就跑嘛。这就是敌进我退。”从百团大战到“五一”反扫荡,从桑园突围到地雷战、地道战,冀中子弟兵打出了声誉,打出了军威。
这一生,吕正操数不清指挥了多少次战役了。每谈起一次战斗,他表现出一种“得胜归来喜笑浓”的神色。冀中军民抗日斗争的实践,为开展平原游击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毛泽东主席在为冀中军区和八路军三纵队成立3周年题词时,热情称赞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抗战开始前后,吕正操在冀中战斗生活了10年,他的队伍和当地老百姓相濡以沫,鱼水情深。冀中的父老乡亲们视他亲如家人,他也一直把那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到晚年听到冀中的乡音,仍感到格外亲切。
战后几十年,吕正操时常怀念着冀中人民,晚年时,他还特意旧地重游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老房东促膝谈心论短长,漫步在滹沱河畔,寻找当年的战场。一桩桩、一件件往事犹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说:“抗日时期,800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前赴后继,壮烈牺牲,最后赢得了胜利。我不过是和人民战斗在一起的普通士兵,在党的哺育下,做了自己该做的一份工作。我常常想起失去的战友和壮烈牺牲的冀中群众,对他们表达无限的敬意和悼念。”他对那里的人民,对那里的村庄、河流、田野,甚至一草一木,始终深深地眷恋着。
与张学良的莫逆之交
1922年春,一位在张学良的部队当军医的远房亲戚向吕正操介绍,张学良的卫队旅重用识字的青年人。于是,从小就想当兵打日本的吕正操,没有受“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老话的影响,说服了家人,毅然参加了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当兵。
在晚年,吕正操回忆说:“我和张学良是同乡,他也是辽宁海城人,对我特别关照。”吕正操在卫队旅旅部当上士期间,张学良看他的字写得不错,便推荐他考东北讲武堂。于是,吕正操1923年冬考取东北讲武堂第5期。“他是讲武堂第1期毕业的,当时任讲武堂监督,因此我们不仅是同乡,他还是我的长官和老师,尽管他只大我三岁半。”
初上讲武堂,吕正操学习有些吃力,因为他只念过3年多小学,但他想尽办法,努力补课,终于赶了上去。通过一番正规而严格的训练,吕正操不仅在军事学识、文化知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身体也锻炼得十分健壮。
从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在张学良身边工作了一段时间,曾任他的少校副官、秘书、参谋处长、团长等职。
原以为扛枪就能打日本的吕正操,在东北军里,心情一直不尽舒畅。因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军撤到关里,离乡背井,家破人亡,还受“亡省奴”之辱;东北军长期受蒋嫡系部队排挤、歧视和打击,待遇很不平等。再加上西安事变后,逼蒋抗日的张学良被扣押,这一切使吕正操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抗日救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在旧军队里是毫无希望的。
后来,吕正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率六九一团走上抗日之路。已被蒋介石软禁起来的张学良,曾让他的弟弟张学思转告吕正操:“这条路走对了。”这其中蕴含着张将军壮志未酬的心愿,更是对自己部属表达一种欣慰和鼓励。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望吕正操,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正操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
3月2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姚广代表党和政府正式宣布: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数十年来,我们对他是十分关心的。现在,他和夫人到了美国,从有关报道上得知他身体健朗,我们对此感到高兴。如果他本人愿意回大陆看一看,我们当然非常欢迎。我们尊重他本人的意愿。
吕正操一行5人于5月23日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先到旧金山拜会了张学良的夫人赵一荻。5月29日上午,一行人在纽约张学良住地贝祖贻的太太家见到了张学良。吕正操刚走出电梯,便见张将军站在公寓门口等候,张学良一眼就认出了吕正操,老远伸出手。半个多世纪没有见面了,两人心情都很激动,双手紧握,四目相对,沉思片刻,互相问候后即进屋落座。
吕正操送上从北京带去的生日贺礼:一整套张学良最爱听的《中国京剧大全》录音带和大陆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耿其昌夫妇新录制的京剧带;新采制的碧螺春茶叶;国内画家袁熙坤为张将军画的肖像和一幅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贺幛,书录的是张将军的一首小诗: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两位老将军精神矍铄,思维敏锐,谈笑风生,畅叙久别重逢之情。张学良幽默地说:“我可迷信了,信上帝。”吕正操随口接上:“我也迷信,信人民。”张学良笑着说:“你叫地老鼠。”这指的是当年吕正操在冀中和军民一起运用“地道战”等形式,抗击日寇侵略,开展游击战的事。吕正操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800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张学良随即插话:“得民者昌!”吕正操紧接着说:“那还不都是靠的人民群众!”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一行人到附近一家中国餐馆吃饭,边吃边谈。这次见面谈得痛快、舒畅,会面双方彼此都很高兴。分手时,吕正操约他次日下午在外边找个清静的地方再好好谈谈。张学良欣然同意。
之后,张闾蘅频繁来往于海峡两岸,为张学良和吕正操传递信息。由此,他们之间书信、口信、诗作唱和,往来不断。
再后,张学良病危的消息一经传出,吕正操就预感不妙,早早准备了吊唁的电报。在张学良过世后,吕正操在唁电中写:“张学良将军生则功盖祖国,逝则重于泰山,无愧于祖国人民称之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的伟大称号。”吕正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知道他其实是想回国办后事的,他的子女也希望这样。他一生志在国家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他走了,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不可能”的爱情变为可能
1942年,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干部庆祝元旦,同时为三对新人祝贺新婚之禧,其中一对就是吕正操和刘沙。刘沙后来回忆说:“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闹剧,令人啼笑皆非。就是日本鬼子加紧扫荡的关头,军区机关一片欢腾,分享三对革命伴侣新婚的欢乐!”
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吕正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绩广为世人传颂。然而,与他并肩战斗、出生入死、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妻子刘沙,少有人知。刘沙小吕正操13岁,是河北省安新县北冯村人。她的父亲是清朝末班秀才,曾任教师和文职官员。刘沙自小即向往读书自立、男女平等。她在北平上高中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7年回到家乡,参加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并和吕正操、黄敬、孙志远等党政领导在工作中常有接触,渐渐地彼此熟悉。
1940年5月,刘沙被派往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班内绝大多数学员都是单身,而仅有的十几位女干部又是文化、政治素质较高的优秀女青年。男女同志倾心畅谈,诚然是千载难逢的择偶良机。在学习期间,年轻丽质的刘沙自然也不乏执著的追求者,一直想“先立业再成家”的刘沙一一婉言回绝了。
1941年冬,经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回到冀中区的一批妇女干部随着年龄增长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开始选择婚恋对象,不时佳音频传,与刘沙一起来的女干部大多数找到了意中人,在战争的间隙喜结良缘。刘沙作为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副部长,周围的气氛自然也颇为火爆,许多好心的战友为她穿针引线,她却“按兵不动”,坚守防线,在嬉笑中干脆回绝。
当时,黄敬和妇救会主任白芸很关心吕正操的婚姻。一天,黄敬托人捎给刘沙一个纸条,上写:“老吕想追你,望你找他一谈。”刘沙惶惑不解,冲口而出:“怎么可能呢?”心想自己和吕司令怎么能谈到一块去呢?
后来,黄敬找到刘沙,谈起这事。刘沙表示这事不可能,黄敬说:“不可能也得谈谈嘛。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呀?”
刘沙是个开朗大方的人,去就去吧。她带着“不可能”的想法去了。吕正操对她说:“我们交换交换意见,谈谈彼此的观点,谁也不能勉强谁嘛。”刘沙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因为跟大人物在一起,我受不了拘束,距离太大,我不习惯,恐怕合不来……”
“什么大人物小人物的,都是共产党员,能有多大距离?”吕正操打断刘沙的话,“说来说去,还是要摆开自己的观点、想法再下结论嘛”。
两人开始讲些大道理,从马克思主义的恋爱婚姻观点,谈到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生活。两人取得共识:男女双方必须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夫妻间应坦率、真诚,来不得半点勉强。但是,刘沙还是总觉得和“一号首长”(战时代号)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吕正操开玩笑说:“要说有距离,就是有一点不方便——我身后总有警卫,说话不方便。”说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此后,他们敞开思想,多次深谈。刘沙还去找黄敬了解吕正操的婚史、生活作风等。黄敬认真而坦诚地对刘沙说:“老吕少年时,被迫当过小女婿,外出参加东北军抗日后,女方主动离去。后来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因国家沦丧,流亡异地,他不想有家的拖累。我相信他会格外珍惜革命同志间的爱情。”
慢慢地,固执而矜持的爱情防线终于被突破,刘沙感到自己再三说过的“不可能”的事已经成为可能。于是,径自找到区党委组织部长刘亚球,单方面提出结婚申请并征求党组织的意见。
吕正操这样的高级干部,婚事需中央军委和中央组织部批准。1941年年底,朱德和彭真来电,批准他们结婚。
婚后一两天的傍晚,刘沙遇到一位姐妹情深的小战友,她关切而诚挚地问刘沙:“真没想到,你怎么会跟咱们的‘一号’结合呢?”刘沙爽朗地回答:“我自己开始也没有想到,只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战争年代,军务繁忙的吕正操与家人难得相聚同行,他十分歉疚而又深情地对妻子说:“两个孩子累苦了你!”他深知刘沙是坚强的、顾全大局的,他们当即郑重约定:战争期间再不能生小孩。当时,刘沙带着两个幼儿不知辗转了多少个地方,于1946年夏回到哈滨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驻地,才开始安顿下来。
由相知到相爱,最终结为伴侣,风雨相伴,他们的爱情大树始终根深叶茂。在“文革”岁月,有人想在刘沙身上找茬,没有得逞。于是,反动派翻墙而入,不分昼夜抄家批斗。吕正操在铁道部关押期间,刘沙只能通过小女儿每天去探望爸爸时,送去精心制作的饭菜,以保证吕正操的营养,尽量维持他的健康。
吕正操神秘入狱后,中央专案组会同军管会等逼刘沙揭发“吕正操在东北的重大历史问题”。刘沙当场和他们顶撞、争吵起来。作为与将军共同战斗和生活了多年的刘沙,只是知道丈夫为革命一片忠心,出生入死,对党忠诚,为人正直,她相信丈夫就像相信自己一样。于是,她无所畏惧,毫不留情地驳斥了他们。
因此,刘沙被逮捕接受审查。出狱后,刘沙即被押送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管制劳动,后因病才得以回京。这时,她得知丈夫曾因病住院,就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要求看望病中的丈夫。一对久别的老人重逢了,他们泪眼相望……
1976年10月7日上午,刘沙突然接到电话说,“请吕将军(当时已‘解放’)去西山开会,中午不回家吃午饭”。不祥的预兆向她袭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凶险的刘沙最终冷静下来,做了最坏的打算,无非是家再被抄,再次入狱,最多把生命豁出去罢了。
下午两点了,她终于听到丈夫熟悉的脚步声,急忙迎上去,只看到丈夫走上楼梯,一边比划一边大声欢呼:“天大的喜事,他们都被抓起来了!”听到丈夫洪亮的声音在房间回荡,刘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遍又一遍地问:“真的?是真的……”
养生有道的百岁将军
1990年9月23日,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夏特圣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授予一位85岁的中国老人。这个人就是时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吕正操。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3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将军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吕正操打网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那时,他在东北军当兵,沈阳青年会经常组织各种社会问题研究会、科学时事讲演会、读书会、旅游会等活动,吸引了许多东北青年名流加入。张学良作为青年会的董事,在景佑宫院中空地,开辟了网球场。吕正操不仅参加青年会的各种活动,坚持学英语,而且也常常打网球,获益匪浅。即便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也能找到打网球的净土:在村头的打麦场拉上网子,就是上好的网球场地。这是吕正操他们打仗间歇最好的娱乐。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网球场也很少,只是在最早的国际俱乐部(北京市委大楼对面)有一块网球场。那时会打网球的人也很少,他就请来民主党派领导人余心清和老教练们一起打。为了组建中国网球队,吕正操一直催问贺龙元帅:“什么时候成立国家网球队?建设场馆要钱我们也没有,要人要物我们还有办法呢!”后来,他又找到同样爱打网球的北京市的领导万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使国家队有了自己的网球训练馆。
“文革”前吕正操打球基本上在星期日和平时下班后,几位老同志一丝不苟凭胜负轮番上场,一打就常常过了吃饭的点儿。这些年来,吕正操不知收过多少网球的球拍,因为海内外都知道他酷爱网球运动,往往都是送他球具为礼品。吕正操也不知道自己送出去多少网球拍,凡是和他打球的党和国家及各省市领导人或是陪练的好手,他都常常慷慨相送球拍。
晚年的吕正操还每周仍打四五场网球,每场一两小时,运动量颇为惊人。网球运动使他身体健康,头脑清晰。他一直十分关心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大力鼓励青少年尤其是女运动员在网球项目上一定要不断进步,像其他金牌项目一样,早日打出威风,打出好成绩来!当一听到孙甜甜、李婷在雅典奥运会中为中国网坛首次摘取网球女子双打桂冠时,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立即指示秘书:打电报祝贺她们!作为中国网球协会的名誉主席,他还时常仔细并饶有兴趣地听取协会负责人的汇报,不时插话提问,知道近几年网球运动员和场馆发展很快,十分高兴和欣慰。身体不许可剧急运动之后,但他还经常观看网球比赛。书房内还挂着他春风得意的打网球的照片,那是他上个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老年比赛勇夺冠军时的精彩瞬间。
不过,爱好网球的吕正操也曾有8年时间从来没有摸过网球拍。那是“文革”年代,他莫名其妙地被打成“东北叛党集团”的头子和与彭真、林枫结成反林彪的“桃园三结义”小集团,遭到非法关押。当时,毛泽东主席告诉周恩来总理“要保吕正操”,江青一伙多次压着不办,直到1974年毛泽东指示限期“八一”见报,吕正操才得以恢复自由。“那段日子可真难熬啊,连劳动的权利也没有。开始时,书都没得看。”吕正操恨恨地说道。后来,还是因为他对专案组发火了,他们才允许家里送来一批马、恩、列、斯、毛的著作,有书读了,吕正操便沉下心来学习,写了不少读书笔记。
吕正操读书很随意,涉猎很广。书架上的理论书刊、《中国大百科全书》、《资治通鉴》等赫然醒目。他自称是杂家,哲学、经济学、历史、文艺等书籍都看,广闻博览。他说,他买书都是为了读,而不是收藏。当有人送他精致的名著收藏本的时候,他总是转赠给图书馆。
他还喜欢打桥牌,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据内行讲,他的桥牌枝艺相当有水准。刘沙曾对记者说:“读书、打桥牌、打网球,是他晚年保持体力、脑力元气的3个有力招数。”在他的客厅里,可以看到几十座熠熠发光、各具特色的网球赛、桥牌赛奖杯。
除了这些,吕正操还坚持写日记。几十年来所积累的日记,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这些年来,他还写了上百首诗词作品。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每当吕正操思潮奔涌的时候,他的笔端就会流泻出一行行优美的诗句来。他还记得“文革”时自己被关押,因为没有纸而用纸烟盒写诗的情景。他最欣赏的是杜甫、白居易、陆游的诗以及古乐府诗。说话间,他用低沉的声音吟诵起白居易的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的诗作虽不敢说都是字字珠玑,但却句句情真意切。不妨看他的《川滇之行》:“蜀水滇江共铿锵,轻云嫩雨浥群芳。最喜无限夕阳好,人生难得老来忙。”
坐在眼前,看不出来他已是一位百岁将军。养生秘诀是什么呢?正是锻炼身体与活动脑子双管齐下。他说:“人体各部位都是用则进,不用则退,因而平时既要注意锻炼身体又要注意活动脑子,这样才能有效地延缓衰老。”吕正操活动脑子的方法是读书看报、下围棋、打桥牌、写作等等,但从事这些活动也不宜过度。
吕正操对京剧艺术十分挚爱。他认为,京昆剧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它作为象征艺术,是集大成之作。他对京剧脸谱很有讲究,一看脸谱就知道是什么人;京剧的唱念做打,这是实打实的真功夫。“其实,经过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之后,休息时最需要的就是轻歌曼舞。当我们品味载歌载舞的京剧的时候,它优美的词名、悠扬的唱腔、刚柔相济的动作,实在是一种高尚的享受。”吕正操认真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并遗憾地说:“青年人除了流行歌曲还是流行歌曲。什么叫流行歌曲?一流就过去了嘛,而京剧才能长留在人的心中。”
“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自1983年离休以后,吕正操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铁道建设这两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还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据了解,吕正操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心并支持大自然保护事业,他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说到子女中有没有继承自己军事生涯或铁路事业的,吕正操说:“没有一个,我什么也不要求,让他们自由自在,婚姻也好,工作也好,我都是放松的。”

刘华清
——将军情怀平民本色
纷飞的思绪让笔者回到了十年前那次专访的情景:2002年7月3日上午10时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如约步入中央军委办公厅所在的办公室。拄着拐杖,带着微笑,迎面缓缓走过来,同我们一一握手。在他进入办公室前,笔者同他的秘书在那空旷而简朴的办公室里进行了简要的交流。刘华清的到来,似乎带来一缕春风,使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人物档案?
刘华清,湖北大悟人,上将,有“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的美誉。1916年10月出生于湖北黄安,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8年毕业于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曾任少共二程区委书记、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科长,红七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三十一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红三十一军干部大队长兼政委,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秘书主任、师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师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平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鲁豫六分区副政委、冀南军区第七支队政委,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政委,二野第三兵团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二野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校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政治部主任,二野十军副政委,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海军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党委常委兼第七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等职,出任过中顾委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二届、十四届中央委员、十三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孤军北上,转战万里,勇当长征急先锋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华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下来时,刘华清已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出了整整70年的心血。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特色的光辉篇章。作为原红二十五军老战士的刘华清上将,在采访中回顾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有关情况,为我们提供了这段历史一些重要的补遗:“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约3000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长征出发前,在光山县东南的扶山寨打了一仗。”当时,红二十五军为了赶赴鄂东北,商定是否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已经连续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部队十分疲劳。刚到扶山寨地区休息,尾追敌军的十个团就跟踪而至,形势十分紧迫。红二十五军领导果断决定,灵活指挥,指战员们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鼓作气,将敌击退,毙伤俘敌约四千余人,使尾追之敌再也不敢跟踪追击了,为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之前,部队各级党组织向全体指战员讲形势,讲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当时提出的口号叫‘打远游击’、‘创建新苏区’。当时我在军政治部任组织科长,这是长征出发前整编决定的。长征出发时的《宣言》是我亲自刻印的。同时还刻印了其他一些传单、张贴布告、书写标语等,对战士进行宣传动员。”
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延川县后,刘华清在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的主导下,一起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词,填入了流行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歌曲的曲调之中。这首军歌从红军时代一直唱到了今天,唱遍了全国。连毛泽东也十分喜欢这首歌,说过不仅要唱,还要讲解,还要按照去做。每当听到或唱起这支歌,就会引起刘华清的无限思绪,就会回忆起许许多多的往事……
当问及“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都经历了哪些战斗,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战斗是哪一次”时,刘华清如是说:“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哪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时,开始是先向西挺进。当时,国民党军5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已麇集在鄂东北,正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但尚未完全形成合围。我军适时而主动地实施转移,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蒋介石急忙调动3个团的兵力追击堵截,先后在湖北枣阳、随州一带,河南境内的桐柏、方城、卢氏等几个地区布置了封锁线,企图将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征的红二十五军围歼于途中。红二十五军人数虽少,但武器装备好,弹药充足,战斗力很强,指战员们都是经过多次战斗考验的骨干,个个能征善战。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非常战斗化,说走就走,说打就打,全军随时都保持着良好的战斗姿态。“11月17日,我军在一个叫朱堂店的地方突破敌人阻拦,当晚趁夜暗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初步目标。鉴于该地区距平汉铁路和汉水较近,机动范围狭小,加之敌重兵压境,难以立足发展,遂掉头北上,向豫西的伏牛山区转移。”
此时已是11月下旬,寒流南下,气温骤降,而红军指战员却衣着单薄,粮秣不给。但部担队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顶风冒雪,向北突进。26日下午,我军正准备从方城独树镇附近越过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预先抵达在该地区的敌军一个旅和一个骑兵团的阻击。同时敌“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1个师又随后紧追,形势相当严峻。而那天的气候条件又极为恶劣,我军发现敌人较迟,一时陷入了被动。衣服被雨雪浸透,饥寒交加的战士们手指都冻僵了,有的枪栓也被冻住了。敌军乘机发起冲击,并分兵从两翼包抄,情况异常险恶。“在此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冲到最前线,发出‘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的命令,使我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在他的率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当时,我就在吴政委的身边,也高喊着杀声冲了上去。正冲杀间,一颗子弹打在我的左腿上,我觉得左腿突然被谁狠击了一下就摔倒了,负了重伤。”
经过一番恶战,我军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天黑以后,风雪大作,接着转为大雨,部队行动极为困难。但数倍于我军的敌军仍在附近,天亮后必将发动新的进攻。因此,军领导果断决定: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带领部队迅速脱离危险区。紧急集合的命令一下,大家都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劳,又顶风冒雪踏上征程。“这次战斗后,为了使部队迅速摆脱敌人,军领导决定让我和部分伤病员留在当地养伤,可是我不愿意离开部队,便坚决要求跟随大部队转移,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才同意让我骑马走,这样我才得以跟上大部队安全转移。这件事情令我终生难以忘怀。”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军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绕到守敌空虚的保安寨以北地区,越过了许南公路,进入伏牛山区。
红二十五军在西进北上过程中,途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军领导教育部队一面行军打仗,一面做群众工作,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部队每到一地,都要调查了解社会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保护群众利益,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刘华清边抽烟,边回忆往事:“1935年8月中旬,我军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地。这里是回民聚居的地区,军政委吴焕先及时对全体指战员进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教育,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遵守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他让我用毛笔把‘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写成大标语,贴到街上。他还亲自到清真寺拜访,召集阿訇和当地知名人士座谈,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助民劳动,切实做到了秋毫无犯。”因此,红二十五军在兴隆镇受到了广大回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还有十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后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受到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诉说了红二十五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事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后,毛泽东提起这段往事时,夸奖了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所做的群众工作,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1936年9月初,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境兼程前进,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9月15日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至此,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历时十个月,转战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两支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10月19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即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北,11月初在甘泉地区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6年10月,红十五军团随同西征红军攻克西北重镇会宁城。不久,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联欢会。“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红军大会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红军会师。虽然时光已过去66年了,但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那欢腾雀跃的场面,那团结胜利的气氛,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历历在目。”
沧海桑田,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当年红军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成功,也就谈不上有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回顾红二十五军和其他各路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我们不仅为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悲壮而铭心,更为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和深远影响而自豪。
关心部下,爱民爱兵,好一个“布衣首长”
“我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没有发过脾气,即使他们有点错误,也从没发过脾气,训过他们。有错误,总是教育、说理。即使是较为严重错误,不是原则问题,也没有处分过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所以,这些同志与我的关系都挺好。一二十年来,不少同志当过我的警卫员,工作过程中接受了锻炼,时间长了也学不到啥,不宜老在身边,再到其他地方去锻炼为好。”采访时,刘华清这样说。
刘华清在河北打游击时,身边有个警卫员,他家里十分困难。“抗战胜利了,我说,你回家吧,打败日本鬼子都要回家了。回去照顾你的父母,你找个老婆结个婚,种个地,安居乐业。”十年后,刘华清曾专门派人看望这位警卫员,得知他娶了老婆有了孩子,还有几亩地,日子过得非常好,组成了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刘华清尤为欣慰。“他在战争年代跟我三四年,很有感情,同生死,共命运,把首长当父母、当亲人,什么都照料得好,吃饭、走路、休息……”
刘华清的一个秘书,上海人,他的父母亲年事已高,自己家里也没人照顾。“一个儿子给我当秘书,一个女儿(他的妹妹)出嫁了。家里有困难,没人照顾,我建议他安心转业到上海。”于是,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因为个人的特长到地方成为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工作很得力。“其实,我舍不得离开他,他也舍不得离开我,我们是忍痛割爱呀。高兴的是,他在家乡干得不错,他的父母也很高兴。”一次,刘华清在上海考察,抽暇专门到这位昔日秘书家看望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亲极为喜悦,说:“首长,非常感谢,感谢您的关心,儿子的工作安排得好。”刘华清却出人意料地这样应答:“我还得感谢您哩,您为国家养育了一个好孩子。”2000年5月,老将军到上海检查身体,不见这位跟自己多年的秘书来看望,不免惊诧——每次来上海他都来看看,这次没来,怎么了?一打听,他因病住院了。于是,刘华清在详细问了病情后,由于自己也抽不出时间到另一家医院看望,就让工作人员把自己个人带的4000元钱送上,以解治病之需。
中国有句俗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自然有了感情,这种感情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原则的基础上的。“警卫员、秘书、炊事员、司机、保健医生,我希望他们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法制,不违纪,不犯法,现在市场经济,千万不能走弯路。他们风华正茂,不可能对一切问题的认识都那么正确,他们需要教育,需要帮助,需要鼓励,需要信任,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予指导。我们既是上下级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我有什么理由打人、骂人、吼人。”每每得悉过去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地方干得不错,刘华清有的是说不出的高兴,他们还经常来信,来电话。有时他们来北京看看自己的首长,“我们感情非常好,我也希望他们成长、提高、发展。要干得好,学得好,为人民多做好事与实事”。
刘华清在中央领导岗位工作时,曾多次受中央委托,代表党中央参加地方一些纪念庆祝活动,也曾多次到各地考察工作。每次,刘华清都注意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生活疾苦,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不少轶事在地方传为佳话。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八路军……”1993年1月,刘华清到延安参加纪念双拥活动五十周年。在毛泽东发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旧址前听到《拥军秧歌》,老将军是那样的亲切与耳熟,当年战场上,老百姓慰问八路军的情景又重新眼前。激动之余,刘华清情不自禁地走进人群,和当地群众一起扭起秧歌来。他的舞步虽较为缓慢,但内心却非常年轻,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回响在杨家岭上空。在枣园,刘华清专门走访了当年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回忆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听说被称为“延河畔上不老松”、“国防教育热心人”的老红军张文清家中有困难时,当即嘱咐军分区的同志一定要想方设法帮他解决生活现状。
刘华清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尽管工作很忙,会议很多,但只要有时间,就下部队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几十年的军队生涯,使他对基层官兵有很深的感情,在交往中与他们坦诚直率,心心相印。“他们的父母相信人民军队,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爱护他们。部队应重在教育、引导,从思想政治上关心士兵,爱护士兵。”刘华清对少数基层干部带兵简单粗暴,打骂体罚士兵极为反感,主张要以父母心、兄弟情关心士兵,对士兵成长进步负责。“干部只有爱兵,才有资格带兵,才能把兵带好。作为一名老兵,我有责任对基层干部进行传帮带,把我军的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传下去。”
每到到部队调研,刘华清总是设法争取多安排点时间下连队看看,多到基层走走。1996年4月的一天上午,他走进某部八连三班宿舍,战士们正在学习。他随机问了几个战士的姓名、籍贯、入伍时间及工作学习情况,大家回答得很爽快,他也很满意。进而,他又临时动议到炊事班看看。炊事班正在准备午餐,菜板上放着中午准备吃的土豆、青椒、猪肉。刘华清于是细问了几样蔬菜、肉类的价格,并掐着指头算起账来。从战士的伙食标准、主副食的价格、农副业生产的补贴,到全连每月的消费总量、每人每天的平均数,他了解得清清楚楚,算完之后,他认为司务长讲得实在没水份,令人信服。在场的干部无不为首长如此关心连队伙食管理的情景所感动。
“这照片是当时的我,可背景当时可没有这么现代化?”2001年9月,刘华清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视察,在一面巨幅图片前迟疑着停滞不前。刘华清为中国军队的科技装备建设,可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于我国的航空、航天、兵器、造船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树性的战略思想。原来,这里的宇宙飞船发射基地是他亲自参与规划与选址的,照片中的他身着军大衣,这是他当年在此组织规划的情景,而身后的背景则是而今现代化的发射塔。当身边人员解释那是电脑合成处理的效果图时,老将军笑了,笑得很得意,并解释说自己在那高耸云天的发射塔前留过影,留下了真实的印记。
在刘华清办公室东北角,一座比例为1:35的长征二号LM-2E航天模型十分抢眼,足见他对于航天难解的情怀。这个航天器也似乎诠释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回,正待发射的导弹弹体被身边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及时发现焊接部位有一些焊溜与咬边。由于特殊金属材料、特殊物体的焊接,这些部位的焊接十分苛刻,在这紧迫的攻坚任务前,一时没人敢应接。良久之后,只见这位技工头戴焊罩、手持焊枪稳稳走过去,来到巨大弹体旁细细观察焊接部位,娴熟地操起焊枪,对弹体进行整形焊接。一道刺眼的焊光划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一道道刺眼飞逝的焊光。直到焊光突然停了,大家仍然盯着焊光消失的地方。经验收,焊接部位一次点焊成功,不但已焊透、焊牢,没有丝毫的气孔与夹碴,而且美观有余。“啊,焊接成功了!”刘华清不由得喊了一声,惊醒的人们一下子涌到焊接的导弹旁。“同志,你立了大功,为国家挽回了数千万元的损失。”刘华清上前紧紧握住这位工人师傅沾满油腻的双手,连说感谢。从此,这位共和国的将军与一位普通的工人师傅交上了朋友。前几年,这位老师傅不幸去世,刘华清得讯后亲赴这位普通人的追悼会……
关注老区,支持建设,梦牵家乡大别山
言及家乡,这位大别山之子把思绪带到了儿时。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大悟吕王镇刘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家乡,他曾任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等职,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记。从他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回家的路虽离他很远很远,但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家乡的“情圈”。他最遗憾的是自参加革命后,再也没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于是他第一次回故里只得用最中国人传统的礼节——上坟祭奠,表达个人的情愫。“那一年回老家,一块参加革命的同乡人大多不在了,有的牺牲了,有的去世了。”一切物是人非,这是一种怎样的离情别绪。
1989年2月中旬,巍巍大悟山寒气袭人,滠水河面还浮着薄冰。“将军回来了!”“老将军从北京回来了!”这年2月11日,刘华清回到大悟县吕王镇刘垸村时,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涌上村头。老大娘、老大爷都含着泪花说:“好不容易盼回来,一定要多住上几天!”刘华清不停地挥动着双臂,大声喊着:“乡亲们好!我回来看望你们啦!”这个老汉要把将军拉到自己家里去坐坐,那个大娘端来了花生、瓜子……在童年时代同刘华清一起读过书、放过牛,后来又一起扛过红缨枪的刘宏顺显得格外兴奋,拍着刘华清的肩膀直嚷着:“你在北京那么忙,哪有时间回穷山沟?”刘华清拉着他的手,风趣地说:“就是千忙万忙,也忘不了大悟山!”
沿着石板路,穿过曲折的小巷,刘华清急匆匆地想去看望老战友刘海儒夫妇。当得知两位老人已去世时,刘华清心情沉重地说:“我回来迟了,再也见不着他们了!”
听说两个姐姐来了,刘华清又急匆匆地去看望。刘润湘老太太惊喜地站起来,一把抓住老弟的手,热泪直流。她是刘华清的叔伯姐姐,当年她同刘华清一起也扛过红缨枪,为红军站过岗,送过情报,搞过宣传,已经83岁了。“大姐,还是1965年回来看过你,一晃又二十多年了,就是时间再长,我也忘不了你对革命的贡献啊!”刘润湘老人仔细打量着刘华清的脸,看了许久,才颤抖着声音说:“三弟,回来看看好呀,我们都想念你。我活不了多久,能见三弟一面就心满意足了。”
同亲姐姐刘润清见面,他心情更为激动。姐姐提出要把大女儿的户口转出来,将军的双眼湿润了。他记得,在自己还不懂事的儿童时代,就是靠姐姐纺线织布挣钱读书的。那昏黄的梓油灯下,姐姐纺线,弟弟读书,常常相伴劳作至深夜;在那艰苦的战争岁月,是靠姐姐节衣缩食照顾父母的,她常常饿着肚子,把少得可怜的食物留给双眼失明的母亲吃……今天,他又见到风烛残年的姐姐,深情厚谊说不尽,用什么相报呢?刘华清向姐姐赠送了礼品,又安慰姐姐说:“都转出去,怎么办呢?没文化,不能工作,给组织上添麻烦。全国这么多农民,都转户口安排工作,国家怎么承受得了?我们为国家工作的人,不能干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事情。”姐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又安慰弟弟说:“不合政策就不办。”临别时,姐弟俩还在一起合影留念。
刘华清不到15岁参加革命,一走就是14年,杳无音讯。母亲思儿心切,白天站在大路边眺望,夜晚坐在床边哭泣,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老人家眼睛哭瞎了,身体拖垮了,不久含恨去世;父亲领着全家艰难度日,好不容易熬到全国解放,但是却在三年困难时期与世长辞——在家的兄弟怕影响将军的心情和工作,没有写信告诉他,当然他也就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两位老人,脸朝黄土背朝天,养育了一代开国将军,而自己却常常连饭也吃不上,只能喝又苦又涩的苦菜汤……所以,刘华清每次回故乡,总要到父母的坟前走一走,以示怀念。当走到父母的坟头时,他流泪了,也许是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和苦难的家庭,深感忠孝不能两全……
“我们兄弟姐妹6个,一个姐,一个妹,大哥二哥是农民,现在只有一个弟弟还健在。今年(2002年)4月份,我弟媳从湖北来北京看我,他们年纪大,我也年纪大了,每年看我一次,我回去很少。我弟弟,老农民,一辈子种田,老老实实种菜,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养儿育女,老观念,什么也不想。他什么娱乐也不会,打扑克牌、玩麻将都不会,很老实忠厚。”当笔者进而问地方政府是否曾帮他的弟弟安排过工作或给予过什么照顾时,刘华清连连摆手——当地政府也没安排、也不应安排什么工作,当然也不应给什么特殊照顾。
在离开家乡的七十多个春秋里,屈指算来,他只回过4次家乡,而且由于工作的缘由每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然而,这位从大别山冲走出来的将军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感念,因为那是一方生命的热土,因为那里是养育他成长的山川。看到家乡还较为困难,发展较为迟缓,老将军心底里有说不出的情感。吕王镇中学校长曾请首长题写校名,刘华清很高兴:“吕王是个老苏区,反动派杀了好多人,内部肃反也杀了不少人,把老百姓都杀怕了。解放后,怕读书,怕参加工作,所以这里很落后,跟外地差距很大。治穷,先必治愚;扶贫,必先扶科技。”关于校名的表述,开始还讨论了一番,镇长说写“大悟县吕王镇吕王中学”,县人大主任说:“就写‘吕王中学’,这样管得长远一些。”刘华清赞同后者的意见,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下了“禹王中学”4个大字。吕王镇由吕王城得名,吕王城解放前叫禹王城。把“吕”写成“禹”,足见将军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地一名均记忆犹新。四个字写得遒劲豪迈,饶有气势,但他却谦虚地说:“写得不好,你们看不中的,到北京再好好写一幅。”回到北京后,刘华清还真的另写了3幅校名。在书写时,认为繁体“学”字不好写,还特地翻了字典。
家乡要修马路、建水站、修水库,投资不够,每每找他,他从不认为是给自己添麻烦,总是非常支持,乐于相助,为家乡、为老区的建设出谋划策。而后,看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变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刘华清打心眼里高兴。大悟县国防教育中心需要一架退役飞机和一辆退役坦克,他在任时签字“请总参装备部在淘汰的装备中解决”。当一辆退役坦克在解放军的护送下开进大悟时,群众奔走相告:解放军送坦克来了!前几年,修京珠高速公路,地方为考虑经济发展,很企望高速路过大悟,以带动老区经济发展。这想法,刘华清认为十分得理,也符合国家有关扶助老区发展的政策,于是立马向国家交通部反映此情况。很快,国家交通部通过了新的规划方案。
2002年春,大悟县委书记来京看望刘老时,很感激家乡山旮旯里走出来的老革命为家乡、为老区的发展出了力。呷了几口家乡人送来的茶,刘华清轻轻咳嗽了两声,他说:“我没有忘记家乡,家乡人也没忘记我,家乡这些年来看我的人可多了。”刘华清每逢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家乡的新变化、新发展与新成就,兴奋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晚年,关注家乡发展的他经常收到家乡人的来信,也经常接待家乡人的来访。
戎马一生,纵横驰骋的刘华清,对生活、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充满了眷恋,他视自己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的革命老区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晚年,他还不忘到革命老区走一走、看一看。他忘不了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是革命老区人民用满腔的心血,支援了革命战争,养育了人民军队。
1995年8月,刘华清来到阔别多年的山西。作为一个曾经在太行山战斗过、工作过的老兵,他同样忘不了老区人民,对他们表示慰问。“百闻不如一见,山西的今天和过去确实不一样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同市城关乡永宁村,刘华清看到农民盖起的新砖房鳞次栉比,感慨万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区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新变化。”在同村委会主任、退伍军人马守诚攀谈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你退伍不褪色,发扬了解放军的好传统。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
刘华清离开工作岗位后,虽大多在家“闲居”,但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总是挂在心上。每当听到哪个地区受灾,他都留心观察,也让工作人员关心,经常问一问情况。“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知何时何地就会发生灾害,特别是风灾、水灾、旱灾、震灾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尽管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天灾难以避免,只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002年6月中旬,陕西佛坪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相关报道牵动了刘华清的心:“那是1935年我们红二十五军开辟的根据地,几十年我经常想到老苏区人民,这些老苏区也是我的故土。”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特大洪涝灾害,刘华清尽自己所能,为家乡湖北武汉市捐款10000元。“能为老百姓做的毕竟有限,但只要我心里装着老区与家乡,经常想到百姓,能尽微薄之力,我也心安了。”
披露真情,解码真相,难释“小平情怀”
在海军司令员岗位离任前,刘华清进了中央顾问委员会,“本以为此生事业到此告一段落,却出乎意料走进了军委机关”。以后,刘华清又继续被委以更多重任,直至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等要职。这个“农民的儿子”、“大别山区的放牛娃”说自己在仕途中有三次“意外”。
第一次让他“意外”的,是任命他为军委副秘书长。1987年11月18日上午,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被召到邓小平家里开会。会议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主持。参加这次小型会议的还有当时的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和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邓小平的第一句话,就是指着刘华清和洪学智,问杨尚昆等人:“他们两个人的命令下了没有?”杨尚昆说:“下了,都已经签了。”邓小平又问:“老帅们看了没有?”杨尚昆说:“正在几个老帅那里传阅。”接着,杨尚昆便对刘华清和洪学智说:“军委决定,调你们两个来,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对于这一重大人事变动,“听到这个消息,我大为意外。”
11月2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兼任军委秘书长;洪学智、刘华清任军委副秘书长。”这一年,刘华清71岁。
第二次让刘华清意外的,是对他的工作安排。1989年11月6日至9日,刘华清作为中顾委委员列席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刘华清回忆说:“会议进入人事酝酿阶段时,涉及我的工作安排,让我很意外。”刘华清说,那天会上印发了邓小平9月4日上午与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杨尚昆、万里谈话的要点材料。这份“要点”中谈到:邓小平主动提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提名江泽民任军委主席,杨尚昆兼副主席,刘华清任副主席,杨白冰任秘书长。回忆时,刘华清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反应:“我吃惊了!小平同志提名我当军委副主席!我感到自己能力难以胜任。于是,给小平同志办公室打电话,请他们向邓主席报告,还是选别人好。但是邓办的同志告诉我,‘邓主席已经定了,不会改变。’我不再坚持了。”
第三次“意外”,是他在1992年10月的中共中央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回忆说:“我被选进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在这次全会上,刘华清再次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据刘华清回忆,1992年10月6日,已经退休的邓小平曾经给中央政治局写过一封信,谈到了对中央军委人事安排的意见:“今后主要由刘华清、张震两位同志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将来挑选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军队的人来承担责任。”邓小平特别交代,“军队要保持团结一致,保持老红军的本色,这点十分重要。”在信中,邓小平对新一届军委领导班子有个具体方案。中央领导人完全同意邓小平的意见。刘华清回忆说,自22岁那年护送邓小平起,他和邓小平就有了“一份长达近六十年的革命情谊”,而且是“小平同志一直在关注我的成长”。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军队高级将领,刘华清说:“这是党的培养,也离不开小平同志对我的教诲和信任。”
珍惜今日,回忆昨天,似水年华凝巨著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2002年“八一”前夕,14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首播。这部电视剧首次通过电视艺术手段以全方位、全景式的构图,从整体战略高度,形象地展示了中原突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给观众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伴随着《中原突围》的热播,一段历史深深映入人们心中……
中原突围,是20世纪中叶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创作一部全面展现中原突围历史风云的影视剧,是刘华清等众多革命老前辈的愿望。2001年3月24日,电视剧开拍前,刘华清在家中听取了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湖北经济电视台台长赵征对筹备情况的汇报后,说:“这段历史很重要,从来没有全面表现过,拍成拍好意义重大。要从政治上、战略上突出中原突围的重要历史作用。”他还欣然出任该片的总顾问。刘华清为该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讨论创作计划、组织剧本创作和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中,他一直给予了关心与支持,希望剧组同志反复查对史料,确保该片在重大史实上准确无误。2001年5月,《中原突围》在历史发生地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开机拍摄。
千古英雄血泪,写就“中原突围”的悲壮史诗。《中原突围》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国民党30万大军压境,在这个紧要关头,面临四面封锁、粮食危机、外交谈判等种种生死考验,李先念以战略家的过人眼光和革命家的宽广胸怀,率领6万中原将士大军浴血奋战,在艰难困苦的战略坚持中斗智斗勇,粉碎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妄图消灭我军的阴谋。这部电视剧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教材。”刘华清认为该片战争场面壮观宏大,大气磅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
电视剧热播时,刘华清每晚8:00整便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他对剧中李先念的扮演者徐平的表演很赞赏,连说:“演得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中原突围的发生地在湖北,剧中人物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张体学等均为湖北大别山人,与自己是同乡,宣化、黄陂等地点就是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因此,刘华清在看《中原突围》时,就像是身边人、身边事,感觉十分亲切。
刘华清退下来后,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体虽不如以前,但也恢复了正常。或许是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离岗的老人学习和工作时间似乎依然不减昨天。他每天总是设法抽出一些时间来,看文件、看报、读书,有时到办公室坐坐,了解情况,与工作人员联络感情。当然,散步、打桥牌、玩麻将、下象棋、听京剧、看电视剧与录像带这些兴趣爱好,他还是保持着,还偶尔下下厨房露一手。
从1998年下半年起,刘华清在为《中共党史人物传》撰写小传的同时,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达七十余年,纵横捭阖的内容交织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其重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回忆录写了4年,讲了写,写了讲,写了改,改了又补充,总算有了个初稿。许多东西要回忆、走访、调查与整理,要花不少精力。要么不写,写就要对个人的历史负责,对党和军队负责。”接受采访时,他说:“要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和亲身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梳理,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拿出了初稿,可说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采访中,刘华清说:“人到老年,格外注重感情,格外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深情和友谊的事,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越来越重。”凡是老同志逝世,只要发来讣告,他都发唁电、送花圈,在京内的,能参加遗体送别的,他一般设法去。“这是一种友谊、情感的表达。人老了,向往的是平稳、自由、安静的生活。平民出身的人,无论官多大,职位多高,到头来他还是个平民,是个布衣之人。”专访结束前,工作人员递上一张某中央领导的讣告。当时,因在全神贯注接受采访,他没有顾及,不知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之后又见自己的战友离开了人世自己是何种感情。
道别前,刘华清很客气地坚持站着同笔者一一合影留念。笔者动议他拿本书翻阅摄张生活照时,他很配合地从身后的书柜里随手取出一部人物志,笑了笑:“我知道,你们是叫我装样子,摆姿势。”相机定格的那一刹那,我们宛若阅读到了一个平民式的将军……
刘华清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上将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要建航空母舰了!”
航空母舰的应用,是20世纪舰艇发展的伟大成就。刘华清说:“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早在1970年,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们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他说,可是很遗憾,当时国家经济力量不行。“1984年初,在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我讲过:海军想造航母也有很长时间了,现在国力不行,看来要等一段时间。两年后,我又一次提到: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
历史在发展,中国在前进,人民海军装备建设也在一天天发生着新的变化。全国人大代表、海军副政委邬华扬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具备自主建设航母的经济与技术能力。2009年,新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国防部长梁光烈正式公开表态,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2010年年底,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军方和官方消息称,首艘航母(“瓦良格”号)将于2011年正式下水。
多年的航母梦要圆了,可是,那个最先提出中国要建航母的人,却在梦圆之前略带遗憾地走了。2011年1月14日6时,刘华清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5岁。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