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NT$
594.0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 畅销书作家鲁程鹏重磅力作,多年研究心得的体现
★
讲深、讲透困扰孩子家长的教育问题,这里有你天天遇到的问题琐事,有你早想知道却一直找不到答案的教育难题,教育专家鲁程鹏将为你逐一解答。
|
內容簡介: |
今天的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了,而且爱得忘情,爱得太急,以至于用自己的 “爱”把孩子害得“体无完肤”却浑然不觉。
当父母的“爱”把孩子“害”了时,一定是父母“爱”错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避免这样的事发生。
本书即从“父母的观念”、“父母的行为”、“学习的误区”、“便利的生活”、“青春的烦恼”等五个方面,围绕怎样去“爱”孩子分析与阐述,为为人父母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每个家庭都教育出健康、快乐的好孩子。
|
關於作者: |
鲁鹏程,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多家知名教育网特约家庭教育专家。曾在某著名国际学校做过多年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现专注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出版家庭教育著作十几部,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
目錄:
|
第一章?别让父母的观念害了孩子?
有多少的父母、孩子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断所累、所害?有多少父母武断地在家庭成员中实行所谓的“平等”,让家庭“一团和气”?有多少父母认可“再苦不能苦孩子”、“树大自然直”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少父母“重智轻德”,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孩子能圆父母未圆的梦?
起跑线——别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迷惑??
平等——没有“长幼有序”的“平等”,造就“没大没小”的孩子??
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小时不吃苦,长大会吃更多苦?
树大自然直——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小毛病,“树”大一定会长“歪”??
重智轻德——德者本也,才者末也??
圆梦——把未尽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是对孩子权利的漠视?
权威姿态——不以“权威”的姿态自居,那是伪权威 ??
赚钱养家——再忙也要陪孩子??
遗产=金钱——金钱并不是最好的遗产,最好的遗产是家风、德风??
第二章?别让父母的行为害了孩子??
父爱缺失、隔代抚养、脸谱式教育、盲目照搬别人的教育经验、溺爱孩子、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物质奖励、干涉孩子过多、袒护孩子过甚、保护孩子过度,这些情形是否全部或部分地发生在你的身上?你是否说一套做一套,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你是否让“赏识教育”变了味,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你是否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攀比的工具?你是否做了孩子的“奴仆”?你是否对孩子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棍棒教育”或是“精神折磨”的软暴力?
父爱——每位父亲都爱孩子,但很多时候却“爱”偏了??
隔代抚养——把孩子丢给老人弊端多,隔代教育做好不容易??
榜样示范——父母“两面派”,孩子想不学都难??
脸谱式教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条“教育路”很危险??
炫耀攀比——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带给他的只能是痛苦?
照搬教育经验——不把孩子当试验品,“哈佛女孩”克隆不来?
赏识教育——赏识是好事,但无原则的赏识只会让孩子自大、任性
溺爱——不要有求必应,别以“爱”的名义给孩子挖陷阱??
物质奖励——慎用,否则孩子只会为奖励做事?
干涉过多——不“修剪”会“长杈”,“修剪过度”会限制发展??
奴仆型父母——凡事替孩子包办,最终造就无能的孩子?
过度保护——接受“温室教育”的孩子无法经受“室外”风雨?
第三章?别让学习的误区伤害了孩子??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学习好,都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出人头地,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于是,学习就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父母也不惜重金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让奥数、珠心算、才艺等等走进孩子的生活。还有父母盲从所谓的“教育趋势”,帮孩子择校,让孩子出国留学,追逐热门专业;有的父母还给孩子套上“荣誉”的枷锁,自己也为教育的“潜规则”贡献着力量……
早期教育——到底多早算“早期”?教育到底该怎么做???
奥数、珠心算——“潜能开发”有误解,这是透支孩子的潜能?
才艺——全面发展并非必须靠才艺支撑,不要让孩子为才艺所累?
择校——选择名校未必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智力测试——痴迷于测孩子智力,就难免给他贴上“笨标签”??
神童——可能一直会光辉下去,更可能是“方仲永”昙花一现??
家庭教师——教孩子学还是陪孩子玩?是一时的还是长久的???
标准答案——不要控制孩子的想象力,否则教再多知识也徒劳??
分数——分数到底是孩子的“命根”,还是父母的“命根”???
多元智能——并非解决个性化教育的妙方,仅是一个角度而已?
热门专业——风水轮流转,热门会变冷门,冷门也能成热门?
陪读——全程照顾孩子,即使孟母也会“自愧不如”?
荣誉——荣誉是好的,但一味追求荣誉,未免会患得患失??
第四章?别让便利的生活伤害了孩子?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其富足的时代,但是,便利生活的背后却有着无形的隐患。这些隐患已让孩子受到致命的伤害,在精神上给孩子极大的杀伤。这不是危言耸听,想想吧:孩子是否被网络这个“电子海洛因”侵蚀?是否被电视勾去了魂魄?是否大手大脚地畸形消费?是否被各种污染所害?是否爱慕虚荣?是否被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所累?
网络——别让网络成为伤害孩子的“电子海洛因”??
电视——会让伤害孩子伤眼、“伤心”、“伤智”
畸形消费——谁为畸形消费负责?“西式理财教育”真那么有效???
生活细节——小心手机、鲜花、玩具、垃圾食品等伤害孩子?
压岁钱——好好利用,才会有好的“钱途”?
好孩子——“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乖孩子”??
面子——面子其实是虚荣,可能会成为孩子犯罪的“加速器”??
家庭环境——好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不良环境对孩子是伤害?
第五章? 别让青春的烦恼伤害了孩子?
青春期到来了,父母所“期待”的“叛逆”的孩子终于“现形”了!难道孩子天生就叛逆?未必。在此期间,孩子会追逐偶像,会早恋,会因“性教育缺乏”而做出可能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会过度真诚,会盲目地相信“友情”,会“少年得志”,会追逐“酷酷”的外形,会让自己成为非主流,当然,也会因为性格而改变命运。再重新问一遍:难道孩子天生就会这样?未必。一半是“自然”,一半是父母无知的“督促”。信也罢,不信也罢,我们必须尊重事实。
叛逆——不叛逆才正常,今天却误认为“叛逆”的孩子才正常?
偶像——引导得当则成,不当则败??
早恋——并非父母想象的那么可怕,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性教育缺乏——讳莫如深,孩子就会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性”?
真诚——真诚是必要的,但过度真诚则是害己害人的?
友情——真正的友情是道义,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成功——每位父母都想让孩子成功,但别忘了“少年得志大不幸”
外形——高矮胖瘦,不要放在心上;心真善美,应常提醒自己?
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想孩子好命运,就要让他获得好思想??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别让父母的观念害了孩子
有多少的父母、孩子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断所累、所害?有多少父母武断地在家庭成员中实行所谓的“平等”,让家庭“一团和气”?有多少父母认可“再苦不能苦孩子”、“树大自然直”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少父母“重智轻德”,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孩子能圆父母未圆的梦?
起跑线——别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迷惑
如果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那么在起跑线时是否领先是不重要的。因为,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中国)郑渊洁
在短跑比赛中,当两个能力相当的选手站在起跑线上时,就看谁能够在枪声响的那一刹那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而这个短跑项目中的概念,已被很多父母用在了教育子女上。如今,“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众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在书店里,年轻的孕妇正在挑选胎教的书籍,并对身边的丈夫说:“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我们不能让他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而一家有名的幼儿园,每到招生时,报名处就排起了长龙,收费较高的特长班更是家长的首选。家长以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由,希望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能多学一些知识。
周先生的儿子刚上小学1年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把儿子的双休日安排得满满的,不是奥数,就是英语,不是钢琴,就是绘画。周先生顾不上关注孩子的疲惫和无助,只知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看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在所谓的“知识和技能的海洋里遨游”,煞费苦心地让孩子游走于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特长班之间,不遗余力地动用自己所有的关系网为孩子择校、选班……
而父母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起跑线”在哪里?“起跑线”是谁制定的?起跑赢了,就赢得了一生吗?
《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中,在关于“您认为孩子竞争起跑线应该设在什么阶段”这个的问题上,有43%的妈妈认为:孩子竞争的起跑线从胎教开始;25%的妈妈认为:孩子竞争的起跑线在进幼儿园之前;24%的妈妈认为:起跑线应该设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和读小学之前。综合所有妈妈的选择,中国孩子的“竞争起跑线”平均设在宝宝出生后的第18个月,这堪称此次调查报告中的一个“大”发现。
看来,“起跑线”在不同的父母心中有不同的位置,父母认为孩子该在哪个阶段起跑,孩子就应该在哪个阶段跑起来。那么,父母在为孩子制定起跑线之前,有没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没有自问:我是不是儿童教育专家?我懂不懂教育呢?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想让这棵树苗茁壮成长的方法一定不是拔苗助长。拔苗助长本身就违背了一个人智能和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这棵树苗该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他被培植在肥沃的土壤中,并接受足够的阳光雨露,就一定可以枝叶繁茂。
何况,让孩子在父母认为的起跑点开始起跑,对孩子的益处到底有多大?
刘女士有个5岁的儿子,孩子不到4岁时,她就给孩子报了绘画班。原本,孩子在她精心培养下人见人爱。但是,孩子最近脾气特别暴躁,不但好几次在马路上跟她扭打起来,还有一次居然当着同事的面顶撞她。这还不算,有一天,当她给孩子买回很多绘画书时,儿子却像疯了一样把书全部撕掉。刘女士气急败坏地打骂孩子,在毫无作用的情况下,又耐心说教,可是,儿子坚持不再学画画。无奈之下,她只能暂时让孩子停止绘画的学习。
孩子突然出现抗拒父母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且最近几年,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走上极端的新闻屡见不鲜。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恰当的“起跑”而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狂躁、焦虑等心理障碍性疾病,有个别孩子还因此走上了不归路……
相信这一切都不是父母的初衷,父母只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结果,却输得一塌糊涂。父母一定要改变观念,一定要明确:教育要适应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而不是把成人关注的知识、技能,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灌输给他们。其实,在儿童阶段,孩子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而一个孩子3岁时难以做到的事情,到了5岁就很容易做到。父母没有必要让孩子做超越年龄、难以胜任的事情,因为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还会伤害他的自信心,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因此,请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害孩子。请理智而清醒地正视“起跑线”这个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理论根据。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地为孩子找到人生真正的起点。
父母要改变观念:赢在起跑线,
不一定也能赢在终点线
如果可以把人生比作一场竞赛,那么“赢在起跑线”也只适合短程竞赛。如果是马拉松式的长跑,就不必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好体力,最后冲刺的时候也只能任由身边的人一个一个超越过去。最终,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孩子的一生不是短程百米跑,而是一段比马拉松还要长的路程,所以父母又何必担心孩子在起跑线上的输赢呢?
著名作家叶永烈上小学时,作文和读书两门课程都曾得过40分。而他大学读的是北大化学系,没毕业就当起了科普作家,后来还做过导演,现在则专心创作纪实文学。如果说人生存在起跑线,那么他明显就是一个“慢热型”选手。很多成功人士,小时候并不是优秀的学生,甚至是“差生”。要是以当今父母的思维来看,这些人早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他们在事业上是成功者。
请父母改变“赢在起跑线”的观念,
让孩子赢在人生的终点
如果孩子的成长存在“起跑线”,那就请父母做好孕前准备和胎教。
要想教育好孩子,除了父母后天的引导外,孩子的先天素质是不容忽略的。妈妈在怀孕时对孩子的影响,后天比较难改变,也就是俗话说的“骨子里带的”。这也是如今的父母重视胎教的原因。
通过观察学习好的孩子不难发现,他们的父母很少为其操心,孩子的自觉度很高。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父母帮孩子打下了高智商的基础。而孩子如果具备高智商的基础,加上恰当的引导,不但父母省心省力,孩子也会出众优秀。那么,如何才能生出有先天优势的宝宝呢?
父母要做好孕前准备。所谓孕前准备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情绪上的准备。人都有心理的旺盛期和低谷期,在旺盛期受孕,孩子的遗传基因中就会带有父母积极向上的良性信息。孩子的智商就偏高,性格活泼开朗,身体健康。而在低谷期怀上的孩子,遗传基因里就会带有父母消极的因子,智商、情商、身体素质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因此,父母在受孕前,请确保家庭和睦、夫妻和顺、心情平和。
另外,真正的胎教不是给孩子读唐诗、听音乐这么简单。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他的母亲太任,平时就是一个仪表端庄、贤德有礼的王妃。怀孕之后,更是“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她是以德行影响胎儿,生出了文王。
因此,妈妈们在怀孕时不仅要关注身体的健康,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不好的画面不看,不雅的声音不听,不好的语言不说,不当的行为不做。如果妈妈能做到这些,就可能生出一个有先天优势的宝宝。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孩子就是已经赢在起点了。
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真正的人生起点
孩子人生的起点到底在哪里?如果是在妈妈受孕时,那是不是这个孩子就注定错过了这个起点?当然不是。
父母在为孩子确定起点之前,请先问问:家庭教育的核心方法是什么?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答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方法是以身作则;要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高尚、优秀出众、事业有成、婚姻幸福的人。那么,是不是父母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才能以身作则地去影响孩子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父母就应该反省:我的身心是不是很健康?我的人格还有哪些方面不够高尚?我是如何做到优秀出众的?我没有事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我在婚姻中感受到幸福了吗?当父母开始反思,甚至找到症结所在时,只要开始改变,孩子人生的起点就开始了。
教育启示
“赢在起跑线”是父母教育孩子时随大流的一句口号。不要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没有明确意义上的输赢。当然,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那就请准父母们做好受孕前的准备,请准妈妈们做好胎教。如果孩子已经出生了,已经几岁或十几岁了,就请父母用以身作则的言行举止帮助孩子建立人生真正的坐标。
平等——没有“长幼有序”的“平等”,造就“没大没小”的孩子
在父母与孩子间,礼仪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我认为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是不尊重、不礼貌的。亲子间的礼仪是父慈子孝,父母对孩子要慈爱,孩子对父母要孝敬。
——(中国)孙云晓
每个人都渴望被平等对待,包括家庭成员之间。孩子希望父母可以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不希望父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自己交往。当然,孩子的渴望没有错,因为无论他的年龄多大,在人格上,他和父母的确是平等的。
然而,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这份“平等”,允许他直呼自己的名字,允许孩子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可以忍受孩子对自己没大没小。当父母都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平等”一词就颠覆了它原本应该给人带来的正常感受。
康康今年4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称呼父母的名字。父母一开始都觉得没什么,一次,妈妈带康康回老家,康康也毫无拘束地称呼着妈妈的名字。村子里的长辈看了,都语重心长地劝告她:“不可以让孩子叫你的名字,一定要叫‘妈妈’,不然孩子长大后不得了。”妈妈也有所思考,回去把老人们的意见反馈给丈夫,丈夫说:“那都是老思想,现在讲究父子平等,人家西方人都是直呼其名的,这没什么不好。”
也许在当时看来,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长远看来,后患无穷。因为,父子之间的平等绝不是康康的爸爸理解的这个概念,而西方人的文化也不是可以被中国人直接拿来用的。
当今社会,这样的父母还比比皆是。许先生从女儿会说话起,就默许了孩子的“姓名直呼权”。等到孩子上小学1年级的时候,他带女儿去单位玩,没想到,女儿竟然直呼起领导的名字来。当时,许先生一身冷汗,而领导的脸色也煞是难看,还毫不客气地说:“小许,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你的孩子!”
当这种“平等”遭到质疑的时候,父母是不是还会说:“某某教育专家都说,父子之间要民主、平等。”可是,那位专家也没有告诉父母: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是对的,孩子没大没小就是“平等”的落实。我们再退一步说,即使是某位专家说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甚至有的名人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是专家的话就都对吗?名人的做法就没有弊端吗?就都值得复制与效仿吗?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错解“平等”的含义。
当父母允许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允许孩子没大没小地与自己争辩,允许孩子用所谓的平等来要求不合理的权利时,有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严重地误导了孩子对平等和尊重的理解?
孩子在家庭中对待父母的态度正是孩子在学校、在社会对待周围人的态度。因为,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这种与人交往的方式,他会自然而然地应用到生活的每一处。正如许先生的女儿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父亲领导的名字一样。她并不认为那是不对的,她的父母让她学会的是:名字就是用来直呼的。然而,结果是怎样的呢?如果许先生也认为这是正常的话,又何必出一身冷汗呢?如果领导也认为这没什么,又何必义正严词地对许先生说那样的话呢?
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理解的“平等”错加给孩子。当孩子因为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而处处碰壁的时候,父母是不是才想到反思?那时候,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又由来帮她改正呢?如果是父母的话,又何必当初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呢?
所以,请父母改变错误的观念,更不要用自己错误的想法去影响孩子。如果是这样,孩子的注定会遭遇挫败。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正确面对“平等”这个问题呢?
父母应该正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不同
自从西方人崇尚的“平等民主”风潮吹进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似乎也开始认为自己的教育太过“专制”,加上近几十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应该平等对待孩子”观点频繁出现在中国的教育界。于是,中国的父母开始注重西方人提出的“平等”观念。但是,父母有没有想过:中国人可不可以照搬西方人的习惯,用他们的方式和子女交流呢?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差异,适合大环境的、适合本民族的才是好的。西方人一直崇尚“自我意识”,而中华民族提倡“家庭意识”;西方人对孩子的教育是自我强大,而中国人对子孙的教导是光宗耀祖。这无形中就反映出:西方孩子成长好坏是他个人的事情,而中国孩子的人生成败关系着家庭的命运。所以,西方人没有养老送终、光耀门楣的概念,因此,西方的老人虽然物质不缺乏,但是精神上很孤寂。所以有一句话这样形容西方:“孩子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场。”难道我们也想让自己和西方人一样吗?
因为观念的不同,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维系和依靠的情感不是很明显,互相都是特别独立的个体,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也没觉得不妥,包括领导与下属、师生之间都是直呼其名。这是他们的大环境使然。
而中国人讲究的是“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互相扶助、互相依赖的关系。孩子在的小的时候由父母来关怀、照顾、教导成人,孩子长大之后来关怀照顾父母,养老送终。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会承担家庭的责任。孩子尊重父母的体现当然不是直呼其名,或者没大没小。
因此,父母不要盲目接纳西方人的习惯,要正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要把人家的“平等”不分青红皂白地拿来就用,中国的“土壤”种不活西方人的“平等”,因为水土不服。
用“父慈子孝”的观念建立与孩子正确的平等关系
“平等”绝不是父母可以直呼孩子的名字,孩子也能直呼父母的名字;也不是父母能大声呵斥犯错的孩子,而孩子也能大声声讨父母;更不是父母用威严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而孩子也反过来对父母大打出手。这绝不是平等,更谈不上尊重。
那么什么是平等?是父慈子孝,是长幼有序。这不是谁制定的,这是天伦,是自然规律。父母对儿女无私关怀,慈爱有加,儿女犯错时提醒其更正,必要时显现“威怒相貌”,让孩子警醒。而孩子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才是亲子之间正常关系的体现。
因此,父母不要从“平等”走向“误区”。在教育中提倡的平等是希望父母不要过分要求和控制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一味地用“霸权”去教导。但是,也绝不是让孩子“骑在自己头上肆意妄为”。因此,父母用平和的态度与孩子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温和的时候温和,这才是真平等。
父母以身作则不直呼领导名字,教导孩子不直呼老师名字。
近年来,学生直呼老师名字的现象时有发生。2007年1月27日,河南登封市嵩阳高中一名学生因直呼老师的名字,被老师打了一巴掌。结果,该学生的家长竟然来到学校把老师打伤。后来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孩子不懂礼貌该打,有的认为老师没资格打学生。但是,先不说老师打学生的举动,就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大部分人就都不赞成。
看来,孩子没大没小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不能只把责任推在孩子身上。父母发现孩子在家直呼老师的名字时,有没有制止?父母在家有没有直呼领导的名字?父母有没有在生气的时候也直呼长辈的名字……
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请父母明白,孩子不尊重师长不是件小事,更不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孩子不尊重师长的根源是不尊重父母。孩子从小没有尊重长辈的意识,长大后,即使父母不打他,社会上也会有人替父母补上“家教”这一课。
因此,请父母以身作则尊重师长,这是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
教育启示
天与地,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是不是“不平等”?“平等”不是指人所处的位置高低,而是指与对方建立互相尊重、互相扶助的关系。天将雨水注入大地,大地滋润万物,生态平衡之后,给天空一片蔚蓝,天地之间就是平等。而父母与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父母不要高高在上地压制孩子,孩子更不能无礼霸道地对待父母。父母慈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彼此之间有礼有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小时不吃苦,长大会吃更多苦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就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俄国)屠格涅夫
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是:要想成就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然而,曾几何时,“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被父母当做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这句话一流传开来,父母纷纷加入了过度爱护孩子的行列中。父母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更不能让孩子受委屈、遇磨难。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天上的星星,妈妈给摘,要水中的月亮,爸爸给捞。爸爸妈妈不辞辛劳地满足着孩子所有的要求,母亲做不到的,爷爷奶奶来接班,爷爷奶奶无力的,外公外婆想办法……看似夸张的情形是不是常常出现在众多家庭中?
由于父母对此观念的重视,孩子一度成为家里的掌中宝、口中糖。父母也似乎有了娇惯孩子的理由,孩子也有了享乐的借口。这一句“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成为很多父母对孩子最“深切”的爱。
那么,有这种思想观念的人到底有多少呢?根据中国调查网显示:对于“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样一句话,有61.4%的人表示赞同。他们的观念是:父母本来就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条件。而38.5%的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父母过多的疼爱就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孩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未来的人生路会更难走。反对者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这样他才会更用功地去适应社会,回报这个社会。
超过一半的人都同意“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说法。但是,没有受过苦的孩子会不会有坚强的意志力去迎接人生的风雨?
有这样一则报道,100名中国小学生在某草原开展“野营拉练”活动。当时,跟随这100个孩子来的有150多位家长。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有30多名学生中途被父母用各种交通工具载到了目的地;剩余60多名坚持走完全程的孩子中,只有20多个孩子的肩上一直背着自己的行囊,另外40几个学生的行囊先后转移到了父母身上。
再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每年寒暑假,韩国浦项的海军陆战队都会为青少年举办魔鬼训练营。而成千上万的父母都会把孩子送到这里,以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团队精神。在为期5天的训练中,孩子们必须在泥地打滚、背着降落伞跳下高塔、在铁丝网下匍匐前进,还要跋山涉水。同时,他们每天要做仰卧起坐、相互蹲跳等体能训练。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要接受士官长的厉声叱喝……
很多韩国家长认为:孩子在经济富足时代成长,已经忘记和忽视了辛勤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要让孩子在这里接受魔鬼训练,为以后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打好基础。
中韩两国是邻邦,同属东方国家,如今,教育观念却相差如此悬殊。这是不是该引起中国父母的反思呢?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他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地前进吗?
除此之外,那些不曾吃苦的孩子有没有从父母“无私的爱”中学会感恩?有的孩子“啃老”啃到父母不得不推迟退休年龄、有的大学生为了请女友吃顿大餐,不顾父母的艰辛困苦、有的孩子自己没有能力成龙成凤,就埋怨父母平庸……
这些孩子始终都只有一个观念:再苦也不能苦自己。这是一个正常的逻辑,父母所做的一切就在告诉孩子:我苦,也不能苦了你;而孩子所做的一切也同样在告诉父母:你苦,也不能苦了我!最后,是谁苦?是大家都苦。父母苦于孩子一直索取,不知回报;孩子苦于自己总是不能“如鱼得水”地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可怜的孩子并不曾想过:没有吃苦耐劳的准备,谁会给你位置?
看看澳大利亚人的社会观念。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苦’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所以,他们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习惯,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的要求相当苛刻。
李先生曾去澳大利亚度假,他无意中听到当地人的一句话:“再苦也不能苦老人!”李先生不解地问当地人:“为什么?”
澳洲朋友说:“是啊!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该让他们享享福了!”
李先生顿时想到我们这边的口号,于是故意问朋友:“那孩子呢?不苦老人难道就该苦孩子?”
“苦孩子?”朋友有点吃惊,“吃苦,正是上帝赐给他们最好的礼物!难道不是吗?”
吃苦是上帝赐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啊,如果孩子从小不吃苦,长大只有受苦的份了。因此,爱孩子的父母请赶快转变观念,为孩子找一条真正通往幸福的路。
为孩子创造条件要有度
父母都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但是这种“创造”一定要有“度”,“过”与“不及”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王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小时候因物质缺乏吃过很多苦,创业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但是王先生在反思自己的成长时,认为是苦难的经历成就了自己的今天。于是,他从不对儿子娇生惯养,虽然给儿子必要的物质生活,但绝不让孩子感受到家里多有钱、条件多优越。而且,王先生总在精神上鼓励儿子。儿子也很争气,高中时学习成绩特别好,后来考入名牌大学。他的同学们在得知他的家庭条件后,都佩服他不张扬、不傲慢。
王先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给儿子最好的生活,但是,他知道那样是害孩子。所以,父母们千万要把握好这个“度”,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必需品,不要让孩子在过度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成长,更不能超出能力范围地为孩子提供所谓的优越生活。过多的物质会让孩子变得贪婪,条件越优越,孩子努力程度就越小,以后就很难自立自强;相信这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舍得让孩子去锻炼,去摔打
何女士开了一家小型超市,生意不错,完全可以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何女士从来不给孩子过分的享受。每年暑假,何女士都要安排上初中的儿子到自家超市帮忙送货,让他了解父母挣钱多不容易,希望他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何女士的做法很好,借着自家开店的机会,让孩子去锻炼。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根据年龄做力所能及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比如,父母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让孩子帮忙做家务,还可以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也可以让他多参加军训、徒步远足等户外活动。孩子在这些方面流些汗、吃点苦对自己的成长大有好处。
让孩子知道“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的道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助他人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同时,父母要激发孩子做“雄才”的斗志,他才愿意吃苦。当然,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并没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雄才,只要他活得自立幸福就可以了。”其实,“雄才”不是单指多成功、多有名的人,一个人只要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独当一面,能安守自己的本分,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就是一个“雄才”了。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激发斗志的名人故事,让孩子了解他们在生活遇到了哪些困苦,如何战胜苦难,最后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的故事。孩子听了这些就会懂得:吃苦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如果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就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父母应该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苦,多在意志上磨炼,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教育启示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言论背后是不是在暗示“要苦只能苦父母”呢?如果是这样,孩子会逐渐在生活中“明白”:父母受苦是应该的,自己受苦是不合理的。如果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可能辛苦一辈子。因为,幸福缘于感恩。因此,父母不要给孩子创造过于优越的物质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去锻炼、去吃苦,他会从磨炼中获得理想的人生。
树大自然直——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小毛病,“树”大一定会长“歪”
一个人将来成长成什么样,主要看在5岁之前的样子。如果在此年龄期对他进行了不正确地教育,那么以后就不得不进行再教育了。
——(苏联)马卡连柯
古语云:“树大自然直。”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句古语被父母用在了教育子女上,并且还缀了一句:“人大自然成。”父母之所以崇尚这句话,原因是他们把对孩子必要的教育,换成了对孩子独立成长的期待。但是,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规律成长为人才的话,那要“教育”做什么呢?
7岁的磊磊上小学1年级,平时有占小便宜的坏毛病,而且总是借东西不还,老师也屡次教导过他,但是效果不明显。一次,老师找到磊磊的父亲,希望他能配合老师帮助磊磊改掉这个缺点。但是,磊磊的父亲不以为然:“老师,我也说过他几次,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树大自然直嘛!”老师一脸愕然:“树大自然直?如果树小呢?小树不修剪,怎么变成参天大树?”老师的反问让磊磊的父亲哑口无言。
是啊,树大了自然就直了,问题是不及时修剪小树的枝叶,它还能“长大”吗?曾听一位森林管理员讲过:“参天大树自然是直的,因为树在小树苗时期,如果没有受伤受损,它的养分输送通畅,自然长成直立的大树。但是小树苗如果受伤了、被折了,营养就会输送不通畅,它的生长就受影响。一旦小树周围的树长大,小树再长成大树的几率就小了。因为,这时候的小树,既争不到养分,也争不到阳光。”
一棵树在树苗时期受伤了,就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了。也就是说,“树大自然直”的前提是“树小不受损”。那么,在教育方面,想让孩子“人大自然成”的前提是“幼年多教育”。
如果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或“修剪不到位”,孩子只能成为“争不到阳光的小树苗”。当父母开始重新重视孩子的问题时,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就错过了,“大树”就难成了。
一个男孩在10岁时为了出去玩游戏,在未取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从家里拿了20元钱。父母知道后,并没有察觉出事态的严重性,只是轻描淡写地叮嘱孩子用钱要打招呼,以后少玩游戏。当男孩再次做出同样的举动时,母亲有点担忧,但父亲认为更换一下放钱的位置,孩子就不会这样了,并且用一句“树大自然直”打消了母亲的疑虑。
然而,男孩后来不但没有“自然直”,反而还越演越烈,总是想方设法地找放钱的地方。当父母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时,学校也传来了男孩偷钱的消息。父母这才明白,孩子并没有按着“树大自然直”的规律成长。如今,父母正想尽一切办法给男孩修剪“歪枝”,但是,孩子已经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重新改过来,难度可想而知。
这个例子也充分证明:树大自然直的前提是树小不受损。男孩的父母没有教育敏感度,没有在他一长出“歪枝”的时候就立刻“剪掉”,而用一句“树大自然直”推卸了做父母的职责。结果呢?这个职责真的可以推卸吗?等到他们重新负起教导孩子的责任时,教育难度不知道要比当初大多少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啊,早知小树不能自然直,当初何不好好修剪?
因此,当父母明白了“树大自然直”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话,就一定会在孩子幼年时多教育他。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落实呢?
提升教育敏感度
父母的责任绝不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只是尽到了“养”的责任,还没有尽到“育”的义务。所以,父母自身要提升对孩子的教育敏感度,知道孩子成长的时候,哪个是
“歪枝”,哪个是不需要修剪的枝叶。千万不要该修剪的不修,不该修的乱修。
那么,哪些问题刻不容缓呢?品德问题,习惯问题。具体说,只要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问题,都属于品德问题。比如,孩子对父母是否尊敬,对兄弟姐妹是否关心爱护,与人交往是否懂得礼貌礼仪,是否诚实守信,做事是否善始善终……如果要一一举例,父母不如看一下儒家儿童经典读物《弟子规》。《弟子规》具体列述了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完全可以成为父母教导孩子的准则。
果断“剪掉”小树苗长出来的“斜枝”
上小学1年级的蒙蒙告诉老师,她的橡皮擦在小慧的抽屉里。老师让蒙蒙不要声张,自己会调查一下。当老师问小慧的时候,小慧说那是妈妈买给她的,不是蒙蒙的。当老师向小慧的母亲落实时,小慧的母亲表示没有给孩子买过那样的橡皮擦。后来,在老师和母亲的努力劝说下,小慧承认是自己拿的。此时,老师和母亲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母亲也反思自己总是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导致孩子以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
老师和小慧的母亲商量,要让小慧对蒙蒙道歉,而且小慧一定要为自己的错误接受惩罚:母亲用笞条打小慧的手3下,以警戒她不可以随便拿同学的东西。虽然小慧的手很疼,但她记住了一点:不能随便拿同学的东西,不可以撒谎。
不是小慧的老师和母亲小题大做,而是及时修剪孩子长出的“斜枝”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任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遵循“慎于始”的原则。当发现孩子的问题后,父母要及时引导更正,态度上的轻重缓急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然,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口服心服地接受父母的教导,并且不再犯。
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难察觉到孩子的所有问题,往往都是孩子的问题让父母感到无奈时,父母才会想办法解决。当父母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时,除了告诫孩子之外,更要以身作则,用耐心帮助孩子改变。当然,在平时,父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对的事情,坦坦荡荡,不可有欺瞒他人的心。
孩子的某个“枝叶”已经长歪了很久,想要帮他剪掉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孩子立刻改掉坏毛病。坏毛病的养成需要时间,坏毛病的去除依然需要时间。因此,父母先以身作则,再用心慢慢帮孩子转变。只要父母以柔和且威严的态度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一定会把养分集中到“主枝干”,朝着高大直立的方向成长。
教育启示
“树大自然直”的确是一棵树成长的规律,但是,这个规律有它自然存在的前提,那就是“树小不受损”。如果小树受损了,就要及时修剪,这样小树才能自然长成参天大树。孩子的成长也是这个道理。指望孩子自然成才的前提,是在他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帮他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孩子有了良好而坚实的道德和习惯基础,成才才会是“自然”的事情。
重智轻德——德者本也,才者末也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添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意大利)但丁
曾有人说,现今的教育是一种缺“德”教育。因为,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几乎不提倡或落实“道德教育”,反而都特别重视“智能教育”,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早已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没有了道德教育作为根基,智能教育能走多远?发挥的作用能有多大?
如果把孩子比作家庭或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合格品、次品、废品和危险品。如果说德才兼备是“合格品”的话,有德无才就是“次品”,以此类推,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才能,他至少不会危害社会,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德行而有才能的话,他所体现出的价值往往是负面多过正面的,正如那些高科技犯罪一定比小偷小摸的危害性大很多一样。所以,“重智轻德”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教育。
谭老师是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一天,她正给初二年级的学生上课,一名学生突然嚷嚷道:“老师,你讲得比特长班的吴老师差多了,你这样会耽误我们的!”谭老师说:“如果你有什么意见下课再提。”没想到,这名学生突然走出教室,并表示要找校长,要求换老师。
校长在了解完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并请来家长,希望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安心上课。可是,这名学生的父母竟然大谈国外教学如何如何,并指责老师不学无术,目光短浅,要求学校给儿子换老师。对于自己孩子扰乱课堂纪律,打乱老师的教学秩序的事却只字不提。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状,父母不懂得尊重老师,孩子怎么会懂得?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心,怎么会学好文化知识呢?这名学生的父母根本不了解“尊师重道”的道理,不懂得为什么要“尊师”。因为“重道”,说的正是要重视老师教授的内容,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恭恭敬敬向老师学习。而这一系列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父母没有教给孩子,孩子如何知晓?如果这位父母真的在乎孩子在学校的“智能教育”,还会如此无理的对待老师吗?这名学生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不但学不到知识,还会继续傲慢下去,而傲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大障碍。
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具备的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和无穷才能,也会被不良品性和习惯所淹没。”当今社会,父母无比重视孩子的智能、才能、技能发展,但请问这些能力的展现不需要平台吗?当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用极其傲慢的态度应征某国际大企业的重要职位时,主考官能把这个重要职位留给这个无礼博士吗?即使他获得了这个职位,他与同事、领导能友好相处的几率又有多少?没有友好相处为根本,保住这个职位的几率又是多少呢?所以,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即使再有才,连展示才能的机会可能都得不到,即使得到了,也是暂时的。因此,请父母们还是回归根本,让孩子知道才能的展现是需要承载物的,而这个载体就是——品德。
既然道德教育是任何教育的根本,比任何智能教育都重要,那么,德行教育从哪里落实?孔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是孝道。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如果孩子对这样的给予都不懂得感恩,他还能感恩其他人吗?换个角度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从小对父母的态度就是他长大后对周围人的态度。如果一个孩子不尊重父母、关心父母,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他对周围人也会自私、冷漠、傲慢、无礼。如果他恰恰对外面的人恭敬、热情、体恤,只能说明他是违心的。正如儒家经典《孝经》所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所以,孩子如果在家庭中就学会了感恩、关爱、礼敬、谦逊,他自然就会用这种态度与周围人相处。试问,哪个人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不愿意培养这样的孩子?哪个领导不希望提拔这样的孩子?因此,父母要重新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用“德行”为孩子铺平未来的路。那么,父母在生活中该如何去做呢?
以身示范,培养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大到做人做事的方式,小到表情语气,孩子都会像复印机一样复制得毫无差别。既然如此,要想让孩子孝顺父母,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这种以身作则的影响才是真正的培养。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孝顺时时刻刻地展现给孩子,而孩子也会学得真真切切。当然,如果没有条件住在一起,也完全可以把问候、关心、体恤传达给孩子。比如,经常打电话回家,用柔和的态度问问父母的近况,这样,孩子只身在外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们。再拓展开来,孩子也学会了用柔和的语气问候远方的亲人、老师和朋友。
所以,父母对自己的长辈什么样,孩子长大后就会对父母什么样,同时,孩子也会用“这个样子”对待身边的人。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身教来让孩子学会孝敬。一个懂得礼敬他人的孩子如果再有一些才能,未来之路怎会不顺畅呢?
培养孩子的才能,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孩子的“德行培养”与“才能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礼貌、懂得尊敬长辈的孩子容易获得学习才艺、展示才能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的道德修养为其才华的展现提供了平台。但是,孩子学习才艺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展现,而是借助才艺利益大众。比如,孩子才能的学习、提升、展示、利用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向老师请教,要和同学切磋,要指导学弟学妹……这时,孩子就无形中通过才艺体现了修养。而孩子的修养越高,利用才艺造福的人群就越广,他才华展现的面就越大。这应该是任何一个重视“才能教育”的父母想看到的结果。
宁宁今年上初一,从小学2年级时,妈妈就遵从宁宁的音乐爱好,为她买了小提琴并开始了拜师学艺之路。妈妈很注重对宁宁品德的培养,总是告诉宁宁要尊重老师,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宁宁很听话,老师也很喜欢宁宁,所以教学之路非常顺畅。
几年下来,宁宁的才艺已经优于同龄人。这时,妈妈又引导宁宁一定要谦逊,要乐于帮助他人。于是,每次碰到几个同学一起学习切磋的时候,宁宁都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也会很高兴地指导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感到非常受益。久而久之,宁宁成为这个群体中最受欢迎、专业最强的人。这样发展下去,宁宁不仅仅会在小提琴方面有所造诣,更会用她的个人魅力去影响更多喜欢音乐的人。
想想看,哪个重视才能教育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方面的人才?而这个金字塔爬行的过程不仅仅要靠技能专业,更要靠德行和修养。因此,父母要“重智重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教育启示
俗话说:“家产万贯,不如一技在身。”但是,父母不能因此而忽略了承载孩子技能的载体——道德教育。中华民族历来都注重教育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明白如何做人。而家庭教育的职责就是为孩子的道德修养打基础,学校教育才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行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