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时间跨度20年,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卫立煌将军亲身感受,记述了这位“常胜将军”为何兵败东北战场,既然与朱德分属两个阵营,又为何能成为生死之交的历史原因。本书资料丰富,内容扎实,行文荡气回肠。
|
目錄:
|
引子
第一章 面临民族的危亡
一、西安事变 俊如被扣西安城
二、挥军抗战 朱德挺进晋西北
三、庐山葱茏 妻子送郎上战场
四、战胜神话 日军惨败平型关
第二章 同心合力战忻口
一、紧锣密鼓 小日双方忙部署
二、初试牛刀 将士坚守南怀化
三、铁血忠魂 誓与阵地共存亡
四、侧击敌后 困敌于绝境之中
第三章 同撤晋南打游击
一、放弃忻口 卫司令杯水车薪救太原
二、勇士悲歌 推功揽过患难中见真情
三、忙里偷闲 潼关镇演了一出鹊桥会
四、见缝插针 戎马倥偬朱老总修兵书
第四章 近 “朱” 者 “赤” 乎
一、双峰相会 车厢里的漫漫长谈
二、春意正浓 友谊的绿树生新枝
三、履险如夷 死神也让战神三分
四、假道延安 红色旋风感染卫总
第五章 国情军情敌情和友情
第六章 远征缅甸
第七章 代人受过
第八章 回归祖国
结语
再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面临民族的危亡
20世纪30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西安事变成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御外侮的契合点。
一、西安事变 俊如被扣西安城令
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中国局势,使得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感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全体中国人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挽救国家。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迅速地做出了反应,于9月22日通过《中共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了对日进行广泛的抵抗运动的号召。9月23日,国民党政府却发表了《告全国军民书》,宣称“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蒋介石也在南京发表演说:“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因为蒋介石“逆来顺受”
“避免冲突”的对策,日本帝国主义仅仅用了4个月就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为了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日军占领东北的既成事实,加速灭亡中国的步伐,日本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但是十九路军和五路军等中国部队的英勇抵抗,打破了日本“四小时即可了事”的美梦,迫使日本三易主帅。然而蒋介石国民党决意妥协,拒不向上海发援兵,致使中国军队在优势之下却离了上海。4月中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后发表对日战争的宣言通电,号召全国人民联合起来,真正实行民族革命战争,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