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4.0
|
編輯推薦: |
温家宝总理盛赞“平民教育实践”的生动教材!
来自新教育基层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一个校长眼里60名教师的坚守与感动!
|
內容簡介: |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60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
作为校长的李镇西视自己的老师如兄弟姐妹,在繁忙的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坚持记录和书写每一位教师的故事和闪光点。这些平凡、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本书是教师提升自我以及专业成长的首选,也适用于教师、班主任培训。
|
關於作者: |
李镇西,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198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四川省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曾短暂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所获荣誉:
从教三十年来,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
“成都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8年9月,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荣获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被苏霍姆林斯卡娅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先后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报告上千场,并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文章上千篇,出版著作30余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
目錄:
|
序言 我不过是一个大班主任
第一章因为爱,所以不舍
邹显慧:化“腐朽”为神奇
李兰英:洒向学生都是爱
王春融:细节传递爱心
郑聪:因为爱,所以不舍
朱应芳:像妈妈一样
陈玲:爱生如子
朱怀元: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汪丽:因爱而美丽
何勤:因学生而幸福
徐芬:幸福源于心态
第二章用智慧点亮课堂
刘懿萱:与课堂改革共成长
郭继红:大气而优雅
胡成:朴素最美
孙明槐:“成功是成功之母
王锦生:“生活即教育”
朱青:智慧之光
王晓萍:与书为伴
唐文真:寓智慧于朴素中
周艳:源于尊重的机智
方琼:和孩子共成长
第三章我教故我在
张清珍:年轻人的标杆
胡鉴:放不下的教育心
冉光辉:像农民守望土地
赵春丽:比舞蹈更美丽
唐 丹:收获幸福
李开封:牛气冲天
唐朝霞:大姐风范
瞿亚星:青春勃发少年心
李勇军:让学生迷恋自己
许忠应: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四章幸福,在寻常里
潘玉婷: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快乐
王柯娟:幸福就在寻常中
袁伟:我的“救命”恩人
谢安琼:悄然无声的爱
刘绍英:从容不迫地行走
王小刚:宛如邻家大哥
王昌洪:总能发现阳光
胡德桥:“慢慢走,欣赏啊!”
杨明:平民教育的艺术梦想
向彬:木讷而健谈
第五章如泉水般清澈
张瑞莉:源于书香的美丽
门颖:善良就在细微处
李晓慧:把美带进教室
苏秀:如泉水般清澈
向蓉:柔美而坚毅
陈淑英:被想念的幸福
范景文:不断给校长以成功感
陶杨梅:纯真并快乐着
刁瑞阳:坚韧与坚守
任昌平:我的“顶头上司”
第六章行走在星光下
李青青:宽容与信任的奇迹
赵敏敏:战胜自己
邱俊杰:识时务者为“俊杰”
唐燕:且行且歌
黄静:直率而浪漫
谢肖明:不断超越自己
龚林昀:从抱怨到淡定
刘显勇:行走在星光下
熊得全:在教育中收获爱情
刘朝升: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后记 为普通老师树碑立传
|
內容試閱:
|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之爱,应该体现于耐心、尊重与智慧。我们有的老师不是对学生没有爱,但一旦看到学生反复犯错误,这种“爱”便变得急躁起来,甚至粗暴起来,所谓“恨铁不成钢”,最后甚至可能干脆放弃。老师真正从心里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于是学生自然而然便在感情上依恋老师。这种尊重,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的爱。有了这种基于尊重的爱,老师的教育处处体现出智慧。
第一章因为爱,所以不舍
邹显慧:化“腐朽”为神奇
2010年9月10日中午,我在食堂碰到邹显慧老师。她激动地说:“李校长,我班的孩子对我太好了!”我问:“你接这个班不才几天吗?学生怎么对你太好了?”她说:“今天早晨,我班的三个男生六点多就起来,到农贸市场买鱼,然后熬成鱼汤送到学校,作为送给我的教师节礼物!”那一刻,我和周围的老师都被感动了。饭后,邹老师把学生献给她的一碗鱼汤端进教室,让所有学生分享。她给每个孩子喂鱼汤,一人一口,教室里欢声笑语,洋溢着幸福。
要知道,这个班是邹老师本学期开学才接手的,除去双休日,她和学生接触不过几天,学生怎么对她就这么好呢?要知道,之所以要邹老师中途接这个初三毕业班,是因为这个班的前任班主任没经验,实在带不好这个班——也为难那位小伙子了,班上有好几个特别顽劣的学生,时不时给他制造难题。有人甚至私下把这个班称为“土匪班”。然而这才几天,邹老师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我想到了2009年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吃午饭的时候和邹老师聊天。当时,她也是刚接了一个“二手班”。她说:“我今天刚进教室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男生对我说,你别想把我们教好!我问为什么,他说进初中两年,我们一次流动红旗都没得到过。我说,这好办,我们争取第一个月就得流动红旗。”这时候,化学孙老师也端着餐盘过来坐下,说:“李校长,今天我去邹老师班上上化学,学生刚上完物理课,结果学生不要我进去,他们对邹老师说,邹老师,别下课,继续上物理!”
——四十分钟以前,邹老师走进教室学生向她挑衅,说“你别想把我们教好”,可下课后,学生居然不要邹老师离去,要她“继续上物理”。这就是邹老师的神奇!二十多年来,邹老师一直是中途接手别人带不下去的班。但她所接手的班无论过去有多么乱,到了她的手里,最多一个月,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神奇老师”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
邹老师在教室里给孩子们喂鱼汤时,我给她照了很多照片。下午,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给全校老师们讲述了这个“一碗鱼汤的故事”。孩子们对邹老师的爱感动了所有老师。
其实,这碗鱼汤是孩子们对邹老师的爱的报答。首先是因为邹老师对孩子们有着真诚的爱。这份爱,包含着欣赏和信任;而欣赏与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育智慧。
邹老师把学生视为含苞待放的花卉盆景来欣赏,努力寻找和发现他们进步的闪光点。她认为,对“后进生”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其优点,用“挖土机”去挖掘其智慧。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即使要批评,也最好让他们自我批评。在她看来,关键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操,不能把学生搞得灰溜溜的。“我们成年人也喜欢被表扬,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邹老师这样说。
邹老师有些做法很有创意,比如,她让孩子们把班上的种种不良现象用漫画展示出来,然后在班上张贴这些漫画。孩子们创作漫画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体验。过一段时间,班风变好了。邹老师又让孩子们用漫画表现班集体的变化,分享进步的喜悦。
现在,外面的人一提起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往往会想到所谓教育专家李镇西,其实,在我们学校,邹显慧早就被全校老师所敬佩,尽管她不过是我校的一名普通班主任兼物理教师。三十多年来,她就是那么平平常常地做着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一切;但她绝对又是不平凡的。我校每一位老师都知道,邹老师有一绝,那就是带“差班”,她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令人佩服的本领和成就。她所带的班级有两个特点:一是“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糟糕,班风差;二是中途接班,常常当“后妈”,别人带不好的班,她便接了下来,然后这个班必然发生神奇的变化!
2006年9月初,我刚到学校做校长,便感受到了邹老师的神奇。新学年之初,邹老师新接了一个初二(9)班,二十天过后,也就是九月下旬,学校举行体操比赛,邹老师的孩子们一出场便精神抖擞,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相信这个班是上学期还令人头疼的班,结果孩子们拿下了一张难能可贵的奖状!一学期过去了,该班学习成绩总分由原来九个平行班中的最后一名一跃而为第三名!
而这,只是邹老师带过的许许多多“差班”中的一个。
我在教师大会上说,邹老师这样的老师是真正的优秀老师,她的精神应该弘扬,她的经验应该推广。于是,有一次,我专门请来一位报社记者采访邹老师。整整一天,记者采访老师,采访学生,采访家长,当然,也采访了邹老师。我几乎一直陪同采访。邹老师的事迹感动了记者,也感动了我。以前我虽然知道邹老师很优秀,但那天了解到的邹老师之了不起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下午下班后,我顺道送记者回家。在车上,对她说:“邹老师比我优秀得多!只是她不会写书不会作报告而已!”小蒋要我对邹老师做个评点。我这样评点道——
第一,邹老师把一般老师看来非常艰苦的工作当成了自己自然而然并且富有情趣的常态生活。转化后进生,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很多,但邹老师却做得那么轻松愉快,那么游刃有余,那么潇洒自如。当然不是说邹老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困难,我想所有转化后进生的老师遇到过的问题,邹老师都遇到过,邹老师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也相当艰难,问题是她把这一切都看成是生活的常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于是,转化后进生便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生活了!今天你采访时一定感到了这一点吧?(小蒋点头直说“是的是的”)
第二,邹老师无疑是爱学生的,但我认为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尊重,“尊重”是她转化后进生成功最根本的一点,其他的所谓“方法”“技巧”都是源于她对学生的尊重。人们常常强调教育离不开爱,这是对的,但爱有时候不一定是尊重,比如因“恨铁不成钢”而打骂学生,你不能说这些老师不爱学生吧,但这里没有尊重。所以我说,只有尊重才能真正善待学生。这种尊重,是把学生当人,当成朋友。她不在办公室批评学生,而在教室里或走廊里批评教育学生,因为她尊重学生的面子;她爱鼓励表扬学生,这是她尊重学生的荣誉感,等等。我们一些老师面对后进生,首先考虑的是方法,其实方法背后是情感、是观念、是理念,没有真诚的情感、科学的观念、先进的理念,任何方法是难以真正奏效的。邹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她把学生当朋友来尊重,而不是当成敌人来征服(有的老师正是如此,面对后进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战胜对方,这就在客观上或者说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了和自己对立的敌人),于是她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并慢慢地转化了一个又一个的后进生。
第三,邹老师转化后进生有许多充满智慧的独特方法,但最根本的办法是表扬。我常常说,榜样的力量未必无穷,因为人与人之间有时是不可比的,但表扬的力量绝对无穷,因为任何人都希望听到真诚的表扬,连胡主席都喜欢别人表扬,包括我们成人,也喜欢表扬,何况孩子呢?邹老师当然也严格要求学生,也批评学生,但她更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而且这些表扬总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一刀切的。比如,她让每一个学生给自己定进步的目标,达标就表扬,哪怕考试只得了三十分、四十分。她开家长会从不在黑板上写学生考试第几名,而是写学生本学期得到了多少次表扬,这对学生是多大的鼓励啊!学生有了进步,她请学生吃糖,这也是一种鼓励。学生说,糖不稀罕,但他们想吃邹老师给他们的糖!因为这糖里面蕴涵着老师的表扬。
第四,邹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爱着后进生,不知疲倦甚至是充满乐趣地和后进生打交道。一般老师转化一个两个后进生就很让人敬佩了,但邹老师几十年来一直面对一大批后进生,而且几乎都是中途接班,这实在是让我敬佩万分。邹老师是一个很讲究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人,你看她的穿着就知道这一点,而且她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也就是说她完全可以放弃这份工作,或者得过且过地工作,但她没有!她像年轻人一样赤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学生的一颗颗童心!这期间她有过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有过挫折,也有过委屈,但她从不把这些带到班上,面对学生她总是那么乐观自信。最近评职称,她没有评上高级教师,她当然也有想法,但这并不影响她对学生的爱和工作热情,更不会影响她从工作中所感到的乐趣。而且我要说,有些像她这样有资历、有“资本”的老教师,往往还向学校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或条件,但邹老师没有!她也希望自己能够评上高级职称,但她不是为名利而工作。她转化后进生,很难有世俗的成功感,因为她的学生很少有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或奥赛获奖等等,换了别人可能会觉得“没干头”,但无论别人怎么看她,她都一如既往地做着让我们敬佩而她自己觉得很平常的事。
第五,邹老师的教育实践无疑体现了新教育的理念。新教育提倡为了学生的一切,提倡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这里的“一切学生”,当然包括后进生,而不仅仅是几个学习尖子;既然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就不能仅仅盯着中考,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善良品质。邹老师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新教育所提倡的。另外,过去邹老师有一个缺陷,就是只是做而没有通过写作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忽略了读书,现在邹老师按照新教育的要求,开始了阅读和写作,而且同样认真。她已经五十二岁了,可硬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电脑打字,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点点滴滴的实践写成文章发到网上。她现在也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读许多优秀的教育著作。应该说,新教育实验提升了她的教育境界,同样的工作,她做得比过去更主动、更有意义。
距那次采访,一晃几年过去了,邹老师已经退休,但她依然还在学校,还在做班主任,而且仍然做“后进班”的班主任——更重要的是,她依然收获着孩子们的爱。
得知了“一碗鱼汤的故事”,校长助理满泽洪很有感触地说:“李校长,我有点想不通。这个班,过去有老师靠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挥挥拳头,“都不能摆平学生。怎么短短几天,邹老师就把学生征服了呢?我承认她有智慧、有绝招,但毕竟才几天,再多的智慧也来不及施展啊!”我说:“对于教育来说,首先不是智慧和绝招,而是爱和人格魅力。”
多次和邹老师聊天,她谈起自己的教育,更多的不是谈如何“摆平”学生,而是如数家珍地说她的哪个学生以前成绩如何糟糕,可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说她的哪个学生在校时如何顽皮,可后来有出息了;说她的哪个学生都当爸爸了,可在大街上碰到她,还像孩子一样激动地拥抱邹老师……言语朴实,却饱含着对孩子们的深深依恋。
邹老师特别善于将“头疼班级”转化为“优秀班级”,这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让不少年轻老师佩服至极,纷纷向她请教“绝招”。但我认为,关键的不是“绝招”,而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2011年1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