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考的框架3 巴菲特芒格马斯克推崇的思维方式 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沙恩·帕里什 著
》
售價:NT$
295.0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內容簡介: |
《黄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中国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编著者黄凌江。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研究黄石城市历史起源、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在各个时期政治经济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包括古代黄石地域人类活动以及城市出现的背景分析;宋至清代沿江市镇作为黄石城市雏形的出现和发展;1859~1919年近代工业化初期城市空间营造;1919—1949年战争洗礼及战后城市空间的破坏与发展;1949~1979年工业化发展时期城市营造;1979~2009年经济发展时期城市空间营造等,总结各阶段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和空间营造特点。
2、分析黄石城市的形成基础及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包括黄石城市发展和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自然资源禀赋、运输条件、工业化发展、商业的促进以及后资源时期城市发展理想等方面。
3、分析黄石城市空间营造及演化的规律,资源枯竭的现实以及城市转型期的外界机遇,对黄石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不同方向进行比较,并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及城市空间结构的预测。
|
目錄:
|
1.1 资源型工矿城市研究
1.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l.2.1 西方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2 2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3 城镇发展史研究
2 黄石城市地理及历史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主要地理资源条件
2.3 地区历史沿革
2.4 古代黄石地区人类活动的起源
3 战国至五代黄石地区城的出现
3.1 先秦时期黄石地区城的出现
3.1.1 三座城的形成
3.1.2 三座城的对比
3.1.3 三座城的形成原因
3.2 东汉时期黄石城的形成
3.2.1黄石城的地理位置
3.2.2黄石城的形成动力与变迁
3.3 东汉时期黄石港的形成
3.3.1 形成背景
3.3.2 黄石港位置的确定
4 宋至清代黄石城市雏形——沿江市镇的出现
4.1 历史发展背景
4.2 沿江市镇的初步形成
4.2.1 道士袱镇
4.2.2 磁湖镇
4.2 3 黄石港镇的形成
4.2.4 石灰窑镇的形成
4.3 市镇的形成条件及衰落
4.3.1 市镇的形成条件
4.3.2 市镇的衰落
5 1859~1919年近代工业化初期黄石城市空间营造
5.1 历史发展背景
5.1.1 政治经济背景
5.1.2 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5.1.3 开埠的影响
5.2 黄石城市性质的转变
5.3 城市空问的工业化转变——五大厂矿的空间形成
5.3 l 大冶铁矿——矿产开采
5.3.2 大冶铁厂——矿产加工
5.3.3 湖北水泥厂——矿产加工
5.3.4 煤矿企业——矿产开采
5.3.5 黄石电厂——能源供应
5.4 近代工业对黄石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5.4.1 近代工业对黄石地方建筑形式的影响
5.4.2 近代工业规划理念对黄石城市发展的推动
5.5 工业厂矿对城市功能空间发展的促进
5.6 近代工业的交通节点——码头
6 1919~1949年战争影响下的黄石城市空间营造 49
6.1 历史发展背景/49
6.2 沦陷期间黄石城市发展受到的破坏与影响
6.2.1 战争对第一、第三产业产生的破坏
6.2.2 战争对工业空间的破坏
6.2.3 商业中心的迁移——石灰窑镇的发展
6.2.4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期间铁山的空间营造
6.3 战后工业空间的营造——华中钢铁厂的形成
6.3.1 钢厂重建规划
6.3.2 华中钢铁公司工业空间的形成
6.4 城市空间结构
6.4.1 一城多镇的空间结构
6.4.2 新的城市空间的出现
6.5 交通系统发展
6.5.1 因商业矿业和战争形成的对外道路系统
6.5.2 城市内部道路网的形成
6.6 空间理想——第一次城市规划
7 1949~1 979年工业发展时期黄石城市空间营造
7.1 1949—1957年黄石城市块状到轴向的空间结构初步形成
7.1.1 1949~1950年黄石建制沿革变化及分析
7.1.2 “一五”期问政治经济背景
7.1.3 城市的空间发展
7.2 1958—1964年社会主义城市的发展及T字形城市形态的形成
7.2 l 大跃进及三年调整时期政治经济背景
7.2.2 城市空间营造
7.3 1965—1979年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期的城市空间发展
7.3.l 政治经济背景
7.3.2 “见缝插针”的城市建设方针
7.3.3 城市空间发展
7.4 城市空间结构
7.4.l 产业结构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
7.4.2 不同扩张方式的空间组团
7.5 产业结构的情况问题及制约
7.6 交通系统发展
7.6.l 城市对外的综合交通系统的形成
7.6.2 城市街道系统
7.7 空问理想——城市区域规划的影响
7.7.1 较早制定区域规划的地区
7.7.2 配合大型工矿企业建设的城市规划
7.7.3 大跃进时期的总体规划
7.7.4 “文革”期间的城市规划
8 1979~2009年经济发展时期黄石城市空间营造
8.1 历史发展背景
8.2.1979.1989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空间发展
8.2.l 城市空间发展
8.2.2 旧城区改造的起始
8.2 3 居住小区和中高层的出现
8.2.4 新城市空间的扩张——团城山的开发
8.3 1989—1999年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变的空间发展
8.3 1 城市空间发展
8.3.2 隧道的建设——跨越城市发展门槛的开始
8.4 1999—2009年新与旧博弈的城市空间营造
8.4.1 城市空间发展
8.4.2 黄石市旧城空间格局
8.4.3 经济作用下的空间变革——旧城区改造
8.4.4 城市贫民窟的现实——棚户区的改造
8.4.5 城市内部的空间冲突——城中村形成与改造
8.5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空间营造
8.5.1 分散组团式结构
8.5.2 居住空间营造
8.5.3 商业空间营造
8.6 交通系统发展
8.6.1 大黄石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形成
8.6.2 大城市格局的内部交通结构
8.7 空间理想——城市规划的影响
9 黄石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9.1 资源需求形成的动力
9.1 l 各时期资源需求的促进
9.l.2 城市兴起与资源的关系
9.2 资源运输形成的动力
9.2.1 水运的促进
9.2.2 铁路的促进
9.2.3 港口的促进
9.3 工业化发展的动力
9.3.1 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促进
9.3.2 工业企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9.4 商业发展的动力
9.5 后资源时期的动力——后资源工矿城市的定位
9.5.l 宜居城市
9.5.2 长江流域物流节点
10 黄石耒桌城市空间的发展
10.1 资源枯竭——资源依赖型城市发展所承受之重
10.l.1 黄石矿产资源枯竭的状况
lO.1.2 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
10.1.3 资源枯竭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10.1.4 城市发展的问题
10.2 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
10.2.1 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
10.2.2 城市罔层面的发展带动
10.3 城市转型的工业空间布局
10.3.1 整体工业发展布局
lO.3.2 黄石新港和罗桥物流园区发展
10.4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
10.4.1 不同扩张方向的比较
lO.4.2 自然地理的限制与促进
10.4 3 向黄荆山以南环山扩张
10.4.4 沿长江下游跳跃式扩张
10.5 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