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編輯推薦: |
一种举国统一的考试,是国之重器,也是利器,它可以使一个民族兴,也可以使一个民族衰。
而中国教育的痼疾,为何迁延不愈?王宏甲继《新教育风暴》在社会掀起狂风浪潮后,携带着《教育的良心》给出了我们一个关乎良心的答案。教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今天没有人不知道应该教育改革,没有人不知道应试教育不好、素质教育好,但为什么依旧这么做?《教育良心说(第2版·插图版)》告诉我们:教育它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它是一个良心问题,到底成人重要还是成才重要?他以一个文学家的犀利笔触直捣教育问题的核心,给教育沉疴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因为他深知“中国有差不多半个亿的差生得不到关爱,最后成为社会的负担,这也是教育失去良心之后引发的恶果。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全社会公民的热情。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归到育人的本质,需要回归到崇高的地位。我们的教育,需要教育的良心!”一句话,你要爱孩子的生命,不要爱孩子的考试分数!
|
內容簡介: |
2004年,《新教育风暴》首版就揭示和预言着中国教育波澜起伏的曲折历程。近10年虽有改革者披肝沥胆的努,迄今为何沉疴更甚?
作者以《教育良心说》继续发出追问。他条分缕析应试教育对孩子心灵的戕害,素质教育改革的屡屡受阻;他一如既往实地考察,亲睹山村教学点的困窘无奈;他回眸几千年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俯仰考试之演变,探究教育的本源;他观照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和方法,以他山之石来攻玉。在大开大阖、张弛有度中道尽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和窘迫困境。也写出大山深处教育人的坚守,以及民办教育不容忽视的伟大意义。
《教育良心说(第2版·插图版)》深刻揭示“自私教育”对孩子对民族的深远戕害,指出关怀精神有如阳光与空气那么重要。他以历历在目的现实诉说“成人比成才重要”。反之则会陷入一个尔虞我诈、相欺相残的世界。当一个社会争先恐后地致力于成才而非成人,就无法避免道德底线陷落,当道德陷落,还有谁可凭金钱与权力独享尊贵和幸福?一向用语温和的王宏甲在本书中严词峻厉,实以其社会责任感诉说情怀。教育是哺育良心启迪良知的崇高事业,他期望以中国教育和社会正蒙受的损失,唤起整个社会和教育的良心。
|
關於作者: |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
文艺理论家冯牧先生曾评价,王宏甲《无极之路》的出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正在出现的一个标志”。在人类全部的文字作品中,记言、记事、记人的作品具有最悠久的历史,王宏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信息时代非虚构文学的一个崭新风格,这种风格奔放着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智识融会贯通的交响,情感与思想并臻,叙事与论述交融,从而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创造出一个独特的阅读世界,唤起人们对阅读新的兴趣和愉悦。
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鲁迅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广播文艺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多种全国性大奖。《智慧风暴》与《新教育风暴》被认为是作者最具前瞻性的代表作。后者被中央电视台拍成30集电视片,对中国新世纪的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曾赴韩国出席首届韩日中文学论坛,做《我的中华文明观》演讲;赴法国参加首届中法文学论坛,做《世界需要良知——兼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演讲。
|
目錄:
|
致读者呼延华
出版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阅读王宏甲
引 言
第1章:考试!考试!
第2章:应试教育回潮
第3章: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
第4章:中小城市学生的拼搏
第5章:生命的意义
第6章:三千年前的读书考试指挥棒
第7章:比长城更有保障力的文化平台
第8章:黑暗时代促使科举制横空出世
第9章:八股文的沉痛教训
第10章:外国的教育指挥棒
第11章:德国教育的指挥棒
第12章:要爱差生
第13章:总有些人令我们感动不已
第14章:民办教育的远大前途
第15章:成人比成才重要
|
內容試閱:
|
秘密状态的高考改卷
我采访过若干位改卷老师,我介绍其中一位的体验吧。她参加过高考改卷、自考改卷、公务员改卷。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必须对她信守承诺,不能写出她的姓名,也不能写出她所在的省份。听了她的介绍后,我自己也想,我的有关描述,也只能“宜粗不宜细”。
她说,过去改纸质的卷,左边有个装订线,考生姓名在装订线里面看不见。考卷的保管极严格,当天傍晚,改过的就运到专门的地点去保管。后来用电脑改卷,事先有专人把卷子扫描输入电脑,我们在电脑上改卷。从用电脑改卷开始,报道的第一天,就给每人发一瓶眼药水。
她说她参加改卷,还是读研究生的时候,被选去参加高考改卷,感觉是挺开心挺神圣的事。
“啊,去参加高考改卷,真的吗?”
去报到的第一天,不会累。上午培训,下午试改。被试改的卷子严格按标准答案改,还参照细则。什么是细则?细则是对标准答案的补充。这些试改的卷子,改得很严格,考生不合算。后来会放松些。我们第二天早上就正式开始改了。
改卷的楼是封闭的,但改卷老师可以进出。我们早上6点多起床,7点半就开始改。除去吃饭和休息时间,改卷时间每天改7个小时。开始觉得还可以,不到8小时,但很快就发现,这项工作很难持续超过七八个小时,头脑高强度运转,每个人都会感到很疲惫。
用电脑改卷时,这个改卷的软件会提示改卷速度。组长从你身边走过,就能从你的电脑上看到你的速度。“你慢了。”组长讲,“你要快一点。”每天都有公布各组改卷的进度。你的组慢了,晚上要加班。
每个老师都有酌情给分的权力,在两分范围,答案擦到一点边给一分。看起来是发挥改卷老师的作用,但有的老师不酌情给分。那么在给与不给之间,就存在不公平了。
很少人会耐心地看完学生答题的全部内容,再找得分闪光点,而是直接找点……闪光点就是细则里有的点。我们看卷的时候,眼睛就是注意有没有闪光点……有,给两分。没有,没分。我们头脑里总是不停地找点、找点、找点……很多改卷老师是中学选来的骨干教师,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都有。他们大约占三分之二,大学里来的研究生约占三分之一。他们经常对我们研究生说:
“你们不能那么快,要对考生负责啊!”
研究生则说,我们才是对考生负责呢!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淘汰赛。严格地讲,要严谨地按标准给分,如果放得很宽,对完全切合标准答案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没有优胜劣汰之分,把非常好的和比较好的界线抹杀掉是不对的。
中学老师说:“学生多辛苦啊!他差不多答到点了,能擦边了,就给他分吧!”
不同的标准给出的差别,有时会有1~5分的差别。一两分之差,就可能卡在线上和线下,决定命运。一张卷子下来,差别不小。
前面被改的卷子,学生命不好。后面改的,细则可能会修改,比方说某个题,细则里没有“绚丽多姿”这个得分点,但是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答“绚丽多姿”,根据题意,这么答也是可以的。老师们反映的多了,大组来个通知,再碰到答“绚丽多姿”的可以给一分。但前面的改过了,不会回头去加分,也没有时间回头,这是常有的事。这又存在不公平了。
以上是给答题判卷。接着,她给我讲怎样改作文。
她说她的邻居、朋友知道她参加过高考改卷,也曾有人领着孩子来,要她帮助给辅导一下作文。她说她总是对他们说,现在想怎么提高写作文的能力是收效不大了,你们不如记住:
一、字很重要,要写工整,字迹清晰,老师看字头脑里就会产生印象分。
二、要带一支颜色黑一点的笔,写的时候不要太轻。有的人写字很轻,电脑扫描出来模模糊糊的,老师看不清楚,或者看得很吃力,你就可能吃亏。
三、一定要写好开头、结尾和段首句。
我问:“你为什么提出这几点,好像埋伏着不少内容。”
她说:“如果一个班上学生写的作文,老师收回去得看几天,才能改完。你知道高考改作文,一人一天要改多少篇吗?”
“不知道。”我说。
她停了下来,似乎在想,要不要告诉我。
“说说,一天改多少篇?”我问。
“一人一天改几百篇是平常的。”
“不平常的呢?”
“在加班的状态下,最快的人一天能改将近一千篇。”
“这是什么概念?”
“一分钟改两篇。”
“你开玩笑吧。”
“不相信是吗?”
“学生读书十二年,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为这场高考,经过无数的训练……到你们手上,不到一分钟就判完了?”
“那你说怎么办?”她说过去高考7、8、9三天,现在7、8两天,考完已经是上旬的尾巴。考完一周左右进入评卷。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没有我们这么多考生,改卷的老师已经请大学研究生加中学抽调来的骨干教师了,仍然人手有限。当月20多号改完汇总,月底公布成绩,时间就这么紧。你说怎么办?
她说,所以说作文一定要写好开头,有出彩的三行字就够了;结尾有一句响亮的话就OK。还有就是每一段开头第一句,我们叫它“段首句”,要把概括性的话写在最前面。有的人喜欢最后一句写结论,从写作文来说,不是不行,但是改卷老师可能没有看到后面就过去了。改卷时,老师的眼睛只有时间搜索一下开头、结尾,然后就是每段开篇那句话,看到有点意思就有好印象,别的没有时间看。对大多数作文都是这样的。你看到那些在高考中被举例出来的作文,或者好的,或者怪的,那都是极少数。而且多是偶然性,可能有更好的作文,但改卷老师不会停下来去说它,没有时间,我们就像机器一样不停地操作。
她如今在大学任教,现在怎么叫她去参加高考改卷她都不去了。为什么?她说,最初有神圣感,可是,后来却总感觉像做了亏心事。其实,每天,改卷的每时每刻,都在想要公正!事实上,没有人不想公正,每个人都非常想公正。这一分,给你还是不给你?要是不该给的,给了,对别人就是不公正。该给还是不该给?心里很挣扎!自己踩踏自己,很痛苦。一份卷子,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谁,但是很想停下来想,到底该给不该给啊……可是没时间停,不能停,只能眼睛一闭,或给或不给,最后麻木了,只能麻木,否则无法承受,改卷改到只想呕吐,眼睛疼得夜里睡不着。两张水平相差不小的卷子,改出相同的分数,不足为奇,差的那张还可能比好的那张得到更高的分。从前我们都说某个优秀学生没考好,是没发挥好,没有人想是改卷中发生误差。可以肯定,不是老师有意,老师都想公正公平。可是很难做到。
“改完卷,走出去,没有人是兴高采烈的。这是一项心灵被蹂躏的事业。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不要这样改卷了,我一定会请一群朋友来喝酒,我会哭一场。”说着,她的泪水已经掉下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