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一、版本——采用杨伯峻《论语译注》本。
二、章节分合——基本与杨本一致。唯第十章杨氏分为27节,本书合并为4节。
三、译文——主要直译,目的是让读者能逐字逐句和原文对照,以掌握古文特点。直译特别拗15时,也采用意译。
四、注释——力避繁琐,条求明白简易。兼采众家之说,理自不可异也;间有自己一得之见,势自不可同也。
五、导读——有阐释原义者;有发挥原义者;有说明背景者;有说明用意者。一般人说“不明白”,有两种层次:一种是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所谓语言层次上的不懂。比如对一个不懂英语的人说英语,他听不懂,即属此类。对此类不懂,本书通过翻译和阐释原义来解决。还有一种层次的“不明白”,即不懂为什么这样说,说这些干什么,有什么针对性,价值基础和价值指向何在。对此类“不明白”,导读中注意说明背景、说明用意,并对原义作适当的发挥和展开。
六、链接——《论语》500多则杨伯峻《论语译注》分512则;本书分为489则,有不少则涉及的内容相近或相关。若能在学习中把这些相近或相关的内容一起读,既有助理解,也可对相关内容作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七、成语——《论语》对后世汉语影响极大,其中不少已成为成语,本书也随作钩沉,以提示学习时注意。
|
關於作者: |
鲍鹏山,作家、学者,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出版有《寂寞圣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说孔子》、《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上、下、《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中学语文教材。
|
目錄:
|
例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