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NT$
296.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NT$
439.0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NT$
1326.0
|
編輯推薦: |
☆《南方都市报》王牌专栏+七大名家联袂创作+众位顶级企业家重磅推出
☆深度历史解码,全新打造最有味道和张力的企业管理书
☆在布满陷阱的公司丛林中,你也可以成为王者
|
內容簡介: |
《公司就是朝廷2》是南都报“公司社会”栏目的精选集,栏目于2008年开创,2011年年初起改版为现有定位。每周2-3个版面。
这是一本以历史为依托来讲管理的书。把公司组织中的一些概念,比如“职业经理人”“CEO”等融入到历史事件中去。用这样的手法解析历史事件,从而给现代公司人、公司高管以启示。
之所以要把朝廷和公司结合起来讲,是因为如果把组织与人的关系放大,历史上所有的组织其实都和今天的公司组织关系相类似。无论是今天正在重塑公司人精神甚至是整个国民精神的公司社会,还是历史上的种种组织关系,都是可以等量齐观的。
|
關於作者: |
吕卓,《南方都市报》高级编辑。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后加入《南方都市报》经济新闻中心至今。
|
目錄:
|
序
第一章
经理人陷阱
长孙无忌盛极而亡:职业经理人“明星化”的悲剧
晁错悲剧出局:公司组织变革的激进者和替罪羊
岳飞悲剧的公司组织行为学解构:背离企业文化、无视公司政治
霍光的功与罪:强势老板缺位下,超级职业经理人的命运样本
李广何以难封:职业经理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职场困境
第二章
操盘变革
范仲淹操盘庆历新政:被“党争”摧毁的公司组织变革
王安石操盘北宋公司变法:识用变容四误“操盘力”极度欠缺
张居正操盘明公司组织变革:“铁三角”人事间架定成败
第三章
人事布局
曹操“唯才是举”与曹丕“九品中正”的异曲同工:
公司人才招募的Who、Where、How
大元公司人才招募机制考:
一相情愿的偏爱+无用人机制匹配=“花瓶”人才
强势“小弟”贴金:如何平衡关系、捆绑利益
公司组织人才辩证法:“清官”的可恨与“贪官”的可用
靠本事不靠忠诚吃饭? 如何用好跳槽临界点低的职业经理人
“公司大账”VS“老板小账” 孙权弃用周谷之误:
不同的人才牌该如何打?
效率极其低下的唐“府兵制”何以存在?
公司组织人事“管理”与“效率”间的平衡
第四章
权力流动
朱元璋、刘秀、赵匡胤安置公司创业元老“山头”的三种解决方案
“强人政治”终结后的公司权力裂变与组织重构:后武则天大唐公司弈局
公司人事制度改革之“大唐版”:科举竞聘的启动和演变
王朝公司的“身边人控制”:“隐权力”打破公司治理结构,反噬组织权力
桓温的“标志性工程”何以几度流产:
目标须“够得着”、适时“止损”、与人“分利”
“老当家”交接班:编排剧本不如制度设计
后 记
|
內容試閱:
|
长孙无忌盛极而亡 文王者觉仁
职业经理人『明星化』的悲剧
导读:
大唐公司初期最拉风的职业经理人,非长孙无忌莫属。众所周知,其是大唐公司的创业元勋、第二任董事长李世民的心腹股肱、贞观时期在位多年的高管,又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皇三代李治的舅舅,更是李世民钦定的顾命大臣、高宗初年的CEO(首席宰相)。不难想象,一个拥有如此多光环的职业经理人,无论他自觉或不自觉,最后注定是要“明星化”的。然而,职业经理人的“明星化”,对其所在的公司组织和所有者而言,却不见得是件好事;对经理人本身,更可能是一场悲剧。
经理人的“明星化”本身不是个问题,就如同任何球队都必须要有明星球员。关键是,在“明星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明晰界定自身定位,恪守契约精神。
从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到最终身败名裂、人亡政息,长孙无忌不能不令人欷歔扼腕。究其败亡的原因,关键就在于他迷失于那些巨大而耀眼的光环,对职业经理人“明星化”可能导致的悲剧完全缺乏警惕。而这一点,其实是根植于他对自身权力的来源所产生的错判。
再功成名就的职业经理人,都必须恪守公司组织委托代理的契约精神。然而,长孙无忌在“明星化”的过程中,却逐渐背弃了契约精神,破坏了游戏规则。因此,无论他和亲信们建立了一个看上去多么坚固的权力堡垒,它终究是一座沙堡。如果经理人在“明星化”的过程中架空了董事会和大股东的权力,同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过分高估,让自己的权力溢出了边界,那就必然会迫使企业所有者对其采取反击行动。
第一节
储君孵化专业户:
长孙无忌的“明星”经理人之路
大唐公司职业经理人长孙无忌的“明星化”之路,是伴随着三次对企业接班人、继承人(储君)的孵化而达至顶峰的。
辅佐李世民“佐命元勋”上位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祖是北魏皇族,本姓拓跋,因“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为宗室之长”,故改姓长孙。长孙一族,历代均为北魏重臣,迄于隋朝,依旧门庭显赫。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官居隋朝的右骁卫将军,长年经略突厥,屡建功勋,只可惜英年早逝,于大业五年(609年)病卒。他死后,年少的长孙无忌和妹妹长孙氏便由舅父高士廉收养。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年纪相仿,自少年时代起便是好友。长孙氏十三岁时嫁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关系自然又近了一层。大业末年,李世民随李渊于太原起兵,不久攻入关中,长孙无忌当即投奔李世民麾下,从此跟随他南征北战,成了李世民最为倚重的心腹股肱。唐武德九年(626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辅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从李渊手中夺取了皇权。
李世民登基后,作为“佐命元勋”的长孙无忌理所当然地分享了巨大的红利,不仅受封赵国公,获封食邑一千三百户,且官拜尚书右仆射,成了位极人臣的宰相。此时的长孙无忌,年方而立,便已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自然招来了其他职业经理人的羡慕嫉妒恨。很快,就有人给李世民上了道密奏,说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可李世民非但不当回事,还把密奏拿给长孙无忌看,说“朕与卿君臣之间,凡事无疑”,旋即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称“无忌于朕,实有大功”,并奉劝那些犯红眼病的人不要再离间他和长孙无忌的关系。
当时,作为职业经理人,长孙无忌“自我监控”这根筋还是绷得紧紧的,虽然老板李世民对他寄予了高度信任,可他自己还是“深以盈满为诫”,所以密奏事件一发生,便力辞右仆射之职。此外,他妹妹长孙皇后也是一个恭谨克己、深惧盈满之人,所以也力劝李世民解除长孙的宰相职务。
李世民不得已,只好改任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个荣誉职位,没有实权,但地位尊贵,相当于公司的高级顾问。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功成名就的职业经理人最后都是转型为顾问的,按说也没什么不妥。但是,此时的长孙无忌才三十出头,其辉煌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因此,无论老板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本人,都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让其长期闲置。
果然,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欲拜长孙无忌为司空(三公之一),让他重返决策层。长孙无忌又客气地推辞了一番,但李世民坚持说“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授此官,无宜多让”。长孙无忌这才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从此,长孙无忌再也没有离开过大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整个贞观年间,他始终身居宰辅、位列三公,权势日益显赫。与此同时,其子长孙冲又娶了太宗五女长乐公主,族弟长孙诠娶新城公主,族侄长孙曦娶新兴公主,表弟高履行娶东阳公主(皆太宗女),一族中出了一宰相一皇后四驸马,可谓荣宠备至、举世无匹!
也许,正是从这个时候起,长孙无忌内心的自我监控能力开始悄然弱化了。
拥立新君李治全面掌权
贞观十七年(643年),大唐爆发了一场企业继承权之争,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围绕储君之位展开了明争暗斗。在这场夺嫡之争中,李承乾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因为他私行不检,屡屡爆出丑闻,令李世民失望不已。而魏王李泰则是胸有韬略,聪明颖悟,深受李世民宠爱。此外,李泰手下还有一支强大的政治团队,其中既有像宰相刘洎、岑文本这样的高级经理人,也包括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绍之子柴令武等一帮元勋子弟。因此,李泰的夺嫡呼声一直居高不下。最后,李承乾不得不铤而走险,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可未及动手就被粉碎,旋即被贬为庶民,不久后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
太子出局后,朝野上下都认定李泰必将成为他们的新老板,可就在这个时候,年仅十六岁的晋王李治就像一匹黑马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而背后力挺李治的人,就是时任司徒(三公之一)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为什么不选择年富力强的李泰,反而选择年少无知的李治呢?原因很简单,李泰太过强势了。这一年,李泰已经二十四岁,是一个生活阅历和政治经验都已相对丰富的成年人,拥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和政治理念,不容易受别人摆布和掌控。而且,可想而知的是,假如由李泰继承皇位,他身边那帮少壮派元勋子弟就成了拥立新君的首功之臣,而像长孙无忌这样的前朝老臣,到时候就只能乖乖地卷铺盖回家。所以,长孙无忌必定要反对李泰。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坚决拥立李治,正是在于他年龄小,性格柔弱,易于掌控。中国历史上,当一个外戚极力拥护一个幼主继承皇位的时候,毋庸讳言,其目的就是要在日后独掌朝政!
最后,李世民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利弊权衡,还是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选择了李治,放逐了李泰。李治被立为太子的三天后,长孙无忌便被任命为太子太师,承担起培养企业继承人的重责。一条金光闪闪的“明星经理人”之路,从此就在长孙无忌的脚下铺开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大唐第二任董事长、一代雄主李世民在终南山翠微宫溘然长逝。临终前,李世民把长孙无忌和禇遂良(贞观后期重臣、长孙无忌的政治盟友)叫到身边,交代了政治遗嘱,“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然后又对太子李治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李治即位后,唐朝进入了“后贞观时代”,而这个时代,完全可以用长孙无忌的名字来命名。因为,此时的长孙无忌已进拜太尉(三公之首)、同中书门下三品,以顾命大臣和首席宰相的身份统揽朝政,成了大唐公司不折不扣的CEO。史称,长孙无忌和禇遂良“同心辅政,上(李治)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所谓“恭己以听之”,翻译成白话就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由此可见,在永徽年间,长孙无忌不仅完全掌控了大唐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而且几乎成了代理董事长,无形中把年轻的老板李治给架空了。
有一件事足以证明这一点。永徽二年(651年),董事长李治号召总公司的管理人员(百官)献言献策,对企业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号召发出后,管理层积极响应,很快就提交了一大堆建议,可李治一一看过去,最后却无语了—他只看到一些大而无当的官样文章,根本看不见一条切中时弊的建议。
李治很郁闷,马上把长孙无忌找来,说:“朕广开言路,命群臣上疏,可为何一直以来上疏虽多,却一无可用?”长孙无忌从容答道:“自从陛下即位以来,政治清明,法律齐备,既无遗漏,更无缺失,所以,那些企图通过进言获得提拔的侥幸之徒,自然是无从置喙。”
这话纯属官腔,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可细想等于什么都没说。而且,如今长孙无忌一手掌握公司管理权,把经营状况夸成一朵花,与其说是在夸李治,还不如说是在夸他自己。公司现状真的那么完美无瑕,一点毛病没有吗?李治打心眼里不相信。可为什么自己广开言路,却得不到半点真实的信息呢?原因只有一个,自己被长孙无忌屏蔽了。
意识到这一点时,李治大为不悦。他瞥了长孙无忌一眼,说:“朕最近听说,朝廷有关部门在办事的时候,大多讲究人情面子,以致因私害公。不知太尉可有耳闻?”长孙无忌道:“讲面子,讲私交,乃人之常情,自古难免。若说朝中有人徇私枉法,臣敢断言必无此事;若是小小地收取人情,恐怕连陛下也在所难免。至于某些官员私底下照顾一下亲戚,臣当然不敢说绝无此事。”
李治断然没有想到,长孙无忌居然会面无愧色、坦然自若地承认“收取人情”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在政风清廉的贞观时代是绝对不敢想象的。然而,现在的长孙无忌却敢直言不讳地说出这些话,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分明意味着,如今的长孙无忌根本没把李治放在眼里。在长孙无忌心目中,李治只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外甥、一个永远没有资格独立秉政的少主。换句话说,李治虽然名义上是老板,但充其量就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影子老板,只有明星经理人长孙无忌,才是此刻大唐公司的无冕之王。
操控企业承继,再立太子李忠
永徽三年(652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唐高级管理层集体向李治上书,要求将皇长子李忠确立为公司的继承人。李治莫名其妙。他这年才二十五岁,压根儿没想这么早册立太子。何况,李忠虽是李治的长子,但其生母只是一个卑微的宫女,母子俩向来不被李治宠爱。虽说李忠不久前被不能生育的王皇后认做义子,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庶出的事实。因此,李治无论如何也不会选他当继承人。
然而,此次上书的阵容却令李治有些发憷—除了长孙无忌外,参与拥立李忠的还有禇遂良、柳奭、韩瑷、于志宁,个个都是当朝宰相,可谓超豪华明星阵容。李治倍感压力,最后不得不点头同意。
李忠被立为太子后,最感得意的人莫过于长孙无忌了。因为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谁出面拥立,谁必将长保富贵,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而且,长孙无忌曾经拥立过李世民,也曾经拥立过李治,如今又拥立李忠,简直就是一个“储君孵化专业户”。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显然比企业所有者还牛,他当然有理由得意。
随着李忠顺利入主东宫,长孙无忌也登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昔日的自我监控意识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严重的自我膨胀。有一次,长孙无忌邀请一帮当朝权贵到家中聚宴。酒过三巡,长孙无忌环顾众人,情不自禁地发表了一番感慨:“无忌不才,幸遇休明之运,因缘宠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贵,可谓极矣!公视无忌富贵,何与越公(隋朝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诸位看我今日的富贵,和当初的杨素比起来怎样?继而,长孙无忌又朗声大笑道:“自揣诚不羡越公,所不及越公一而已:越公之贵也老,而无忌之贵也少!”我自认为实在没必要羡慕越公,因为我只有一件事比不上他:越公富贵的时候已经老了,而我富贵的时候比他年轻多了!
这是何等轻薄的嘴脸,何等骄狂的姿态!想当初,太宗李世民曾当面称赞他“善避嫌疑”,“求之古人,亦当无比”。可如今,他却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有多牛、多拽、多么得意和张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