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五帝本纪》是司马迁《史记》乃至“二十四史”的开篇,记述了从黄帝至尧舜时期的远古历史。《史记五帝本纪讲稿》作者李学勤编著的从中国文明起源的角度,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五帝本纪》进行深度讲解,并系统梳理了有关五帝时代及上古史研究的争论与探索。
|
關於作者: |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年至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多所大学教授。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198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年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文字学和文献学。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新出青铜器研究》1990?、《比较考古学随笔》1991?、《周易经传溯源》1992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1994?、《走出疑古时代》1996?、《古文献丛论》1996?、《缀古集》1998?、《四海寻珍》1998等。
|
目錄:
|
讲稿
第一讲
第二讲
文本
史记·五帝本纪
附录
走出疑古时代
谈“信古、疑古、释古”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讲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读的文本是《史记.五帝本纪》。一开始听到主办方给我出的这个题目,我真是大吃一惊,因为据我所知,近代以来,没有人在课堂上专门讲过《史记。五帝本纪》。
《史记.五帝本纪》是我们传统的正史一一“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的第一篇,内容涉及我们国家、民族的形成,尤其是文明起源问题。中华文明的起源,正是当前我们国家走向崛起的时代中,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也已列入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机会在一起研读《史记.五帝本纪》,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五帝本纪》的写作年代距今较远,文中所谈内容又是那么古,因此阅读难度比较大。但所谓难,并不在于文字难读,而在于如何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正是我为大家讲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