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

書城自編碼: 193609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曾维康
國際書號(ISBN): 9787040352450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74/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0
《 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 》
+

NT$ 183
《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 》
+

NT$ 349
《 正义的可能:青年哲学家周濂最新力作 》
+

NT$ 407
《 论私力救济 》
+

NT$ 522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
+

NT$ 551
《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 》
編輯推薦: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传奇。关切时代大变革下的小人物命运,于典型人物经历中发现社会生活变迁。
让农民亲自开口讲话,而不是“被代表”、“被描述”,为社会史、政治史、心态史、民俗史等提供一手文献。
柳斌杰署长亲自作序,《文汇报》连续三期以多个整版报道该书内容。
內容簡介:
作者通过对江汉平原一个普通村落26位乡民的访谈(包括出身于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种田农民、老干部、乡村教师、赤脚医生、乡村道士、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新问题,具体而生动地展现出时代变迁过程中中国基层村民的真实生活和奋斗历程,蕴藉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涵,是一部以农民直接口述形式出现的新闻作品。
關於作者:
曾维康,198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村落,200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在清华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本部作品的前身——调查报告《村级财政如何走向瘫痪——基于湖北D村的调查报告》,获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目錄
人物列表
地方俚语
前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召唤与使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视域与背景:观察农民中国的两个维度
寻觅与审视:文献中的中国农民印象
理论与方法:新新闻史的框架与叙事
第一回 头面人物
好人刘贤良
带头修路,美名远扬
作对联,话人生
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村支部书记的苦衷
闹僵:没有“票子”,只有交“帽子”
上访:把该给我的钱给我,我要还债
下长沙:我不后悔,现在好轻松了
一个民办教师的三十年
一校之长:从辉煌到落寞
温州之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重回课堂: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真好
两代乡村医生的选择
父亲:想起以前,我感到蛮骄傲
儿子:希望我的孩子们将来比我过得好
民间道士观察
“兴趣领我入道门”
“道教是劝人为善”
当道士的辛苦与使命
第二回 开路先锋
学勤哥上大学
“想到更大的地方去”
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给校长写信
“想起父母,我常常流泪”
社会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太理想主义了
会写打油诗的乡干部
“我的共大生活”
当好新闻报道员
党办主任的苦衷
牢骚满腹话退职
党政工作的几点经验
慧芳姐:“别人只看到了我有钱的一面”
最怕朝鲜半岛那边打战
从创业艰辛到小有成绩
“我的13岁到24岁”
“亲戚员工”太难管理
猪老板,不简单
11年没有回家过春节
养一头猪有多少人分钱
曾经是一名镇人大代表
“我为国家养猪政策建一言”
老刘打官司
车祸之后
车祸之前
第三回 中流砥柱
虎哥的致富经
2010年的收支
新一代的农民,新一代的观念
“人要往好处想,往好处走”
好一个致富能手
“车子一响,黄金万两”
2000年,开始由苦变甜
“我的心比天高”
有名的副业大户
“人搞事要巧搞”
“有1万块钱,干2万块钱的事”
在外打工还是回家种田
丈夫:种田还是自由一些
附:妻子的看法——打工轻松多了
第四回 青年一代
少年阿童之烦恼
少年心事
“喜欢送快递”
在温州长大
“不再赌钱了”
迷失的青葱岁月
郁闷的打工生活
高中时的“古惑仔”
“本想当一名网络工程师”
误入传销组织
人比人,气死人
附:父亲的忧虑
裁缝小琴
吃和住
工作
身体
工资
放假
恋爱
老板
松哥的艰难时刻
谁能借我3000块
赌场里的“潜伏”
再见涛涛
破碎的老板梦
“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高兴的事就是领工资”
“老这样打工是不行的”
第五回 老骥伏枥
水英爸赶工
为了钱,更为了生活
“不能让东家吃亏”
三位老干部的回忆
孝忠小爷:今非昔比气象新
明耀爹:干部没能力,老百姓不服
日富爹:毛主席搞“忆苦思甜”,是告诉你不要忘本
人生就是一出悲喜剧
“我是一个流浪汉”
援越战场上“火线入党”
飞来的七年冤狱
农村福利院里走出来的“十佳党员”
“我这个人爱才,喜欢做好事”
母亲
“12岁就来这里当小媳妇”
“我的孩子靠哪个去呢”
“你们为么子要赶寡妇出门”
“我觉得现在比前头好一万倍”
创作手记:光荣与梦想
乡土写作的感觉从何来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牧民”与“国会议员”带来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
内容节选(一):“前言”(部分)
虽然我远离农村,但每当看见地面上裸露的黄干泥巴、满身灰尘的农民工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起他们和我在一起聊天的情景。有时我偶尔回一趟家,他们也会主动找上门来说一下他们的近况。根据我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和与农民打交道的经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而又可叹的现象——农民希望被倾听、被了解。和他们交往久了,我发现他们是一群孤独的人。在田野劳作的时候,陪伴他们的只有牲畜;在外面打工的时候,环绕他们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他们只是咬咬牙,生闷气。但是,一旦你融入他们的生活,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对你掏心掏肺,叫你“小曾”、“小兄弟”,动情之处还会忍不住在你面前流泪。有时候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他们该有多少想法希望有人一起分担,该有多希望有人耐心地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啊!
我写这部作品,不仅仅因为耳边那日益加剧的混响,脑海里那时隐时现的面孔以及我们共有的农村生活经历,让我觉得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安排:他们选择了我为他们做传。我要是把这个奇怪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别人可能会觉得我有点自作多情。但对我而言,写这部作品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至于到底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想去做。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希望人们知道:
——农民一直在奋斗。从1949年到现在,或者更久远的时间,他们都未曾放弃自己的希望与梦想。
——农民的人生同样精彩。虽然他们并不富有,文化不高,但是请不要忘记,作为共和国的基石,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虽然他们容易被“现代化”遗忘,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也经历了值得回味的一生。
这就是我的出发点。
内容节选(二):
学勤哥上大学
杨学勤是平凡村每个孩子的榜样。我小时候学习不努力,我爸和我大姐总训斥我:“你看别人杨学勤,家里穷得不得了,但是别人认真学习,都考到市里去了,将来还要考大学。”完了还不忘补充一句:“你以后要是考不上,就回来给我放牛!”
杨学勤带给平凡村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自强不息,考上了大学;更重要的是,杨学勤让平凡村的老百姓开始意识到:农村的孩子也可以上大学。对他们来说,虽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杨学勤的事例告诉他们,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才能甩掉泥腿子!
这,也是杨学勤最想向我表达的。
想到更大的地方去
你说我在村里有点小知名度和带动作用,我个人觉得有点投机取巧。我从小遇到的老师都比较好,包括黄仁军、刘永旺、马德松这几个老师。他们要是觉得你有奔头,就越愿意教你。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都还不错,老师非常喜欢我们,觉得我们是能够被他们辅导成参加竞赛和奥数的学生。正好赶上这样的机会,老师们也很尽心,所以我们能够从小学里面走出去。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面有很多蛮过瘾的故事。我在小学参加过好几次华罗庚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三次是跟中桥村小学的一个同学一起去考的。我们两个人是从大场管理区下属的八个小学里选出来的。先是全省考,然后是全国。当时我们在镇里考,我的辅导老师是刘永旺和马德松。考试之前,他们告诉我,凡是答案和中桥村小学那个同学不一样的,就改成和他一样,结果我改了4个题目。我这个人记性比较好,把所有的考试题目都记下来了,回到学校之后就告诉他们,我改了四道题。你们说让我改,我就改了。结果发答案下来,我一看,全改错了!我做的基本上都是对的。我读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挺自信的,改那几个答案是我极端不愿意的,但是他们再三交待过,所以害得我最后只在镇里拿了一个奖,让我感到很遗憾。
1992年我到平原中学读书。平原中学当时录取了我们村小学的三个人——我、张佳旺和李水波。在我的印象中,在我们之前还没有人考进过平原中学,都是在管理区的中学里面。这些事情在村民的口中传来传去,也起了一些带动作用。从那个时候起,一批学生就开始慢慢地走出去了。
讲起来也蛮有意思,我们读书的时候把好几个地方都搞出名了的。小学的时候把我们小学搞出名了,中学的时候把我们班主任搞出名了,成了“三八红旗手”,还成了金山市的人大代表。在这一点上,我是这么认为的,老师对我们很好,我们也给老师带来了回报。就说我们班主任,她当时刚从旺兴中学调过来,不是很知名。那时学校让她接班主任,她不是太敢接,因为她快要生孩子了。我记得学校当时搞了一个摸底考试,全年级最高分是我,前三名都在我们班上,平均成绩也是全校最高的。这样就给她出了一个难题。后来她还是接了,而且加紧给我们上课。结果这个消息传了出去,记者就来采访。主要是基于两点:一个是她的精神,第二个是我们班的成绩。基本上可以这样说,不该让她失望的我们基本上没有让她失望。至于参加竞赛,我们从来就没有少过。后来我考上了金山中学,她作为人大代表到市里开会,还去学校看过我。我们现在都保持联系,关系蛮好。
我们读书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竞赛非常多。对我而言,什么竞赛都参加过,而且还能获点小奖。所以后来我初中还没毕业,满仓县第一中学就来学校直接提档案。在平原中学,我是第一个到市里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我觉得这里面也是命运在作怪。小学的时候参加竞赛是因为跟着别人把答案改了;初中呢,因为我是第一个到市里参加竞赛的学生,不知道还要用计算器,所以考试的时候,别人在用计算器,我就只能用手算。能算出来的我都算出来了;不能用手算的,我只把过程写上去了。那些题目基本上我都会做,虽然有些知识是高中里面的东西,但是我们都提前补习过了。老师们确实是很尽心,像我参加过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竞赛,都补习过。最后我获得了市里的二等奖,但是没有拿到省里的奖,同时也意味着我没有能够拿到直接保送金山中学的资格,因为需要在省里面拿到一个奖。中考完了以后,我才知道一件事情:在参加中考之前,金山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下到学校里来了,但是班主任没有通知我。后来我自己也考上了。那一届好像只有我一个人上了市里的金山中学。
1995年上高中。高中的时候,我的化学成绩非常好,基本上在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头几次考试,我都是满分。有一次,我们三个同学坐在一起聊天,老师走过来说,这次化学考试虽然蛮难,但最高分是97分。我们三个人惊讶得一起说:“变态哦!谁呀?”后来两个同学就把我按到桌子下面去了,因为我考了97分。我对化学是非常有兴趣的,所以我的大学专业也与化学有关。
我这个人玩性很大。我们那个时候都喜欢玩,但是学习起来的时候都是超级刻苦。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非常喜欢看电视,我弟弟也喜欢看。我喜欢看电视在隔壁左右都是出了名的。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要是哪家在放电视,我们就停下来看一看,一看就忘了形,一直看到天黑。我爸呢,常常拿着一根棍子,挨家挨户地去找我们的人,找到后就是一阵暴打。因为他们在屋里等我们吃晚饭,吃完晚饭了还要一起去干农活。农忙的季节,大家都是很忙的,所以他就气不打一处来,逮住我们就是一阵暴打。
初中的时候,我虽然没有钱,但是我养成了两个坏习惯。第一个坏习惯,就是跑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去看一会竞赛辅导书。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跑到镇里的游戏机室看别人打游戏。我觉得蛮过瘾。反正每个星期天回学校之后,我都要到游戏机室里游一圈。
上高中的时候,足球这个东西让我觉得很好玩。你看我的个子其实一点都不高,但是我蛮喜欢体育运动。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虽然我的技术不怎么样,但是我在班上一直都是核心球员。那个时候没有钱买运动鞋,我就穿我妈缝的布鞋打球。穿一双布鞋如果不搞么子运动的话,可以穿很久,但是穿上它打球,就很容易坏掉,基本上两个星期就坏掉一双。所以那个时候我妈老是怨我。我老头(爸爸)说的更绝:“以你这种身高,完全就是在找自己的弱项在搞,你自己安心地搞学习就行了。”
至于学习经验,我几乎没有什么经验。说实话,那个时候我是这样觉得的:课堂45分钟搞定后,下课了我就希望去玩一会。老师把课讲完了,我很少去看书,除非有作业没做完。基本上我就去打乒乓球、篮球。好多人问我,你是怎么搞学习的?我总结不出来。小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边玩边学。到了初中以后,可能会有一些差距。有些同学晚上点着蜡烛,挑灯夜读,也感觉跟不上,不知道为什么。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把课堂45分钟弄好,弄完这个之后,你能把概念的东西举一反三,就基本上没问题了。因为那个时候除了竞赛有很大的挑战性之外,大部分题目都不是很难,都是一些基础性和概念性的题目,所以给不出什么诀窍。大学和高中嘛,可以说是兴趣,这样还可以说一下。但在那个不谙世事的年纪,安心把所学习的东西吃透,我觉得就是已经完成任务了。
我想讲一点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从农村到市里学习,每到一个地方,就希望可以到更大的地方,所以有些事情确实很激励人。我初中到市里面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是在金山中学。我当时觉得金山中学好大,够我逛的了,所以我就想,将来一定要到这样的地方学习。我每到一个地方,总觉得自己当初的愿望达成了,但是呢,总感觉这个地方还是小了一点,就想到更大的地方去。所以即便有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不专心,但是我仍然坚持在学习,只在课外出去玩。现在到武汉了,好像没有儿时那么有向往了。
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给校长写信
高考我考得不好,只考了620分。我认为应该考得更好的,至少可以考640、650分。因为高中的好多老师……所以为什么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遇见好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呢?毕竟是人啦,天生的惰性这一块是肯定有的,所以有好的老师来引导,这很重要。我们那个班在前两年都还可以,高一高二都很好。但是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我们的老师就下海了,所以我们就像放羊一样,好多人的成绩都是一落千丈。我当时虽然还能够维持,但也下降了不少。
在报志愿的时候,我主要以报军医大学为主。我报了一个提前批,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报什么方向,当时只知道计算机这一块可能还可以。在高中的时候,我觉得计算机这个东西比较新鲜。但是有一点,我爸,包括村里面的人,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比较好。然后我家里又没有钱,希望读一个免费的,所以当时只在师范类大学和军医类大学里面选报提前批。我又偏向于当医生,所以就报了军医大。我去体检的时候别人还是帮了我的,因为我的眼睛稍微有点近视。别人问我大概考了多少分,我说630左右,他就让我过关了,说可能有希望上。但是那年军医大的分数线真的是很高很高,所以我没上成。
军医大没上成,我跟我老头吵了一架。我回来直接跟我爸说,我考得不是太好,没有达到你们的意愿。因为他们是希望我上军医大的。当年呢,又赶上1998年发大洪水,家里又没有钱,所以加上这个由头,我和我老头吵了一架,他说他付不起这个学费。我当时就跟他说,要不我重读一年。他的语气很坚定:“重读是不可能的,没有钱给你重读!”
后来我报的第一志愿是浙大,当时浙大是630分,我没有被录取。如果报省内的武大,很有可能会上。这个也很遗憾。包括我隔壁的同学张佳旺,他比我的自信心更膨胀。他当时可能想要报清华,后来他也只考了600多一点,去了武汉的地质大学。我后来读的是武汉理工大学。因为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属于高分落榜,需要调剂;而武汉理工大学那一年正好办了一个本硕连读班,校方就去捞这个档案,所以我们正儿八经的就是第一届。我当时就想,以后硕士也不用考了,其实也潜在地培养了一些惰性。然后我就跟我爸讲,我要去理工大读一个本硕连读班。但我总觉得他不是太满意,因为他觉得一是我没有考好,二又要交钱读书。
我记得一年的学费是3400多块钱,但是家里拿不出来。其实我也知道我爸说的是一句气话。从我上高中开始,我上学的钱基本上靠我们家母猪下一胎猪崽。母猪一般一年产两胎猪崽,有一胎猪崽正好是在我夏天上学之前。没有猪崽卖的时候,我爸就从湖南老家拿高利贷,利息很高,大概是8分钱。我也不知道是按月还是按年算,反正我爸说很高。从我上高中开始,家里一直都在拿高利贷供我上学。虽然每次拿的钱都在千元以下,但是这些钱从我们家里拿出来还是很困难的。
你想啊,100斤谷,1毛8分钱一斤,卖18块钱。上初中的时候,我想买一本好一点的新华字典,这点钱还不够。我们家五亩多地,按照六亩地算,一亩地产1000斤粮食,一共就是6000斤粮食,也只卖得1080块钱。刨去各种各样的开支,一年下来你有几百块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对于交学费来说,还是捉襟见肘。所以每次上学找我爸要学费的时候,我是很痛苦的。
1998年我上大学。那年正赶上发洪水,家里实在没钱。因为这个事,我给学校的赵永刚校长写了一封信。大概的意思是我们家没有这么多钱交学费,但是我又想上学,怎么办?后来校长亲自与我们村里的刘贤良老师联系,问我们这里是不是发生了洪水,家庭情况是不是很差?刘贤良老师都一一告诉他们了的。后来学校派人来我家里调研,车子差点翻到水沟里去了(笑)。他们回去的时候说:“我们再也不愿来这个地方了!”后来学校给我减免了一半以上的学费。
去报名的时候,我爸提了一壶香油,就是农村人用自己种的芝麻榨得那种油,准备送给赵永刚校长。结果没找着校长,又把那壶油提回去了。
开学后不久,校长专门召集我们这些贫困生谈心。他在讲话的时候还记得有我这么一个人,说有一名叫杨学勤的同学给我写信,我们派人到他家里调研过,确实很困难,并指定我是甲等贫困生,每年减免23的学费。像这样只减免了一年,第二年就开始搞国家助学贷款。我不想学校为我减免,就直接去申请,把学费、生活费一起贷出来。每年给你3000多的学费,1000多的生活费。生活费不够,就在学校搞勤工俭学,到外面打临工、做家教什么的,后来又到学院实验室帮忙做样品。总的来讲,还是为家里减轻了负担。
刚进校的时候,我就觉得挺难的。来报名的时候,学费是带足了的,交了学费之后,就只剩下几百块钱了。我同学都知道,《湖北日报》来采访过我,湖北电视台也播过我的故事。我自己没看到,是同学告诉我的。他们来采访,就拍我在学校食堂抹桌子、吃饭的情景,主要问我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做勤工俭学的感觉怎么样,心理上有负担没有。我觉得那个时候真的很困难。在学校食堂抹桌子这个事,真的会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首先在别人吃饭之前,你得赶紧吃完,然后就在别人面前抹桌子。遇见不认识的人那还好一点,要是遇见认识的人,真的是很不好意思。特别是遇到认识的女同学,就更不好意思了。因为你以后毕竟要谈恋爱,找女朋友。这一点确实是很不好意思。
关键是肚子饿,又没有钱。基本上,我敢肯定,除非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是没有一个人吃饱的。当然现在条件好了,这种情况少了。最艰苦的时候,身体上面……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而且我那个时候很能吃嘛,一下子就饿了。我记得我第一次来学校的时候,一下子吃了八两饭,打了两个四两饭。很容易饿。我觉得那个时候是最困难的。有时候连续几个月,或者半个月,我只能去吃馒头,这一顿就算是过去了。上课的时候饿了,我会很饿很饿,没办法,又不能告诉别人。你找同学借钱,总不能老找别人借。
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买东西,别人能买的东西我不一定能买。有时候想买一样东西,自己就得去拼命打工。我也没这种想法,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生活费凑够,然后挣一点钱,去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有一点心里感觉过意不去的就是别人都有寻呼机,可以随时联系,但我是没有的。包括手机,也是在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的同学把一个快用旧的手机给了我。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我才慢慢地有一点必需品,稍微宽裕一点。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正是手头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孝感市的同学,他是大二的,来得早,阅历比我深一点,他就跟我说,有一个好事情交给你。我问他什么事,他说是卖计算器和收音机。我觉得挺新鲜,就把剩下的钱凑起来去买了一批计算器和收音机,天天晚上在各个寝室里面到处跑,卖计算器和收音机,有时候就在学校里面摆摊。其实钱都没有赚到么子,当时还以为能挣点生活费。这件事坚持了好久,大概有一年多。我们走了好多学校,有我们学校、华师、武大、地大,反正周边的学校我们都走过了、卖过了。后来搞得时间长了,学校不允许我们搞这样的事情,因为推销毕竟会影响教学秩序。还被门卫赶过好几回(笑),围着学生宿舍楼追我们。因为门卫不让我们进去,我们就趁门卫不注意的时候溜进去。后来那个看门的老头发现了,就追着我们到处跑,我们就跟他兜圈子,好不容易才跑出来。搞这样的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这种经历还比较过瘾。你不知道,其实穷人……富人有富人的……,穷人也有穷人的乐趣,就像这样……
这方面其实心理上没什么打击,只不过是浪费了一些时间。我觉得穷人在这一点上很吃亏,真的是没有太大的自由去培养自己的兴趣。贫困会让你出卖自己的时间,做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包括我在学校勤工俭学和在外面打工,其实好多事情并不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家庭能够支持我,然后我可以安心去看书,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包括后面来的一些师弟师妹,还有我亲戚的小孩问我,我都跟他们说一句话:只要你的家里能够支持你,你就选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发展一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就安安心心把自己的学业搞好,不要去搞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去外面打工什么的。如果你真要打工,就去做一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我为别人刷盘子,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你家里有钱,想去体验这种生活,我觉得没有必要。从穷人的角度来讲,是吃力不讨好。如果能维持生活,是不需要这样的。
我跟你说过,我是一个矛盾体。如果你觉得自己家里很穷,而将自己的精力一心扑在学习上,我觉得没有必要。我没有这样做,也没有那么悲观的想法,而是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与别人交流。哪怕你很有钱是吧,只要你没有表现出很看不起我来,我就跟你交往。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主动跟别人交往,一起玩。我就是这样想的:我希望在我做事的时候,能安静下来认认真真的做;闲暇的时候,我希望能与别人交好朋友。上大学的时候,闲暇之间我基本上就出去打球,然后到其他寝室转转,跟别人聊天。我觉得我这个人是很过得开的,所以有很多人照顾我。包括我们同学当中有很多人很有钱,他爸妈带他出去吃饭,都会叫上我一起去,所以我并不觉得别人歧视我。我觉得只要是好朋友,就去。我考博的时候,准备考到其他学校去的,需要1500块钱买资料。我同学在军校里读书,二话没说,就给我寄来了。所以只要你自己打开了,别人也就打开了。你自己不去那样想,事情也就过去了。你要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没钱,还是怎样的,那你就会有太大的压力,你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就会感觉别人总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你。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别人并不这么看你。在我身上就是这样体现的。我找我们班上有钱的同学借钱维持一下,别人并没有说瞧不起你,有时候甚至说:“你拿去用,不用还了!”
我有时候真的想,等将来自己干好了,就好好地报答别人。
想起父母,我常常流泪
如果从生活和经济条件上来讲的话,我们这个家庭还不是一般的苦。我们这个家有些特殊:第一,我们是从湖南搬过来的。当时我们在湖南其实过得挺好的,后来我叔叔把我们带过来。搬过来之后,我们家出钱盖了一栋房子,大家就住在一起。后来我叔叔结了婚,我们就从里面搬出来,相当于是把我们撵出来了。后来我们自己又盖了一间很小很窄的土屋,一间是堂屋,一间是卧室。那个时候真是花完了所有的本钱。所以在我读书期间,我们一直住在那所土房子里面。上大学之后,有一次回家,我突然有一个提议:我们一家人什么时候照个全家福,哪怕是一个再破的房子,也是一个激励。后来这个照片一直没有照,等到破房子拆了之后才照。我很希望在那个很困难的时候留一个影。现在盖了新房子,照片也照了,但是我还会经常想起那个时候。第二个,我们没有什么亲戚,虽然我们种了些地,也不能像别的家庭那样你来我往地帮忙,所以基本上靠我父母两个人在田里做事。我们做孩子的,也只好跟着做。
干农活这一点我有蛮深的体会,基本上每年都要干。读小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是先干完农活,再搬一把小板凳,然后拿一本书,就蹲在地上看。我在家里干农活是比较主动的,特别是从初中开始,就很自觉了。因为我父母确实是很辛苦,所以每次回家都跟着他们一起去田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做的时候呢,因为我的速度很慢,他们就让我回去做饭,做好饭了再叫他们回去吃饭。所以那个时候真的是……但是现在什么事情都已经忘了。包括那个时候,我读初中以后,不可能天天帮他们做,只能在假期做。我假期从学校回来,到地里去看,好多东西我都还认得,比如说稻谷得了什么病啊,稻谷长得怎么样啊,那些东西到现在我都懂。
跟你讲,这个干体力活,真得是……我出来之后,就再也不想做那种事了。我们家,包括我弟,做得相对慢一点、少一点,这么多地,基本上就只有我爸、我妈和我三个人做。稻谷要弯着腰割,割了之后要抱在一起,要捆,要挑,然后用牛和板车拖回去,再堆起来,然后再用脱谷机脱粒。可以这样说,每年夏天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腰酸背疼。每次干完农活,我还没有走到家,就倒在路边的树林里睡着了。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就回去匆匆地吃一口,再和他们一起去干农活。我觉得唯一的好处就是锻炼了身体,包括我现在坐办公室,我也经常做体育运动。那个时候的底子打得不错,所以我没有一点后悔做了那些事情。我弟弟,他读书没有读出来,和我的想法有点不一样,觉得我爸妈对我们太狠了。在我看来,如果我不是在那种环境中成长,而是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我不一定能够考上大学,有可能去玩玩耍耍。
从家里面来讲,我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深到什么程度呢?我爸得过很多病,包括胃病、血吸虫病,他半夜经常疼得叫出声来。只要他和我睡,我就能感觉到。但是他一直不说。其实我妈也知道他疼得受不了,但她也从来不跟我们说。有时候疼得太厉害了,他就醒了。醒了之后呢,因为夏天很热,又没有电风扇,他就一边给我扇风,一边熬着。我会经常性地想起这些事情,想起来就会偷偷地掉眼泪。我弟弟现在跟我说,爸原来对我们太狠了,对我们不好,我说你可能没有经历一些事情。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实在是太难了。但是我爸坚决要把我培养成大学生。我觉得,他这个人的觉悟很多人都跟不上。现在说这个话,可能有点过了,但是在我们那个时候,我觉得他的眼光真的是很长远。你看那个时候,中专很吃香,很多人报中专。我父亲却坚持要求我读高中,再穷都要让我读。包括我弟弟,都是让他读到不想读了才不读的。
我爸送我上过三次学,我都流了泪。
初中的时候我掉过眼泪,因为我还小。高中的时候他送我去金山中学报名,因为我知道他是借钱送我去的,加上又感觉离家太远,所以我流了泪。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爸送我大学的时候。从初中到高中,我爸基本上都是用一根扁担挑着被褥行李送我去报名。上大学也是。那天我们从车站下车之后,搭了一辆公交车,结果方向还搭错了,第二次才搭到地方。我爸用扁担挑着大担的东西,我就挎着蛇皮袋,在校园里面走。我觉得在那里面是很难看到这样的场景了,即使是从农村来的学生,也很少看到蛇皮袋、扁担。加上校长有恩于我们,我们还带了一点礼物——一壶芝麻油、一只土鸡子,都是挑来的。我们两个人就在学校里面乱走,挑着东西到处找人,我就跟在我爸后面。我觉得真是……怎么说呢?如果我爸是一个高大雄伟的人,我不一定会有那种感觉。可是他比我还瘦小,而且穿得很破旧,包括我爸现在穿的也是……(哭)我看着他就心酸。
在学校寝室里面,其他同学都是有见识的人,在一起讲话都是嘻嘻哈哈的。到了晚上10点多钟,他们还在打扑克牌。我爸和我挤在一张床上,他跟我说:“你上大学之后,不像上初中、高中,现在离得远了,我就看不到你了,也不可能再督促你了。你看一放你们自由了,就开始打牌。都半夜时间了,他们还这个样子,你千万不要这样。”呵呵,他说得这么语重心长,我表现不出来。(笑)我们一直聊到很晚才睡。包括睡在我下铺的兄弟,后来回忆起来都说:“你看,我们都睡觉了,你爸还跟你交待这样那样的事情。”当时我们说话的声音很小,他们可能听到了一部分。这就是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后来我每次回想起这个场景,还会连续几天晚上都不舒服,都哭。
我还记得他送我上学那天,我们到食堂去吃饭,他就拣那些5毛钱一份的青菜打了一份,让我去买一份带肉的,1块2一份。我第一碗没吃饱,转头又去打了第二碗。反正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都很难受。我真的觉得……为什么我会经常回忆,因为我每次回家的时候,看到父母……都会觉得很不舒服……对不起……(哭)我一直觉得,在平凡村,像我爸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对不起,我今天谈得多了。
我上次看《暖春》,哭了。我的“哭”可能和有些人不一样。我看《暖春》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有的人可能是因为里面的情节而哭,而我却有很切身的回忆。想到我自己,想到我爸他们。有时候想,如果他不让我们读书的话……(哭)如果我没有读书,家里可能比现在好一点。可是我现在舒服了,他们却一点都不舒服,还是像原来那样过。有时候我觉得,这样不好,感觉欠他们的。
我现在尽量很少去回想以前的事情,看自己未来能够做什么事情去帮助他们。说实话,我现在带给他们的帮助几乎是没有的,至于能给他们带来多少钱,要看我自己能够努力到什么程度。其实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现在……不做事的人比做事的人说不定拿得钱更多,做事的人反而被不做事的人说三道四。有后台,什么事情都好办;没有后台,事情办起来会很难。
社会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太理想主义了
博士毕业后我选择了留校。我是这样想的,到了博士这个学历,如果去一个一般的企业,好像不如意。之前有很多机会去企业,算下来每年大概有7万到10万块钱,但是我放弃了。
我自己的性格呢,适合在学校里搞研究,因为我喜欢安安静静搞一些事情。从我家庭来看,包括我爱人,她希望留在一个相对稳定一点的地方,所以我最终选择了高校。包括现在,虽然我没出什么成果,尽管很多人很看重钱,我都不是太在乎。我总觉得这是我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那个时候同学之间相互请教问题,有些人就不愿意告诉你,但是对于我来说,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会原封不动地告诉你。我绝对不会像有些人喜欢卖关子。我爸也经常这样说,自己学了一样本事,能跟别人讲通,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包括现在做科研,我在课题组做一些事情,我从来不做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我跟学生讲课也是这样。
我现在做的研究都是一些很基础、很理论性的东西,论文和成果很难出,项目也很难做。看到别人在出,我心里还是有点着急或不平衡。我一直很不相信命,但有时候却不得不这么去想。我现在是个讲师,一个月3000多块钱,每天不仅要上课,还要在这个实验平台坐班,受一些限制。如果我自己想做点研究,只能是加班。我有时候也想,干脆出去做算了。我同学跟我讲,你就来我这里做。我的很多师弟,硕士毕业,不说是年薪10万,至少在两三年以内可以买车买房,这都是现成的例子。你说完全不羡慕,那也不可能。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你想,如果今后自己能赶上来,就不会有什么抱怨;如果你离他们越来越远,你会怎么想?所以有时候我也挺为难,挺犹豫……
我原以为我适合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呆着,因为学校里面是很纯洁的,可以安下心来做一些事情。但现在看来,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人际关系也十分复杂。在我的理想状态中,在高校里面搞研究,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但物质条件一定要满足你,这是一个必备条件。现在在高校里面,这点工资基本上无法让你安心下来工作。国外的科研机构,人家的教授和普通研究人员的工资差异是很小的,这样就能鼓励每个人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强迫别人去干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就在这里。现在少数人做的科研,我觉得比较假。这个东西,你切身体会一下就知道。你看美国的华莱士,在中国打开市场后,就开始乱了,就开始作假,图一时的利益,最后就垮了。你怎么和肯德基、麦当劳竞争?个别人做学术,也是一样的,稍微有一点名气了,就开始打乱战,开始弄虚作假,就开始不做了。而另一面呢,凡是那些愿意坐下来干实事的,不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反而……相当于很没劲的感觉。有时候我把这些问题想通了,就不再去想了。我觉得我自己的心态还可以,对钱不是特别看重。加上我现在成家了,要考虑很多事情,而且很多事情并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所以我有时候想,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我总觉得自己与这个社会有点格格不入。因为……毕竟……怎么说呢,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挺幼稚的。可能是因为我习惯按照个人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我以前的脾气很大,我要是感到不舒服了,就直接跟别人说出来。现在我的性格已经改变很多了,都是被磨炼出来的。心里不舒服了,我会跟我老婆说一说,有时候就去打一场球算了。我喜欢打球,觉得在集体的氛围里面更能找到自己。如果自己一个人闷着,就很不好受。
我觉得我自己不失败。只是觉得自己不太孝顺。在很多人需要你的时候,你还是帮不上忙。就像我姨,她女儿在上大学,她就觉得我应该可以帮她搞定工作,搞定其他什么。结果传到我爸妈那里去了,他们就希望我能帮上忙。要是举这些例子,说不完。从我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些要求都很难。以我这样的性格,要像别人那样暴发,去创造金钱,是不现实的。这让我感到我欠别人许多,欠这个社会许多。
今天你来采访我,我可以告诉你,有一点我比较高兴和自豪的是:从我们那一届开始,平凡村的大学生多起来了,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也开始重视起来了。再有就是要特别感谢当初的那些启蒙老师,如果没有他们很强的奉献精神,凭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采访手记:
听完杨学勤的故事,我想起了很多。因为他的很多经历,也是我的经历。但他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我不能比拟的,也是我需要学习的。
农村里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一个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想在外面走好,也不容易。杨学勤的故事,对当今的大学生,特别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值得一读。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