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NT$
490.0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NT$
395.0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将幸福视为人类最珍贵的价值,它也是诸多文学作品一再讴歌的主题。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个体如何获得幸福,幸福在生活中以何种方式呈现,幸福的价值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人们在追求幸福之过程中将面临何种挑战?……这些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讨论不休的话题。胡伟希编著的《生命的恩典幸福与痛苦》以审美与幸福的联系作为主线,对和幸福有关的问题一一展开加以讨论,建立起一门“幸福的形而上学”。
|
內容簡介: |
胡伟希编著的《生命的恩典幸福与痛苦》以审美与幸福的联系作为主线,对和幸福有关的问题一一展开加以讨论,建立起一门“幸福的形而上学
”,从各个角度诠释了幸福的含义类型以及幸福对我们的影响作用,揭示了人一生之中幸福和痛苦对我们的影响。《生命的恩典幸福与痛苦》特点:
1.思想的系统性。本书对个体生命与人类生活中纷纭复杂的“幸福现象”
从“人与世界共在关系”的角度加以梳理,阐明了“幸福”观念的含义,并对与之关联的概念与观念作了条分析缕的分析,建立起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幸福学”的理论框架得以整体展现。2.视角的多样性。本书吸收与综合了哲学、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观点与方法,对幸福观念从多角度加以探讨,以体现幸福思想研究的丰富学术内涵。总之,该书以理论分析与融会不同学科知识见长,内容富于哲理且融人了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
|
目錄:
|
第一章 幸福的形而上学问题
第一节 幸福的追问
第二节 幸福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审美与幸福
第四节 幸福的沉沦、痛苦与崇高
第二章 人是有待于完成的艺术品
第一节 幸福与教养
第二节 人格与审美
第三节 幸福感之分类
第四节 完美幸福与“游戏的人”
第三章 幸福的艺术
第一节 幸福的范导性原理
第二节 幸福的生成
第三节 幸福的种类
第四节 幸福的体验
第五节 幸福的价值
第四章 痛苦与超越
第一节 个体的生存性痛苦
第二节 文明的进步及其限制
第三节 痛苦的化解与超越
第四节 结语:幸福的星空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幸福的形而上学问题 第一节 幸福的追问 一、宗教的先知预言
人是为幸福而生的。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幸福的追逐却酿成了人类的苦难史:战争、瘟疫、饥馑、洪水,更有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猜疑、欺诈与争斗……一句话,不是天灾人祸,就是权谋伎俩,总是伴随着数千年人类文明的潮起潮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知识不断增长,各种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然而,人类从此就追求到幸福了吗?否!人们发现: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和生活视野的日益拓宽,人类的幸福感不仅没有增加,反倒离希望的幸福生活愈来愈远。于是人们开始疑惑:幸福是否真正存在?或者,它不过像“海市蜃楼”,是人类自我欺骗的一种主观幻相?
让我们由此开始思想的探索之旅吧:幸福啊幸福,你到底在哪里? 人类对幸福的最早、最深刻的思想探索,出现在古老宗教的先知预言里。
大约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有一位净饭王太子。这位太子生于深宫,从小过着优裕华贵的生活。太子长大成人以后,希望天下人都能过上和他一样美满的生活。但他外出巡游以后,竞发现所有人无逃于生、老、病、死的无穷挣扎之中,由此他得出了人生皆苦的结论。为了使人类摆脱痛苦而获得幸福,他创立了佛教。佛教认为:幸福不存在于世间的轮回之中;一个人只有排除世间的各种欲念,方能离开苦海,进入幸福的“涅檠”境地。在佛教看来,幸福与“世间法”是对立的;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戒了人间烟火去修“出世间法”。
应当说,古老的东方佛教对幸福的理解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它认为执著于世间事物将无法摆脱痛苦,而幸福是对平凡的日常性生活的超越,因此,人要追求幸福,必须破除世间的种种“我执”与“法执”,而去追求那精神性的超越之境。
自从佛教创立以来,世间不少人由于皈依佛门而获得了“佛法’’中的幸福。可是,佛教承诺的幸福不在人间却在出世间,这不符合大多数向往人间幸福的“众生”的胃口。因此,除了少数佛门弟子通过佛法修行获得他们向往的幸福之外,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还是希望在凡尘中来实现他们的幸福。
既然佛教承诺的幸福不在尘间而是出世间,那么,让我们将目光移向人类的另一种宗教——基督教。虽然基督教也像佛教那样认为幸福的乐土不在人间世而在彼岸世界,但它却希望在幸福的彼岸与人世之此岸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为此,基督教预设了一位最高造物主——上帝,认为世间的一切,包括人,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且人要服从上帝的旨意。天主教的上帝教导人要“禁欲”。这样的话,虽然幸福不在尘世间;但世间的种种禁欲活动,却成为进入天国享受幸福的通行证与奖励券。
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天主教将个人的获得救赎归结为从事各种圣事活动的话,那么,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则将世俗生活的全部领域都纳入救赎的范围,从而大大拓宽了“圣事”的内容,这同时也拉近了世俗的经验幸福与天国的超验幸福的距离。由此,基督教的信徒们既可以在平曰忙于世俗的种种事务与活动,包括享受人间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在耶稣基督规定的“礼拜日”到教堂获得精神的洗礼,去体验那超验的幸福。
看来,基督教关于“两种幸福”的说法似乎可以同时满足人们对世俗幸福与超验幸福的追求,但是,尘世幸福的内容却具有不同于超验幸福的含义。这种尘世的经验幸福与“天国”的超验幸福的分离是否会导致内心的紧张与分裂?这是基督的信徒们在体验幸福时常常会遭遇的问题。
中国的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人世品格,因此其心目中的幸福是人间的幸福。不同于佛教与基督教将幸福寄托于来生或天国,儒学承诺在现世中就可以获得幸福。儒学对于人间幸福的内容有具体的界定,这就是要求人生在世,要尽“做人”的义务。对于儒家来说,一个人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而且去身体力行,就会获得幸福。这里所谓做人,包括为人臣,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兄,为人子,等等。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三纲五常”。应当说,儒家对做人作了详尽的规定,而且强调践行的“功夫”。恪守儒家信条的个体,的确可以在这种儒学的修养与践行中体验到幸福。这种幸福与其说是肉体享受的快乐,不如说是精神意义卜的幸福。P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