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編輯推薦: |
一个纤毫毕现的人性标本,一份独特鲜活的社会档案。作家亲历拆迁事件全过程。乔叶以毫不妥协的有力笔触,描绘出利益之下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真实甚至是残酷的角力。在异常复杂棘手的现场,在层层逼仄的压迫感之中,她所刻画的人物看似狡黠沉着、精通世故,其实却经历着剧烈的内心起伏与煎熬。作品结合深邃的观察和有力掘进的语言,使读者从看似扭曲的种种现象中探寻真相,以及隐藏在背后的世道人心。
|
內容簡介: |
“我”姐姐家所在的张庄,即将成为市高新区的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着土地被征之前抢先盖楼,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偿。为帮助姐蛆脱贫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这一重大举措的参与者和背后军师。楼盖好之后,结成统一战线的十几家人家先后遭到上级部门的各种瓦解,一场巨大的较量拉锯战一样展开。在种种现实利诱或威胁面前,统一战线逐渐分崩离析,何去何从?怎么选择都令人心有不甘,结局出人意料,令人难以释怀。
《拆楼记》既有纪实作品的现场感,亦有小说的精巧架构与卓越的叙事技巧,更兼学者般的缜密与思辨力。它重在刻写人与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变迁;人心的向背与暗角,人性的脉络与真相,令人无力逼视。
|
關於作者: |
乔叶,汉族。河南省修武县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读者》杂志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三期学员。出版敦文集《坐在我的左边》、《我们的翅膀店》、《喜欢和爱之间》、《自己的观音》、《薄冰之舞》、《迎着灰尘跳舞》、《孤独的纸灯笼》、《爱情底片》八部,长篇小说两部。在《人民文艺》、《十月》、《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上发表过长中短篇小说五十余万字.多篇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小说精选》等刊物转载。被评为“中国十佳青春美文作家”,获首届河南省文学奖及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成果奖。长篇处女作《我是真的热爱你》人选2004年度中国小说长篇排行榜。短篇小说《取暖》荣登2005年度中国小说短篇排行榜榜首。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评“2006年度青年作家”。
|
目錄:
|
序
盖楼记
新区
高血压
情况
村景
筹谋
鸿门宴
田庄4·29
合作
后来
王永
心跳
拆楼记
告示
开会
首战
首拆
道理
五米
上访
西风烈
他们
底牌
杀手锏
杂事
后记
|
內容試閱:
|
去年,姐姐的大女儿苗苗考上了郑州轻工职业学院,这么一来,每次回老家,苗苗搭我的顺风车就成了必然。我和姐姐的日常联系也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各自出嫁之后,在姊妹五个中间,我和姐姐见面最少。原因很简单,我们五个里,唯有她现在还生活在乡村。我的乡村生活史在15年前就已经结束。曾经和其他三个兄弟在县城生活过几年,10年前调到郑州之后,我每次回去的目的地基本也都是县城,不到清明上坟或者农历十月初一给祖宗们“送寒衣”,再或是春节走亲戚,一般不会和姐姐碰面,对姐姐的情况也就所知甚少。兄弟姊妹多,哪能整天想着他们。各有各的活路,平常里,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没时间去特别关切谁。但是,苗苗在这里,经常见面,终归要絮些家常闲话,对姐姐的细节也就听得越来越多。听着听着,我觉得姐姐似乎是越来越陌生了:姐姐学会了卤鸡腿和卤猪蹄,姐姐从不刷牙,姐姐在绣十字绣,姐姐的小姑子因为信了邪教而住了监狱,姐姐正在给她的孩子做棉衣……
姐姐对我的感觉,应该也是一样。一年多来,每次我碰到姐姐,我们之间亲热是亲热,客套是客套,但也横亘着体积庞大的生疏。我会问她:“黏玉米那么贵为啥不种点儿?”“去磨坊磨面也太罗唆了吧?”她会问我:“听说你有仨电脑,要恁多干啥?”“整天坐飞机不害怕?多费钱。”我的提问,她的回答认真;她的提问,我的回答敷衍。但我并不觉得亏欠。我很清楚:无论认真还是敷衍,这些问答对我们之间的那道沟壑而言都只是杯水车薪。无论是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品质,那道沟壑都很难填补。主要原因当然在我。自从当了乡村的叛逃者之后——“叛逃者”这个词是我最亲爱的记者闺密对我们这些乡村底子、城市身份的人的统称——我对乡村想要了解的欲望就越来越淡。记者闺密对此也有深入潜意识的尖刻评价:只要有路,只要有车,只要有盘缠,只要有体力,所有的叛逃者都只想越逃越远。
对她的评价,我只用沉默应答。 “明儿能回吗?”那天是个周四,姐姐打电话问我。
“什么事?”我问。姐姐没事不打电话,只要打电话肯定是有事,而且八成还是钱的事,一般来说还不会太少。其他三个人虽然在县城,日子却都只是过得去,不如我宽裕,且又都是兄弟,有媳妇管着,不好贴补她。逢到用钱的事,姐姐也只有向我伸手。前两年她翻盖新房,我就贴给她了3万。
“没啥事。” “说吧。你先电话里说说,让我有个底儿。”P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