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NT$
454.0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NT$
398.0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NT$
2234.0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NT$
398.0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NT$
449.0
《
钛经济
》
售價:NT$
352.0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NT$
1469.0
|
內容簡介: |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采取这种论述方法和角度是与其所主张的多元人性论紧密相关的。罗素的人性论受休谟的影响,主张人性是历史的产物,而并非某种先天给定的东西。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性,即人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的具体体现。社会性是人性在社会中的表现,是人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历史的根本源头应该从社会制度和人性两个方面来寻求。因而在叙述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时,罗素注重对塑造具体哲学理论的社会背景的阐述,想以此来更深刻地解释具体社会背景中的人的哲学思考。“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非一个卓越的人做的孤立思考”,罗素对哲学史的权威论述使这部书成为每个人案头必备的哲学读本。
|
關於作者: |
罗素(Russell,1872-1970),20世纪英国声誉卓著的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罗素一生涉及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著述颇丰,其首要建树在数学和逻辑学领域,同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的研究还涉及道德、政治、教育、和平等方面。罗素的主要著作有:《西方哲学史》、《意义与真理的探究》、《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心的分析》等。
|
目錄:
|
编者的话
导读思想者的宏阔视野活动家的现实关怀
美国版序言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门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柏拉图的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第二十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 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 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 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卷二 从奥古斯丁到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导言
第一篇 罗马帝国后期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5世纪和6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特
第九章 11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波斯人阿维森纳
第十一章 12世纪
第十二章 13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卷三 近代哲学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三章 马基雅维利
第四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第七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八章 霍布士的利维坦
第九章 笛卡儿
第十章 斯宾诺莎
第十一章 莱布尼兹
第十二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第十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第十五章 洛克的影响
第十六章 贝克莱
第十七章 休谟
|
內容試閱:
|
宗教的衰微及其仍作为教廷统治和压榨体制的手段,导致世俗君主的反抗。出于民族、经济和道德的动因,世俗国家加强了对教廷的反叛。因而,宗教改革主导了16世纪后的欧洲思想史,并且和民族主义力量合作。新教徒要求原为天主教徒掌控的传播福音的权利,而世俗国家则要求原属于教廷的权利。教会的一统性权威遭到破坏。
这种变化的影响导致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和哲学上的主观主义倾向加强,从而导致有害于社会的个人孤立倾向的增长。这初步在哲学上体现为从笛卡儿、贝克莱、康德到费希特等强调“我”、“我思”的重要性。反对任何法律束缚的再洗礼派学说,以较为缓和的形式扩展到荷兰、英国和美国。新教徒对个人良心的强调也使哲学上的主观主义加强,其表现为卡莱尔和尼采的英雄崇拜。浪漫主义运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这种主观主义影响的结果。
作为对这种主观主义有害形式的反驳,一个是洛克的试图为国家和个人划定界限的自由主义学说;另一个是从不同角度为霍布斯、卢梭和黑格尔所代表的国家崇拜理论,其实践者为克伦威尔、拿破仑和近代德意志。
从公元前600年到今天,哲学家们可分为崇尚不可验证宗教教条而敌视科学的纪律主义者和尊重科学、理性而反对先验的宗教教条的自由主义者。这种对立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于过去的各个时代,而且也必然延续到未来。在双方的争论中,可以说每个都掌握着部分的真理,而同时又有自身的谬误。过分强调传统则容易泥古不化,过分重视个人则会导致个人独立性的膨胀而陷入另一个极端。实际上,传统也具有其应得以继承的合理因素,个人主义倾向也存在由于对程度的不适当的把握而造成有害影响的风险。自由主义的本质就是企图既维持社会秩序,又保障个人自由,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这种企图能否成功,只有未来才能够断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