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马骏点将:拿破仑

書城自編碼: 19129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政治人物
作者: 马骏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086669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12-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6/1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09
《 三言二拍看明朝(附DVD光盘1张) 》
+

NT$ 291
《 马骏解读孙子兵法 》
+

NT$ 190
《 为将之道 二战名将的成长之路与管理艺术 》
+

NT$ 228
《 马骏说孙子兵法 》
編輯推薦:
1、
拿破仑的永久“魅力”。他是每一个军事家学习的典范、“军迷”心中的战神、政治家眼中的“伟人”、普通大众心中永远的“迷”。
2、
揭秘拿破仑的成功“密码”,富有启示。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传记,而是通过拿破仑本身的性格优缺点、他的带兵之道、选将之道、决胜之道、治国之道等等不同侧面,探求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又为什么最终遭遇滑铁卢而一败涂地?
3、 细节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比如拿破仑的长相、性格、家庭、爱情等等。
4、
本书作者马骏教授,特别会讲故事,富有个人魅力,拥有大批忠实粉丝。马骏教授是著名军事历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长期作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科教频道,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的嘉宾,出镜率非常高。
5、
本书为央视《百家讲坛》重点打造的新选题,现已经频频播放预告片。节目将于5月14日开始播出本节目,一共十六讲。书中插入有关拿破仑的16幅精美油画,并附赠作者讲座光盘一张。
內容簡介:
一位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战神,法国凯旋门和旺多姆铜柱的缔造者。
一位“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钢琴一样”的政治艺术家。
有人说他是独裁者,但他是法兰西民族永远的骄傲。
那么,真实的拿破仑到底什么样?
他为什么能缔造如此的辉煌,又因何遭遇滑铁卢而最终一败涂地?
听拿破仑的故事,看拿破仑成为拿破仑的“关键”!
本书是依据著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马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同名讲座整理润色而成。书中插配有关拿破仑的16幅精美油画,并附赠作者讲座光盘一张。
關於作者:
马骏,1953年生于沈阳。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院校育才金奖获得者。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青年时期,上山下乡当过知青、抽回城市当过工人。1978年,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求学,获取了历史学学士学位、军事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国军事历史、外国军事思想和国际政治研究,主要著述有:《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马骏说孙子兵法》、《马骏:晚清军事揭秘》、《为将之道》、《世界武装力量发展史》、《外国战争史与军事学术史》、《日俄战争史》、《日本军事战略研究》、《外国军事史学研究概论》、《科索沃战争研究》、《二十世纪经典战役纪实》等著作。
2005年在百家讲坛主讲“二战人物”。此后,多次成为北京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主讲人,讲授军事历史知识。
目錄
第一讲 科西嘉的“小雄狮”
 诞生在律师家的“科西嘉小雄狮” 善于思考,喜欢学习 性格倔犟,自主能力强 自律执着,多张少弛
崇拜英雄,支配欲强
第二讲 数年苦寒打造“剑刃”
 “天才锁匠”皇帝圆了拿破仑的当兵梦 在少年军校的日子 孝心让他与海军无缘 嫖娼的污点 向革命者开炮
第三讲 新星升起在土伦
 牛刀小试 流浪巴黎 土伦之星
第四讲 铁军洪流
 一切为了战 不玩花架子 思想的自由换来行动的自由 “不要人渣”
第五讲 决胜之道
 把握目标——灭敌比夺城好 攻势作战——先下手为强 集中兵力——以大吃小 出奇制胜——石头、剪子、布
第六讲 士兵永远第一
 清高是军官的大敌 永远不要欺骗士兵 疾病比敌人还危险
第七讲 要能人,不要完人
 英雄不问出身 无智慧者不可为将 不求全责备
第八讲 繁荣经济
 经济繁荣才能确保秩序稳定 农业是基础 大力兴建基础建筑,解决失业 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九讲 改造法国
 颁布宪法,结束“民众狂欢体制” 制定《民法典》,稳定社会秩序 重组公共教育制度,培养真正的人 弘扬正气,净化风俗
第十讲 “王霸兼治”的皇帝
 建立王权政治 建立警察国家 建立民众“心悦诚服”的社会
第十一讲 拿着战刀与橄榄枝的外交家
 我的目的——掌握欧洲的天秤 外交要由实力作为后盾 打拉结合,建立安全圈
第十二讲 爱好与作风
 喜欢过简朴的生活 喜欢快节奏工作 极其矛盾而鲜明的个性
第十三讲 家庭与家族
 好母亲是心灵的圣殿与源泉 如同父亲般的二兄 “只要能多生孩子,就是好女人”
第十四讲 超级“大粉丝”
 “乐圣”贝多芬 哲学家黑格尔 文学巨匠歌德
第十五讲 帝国的结束
 知进而不知退,能发而不能收 高度集权束缚了元帅们的主动性 英雄“气短”
第十六讲英雄之死
 到美国去,把余生献给科学 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日子 巨星陨落
內容試閱
第五讲 决胜之道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拿破仑打造一支铁军的历史过程。他率领这支铁军连续征战了十五年,几乎打遍欧洲无敌手,被人称为“战神”。他一生中指挥过几十场战役,比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这三个他所崇拜的古代英雄所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他打的许多经典会战,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战例;他的许多军事思想,成为世界各国的军事圭臬和准则。那么,拿破仑是如何打仗的?换句话说,拿破仑的决胜之道是什么呢?
把握目标——灭敌比夺城好
通观拿破仑一生进行的几十场会战,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力求消灭敌军的兵力,是拿破仑作战行动的基本目的,是他决胜之道的中心内容。他把这个思想,贯穿于自己的全部军事活动之中。
在拿破仑之前,作战的目的可不是这样“简单”。那时的统帅打起仗来,什么都想要——城池、土地、土地上的民众、财富与女人等等,似乎想通过一次作战要把敌方的全部纳入自己的囊中。要知道,当军队承担起超过其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要求时,则会犯一个兵家大忌——蛇吞象!
从思维理论角度讲,目标与能力必须保持平衡。力量要按照目标的要求去建设,而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到力量的可能性,两者之间一定要保持平衡。如果一个统帅面临着目标过大而力量不足,则要考虑提升力量,让力量达到目标的要求;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达不到目标所要求的那样,就要放弃目标或者降低目标,或者使目标分阶段执行。一支军队再强,也有其力量的极限。如果作为统帅给自己的军队赋予太多的任务,多到超过军队自身的能力时,那么就违反了这个定律,他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拿破仑这个身高只有一米六九的统帅,思想却超越个子高于他的其他欧洲国家的统帅,在这个问题上,他始终看到歼灭敌人重兵集团要比夺取城池、占领土地、掠夺财富与女人重要得多。后来,当有人问他作战的诀窍时,他的回答是:“在欧洲有许多好的将领,但是他们一下子期望的东西太多,我看见的只有一个——敌军的兵力,我全力去消灭它。因为我确信,随着敌军兵力的被歼灭,其他一切也随之而土崩瓦解。”
拿破仑在战争中,从来不是先去夺取敌人的领土,而是首先寻找敌人的军队,并且力图在一次或两次会战中把敌方的重兵集团歼灭,进而夺取胜利。
我举一个战例:1806年10月,拿破仑率法军在耶拿战役中打败普鲁士的军队主力后,继续向东推进,企图将与普鲁士结盟的俄军打垮。
1807年1月,俄军统帅莱昂蒂?本尼格森率领的约七万俄军和八千普鲁士军队,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出发,迎击法军。而拿破仑也调集约七万军队,希望抄袭俄军后路。本尼格森得知法军动向后,返军艾劳,迎战法军。由于俄军与普军距离本土近,拥有良好的作战基地,所以法军在艾劳会战中没有达到歼灭敌军重兵集团的目的。
然而,拿破仑并没有罢休,在双方休战对峙的时候,他不惜提前征召1808年的新兵,向东奔波几千公里赶到作战地域,决定在东普鲁士的弗里德兰歼灭敌人的主力,迫使俄国退出第四次反法联盟。
本尼格森闻知法军进攻,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企图退出现在的阵地,向弗里德兰地区转移。
弗里德兰,现已改名为普拉夫丁斯克,是位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东南二十七英里、艾劳以东十五英里的一个小镇。拿破仑迅即决定夺取这个战略要点,以阻挠俄军撤退。
6月14日,会战打响。为什么拿破仑选定在这个日子开战呢?原来,拿破仑是想讨个吉利,这一天正是他在1800年取得马伦哥会战大捷七周年的纪念日。马伦哥会战,是拿破仑当上法国第一执政后指挥的第一场会战,他对这次会战,一直引为自豪。因为有了这次会战的胜利,法国粉碎了第二次反法联盟的进攻,并巩固了革命的胜利,也进而巩固了拿破仑在法国的地位。
清晨3点,拿破仑下达了作战命令。下午5点30分,拿破仑下达进攻的命令。他给手下大将炮兵司令塞纳尔蒙将军的命令是:用猛烈的炮火对弗里德兰桥梁进行拦截射击,决不能让敌人重兵集团通过这座桥跑掉。
几十门火炮的威力终于发挥了作用。到了晚8时,本尼格森的军队已是溃不成军。拿破仑以伤亡一万二千人的代价,取得了这次会战的胜利,歼灭敌军四万多人,并缴获了敌军几乎全部的火炮。
把敌人的重兵集团歼灭了,剩下的就好办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迫向法国求和。
6月25日,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中游一只设有篷帐的木筏上举行会晤,双方最后于7月7日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拿破仑将整个西欧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尤为重要的是,俄国也被他拉了过来,成了他对英经贸战中的盟友。
拿破仑“灭敌比夺城好”的作战原则,是其称雄欧洲十余年的诀窍之一,马克思曾指出:拿破仑两大老生常谈的作战诀窍之一,就是“主力只用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消灭敌人”。这个原则,对后人的作战思想影响巨大。
有西方兵学之父之称的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克劳塞维茨参加过拿破仑战争,他的敌人拿破仑给他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是:“拿破仑统帅的法军对普军迅猛的进攻,以力求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作为战略目标。”而自己国家的军队,还把战争目的局限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面。对此,克劳塞维茨感到极其痛苦。后来,他在《战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的感受:“直接歼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必须被置于首先考虑的位置。”
中国军事家毛泽东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三,就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攻势作战——先下手为强
为了实现“灭敌比夺城好”的目的,拿破仑毫不动摇的理念是:无论是战略进攻中的战役,还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都以对敌人发动攻势作战作为歼灭敌军兵力的主要手段。他说:“要像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古斯塔夫、腓特烈等人一样地发动攻势作战……要以他们为楷模,必须经常先攻击,容许自己受攻击实在是大错——这是成为名将和了解战争艺术秘诀的惟一途径。”
早在19世纪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后,人们就开始对拿破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什么他的兵力始终比他的敌人少,却总是能取得胜利呢?后来,恩格斯在给《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的《攻击》条目中,找到了一个准确的答案:“这位完全为了保卫遭到敌人侵犯的国家而战的统帅,在一切地点一有机会,就向敌人进行攻击。”
历史正是这样。
早在土伦会战时,刚刚崭露头角的拿破仑就认为:“凡是留在堑壕中的人,是一定会被击败的——这是战争的一条公理!”
战争学问可大了,在哪里摆兵、在哪里布阵、天气条件好时如何打、天气不好时打仗要注意什么、炮兵实施炮火攻击后应该怎样做、怎样用兵才合理等等,都有一套原则;两军对垒时,各自都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像下象棋一样:当头炮,把马跳,出车拱卒是一套。双方各出奇招,你打我的弱点,我打你的痛处,都想尽办法希望战争朝着自己希望的结局进行。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意识,要想把“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存在,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是不是善于主动进攻。在战争这个领域最能体现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意义,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攻势作战,哪怕是在防御的时候,也不被动挨打,而是通过主动的攻势达到防御目的,才能让战场上的统帅“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拿破仑就是这样一个统帅,逢战必采取主动攻势作战。通过其在1814年春天的作战情况,我们可以“一斑见全豹”。
1813年,欧洲国家组织的第六次反法同盟集团,提出与法国议和,要求法国完全放弃德意志、意大利和西班牙。
当时,拿破仑遇到了许多国内外困难,战争的持续进行超过了国力承担的限度,民众越来越多地滋生了厌战情绪。但是,拿破仑的性格与对荣誉的嗜好,都不允许他自己在没有取得一个像样的胜利之前就与自己的敌人和谈。
于是,他在1814年春天,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重新回到了他的最佳精神状态。
2月10日,他在尚波贝尔会战中,歼灭了俄军一个师的兵力;次日,他又在蒙米赖会战中,歼灭了俄军与普军一万人;14日,他在沃尚会战中,击败了普军名将布吕歇尔率领的军队,歼敌达九千人;18日,他又在蒙特罗会战中,大败奥军,将敌人赶过塞纳河,迫使奥军统帅施瓦尔琴堡向拿破仑求和。
在短短的八天里,拿破仑连续进行了四次攻势作战,歼灭敌人数万,并取得了非常有利的战争态势,足以见得攻势作战理念在拿破仑的心里是多么的牢固!
即便是进行防御作战,拿破仑也认为:“整个战争艺术,就是在合理而慎重的防御之后,又继之以迅速而大胆的攻击。”如在1809年4月,数量上占有优势的奥地利军队六万六千人猛烈进攻法军,拿破仑命令达武将军借助森林密布的大拉贝河谷,通过适时有效的反击稳定防御,然后他亲率主力,向奥军主力左翼发起猛攻,把强大的奥军赶到多瑙河的北岸,最终取得了埃克缪尔会战的胜利。
集中兵力——以大吃小
战争和其他领域不一样的地方很多,如日常生活讲规则,讲道德,为人要真诚,不能不诚信,而战争则讲“诡道”,用兵时,什么计策都可以用,什么损招都可以出,什么糙手段都可以使,只要能取胜就行,不会管你诚信不诚信。在你死我活的战争领域讲道德,没有什么意思。
再比如,体育比赛讲求势均力敌,足球比赛势均力敌才有意思,悬殊太大,没看头。而且如果犯规,还可以罚下场,因为体育比赛有规则,违反规则,观众就不干了,非把你哄下去不可。而战争则不然。定计时,统帅要看双方力量对比,但是用兵却讲求实力悬殊越大越好。统帅用兵追求的是“以大吃小”、“以众敌寡”、“以强击弱”。因为,只有这样的打法,才能赢、才稳赢、才全赢。相反,如果不这样打,就如同螳螂与公鸡相拼——必死无疑。
拿破仑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战略首要目标,并且通过攻势作战达成这一目标。那么,怎样进行攻势作战呢?拿破仑要做的就是想着法的让敌我双方不势均力敌,变着法的要以大吃小,即他非常重视集中兵力的原则(concentration)。拿破仑认为:“要把最大兵力尽可能集中在战场上,分布军队的艺术,就是战争艺术。”他在写给哥哥约瑟夫的信中说:“如果能够正确地集中,即便是劣势兵力,也还是能够在战场上的决定性地点,形成局部优势的兵力。”
拿破仑的名言是:“多兵之旅必获胜。”他惯于在每一次会战中形成集中突击的拳头,力求各个击破敌人。他指挥的几十次会战中,常常总体兵力处于劣势,但是总是能在战场上形成局部优势兵力而完成“以大吃小”、“以众敌寡”、“以强击弱”,进而取得最终胜利。
我们以发生在1796年冬季的阿尔科拉会战为例,看看拿破仑集中兵力作战的理念。
1796年,拿破仑在意大利,将奥地利军队包围在号称“意大利锁钥”的曼图亚要塞。奥军被围整整五个月后,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势,奥军派名将阿尔文齐将军前去解围。阿尔文齐是哈布斯堡王族成员,率领一支数量多且作战力强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几次进攻法军,给法军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拿破仑面对优势的敌人,决定采取收缩战线的战法,有计划地进行后撤,收拢了拳头,占领了有利阵地,最后出拳打人。拿破仑以局部优势的兵力,各个击破分散在数地的奥军,彻底击败阿尔文齐,三天歼灭奥军四万五千人,缴炮六百门。最后,逼迫奥地利签订了和约。
出奇制胜——石头、剪子、布
两军对垒,都想战胜对手。既然敌人不能轻易就范,不肯按照我的节奏跳舞,那么,就让我来适应他的节奏跳舞吧。为什么?因为这种打法,敌人几乎没有抵抗力,只要操作得当,敌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你牵着鼻子走。这样的打法还能打不赢,还能不让敌人轻易就范?这就是孙子所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的道理。
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就意味着不要与敌人硬拼,而是智取,进而达到“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谁都知道,力量是有限度的,世界上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作战中,兵力、火力、物力等等都是有形的物质,总会有穷尽的时候。而头脑、谋略与妙计则是无形的智慧,不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越用越灵光。所以,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必须用智慧,达到出奇制胜。
那么,如何“出奇”呢?从兵法上讲,“奇”是相对于“正”而言的。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说,战争的基本形式是以正规军正面对垒,以求自保不败;但是真正事实上主宰胜负的关键,却是使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谋诡计,使敌人措手不及或无法应变而轻松取胜。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变化之妙,深不可测;运用之巧,恰到好处;招数之多,更无穷无尽。
“正合”,是你打我,我就要还手,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采取对等行动——用毛泽东的话讲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是,以正应正,却不能取胜。
“奇”,则是讲“以奇破正”,以奇取胜。你出招,他接招,有来有往,说的是“正”;而你出招,他无法接招,或者接了也招架不住,这就是“奇”。就是说,当我必犯人时,如何做到能够取胜。
那么,如何出奇制胜呢?就需要统帅在战场上运用智慧,寻找敌人的弱点,而把自己的弱点掩藏起来,用自己的强点攻击敌人的弱点。这就是“虚实之术”。中国人小的时候经常玩一种游戏,叫“石头、剪子、布”。“石头”是实,五个指头全都收在一起,握成拳头;“剪子”是半虚半实,只伸两个指头,还有三个指头握着;“布”是虚,五个手指全部张开。虚可以包实,实可以破虚。打仗就是这样,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对方摸不着头脑,找不着北,最后达到取胜的目的。
拿破仑在这个方面简直玩得出神入化,他有一句名言:“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求方法的战争。”这句名言讲的就是如何通过智慧,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他的出奇制胜有两招:
第一招:快速机动。1805年8月下旬,面对欧洲各国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联合进攻,刚刚当上法兰西帝国皇帝的拿破仑,果断地放弃曾经梦寐以求的渡海作战计划,迅速改组了准备渡海作战的部队。准备把十七万六千人的兵力,从英吉利海峡岸边用强行军的速度调到多瑙河前线。这个距离大约在八百公里,如果按照当时步兵每分钟走七十步的传统行军速度,一般要用四十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到达。而拿破仑却命令他的军队以每分钟一百二十步的速度,每天行军二十四公里向前线开进。结果到9月26日,他的军队全部到位,并迅速抢占战略要点,将奥地利的军队合围在乌尔姆地区(今天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同年10月20日,守军司令麦克?冯?莱贝里希在绝境之中,被迫开城投降。拿破仑的士兵纷纷说:“皇帝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战争方法,他所利用的是我们的双腿,而不是刺刀。”恩格斯曾专门撰文,总结了法军这次会战胜利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时间就是军队”的著名观点。
第二招:骗敌调敌。1805年12月,在著名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中,拿破仑的法军只有六万五千人,而俄奥联军却有八万二千人。根据双方兵力的强弱态势,拿破仑故意让自己的军队后撤几英里,并让侍卫长萨瓦里将军打着休战旗,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请示停火二十四小时。亚历山大一世果然上当,误认为拿破仑是想向维也纳方向退却。于是,拒绝俄军名将库图佐夫的建议,不等更多的援兵到来,就分兵向法军的右翼迂回,企图切断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法军退向维也纳的后路。
拿破仑见敌人上当,毅然放弃普拉钦高地,决定趁敌人迂回到他的右翼之时,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暴露的侧翼。2日,会战打响。当拿破仑看到俄奥联军冲下普拉钦高地加入作战时,高兴地拍了拍手,大笑道:“哈哈,我就不相信他们不会犯错误!”于是立即命令苏尔特将军率两个师夺取普拉钦高地这个要点,在俄奥联军两翼中间打下了一个楔子。敌人见兵力完全被割裂,这才发现上了当,发疯似地向高地冲击,企图夺回高地,结果均被击退,连俄军总指挥库图佐夫都受了伤。最后,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被迫逃走。大批俄奥联军很快被法军压缩到扎钱湖上,拿破仑又下令炮击湖上的冰面,冰上的敌人除了被击毙外,更多的是掉在冰冷的湖水里被淹死。
最后,拿破仑以伤亡八千八百人的代价,换取了歼敌二万七千人的胜利,粉碎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这次会战可以说是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之一。恩格斯曾专门撰文高度赞扬这次会战,他说:“奥斯特里茨战役,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这次会战,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拿破仑真是军事天才——如果有天才的话。他总是让自己的敌人摸不到头脑,找不到北。一个被俘的老军官曾经在战败后沮丧地说:“跟我们交战的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他总是时而在我们前面,时而在我们后面,时而又在我们两侧,而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什么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应该怎样配置我们的兵力才好。在战争中,这种方法是受不了的,它违反一切常规。”
我想,当年拿破仑敌人的这句话,是对拿破仑决胜之道的最好总结。
军队的基础是士兵,军队的脊梁是士兵,没有士兵,统帅再好的作战理念,也不可能实现。那么,拿破仑是如何带出一支能够完美落实他作战理念的士兵队伍的呢?我们下次再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