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何使用这本书
正文(UNIT001-UNIT192)
WORD LIST
附录一 Word List
附录二 常见元音的拼法
附录三 常见辅音的拼法
附录四 TOEFL常见熟词僻义表
內容試閱:
前言——真的只是词汇问题吗?
我前一本词汇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于2003年第一次付印之后,几经再版,多次加印,几年内畅销十几万册(盗版不计其数)。作为作者当然不免为之欣喜,但另一方面却又颇有些难以释怀。为什么呢?
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在编撰《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时尽管已力求做到完美,但仍自觉远远不够。起码我知道仅仅靠一本词汇书无法帮助学生解决所有问题。
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不断验证我的看法,那就是:尽管词汇量的大小会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效果,但除此之外一定存在更加隐蔽却又更加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缺乏基础词汇量往往让学生举步维艰,但是好不容易跨过这个门槛的学生在筋疲力尽之余却发现自己的境遇不仅没有太大改善,甚至感觉更糟——每个词汇单独拿出来好像都认识,怎么放在一块却死活看不懂呢?
如果仅靠词汇量就可以解决一切,又怎么会出现这种无法超越的尴尬?
如果我们把每个单词比喻成一块砖头,而把一篇文章比喻成一栋房子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明白文章并不只由词汇构成——除了砖头之外,还要有很多其他材料,最容易想到的起码还有钢筋和水泥。并不是你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砖头就意味着你肯定能够盖出比别人更大的房子;如果你只有砖头而没有钢筋水泥的话,你有的只不过是砖堆而已。实际上,我们都宁可砖头少一点,但一定要有足够的钢筋和水泥——这样的话我们就能造出房子。即便因为砖头没那么多因而房子小了一点,但是,毕竟还有房子可住,比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的砖堆好多了吧?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类比,它可以把事情讲得特别清楚:
An essay is written with words just as a house is built with
bricks, but merely a collection of words cannot be called an essay
any more than a pile of bricks can be called a house.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解决的问题。传统词汇书(包括之前我写的那本)的局限在于只提供砖头,不提供钢筋和水泥。举例来说,“habitat”这个单词,学生背过,知道是“栖息地”的意思;“destruction”这个单词学生早就认识,知道是“破坏”的意思;但是由于缺乏“水泥”,并不知道“habitat
destruction”是“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aments that
endangered species are confronting with…”注意,我不是在说学生们看着“habitat
destruction”猜不出“栖息地破坏”这个字面意思;我是在说,学生们看着“habitat
destruction”往往并不能把这两个词拼起来之后再与“protecting endangered
species”或者“biological diversity”等概念联系起来。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好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才能发挥作用,然而坏习惯无需积累就可以时时暗自发挥作用。很多学生由于一直以来放眼“房子”的同时只关注“砖头”,而忽视“钢筋与水泥”,在每天遇到的尴尬数不胜数却又不明就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prey”这个单词,很多学生在词汇书中背过,知道是“名词,1
被捕食的动物;2 牺牲者、牺牲品”,然而,加上另外一个不可能不认识的词“bird”——“birds of
prey”,很多学生就会“以为自己认识”。这个词组“birds of prey”是什么意思呢?
很可能与他们想的(其实是猜的)恰恰相反,“birds of prey”的意思是,“猛禽、食肉鸟”。
我在讲座中经常提到这个例子,每次都会有人在台下惊呼“天哪!”每次我都会宽慰大家“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并且我会接着说,“其实,你不知道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并不知道‘你不知道’。”现在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窘境来自于何处了,那摆脱困境就有了希望。在此之前,那种“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窘迫,曾经使得多少人好似玻璃瓶中的苍蝇,总是“看得见光明却找不到出路”……
前几年,我曾经一度尝试着使用“分类词汇”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扩大词汇量。尽管这么做在效果上来看显然要比“只提供单词列表”(就算加上例句)强出许多。但依然存在一些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局限。现在,我可以用“砖头、钢筋、水泥和房子”的类比很生动地解释“分类词汇”的局限了:传统词汇书提供了“砖头”,分类词汇书不仅提供了“砖头”,还提供了“钢筋”(即,分类)——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并没有提供“水泥”,所以当然还有所欠缺。
近两年,我一直在尝试“细分专题+精简篇章+短词汇表”的模式帮助学生打造“扎实的基础词汇量”,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在这种模式中,砖头、钢筋、水泥、小房子一应俱全。很多学生往往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基本掌握两千左右的核心词汇,并且掌握了词汇与词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区别。
如果不通过篇章学习词汇,学生就很难把“L列表中的‘limb’”与“T列表中的‘twig’”联系起来——“limb”是“主干”,“twig”是“枝叉”(事实上,大多学生只知道“limb”是“人的四肢”,而从来没想过这个单词与“树”有什么关系)——这是词汇与词汇之间的联系;很多学生不知道“rodent”(啮齿动物)必须不停地“gnawing”(磨牙)(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啮齿动物”是什么东西;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就算背过各种“高级词汇书”却只知道这是个名词:“不断的苦痛”)——这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fault”在大多数语篇中是“错误”的意思,然而在涉及到“earthquake”(地震)的语篇中,往往更可能是“断层”的意思——这是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adaption”(适应)这个概念在生物学中是一种竞争力的表现,但是在哲学中往往被当做是无力坚持而最终妥协的表现——这是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区别。
如何使用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