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NT$
1190.0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1、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散文奖获奖者——“鬼才”马伯庸之力作。
2、国内第一部系统讲述电报对中国历史变革的影响及逸闻趣事的作品,从电报的角度写近代史,既传奇又八卦。
|
內容簡介: |
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到2008年,全国只保留了八个电报中心,电报也已基本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斯事已逝,现在回想当年电报的辉煌以及辉煌背后的种种故事,叫人不胜感慨。作者援引史料娓娓道来,于八卦闲谈中,讲出一段不一样的中国近代史。
|
關於作者: |
马伯庸:知名作家。作品范围涵盖科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著有多种小说、散文、杂文等。已出版小说《她死在QQ上》、《风起陇西》、《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曾荣获2005年度科幻世界银河奖,2010年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
阎岸:字乃川,善感多思的典型双鱼男。师从雨果、大仲马、斯?茨威格、王小波、俺娘,可惜除了最后一个以外,我都没见过。喜欢历史,也爱文学,对自己的最高期望是能够写出如同小说一般的精彩的历史,或者像历史一样厚重的小说。虽然天资有限,生性疏懒,但仍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
目錄:
|
序
西方早期电报发展
制夷“鬼奴”——丁日昌
电报教父盛宣怀
“暗度陈仓”与“定军山”——大北公司海旱事件
电报与晚清政治
邮传部风云
惜墨如金——中文电报的奥秘
中文电报与密码
电报史上的奇观——民国通电趣谈
母亲的话
|
內容試閱:
|
序
电报是改变人类文明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在电话普及之前,它肩负着世界交流的重大使命,是人类第一次可以快捷、方便而且高效地远距离传递信息。
比起在欧美的发展,电报进入中国的时间略晚,它始于晚清,盛于民国。从清末开始,电报的身影一直贯穿整个民国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刻地影响到了那一段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从一开始的抗拒、抵制到将信将疑地接受,再到走“有中华民国特色的电报路”,中间波折不断,花样百出,有守旧,有创新,也有东西方文化在电报中的融合。许多重大的清末与民国历史事件,都靠了电报才得以发生;而同时代的许多历史名人,更是与电报这一新鲜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恰好处于十字路口,后有封建王朝的包袱,外有西方列强的物质与思想冲击。电报的出现,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件前所未有的武器,一件可以改变传统的武器。封建王朝掌握了这件武器,可以更迅速地维护统治;革命党掌握了这件武器,可以更高效地起义串联;北洋军阀掌握了这件武器,可以让他们的军队更为强大;讨袁护法等军掌握了这件武器,可以更广泛地赢取民心,占据舆论高地。
电报特有的强大功能,使得这个老大帝国的诸多方面露出了崭新面貌。它改变了政客们的斗争手段,改变了军事家的战略战术,改变了文人墨客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形态。可以这么说,电报在中国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如何以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
清末有一位大诗人叫黄遵宪,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此人虽然出身书香门第,国学素养深厚,且在清廷身居要职,却没有晚清大部分官僚的迂腐之气,思想十分开明。他跟随何如璋去日本做过参赞,去美国、英国、新加坡当过外交官,还亲自编撰《日本国志》、办《时务报》,经历丰富,见识广博,思维活跃,这在清末官员中是不多见的。
黄遵宪一生追求诗界革命,早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写出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样的全新主张,反对清诗几百年来的拟古倾向,主张“旧风格含新意境”,用旧瓶装新酒,描摹现实。有他一力推动,晚清诗坛为之一澄,时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黄遵宪的诗作也与寻常腐儒不同,专好以古诗咏新物,充满新奇体验。他二十七岁去北京参加会试时,就曾经咏过一首《由轮舟抵天津》,在诗中首次提到了“轮舟”这种西洋的新奇发明,可算得上是发前人所未发。后来他去美洲、欧洲等地游历,所见所闻无不奇异新颖,他的诗中于是便充满了对西洋这些“奇技淫巧”的赞叹与钦慕。
比如他写火车:“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去美国观摩选举演讲后写道:“盘盘黄须虬,闪闪碧眼鹘。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无不新奇清雅,贴切自然,至今读之仍值得玩味。更好玩的是咏轮船,他前面大写女子盼夫早归之思,虽有轮船火车犹嫌太慢,然后笔锋一转:“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热气球。”连热气球都入诗了,可谓是紧贴流行时尚——黄遵宪诗中的热气球指的是飞艇,要知道,那会儿人类第一艘飞艇法兰西号才面世不过三年工夫罢了。
所以,钱钟书在《围城》里借董斜川之口评论说,“东洋留学生捧苏曼殊,西洋留学生捧黄公度”,也是有道理的。相比起当时国内抱残守旧的那一班老学究,这种灵活脑筋不受西洋留学生欢迎才怪呢。
黄遵宪曾经写过一首咏物诗,写得很好,直接可以拿来作谜面,有兴趣的人可以猜一下,全诗如下: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见闻,使我容颜悴。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诗里写的是相思之苦、别离之情,载体却不再是手帕、铜镜、信笺之类的传统寄托,而是一种能够“一闪至君旁”的好玩意儿。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就是电报。
更早的时候,晚清另外一位大诗人戴启文也写过一首咏电报诗。他和黄遵宪立意不同,里面充满了国人第一次目睹电报功能时的惊奇:“五岳穷云海澄练,纬地经天长一线,重洋万里纸鸢风,暗地机关人不见。”
无论是黄遵宪,还是戴启文,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电报“一闪至君旁”、“
重洋万里纸鸢风”的神奇特性,充满了赞叹和惊艳。诗人的想象力通过电报这种奇妙的工具而飞扬恣肆,别有一番境界。
他们的观感,基本上可以代表那个时代中国人对电报的全部想象。正是这一点惊异,逐渐牵引着电报这种西洋的“奇技淫巧”融入时代的脉络,融入国人的生活,与历史进程密切相连,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如今的人们对于电报恐怕已经非常陌生了,除了春节晚会上主持人还能念念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报以外,日常生活里这东西几乎已经绝迹。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
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曾几何时,电报是华夏大地辐射最广最远的通信手段,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全国只保留了八个电报中心。现在的北京电报大楼已经名不副实,根本看不到电报业务的窗口了。
斯事已逝,现在回想当年电报的辉煌以及辉煌背后的种种故事,叫人不胜感慨,总觉得不回顾一二,未免可惜。本书并非学术研究,亦非史证考据,无非是以电报为纲目闲说几段故事、几则轶闻,凭吊几位古人,聊作纪念,读者识之。
西方早期电报发展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扁平的世界;现在的地球,是一个村子。
三次赢得普利策奖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名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写道,从1800年一直到
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电报、蒸汽船、铁路到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世界变小了。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则是这样阐述地球村的意义的:“地球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变得相互间更加了解了。”
如果说在全球化的浪潮到来前,世界还是分散和孤立的一个个板块的话,那么现在,国家与国家——乃至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被各种发明和科技,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距离越来越近。
所谓的“扁平的世界”和“世界村”当然都是综合意义上的论述,它包括了太多太多的含义和内容,例如交通的发达、经济结构的改变,等等。但是从历史的发展和根源来追溯的话,首先开始从基础上改变我们生活的,是通信手段的进步。
中山大学人文学院的林定夷教授曾经在一次讲演中极力强调了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在现代,可以说,谁在现代通讯技术上领先,谁就能占有发展的先机。现代国家间实力的竞争,首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竞争,又突出地表现在通信技术的竞争上。”
所谓通信技术,是通过事前建立好的网络,利用约定好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上下五千年,人们用来进行信息交流的载体从甲骨、泥版、竹简,到绢帛、纸张,再到光盘、U盘,手段也从捎口信、写家书一路进化到了打手机、上互联网。写下“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的古人若能看到这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欣喜若狂之余,怕也是要舌挢不下吧。
在电报发明之前,人类比较有效的通信手段不外乎驿传制度、信鸽传递、烽火这么几种。古代驿马传信的最高速度为一昼夜三百里,按今天换算方式,三百里约等于一百五十公里,再除以二十四小时,可知速度约为每小时六点二五公里;一般优良信鸽在正常情况下,时速能达六十至八十公里,一天能飞八至十小时,也就是每天最多飞行八百公里。烽火传递倒是快得多,据说最快时一昼夜可达七千余里。可无奈它能传递的信息量实在太少,明朝时中国边防军发明了悬灯、举旗与放炮相结合的报警方法,已经算是相当先进了。可是看看它的口诀:“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又有规定:“令边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原来,这么点灯放炮的,也不过能告诉你敌人从哪边打来、敌人约莫有几百或几千而已。
而电报呢,套句应景的话就是“眼睛一闭,一睁(一秒钟),就转地球七圈半了”,这中间的效率差了多少倍,数学不太好的恐怕还真算不清……
可以说,直到以电报为起始的通信技术革命,才真正使人与人、国与国、大洲与大洲之间的交流无远弗届,整个世界成为一体。现在的互联网、手机等以电力驱动为手段的通信方式,莫不滋生于电报,滋生于电报发明者莫尔斯的奇思妙想之中。
按照词典上的说法:电报(telegraph)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是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说起电报的发明和实施,排在首位、当仁不让的肯定是电报机的发明者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这个人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但是恐怕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莫尔斯并不是第一个发明电报机的人,而是第一部实用电报机的发明者。
比莫尔斯发明出他的电报机早八十四年的1753年,就有人试图用电力来远距离传递信息,这时候离伏打发明电池还有四十多年呢。这位名叫摩利孙的老兄的设想很简单,很直观,也很有趣。我们都知道,静电感应是可以吸引灰尘、纸片这样的轻薄物体的。摩利孙就利用了静电的这一特性,从发报点到收报点扯了一束二十六根的金属导线,每根导线的末端都挂着一个金属小球,每个球下面又挂着分别写有字母A~Z的小纸片。发报端的人用静电机依次连接导线,导线另一头相应的纸片会被吸起来,收报端的人就可以按照字母纸片被吸起的顺序组成文字。这种方法稍微一推断,就明白投入实际应用的难度有多大,试想静电能有多大功率,又可能传递多远呢?就算功率问题解决了,发、收信繁琐,容易出错等问题也是这种静电电报的致命伤。所以虽然后来还有许多发明家沿着摩利孙的思路继续研究,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人能造出一台实用的静电电报机。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二百三十公里长的托架式信息线路。这两兄弟也是第一个使用“电报”这个词的人,但这时候的“电报”,还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电报相去甚远,只能传递一些极为简单的信号。
1832年,俄国外交官巴伦?希林根据“通电导线附近的磁针会发生偏转”这一物理现象,设计出了磁针式的电报机,可以利用通电电流的强弱使磁针偏转不同的角度,再根据磁针的角度来表示不同的字母。在沙皇的授意下,俄国于1837年铺设了一条从冬宫到内阁之间的电报线路,以便沙皇陛下在外出游玩时也能处理公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电报电缆线路。很遗憾的是希林却在这条电报线路铺设前不久去世了,没有看到它的实现。不过,希林在去世前在英国的一次旅行,却意外地促成第一条实用电报线路的出现,这不能不叫人感慨命运的巧妙安排了。
当时希林是作为外交官到英国公干。英国科学界对他发明的磁针式电报机十分有兴趣,便邀请他作一次演讲。他的演说自然博得满堂喝彩,但英国人固有的傲慢使他们一向看不起落后的俄罗斯,他们只把磁针电报机当成一种新奇的小玩意儿,怀着傲慢的善意鼓着掌,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座的观众里,只有一位表情严肃的学者看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兴奋地捏紧了自己的礼帽,他的名字叫查尔斯?惠斯通。
这位惠斯通先生是个天纵奇才。受家庭影响,他自幼就在艺术方面表现优异,八岁就通晓诸种乐器,十五岁就能翻译法国诗作,并且自己谱写歌曲。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走上艺术家道路的时候,他却突然转换了兴趣,投身到科学研究中来。据说这是因为他厌倦了物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想要去探究其内在的运动规律。惠斯通一生研究领域广涉声、光、电等学科,发明了万声筒、分光镜、变阻器,等等,还开创了测量电流速度试验之先河,甚至大名鼎鼎的欧姆定律,也是经他之手在英国推广开来的,可称得上是一位科学多面手。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惠斯通电桥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不过这个装置是英国的克里斯蒂教授在1833年发明的,惠斯通第一个用它来测量电阻,因此而得名。
惠斯通对电报的兴趣,始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电报机的理论已现雏形,欧洲科学界各门各派都在致力于制造出实用化的电报装置来。惠斯通出身声学专业,在一开始走了点弯路,研究了足足好几年如何让声音实现长距离传送,却屡次失败,一直处于苦恼中。直到1837年希林来英国演示他的磁针电报,惠斯通这才如醍醐灌顶,转而把注意力放到了电学在信息传递技术上的应用。希林回国后不久染病去世,改进电报机的接力棒便交到了惠斯通手里。
天才毕竟是天才,即便是走了些许弯路,仍旧快过别人。惠斯通很快掌握了希林式电报机的基本原理,并作了改进,还制订了几个试验计划——其中一个计划是从伦敦铺设一条电报线到伯明翰,这在当时绝对可以算作大手笔,只可惜他的研究因为诸多因素,很快就陷入了瓶颈。
就在这时候,一位拜访者及时地出现在他面前。他的名字叫做威廉?福瑟吉尔?库克。
库克是英国派驻印度的殖民地官员,一次回英国度假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一款试验型电报机展示,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商机。库克当机立断,挂印封金,辞职回国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电报机的发明中来。这人倒也有些能耐,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一些粗浅的电磁学知识,独立发明出了一款三针式电报机。但苦于理论知识不足,他未能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科学界寻求合作者。他先后拜访了法拉第和罗热,后者知道惠斯通也在忙活电报机的事,就把他引荐给了惠斯通。
这两个人都热衷于电报机的发明,于是一拍即合,依靠着库克的活动能力和惠斯通的智慧,很快便制造出了一款五针电报机。
这是历史上第一款具备一定实用价值的电报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闭合由电池与双向开关构成的回路,利用线圈的电磁效应来控制磁针的偏转方向。五针电报机,意思就是有五根磁针,这五根针排列在一个菱形刻度盘的中心线上。刻度盘上画有字母。发报者可以控制其中任意两根磁针的偏转,通过排列组合来指向特定字母。
这是一个相当巧妙的设想,可惜的是由于几何学上的限制,这个机器只能传送二十个字母,J、C、Q、U、X、Z是没法表示的。
第一次电报试验设在了伦敦火车站,长度是二点四公里,从休斯敦站一直连接到卡姆登镇。在众多社会名流注视之下,库克成功地给惠斯通发去了一封电报,五分钟后得到了对方回复。虽然试验大获成功,但遗憾的是这一次试验并没有引起铁路当局的太大兴趣,只当它是个小玩具。惠斯通因此有点心灰意冷,好在库克颇具商人头脑,一直五针电报机
五针电报机刻度盘多方游说,不肯放弃。到了1839年,他们终于得到许可和一位爵士的慷慨投资,从帕丁顿修了一条电报线路到西德雷顿,在1941年又延伸到了斯劳站,全长大约二十五公里。
当时伦敦人把这个新奇玩意儿当成是科学奇迹的一次展示——当然,它也仅仅是一个展示罢了,就连投资的爵士都没对其抱有太大信心,权当是资助科学研究了。这种乏人关注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845年才极具戏剧性地发生了转变。
1845年的一天清晨,伦敦一位叫莎拉?哈丁的女性被发现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伦敦警方经过缜密调查,很快查明有一位叫约翰?塔维的绅士时常拜访她,这位绅士暂居伦敦的斯劳区。当警方赶到斯劳区的时候,发现塔维先生已经在车站上了一辆慢车前往帕丁顿。
警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倘若塔维抵达帕丁顿后再转乘别的火车离开伦敦,就会让缉捕变得极其困难。他们最初打算用马车传讯,可马车的速度岂能赶上火车?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忽然想到了连接斯劳车站与帕丁顿车站的新型电报。虽然大部分警官对电报是什么还懵懂无知,不过死马当活马医,事急从权,也只好拿这东西来试试看。
警官们立刻跑进电报室,命令发报员向帕丁顿站拍发塔维先生的外貌描述,要求帕丁顿车站的警察在火车一进站就立即将其拘捕。
警察把约翰?塔维描述为一个教友派信徒(Quaker),但是五针电报机上没有Q这个字母,于是发报员改用kwa来代替。帕丁顿站的收报员看不懂,立刻回复要求重发,来回折腾了好几次,眼看火车要进站了,还是没结果。这时一位职员灵机一动,让收报员先容对方拍完,再看全文不迟。到了最后,帕丁顿站的收报员才搞明白,原来对方拼出来的是kwaker,与quaker谐音。
凭借着外貌描述,帕丁顿站的警察很快就锁定了约翰?塔维,他们尾随着他出了车站,并在一家咖啡馆里拘捕了他。这次凶杀案的侦破全靠了电报的迅速传递,在伦敦城引起了轰动,各大报纸纷纷以黑体字标题渲染这一次案件的告破:“科学的胜利”、“神奇的远程通信仪器揪出了凶手”
。原本就快黯然退场的五针电报靠着这次凶杀案,戏剧性地扭转了局面,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
惠斯通后来一直致力于电报机的研发,在海底电缆、自动拍发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1859年,他还曾受邀为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技术顾问。他与库克合作注册的电报机专利,给他带来的收益有三十多万英镑,可谓名利双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的历史书上,都写着他是电报发明的前辈先驱,与摩利孙、查佩兄弟、希林并列,电报发明者的荣誉,却与他失之交臂。
这是为什么呢?
如前文所叙,惠斯通所发明的五针电报机天生就有字母缺失这么一个致命缺陷,这个弱点在哈丁凶杀案中暴露无遗。虽然这款机器因哈丁案曝得大名,却始终无法真正广泛流行起来。惠斯通曾经下过大力气进行改进,可惜问题出在基础理论上,他的改进工作治标不治本,一直无法解决。
为了寻求更好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惠斯通曾在1844年向英国海军建议使用电报。然而英国海军拒绝了,他们对五针电报机的缺陷知之甚详,不放心把大英帝国的骄傲交到这么一个小玩意儿手里。可惜的是,英国海军敏锐地洞悉到它的缺点,却未觉察其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他们只是生硬地给惠斯通回复说:“除了现有通信系统以外,我们不打算使用任何电报。”
失之英吉利东隅,收之美利坚桑榆,英国海军话音刚落,莫尔斯电码便在北美大陆呱呱坠地,不思进取的约翰牛就这样把发明电报的殊荣拱手让给了扬基佬莫尔斯。
说起莫尔斯这个人的发明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此人根本不是理工背景出身,而是一位地道的文科生,而且在艺术领域造诣非凡。在开始研制电报机之前,莫尔斯已是美国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他甚至在1826年到1842年还担任过美国美术协会主席这一职位。为了谋生,也为提高绘画水平,他于1829—1832年间携笔欧游,博得了旧大陆同行和收藏家的不少赞誉。正是在这次旅行的归国途中,他命运的指针悄然被发明之神拨动了。
那时候没有飞机,乘坐客轮横渡大西洋需要七八天时间,船上的生活枯燥且无聊。但是在莫尔斯乘坐的这艘“萨丽”号邮船上,恰巧有一位狂热的电学爱好者——年轻的美国医生查尔斯?杰克逊。这位精力充沛的小青年在船上的餐厅里拼了两张桌子当实验台,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向其他乘客演示和讲解电有多么神奇,一下子把那些根本不知道“电”为何物的土包子们惊呆了。
这些土包子中间,就有莫尔斯。感性的他一下子被“电”这个看不见摸得着的小精灵给狠狠地“电”到了。杰克逊在讲解的时候说到,电流不管通过多长的导线都只是一瞬间的事。离家已久、近乡情怯的莫尔斯很自然地联想到,如果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的话,那不就真能做到天涯若比邻,可以时刻和心爱的家人保持联系了吗?这个时候,莫尔斯还不知道已经有不少发明者在发明电报机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但他被自己的迷人设想深深打动了,在速写本上重重写下了“电报”这个词。当重新踏上阔别三年的美国土地时,莫尔斯已经下定决心要研制出电报机来。
要知道,一名毫无科学基础的画家想去研制当时已经算是高精尖技术的电报,其难度绝对远远大于我们今天大学生文科转理科,更不要提莫尔斯那一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但是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智力上有多大的差距,而在于他们有没有勇气和毅力把自己的构想付诸实施。
拼命恶补基础知识,忍受妻子去世的巨大打击,由于无暇作画导致收入锐减,贫病交加……在八年的艰苦试验后,莫尔斯终于跳出了旧发明的窠臼,研制出了第一部真正实用的电报机。
在他之前的发明家们——比如希林、惠斯通等人——都在试图找出一种通过电流传输,用导线或磁针的多种排列和位置改变来代表二十六个字母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实现方法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成本又高,很难进行商业推广。
莫尔斯或许是把画家的感性运用到了研究中,他独辟蹊径,化具象为抽象,用信号点、划、空三种状态的组合来“表征”所有字母和数字,从而实现了只用两种电信号就能传递复杂信息的目的,大大简化了电报装置。信息通过被称为电子脉冲的连续波信号来传播,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电报,都能利用这一模式方便地发送和接收。1835年,莫尔斯造出了他的第一台电报机,并且正式申请了专利。
但是好事多磨,官僚和宗教机构永远是发明家们的最大敌人。虽然莫尔斯多次向美国国会提出申请,希望政府能够出资建立一条电报线路。但直到1842年,美国国会才批准了他的这一议案。可怜的电报先驱已经身无分文,只好向自己的学生借了五十美元,才能购置一套像样的衣服去参加国会的听证会。
1844年5月24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人类史册的日子。这一天,莫尔斯来到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大厦,用自己发明的电报机给离华盛顿六十四公里之远的巴尔的摩拍了一封名垂千古的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这是历史上第一封真正意义上的电报,被誉为“思想的瞬时大道”的电报时代于焉始之。而第一封新闻电报则是在同年5月25日,华盛顿记者发给《鲍尔齐莫亚爱国者报》主编的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一点钟,关于俄勒冈议案应提交给会议全体人员的动议被提出。动议被否决。赞成的七十九票,反对的八十六票。”
莫尔斯的发明很快便风靡整个美国。虽然次年惠斯通的五针电报机在伦敦引起轰动,但已经无法动摇莫尔斯的优势。旧大陆的人们通过五针电报机领略到了电报的种种优点,很快却选择了更具实用性的莫尔斯电报,不知当年惠斯通看到自己给莫尔斯做了嫁衣,心中作何感想。发明家之间的恩怨姑且不论,总之莫尔斯电码以其简洁、快速、清晰的优点,很快便横扫新、旧大陆。到19世纪后半叶,莫尔斯电报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汤姆?斯坦奇说:“在19世纪晚期,西联汇款西联汇款:西联国际汇款公司(Western
Union)的简称。的电报网络成为了美国经济的神经系统,就像当今的互联网一样。”
其实莫尔斯在物理学上的造诣并不出色,远不及科班出身的惠斯通,还得靠另外一位技师阿尔弗雷德?威尔的帮忙,才制造出了实用的设备。但莫尔斯真正的贡献在于,让电报信息由空间组合变为时间序列,解决了电报技术实用化中最大的难题。
后来,人们把他发明的这种代表字母和数字的点线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这是人类在早期电力驱动通信中运用得最成功的软件技术,直到今天,世界许多地方仍在使用它。比如尽人皆知的国际救援信号“SOS”,用的就是莫尔斯电码。1997年,法国海军停止使用莫尔斯电码之前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大家请注意,在永恒的沉默之前,我们发出了最后一声呐喊。”
话说当初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之所以选择SOS这三个字母作为国际救援信号,并不是因为像有些人所猜测的,是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生命!),Save Our Ship(拯救我们的船只!),Stop Other
Signals(停止发送任何其他信号!),Sure Of
Sinking(船就要沉了!)这些词组的缩写。只是因为这三个字母的电码“???---???”(三个圆点,三个横线,然后再加三个圆点)在莫尔斯电码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
说到这个,不得不顺便提一下那起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海难——“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
1912年,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船上报务员焦急地发出了求救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
这时美国客轮“加利福尼亚号”就在几英里之外,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正好不在电报机旁,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本来很有可能获救的上千人因此白白丧命。这场惨剧之后,全世界所有的轮船都开始执行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制度。
不知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命运的捉弄,“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也是由电报首先记录下来的。“泰坦尼克号”所属的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高级职员布鲁斯?伊士曼是“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之一,他当时也参与了救援工作,并向该公司的纽约办事处发出了电报:“深感遗憾地告知您‘泰坦尼克号’今晨撞冰山后遭严重损毁,有人丧生。布鲁斯?伊士曼。”“泰坦尼克号”,这条和电报结下了说不清道不明孽缘的梦幻之船至今仍躺在冰冷的北大西洋水下。八十五年后,一位叫詹姆斯?卡梅隆的导演将沉眠在海底的幽灵们唤醒,演绎了一出赚足了全球人眼泪的凄美爱情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