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参考了美国最新出版的《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第十版(2011年),并在原有基础上修订更新,添加了许多近年来出现的新病原菌、疑难菌、罕见菌和真菌等内容,荟萃了国内外临床微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更倾注了编著者近四十年来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书中大量精美的图片均为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实物拍摄,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这些图片,能够直观地帮助读者初步辨别细菌种类、形态、染色性、菌落特点等,再辅以文字说明,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知识,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鉴定和鉴别诊断的思路。全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图文并茂,文字精炼,由浅入深,由理论至实践,给读者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一本高水平的实用工具书和参考书,一本不可多得的行业宝典。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的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7篇25章。第一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细菌与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二篇为临床微生物基本技术篇,介绍细菌学与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第三至第五篇分别介绍临床常见及罕见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形态与染色,以及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别要点和临床意义;第六篇简述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第七篇介绍临床工作经验,包括如何准确分离与鉴定临床标本、如何做好室间质评以及如何应对疑难菌种。附录部分包括菌种保存法,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方便读者检索和使用。全书有彩图(照片)1000余幅,形象直观,图像逼真。《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3版)》文字简练,实用性高,指导性强,相信可以成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感染控制技术人员、医学院校微生物检验专业师生和临床医师实用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周庭银
1951年12月出生,江苏省阜宁县人。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主任技师。
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临床微生物鉴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疑难菌、少见菌株鉴定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在国内首次发现卫星状链球菌软弱乏养菌、星座链球菌、霍利斯弧菌、拟态弧菌等多株新菌株。近年来先后帮助外省市医院鉴定30余株疑难菌株。主办国家医学继续教育“疑难菌株分离与鉴定”学习班8期。研制了新型双相显色血培养瓶、多功能体液显色培养瓶、尿培养快速培养基和巧克力平板配方等培养基以及抗酸杆菌消化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5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国内首次从病人血培养中分离出星座链球菌》论文获1998年“申威基金”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检验学会微生物学学组成员,《检验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荣立三等功一次。
|
目錄:
|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第三章 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
第四章 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
第五章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第六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七章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第三篇 临床细菌学
第八章 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
第九章 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和诺卡菌属
第十一章 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第十二章 厌氧菌
第十三章 螺旋体
第十四章 支原体和衣原体
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
第四篇 临床真菌学
第十六章 浅部真菌
第十七章 深部真菌
第五篇 临床寄生虫学
第十八章 原虫
第十九章 蠕虫
第六篇 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
第二十章 细菌的自动化培养
第二十一章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
第二十二章 微生物标本前处理的自动化
第二十三章 细菌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
第七篇 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分享
第二十四章 如何正确鉴定临床标本中的细菌
第二十五章 如何做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临床常见细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
附录二 临床常见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
附录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英汉对照
附录四 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
附录五 菌种保存法
附录六 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