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孩子来自天堂》是约翰?格雷集30年家庭治疗经验的精华之作,《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世界在进步,我们的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聪明、难以管教了。《孩子来自天堂》首次提出正面教养的5个原则和技巧,帮助父母掌握
“严教”和“溺爱”的平衡。用请求取代命令,用奖励代替惩罚,用暂停取代责骂,帮助孩子尽情发挥自身的天赋。
|
關於作者: |
约翰·格雷 John Gray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性专家、人际沟通专家、家庭治疗师,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大师。
他是10部畅销书的作者,其最著名的作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被奉为两性情感圣经,畅销1.4亿册,被译为4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
|
目錄:
|
推荐序 正面教养,让孩子幸福一生 XIX
引 言
第1章 孩子来自天堂
每个孩子都是纯真美好、独一无二的。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命运来到这个世界。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认清、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不是把他塑造成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模样。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问题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
养育孩子要预见各种潜在可能
第2章 5条原则起作用的原理
运用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就不能再沿用打骂、惩罚的养育技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自信,我们就应该放弃恐惧来操纵他们。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尊重他人,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尊重地对待孩子。
养育孩子的压力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养育简史
暴力只能导致暴力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难以管教且破坏力强?
养育观念的全球性转变
第3章 让孩子合作的新技巧
正面养育的技巧用请求替代命令、要求和唠叨。你是不是更愿意你的老板(或是伴侣)请你做事,而不是命令你做事?你对请求会作出比较善意的回应,孩子也一样。
请求,但不要命令
用“……好吗”,不用“能不能”
不要反问孩子
表达要直截了当
无须解释
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
不要用感觉来控制孩子
激发孩子合作的魔力词语
回顾下让孩子合作的方法
孩子抵制该怎么办
第4章 应对孩子反抗的新技巧
如果父母允许孩子适当反抗,孩子就会逐渐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最终发展自我意志。这种坚强的意志可能会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大程度减少孩子反抗的4个技巧
孩子的4种气质
歌唱的魔力
从家务中寻找乐趣
讲故事的魔力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接受型的孩子需要规律和节奏
充满爱的习惯
形成规律生活的重要习惯
给孩子真正需要的
第5章 提高沟通能力的新技巧
我们每周花很长时间出游、购物、照顾孩子。这些事情虽然很重要,但效果都不如从内心给孩子温暖。花几分钟时间听听孩子的心声,接纳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爱的需要,也能使父母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为什么孩子们会反抗父母
花时间聆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和理解的两个条件
严厉型的养育
溺爱型的养育
学会延迟满足
了解并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
第6章 更有效激励孩子的新技巧
如果你奖励孩子的正面行为,他们的正面行为就会增加。专门挑孩子的错误,不如“收集”孩子优秀的表现。只要孩子做得好,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这是使孩子继续朝这个方向前进的一大动力。
惩罚还有用吗?
用惩罚来唤醒感觉
惩罚的积极作用
惩罚让孩子困扰
用奖励替代处罚
孩子行为偏差的两个原因
为什么奖励更有效果
负面评价
“收集”孩子的良好表现
奖励的神奇力量
孩子为什么不肯合作
理解型的奖励
根据孩子的气质进行奖励
运用奖励的实例
常备一些奖品
奖励的清单
重复的奖励
如何奖励十几岁的孩子
在公共场合应付胡闹的孩子
奖励就像甜点
从自然后果中学习
对奖励的担忧
第7章 维护父母主导地位的新技巧
有效的维护父母权威的技巧就是自信地重复你的命令,孩子很快就会让步。如果孩子继续反抗,你就要继续坚持,不带情绪,不必解释,你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学会如何命令孩子
命令时,不要带着情绪
犯错没关系
不要对孩子表达你的消极情绪
吼叫是没用的
肯定的命令
命令但不必解释
如何命令十几岁的孩子
给出理由,孩子就会反抗
更好的命令方法
更有效的合作
选择你自己的方式
第8章 保持控制的新技巧
“暂停”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有时候它可以让父母重新回到主导地位。当父母开始感觉到失控时,孩子也会失控。通过“暂停”,父母就有机会冷静一下,重新感觉到控制。这往往正是孩子所需要的。
必要的“暂停”
如何释放消极情绪
理想的“暂停”
向孩子解释“暂停”
4种常见的错误
拥抱父亲
调整意愿≠屈服
何时“暂停”
给孩子3次机会
当“暂停”无效时
5个技巧为什么有用
第9章 与众不同没关系
父母无法决定孩子的命运,但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心里的种子发芽、成长、茁壮。这种特别的支持和对孩子独特个性的认同,给了孩子去实现其梦想的力量和信心。
性别差异
对信任和关心的不同需要
重建信任和继续关心
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
“答疑先生”
“纠错女士”
在合适的时间提建议
男孩会忘记,女孩会记住
代沟
暴力文化
气质差异
气质的转变
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活动安排
体形差异
智力差异
学习速度的差异
各有所长
对孩子进行比较
第10章 犯错误没关系
每一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尤其是面对孩子特别弱的领域,父母需要更多的协助及引导,不应该让孩子觉得犯了错误就说明自己有问题。
从无知到承担责任
到底是谁的错?
要有责任感
自我纠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孩子的学习曲线
重复必不可少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学会弥补过失
不惩罚,但要调整自由度
孩子犯错时怎么应对
尽力就好
如果不准孩子犯错误
隐藏错误,瞒住真相
离异家庭的孩子
不设定高标准,不愿意冒险
为错误辩解,指责他人
消除“成长的风险”
自我贬低,自我惩罚
犯错误没关系
第11章 释放消极情绪没关系
当孩子发脾气时,大多数父母会错误地认为要么是孩子不好,要么是自己不称职。其实学会感受、表达和释放消极情绪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学会处理消极情绪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创造潜能,并帮助孩子成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情绪处理的重要性
消极情绪的化解之道
应对强烈的失落情绪
为什么表达情绪是有好处的
同情的作用
暂停5秒钟
如果孩子不接受同情
当父母情绪低落时
不要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感觉
询问孩子有何感觉
父母克制什么,孩子就会表达什么
家里的“黑羊”
允许消极情绪的表达
第12章 要求更多没关系
通过学会感知自己的需要以及学会尊重父母的需要,孩子就能逐渐悟出尊重、分享、合作、妥协、谈判的重要技巧。如果不允许孩子要求更多,他们往往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允许要求更多,孩子会不会索求无度?
感恩的美德
谈判的权利
如何学会说“不”
说“不”的10种方式
要求更多
模仿如何提要求
要求的力量
给予孩子太多
孩子总会要求更多
父母离异的孩子
要求更多很正常
第13章 说“不”没关系,但父母才是主导者
允许孩子说“不”,他们就可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谈判。这并不意味着过分纵容孩子。即使孩子可以说“不”,也不意味着他们总是能够随心所欲。倾听孩子的感觉和要求本身就能让孩子更加合作。更重要的是,这使得孩子无须压抑真实的自我。
父母怎样才能影响孩子
如何处理消极情绪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怎样安慰孩子
孩子的记忆是有区别的
孩子的意志逐渐增强
平衡“自由”与“管束”
没有管束所带来的两个问题
孩子的3个“9年”
建立起责任感
认同父母与孩子的差距
离异对代沟的影响
怎样管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网络可以改善沟通
和其他父母交流以获得支持
第14章 将5个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正面养育的5个原则中的每一个都有助于孩子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是成就孩子伟大人生的特殊礼物。
母女之间
父女之间
母子之间
父子之间
十几岁的孩子懂得心存感激
如果孩子吸毒,你该如何应对
孩子说“脏话”,父母怎么办
允许孩子自由地说话
自己作决定
3个“7年”
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逆反心理很严重
提高沟通技巧
尊重孩子的想法
把孩子送出去
用“我希望”代替“不准”
问问孩子怎么想
养育是个挑战
成就伟大人生的礼物
致 谢
|
內容試閱:
|
正面教养,让孩子幸福一生
焦虑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我们采取负面管教方式教育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遇到孩子“犯错误”、发脾气、没完没了提要求、与我们对抗时,父母想立刻“歼灭”孩子的这些“坏毛病”。脾气好的家长兴许能耐着性子给孩子讲讲道理,劝说几句,要是还不见效,就可能惩罚孩子。脾气不好的家长大多直接爆发,对着孩子吼叫,或者干脆对着他的小屁股来上两巴掌。于是,你会发现孩子要么变得越来越顽劣,让家长头痛,要么越来越“老实”、“乖巧”,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走向两个极端。无论是哪种情形,孩子最终都会因为父母“不可信赖”,而向父母关闭自己的心扉。
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我们就没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尤其当他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更是无从提供帮助。试想,倘若每个孩子都可以自如地向父母吐露心声,从父母这里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及时得到父母的援助与指导,那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就大大降低了吗?
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有情绪的时候发泄情绪,偶尔做一些家长不太能接受的事情,这是孩子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毕竟,孩子只是孩子。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孩子。但由于欠缺沟通技巧,这类家长也可能面临新的问题,即与孩子的沟通要么变成一种软性控制,让孩子不胜其烦,要么反过来,孩子开始掌控局面,家长被耍得团团转。一旦家长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又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接受了一些现代的育儿理念,懂得给孩子爱和自由的重要性,却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只知道一味迁就孩子,呵护孩子,强调给孩子爱与自由,却忽视了建立规则的必要性——完全没有规则,或者制定了规则却守不住底线,致使规则形同虚设。不仅孩子的行为得不到规范,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也会失去威信,导致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成长一样不是好事。
正如约翰?格雷在这本书中谈到的那样,“如果孩子们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就永远不会有耐心,更学不会延迟满足”;“如果孩子们事事顺心,他们就学不会合作”;“除非孩子们感觉到痛苦和失去,否则他们就无法学会同情和尊重”;“除非孩子们身处逆境,否则他们就学不会勇气和乐观”……
过度呵护、迁就孩子,他们一样会受了我们管教失误的伤。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仅仅影响孩子本身,还可能代代相传,影响一个家族。好的影响让孩子有更高的幸福指数,不好的影响则带给孩子创伤,并可能留下长久的疤痕。只要我们与孩子们之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们就不会受伤;即使曾经受伤,也可以更快痊愈,他们将来就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而能否妥善解决问题,则取决于我们能否采取正面有效的管教技巧。
实际上,无论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还是放任自流的养育,都会妨碍孩子健康成长,阻断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正向联结,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我们的教养方式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正面养育的原则,缺乏正面养育的技巧。约翰?格雷在《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总结了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1.与众不同没关系;2.犯错误没关系;3.释放消极情绪没关系;4.要求更多没关系;5.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这5条原则基本囊括了家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再配合以灵活的、个性化的管教技巧,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虽然孩子们的问题来源于家庭,最终也都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解决。
从现在起,开始正面养育吧,一切都将改变。
——一个超级爱孩子、喜欢研究孩子的早教专家 林怡
引 言
结婚一年后,我成为了一个新生儿和两个继女的父亲。我刚出生的小宝贝叫劳伦。两个继女一个叫朱丽叶,她8岁;另一个叫香农,她已经12岁了。尽管我的新婚妻子邦妮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母亲,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刚结婚一年,却有了3个孩子——一个小婴儿,一个不满10岁的女儿,还有一个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女儿,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我曾给很多十来岁以及其他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上过课,很清楚孩子们对父母的看法。我还为成百上千的成年人作咨询,协助他们疗愈孩提时代的创伤——在某些方面,这些成年人的父母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我帮助他们学会用期待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给予自己那部分缺失的爱,以此疗愈内在的创伤。我靠着这些经验,开始了一个新手父亲的生涯。
在这一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沿用我父母的做法。有些做法很好,有些并不是很有效,还有一些真的糟透了。但很快通过我个人的经历和成百上千的咨询者的遭遇,我逐渐发现了更有效的养育孩子的方式。
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作出改变的场景。那天香农和她的母亲邦妮正在争吵。我走下楼去,试图帮邦妮解决这个问题。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加入进去,大声嚷起来。没几分钟,香农就安静下来了,默默地忍受自己的伤心和怨恨,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深深地伤害了她。
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我错了,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每次我的父亲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他就会对我大声吼叫,而现在的我竟然和他一样。我在用吼叫和恐吓的方式来控制她。尽管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法子,但我清楚地知道吼叫和恐吓解决不了问题。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对孩子们吼过。最终我和邦妮一起找到了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重新掌控局面的更好的方法。
光有爱是不够的
对于父母的爱和支持,我非常感恩,正是他们的爱和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他们爱我,但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还是伤害了我。疗愈了这些创伤让我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父亲。我知道,我的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了解得很有限,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当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会更好。
孩子需要我们的爱,也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精力照顾他们。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除非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独特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给予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父母是在付出爱,但却不是通过对孩子们的成长最有利的方式。
有些父母确实很想多陪陪孩子,可因为不知道在一起能做些什么就放弃了。也有的时候,是孩子们拒绝与父母在一起。很多父母想尽办法和孩子沟通,可是孩子们就是什么也不肯说,于是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想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打孩子或是惩罚孩子,但无奈的是,对他们来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因为和孩子的沟通根本不起作用,惩罚或是用惩罚来威吓孩子就变成了父母唯一的撒手锏。
要让沟通有效果,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你必须学会如何聆听,孩子们才会愿意对你说。你必须学会如何请求,孩子们才会愿意合作。你必须学会在给予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维持你的主导地位。当家长们学会了这些新的技巧,就可以放弃那些过时的养育方式了。
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作为数千人的咨询顾问和给上万人讲过课的老师,我很了解哪些养育方式是无效的,但我并不知道更有效的解决方式。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仅仅是摈弃以惩罚或是吼叫来控制孩子的方式是不够的。要放弃以惩罚威吓来保持控制权的方式,我们就必须找到其他同样有效的方法。在形成本书的基本观点以及正面养育的5个技巧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足以替代传统养育技巧的有效方法。
我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总结出本书中所介绍的正面养育的观点和技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我为很多成年人作咨询,处理他们个人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使我有机会了解,哪些教育方法在来访者的童年时代是无效的。后来,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开始探索并运用新的养育技巧。这些新的养育观点和技巧不仅对我自己的孩子们有效果,对其他成千上万的家庭也同样有效。
玛吉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开始运用这些新的技巧来养育她已经十多岁的女儿莎拉。此前,莎拉从来不愿意和她进行任何的沟通,几乎已经处在离家出走的边缘。玛吉改变了自己的沟通方式,这最终解决了她们之间的问题。莎拉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在玛吉参加“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之前,只要玛吉一开口,莎拉就开始皱眉头,但几个月后莎拉竟开始和母亲谈论自己的生活,听玛吉的话,并且很配合。
提姆和卡罗尔对他们只有3岁的小儿子凯文一筹莫展,他常常捣乱,一发脾气就乱扔东西。学习了正面养育之后,他们放弃了责打的方式,转而使用“暂停”的新技巧。凯文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提姆和卡罗尔学会了用了解并满足凯文独特需要的方式来养育孩子,重新取得了主导地位。
菲利普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参加了“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之后,他认识到孩子们是多么需要他,也了解到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他小的时候,主要是由母亲带大的,因此,他根本不知道孩子们是多么需要父亲。但是现在他知道了孩子们的需要,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开始迫不及待地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对于这些新的养育技巧,他感到非常感激,这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更快乐了,也因为他自己也重新体验到了身为人父的欢乐。他以前错过了这种快乐,却根本没有意识到。
汤姆和凯伦常常为孩子的事争吵。因为他们俩成长的方式很不一样,于是在如何管教和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双方有很大的分歧。在参加了“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以后,他们对此有了一致的看法。孩子们不仅从更有效的支持中受益,更重要的是,父母不再总是争吵了,这才是孩子最大的收获。
已经有无数的家庭从《孩子来自天堂》的观念和技巧中受益,如果你仍然对其有效性有怀疑,那么不妨试试看,看结果会是怎么样。这些技巧和方法的效果很容易验证。只要你开始使用,很快就能看到成效。
《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的每一个建议都很有意义。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阅读理清自己的思绪。也有些时候,书里的新观念会让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尽管本书不可能涉及你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它可以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它会让你更了解孩子,启发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育方法,更好地应对每天遇到的问题。
《孩子来自天堂》所介绍的技巧和方法,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用,无论你面对的是婴幼儿、蹒跚学步的儿童、青春期前的孩子,还是青少年。即便你的孩子已经十多岁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方法,他们也很快会对这一养育方式作出反应。
就我本人的经验来说,我发现我的两个继女对这种新的、非惩罚性的养育方式很快就有了积极的回应。即使过去她们是在惩罚和吼叫的养育方式下长大,但这并不影响新方法的效果。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不管他们过去所接受的是怎样的养育方式,当家长们开始运用这一新的养育技巧后,都会变得越来越合作。
即使孩子们是在被忽视、辱骂甚至是残酷的惩罚中长大,这些技巧也同样有效。当然,被忽视、辱骂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行为问题,可一旦运用了新的养育方式,这些问题都会有效地得以纠正或解决。只要给予孩子们正确的爱和支持,他们的恢复和适应性会让你大吃一惊。
养育危机
西方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养育危机。暴力、自卑、注意力缺乏症、吸毒、早孕、自杀,诸如此类的报道每天都在不断增加。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养育方式,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此存在质疑,似乎没有方法是有效的,孩子们的问题仍然在持续地增加。
有些家长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过于纵容孩子,给他们的太多了,还有些家长则认为过时的养育方式该负主要责任,比如说打孩子或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也有些家长认为是社会的消极变化造成了这些新的问题。
太多的电视、广告充斥着整个社会,关于暴力、性的画面在电视、电影中随处可见,这些被很多人认为是罪魁祸首。的确,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家庭的影响。孩子们的问题来源于家庭,也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解决。除了消除社会中的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家长们要认识到培养一个健康、自信、合作、充满同情心的孩子的力量就在自己手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家长们需要改进自己的养育方法。在过去的200年里,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尽管现代西方社会是建立在自由和人权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人们仍在沿用中世纪传下来的养育方式。
家长们需要更新原有的养育方式,以培养出健康、自信、富于合作精神的孩子。商人们非常清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只有跟得上市场的变化,才能很好地存活下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当今的自由社会中有竞争力,那就必须运用最有效最先进的养育技巧,为孩子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作好准备。
基于爱的养育方式和基于畏惧的养育方式比较
过去,孩子们被权威、恐惧和内疚感控制着。为了激发孩子们更好的行为,我们以各种方式让孩子们相信自己是不好的,如果他们不顺从,那就不值得受到更好的对待。失去爱和权利的恐惧,对孩子们起到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当这种威慑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就用惩罚来制造更多的恐惧,并摧毁孩子们的意志。不守规矩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固执己见、顽固不化的。然而讽刺的是,从正面养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坚强的意志恰恰是创造自信、合作和同情心的基础。
旧的养育方式试图培养一个顺从的孩子,但正面养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一个有坚强意志力同时具备合作精神的孩子。我们无须通过摧毁孩子的意志来迫使孩子合作,孩子来自天堂,当他们心灵不受拘束,自我意志得到滋养时,他们会更愿意和你合作。
旧的养育方式旨在培养好孩子,正面养育的方式则旨在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我们无须通过恐吓让他们守规矩,孩子们会跟从自己的内在指引,自发地行动和作决定。他们不会撒谎或欺瞒,不是因为这违反了规则,而是因为他们内在正直。道德不是外界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孩子们内在原有的,也是在与父母的合作中学到的。
旧的养育方式重点是培养顺从的孩子,而正面养育旨在培养充满自信的领导者。他们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只是被动地跟着前人的脚印向前走。这些自信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这些坚强的孩子不会轻易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左右,也无须通过叛逆来证明自己。他们独立思考,也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协助和支持。当他们成年以后,不会被他人的观念所束缚,而是会遵循内在的指引,自己作出决定。
现在的孩子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
世界在进步,我们的孩子也在发展。基于畏惧的养育方式不再有效,事实上,这种养育方式反而削弱了家长的主导地位。惩罚只会激发孩子对家长的反抗,导致叛逆。吼叫和责骂也无助于家长们取得控制权,相反,只会让孩子们不愿意听话和合作。家长们正努力寻求更好的沟通方式,以帮助孩子应对当今社会日益增加的压力,但他们仍然在沿用过时的养育方法。
我记得我的父亲就曾犯过类似的错误。他试图用惩罚来控制他的6个儿子和1个女儿。他曾经是军队中的中士,因此惩罚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教育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把我们当成他的兵来对待。只要我们反抗,他就会用惩罚来威胁我们,以掌控局面。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养育方式在他那个年代是有效的,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是无效的,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显然也是无效的。
当他的威胁并没有使我们顺从的时候,父亲就会增加威胁的力度。他会说:“如果你再这样对我说话,我就让你禁闭一个星期。”
如果我还继续反抗,他就会说:“如果你还不停下来,我就让你禁闭两个星期。”
如果我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就会说:“好了,现在你要禁闭一个月,马上回到你的房间去!”
增加惩罚并没有产生真正积极的效果,相反,这只会引起更大的怨恨。在接下来的整个月里,我都在想着他是多么的霸道,他的行为非但没有让我更愿意合作,反而将我推得更远。如果他说的是“既然你不尊重我说的话,那么我希望你暂停10分钟”,我想这会有效得多。
惩罚通常会摧毁一个孩子坚强的意志,尽管这在过去可能会让孩子们顺从,但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的孩子更有见识,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了解什么是不公平,什么是虐待,他们不会一味地忍受。他们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并起来反抗。更重要的是,惩罚和惩罚的威胁破坏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们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
对孩子们大吼大叫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听不进你说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在当今自由竞争体制下更有竞争力,或是为了维持家长和孩子之间持久的情感关系,家长们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当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倾听的时候,这些技巧会更有效。
当父母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时,孩子们也会聆听父母的声音。
当你把音乐声音调到很高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会什么也听不到。当家长们对孩子大喊大叫或是总是提这样那样的要求的时候,结果也是一样的。
放弃惩罚
在旧社会,人们被暴君压迫、控制和操纵,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人们不会再忍受不公以及对自己人权的侵犯,他们会起来反抗,甚至为民主献出自己的生命。
同样道理,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接受惩罚的威胁,他们会起来反抗。对于惩罚的不公,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遭到惩罚时,他们会用反抗、怨恨、拒绝和叛逆来反击,而且开始对抗父母的起始年龄越来越小。
现在的很多孩子和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需要来自父母的帮助,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重要,然而他们却抗拒或拒绝来自父母的支持。他们渴望马上摆脱父母的控制,虽然这种控制可以让他们更为健康地成长。
很多父母意识到惩罚已经不管用了,但他们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他们不再惩罚孩子,但还是不行。纵容的养育方式无法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很快会得寸进尺,开始操纵和控制父母。
当孩子们可以随意闹情绪、发脾气时,他们就控制了局面,而一旦孩子们掌控了局面,那么家长们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很多方面,这些孩子会与那些用过时的、基于畏惧的养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表现出同样的问题。
不管孩子是在畏惧教育还是在溺爱教育下长大的,如果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父母主导着整个局面的感觉,那么当父母试图重新取得或是维持主导权时,他就会反抗或者拒绝。当孩子没有了父母的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若运用本书中的正面养育技巧,家长们就可以给予孩子所需要的自由和自主权,又能保持主导地位,这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畏惧教育的后果
过去打孩子是让孩子们建立起对权威的畏惧感,让他们学会要遵守规矩。但今天,这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对孩子们施以暴力意味着暴力的回应。这是孩子们更为敏感的表现。现在的孩子们更有创造力,更聪明,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我们无须运用畏惧教育的方法,如今的孩子也能很好地学会尊重别人,孩子们不是因为害怕而学会尊重,而是通过模仿学到的。孩子们天生会模仿父母。他们的脑子一直在观察、记录、模仿你的言行举止。他们是通过模仿和合作学会所有事情的。
如果家长自身行为恭敬,孩子们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够保持冷静、镇定并满怀爱心,那么孩子就能逐渐学会在情绪强烈的时候如何静下心来。而当家长们掌握了应对失控孩子的法宝时,保持镇定、冷静、爱心和尊重就变得容易了。
如果你依靠打孩子来重新获得控制权,那么孩子学会的就是在情绪失控时用攻击来解决问题。有很多次,我见到有一些母亲一边打孩子一边说:“不要打你弟弟。”她希望孩子能够明白挨打是什么滋味,但打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强化她儿子攻击他人的倾向。
以后,这些孩子只要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他人来发泄内心的怒火。尽管打孩子在过去是有效的,但现在已经没用了。畏惧教育的养育方式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发展,家长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却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远远不够
现在家长们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因而,我们必须了解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同时也能促使他们主动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由于社会生存的压力,女人们常常满脑子想着那些她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男人们则主要把精力放在他们能做的事情上。如果父亲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通常什么也不会做。而当妈妈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的时候,她们往往会把其他事情看得更重要。
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他们就会更愿意花时间享受家庭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赚钱。对现在的家长们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时间。而当家长们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以及能为孩子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在本书中,你会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更新你的养育技巧。你会学到能促使孩子合作并表现出色的新技巧,从此和畏惧教育的旧方法说再见。
我们无须用惩罚带来的恐惧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他们天生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发展这种能力的机会。适当的奖励以及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希望父母高兴的欲望,就足以让他们轻松得到激励,而无须惩罚或恐吓。
在本书的前8章中,你将学会运用正面养育的各种技巧来改善与孩子的沟通,加强孩子的合作,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后6章中,你将学会如何将最重要的5条原则传达给孩子。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是:
1. 与众不同没关系。
2. 犯错误没关系。
3. 释放消极情绪没关系。
4. 要求更多没关系。
5. 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
这5条原则会让孩子的天赋自由发展。当正面养育的各种技巧得到正确运用的时候,你的孩子将逐步拥有获得成功所必需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宽恕他人和自己、分享、延迟满足、自尊、耐心、坚持、尊重他人和自己、合作、同情心、自信以及乐观。运用这些新的方法,再加上你的爱和支持,你的孩子将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充分地发展。
这些新的养育观点和技巧,能帮助你拥有抚养孩子所必需的信心,这样的话,晚上你就能睡个好觉了。当你遇到问题和困扰的时候,你可以不断回顾这些原则和技巧,同时提醒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你又能为他做些什么。
最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孩子来自天堂,他们自身早已拥有成长所需要的一切。家长的职责仅仅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提供必要的支持。运用这5条原则和正面养育技巧,你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真实需要,并体会到由此带来的为人父母的自信,同时你还会感受到,在你的帮助下孩子们有能力去创造他们想要的生活。
第1章 孩子来自天堂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纯真而美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来自天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知道,一粒苹果种子自然会长成一棵苹果树,而不会长成梨树或橘子树。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认清、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支持他自然而独特地成长。我们无须以任何方式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因为父母的责任在于给孩子更理性的爱和支持,以此激发孩子们内在的独特天赋和力量。
孩子不需要我们的“修理”,让他们变得更好,但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要提供肥沃的土壤,让他们优秀的种子可以更好地生根发芽,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自己了。在苹果种子内部,已经储存了其生长和发展所需的完美蓝图。同样,在每个孩子的思维、心灵和身体里,其发展所需的完美蓝图也已经存在。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本身已经是美好的了,我们不用费力再去做些什么让他们更美好。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有一次,我向母亲询问她养育孩子的秘诀,她这样回答:“我养了6个儿子和1个女儿,我最终发现,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他们。一切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我只要全力以赴,做好我能做的,剩下的一切就交给上帝来安排吧。”这让她对孩子自然的成长过程有了充分的信任。对她来说,养育的过程不仅变得更容易了,而且也帮助她更好地给予孩子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阻碍。这种观念对每一位家长来说都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上帝,那你不妨用“基因”的说法来替代——一切都是基因在控制。
正面养育技巧的运用,让家长们可以学会更好地支持孩子的自然成长。但如果家长们不了解孩子是如何自然成长的,那么就很容易经历不必要的挫折、失望、担心和内疚,而这些会不知不觉对孩子某方面的发展造成妨碍或限制。例如,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生性敏感,不仅家长会对孩子失望,孩子也会因此觉得自己有问题。“我有问题”——这样错误的信念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而那些源于天性敏感而拥有的天赋也无法施展。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问题
当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天真而善良的,但他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是帮助孩子去面对他们特有的挑战。我在一个有7个孩子的大家庭中长大,尽管我们有着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机遇,但最后我们却完全不同。我有3个女儿,分别是25岁、22岁和13岁,但她们每个人都完全不一样,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帮助,但却无法帮他们避免具体的问题和挑战。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少操一点儿心,不用整天想着怎么去改变他们,或是怎么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孩子就做他们自己,把我们有限的精力用于帮助他们去应对生活的挑战。当家长以一种更放松、更信任的态度看待孩子时,孩子就更加容易建立起对自己、对父母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接受这个现实可以让家长更安心、更放松,我们无须对孩子面对的每个问题负责。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总是试图去弄明白我们做错了什么,或是孩子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不接受所有的孩子都有问题、麻烦和挑战这个事实呢?家长的工作是帮助孩子面对并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我们要牢记,孩子们有自己要面对的挑战,同时也有自己的天赋,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然而,我们要确信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怀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此时,我们需要记得孩子来自天堂,虽然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问题和挑战,但他们仍以自己的方式完美地存在着。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我们的同情和帮助,也需要那些挑战的磨砺。克服那些特有的障碍,不仅有助于他们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支持,还能帮助他们发展独特的个性。
对每个孩子来说,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在生活中总会面临一些挑战。在学习接纳家长和社会给他们设定的限制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比如原谅、延迟满足、接纳、合作、创新、同情、勇敢、坚持、自我纠正、自尊、独立自主以及自我引导。例如:
除非有需要原谅的对象,否则孩子就学不会原谅。
如果孩子们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就不会有耐心,更学不会延迟满足。
如果身边的人都很完美,孩子们就无法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孩子们事事顺心,他们就学不会合作。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为他们做好了,孩子们就学不会创新。
除非孩子们感觉过痛苦和失去,否则他们就无法学会同情和尊重。
除非孩子们身处逆境,否则他们就学不会勇气和乐观。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很简单,孩子们就无法变得坚强而有力量。
除非孩子们经历过困难、失败或错误,否则他们将无法学会自我纠正。
除非孩子们曾经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否则他们就感受不到尊严或者自豪。
除非孩子们经历过排挤或拒绝,否则他们就无法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除非孩子们有机会反抗权威,或未曾得到自己想要的,否则他们就无法学会自我引导。
从很多方面来说,挑战和成长的痛苦不仅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必需的。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不是保护孩子免受生活的挑战,而是要帮助他们成功地战胜挑战,并帮助他们成长。看完《孩子来自天堂》,你将学会正面的养育技巧,协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如果你总是替孩子解决问题,那他们就无法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和才华。
生活中的困难以其独特的方式磨炼孩子的心智,并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要经历痛苦的挣扎。如果你为了让它少受点苦而割开茧,那它很快就会死去。这种挣扎是蝴蝶形成翅膀上的肌肉所必需的。没有这番挣扎,它将永远无法飞翔,甚至会失去生命。同样的道理,为了让孩子们更强壮,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他们需要一些特别的挑战,还有一些特别的支持。
为了战胜挑战,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特别的爱和支持。没有这种支持,他们的问题会被放大和扭曲,有时甚至会引发精神疾病和犯罪。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在于要给予孩子特别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强壮,更加健康。如果我们干预了孩子的成长,让成长之路过于顺利,我们实际上是在削弱孩子的力量;但如果我们让孩子的成长过于艰难,又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其实也是剥夺了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东西。孩子独自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无法顺利成长,也无法培养出成功生存所需要的所有技能。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
要帮助孩子发现他们内在的力量,让内在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应对生活的挑战,有5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来探索建立在这5条原则基础上的各种新的养育技巧。这5条教育原则是:
1. 与众不同没关系。
2. 犯错误没关系。
3.释放消极情绪没关系。
4. 要求更多没关系。
5. 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
让我们一起来对这5条原则作进一步的详细探讨。
1.
与众不同没关系。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特别的天赋、挑战和需要。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就是识别出他们的特殊需要并提供帮助。一般来说,男孩子会有一些特殊的需要,而对女孩子来说这些需要就不那么重要。反之亦然。此外,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每个孩子都有与自己独特的挑战和天赋有关的特殊需要。
孩子们在学习的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家长们有必要了解这种差异,不然他们会对孩子的功课进行比较,结果引起不必要的挫败和失望。孩子在学习功课时,有三种类型:跑步者、步行者和跳跃者。跑步者学得很快;步行者学得很稳,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进步;最后是跳跃者,抚养跳跃型的孩子会比较辛苦,他们看起来什么都没学进去,也没有任何进步,但突然有一天,他们向前跳了一大步,全都学会了。跳跃型的孩子就好像迟开的花朵,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父母还需了解孩子的性别不同,对其爱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很重要。例如,女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关心,但太多的关心会让男孩子觉得不被信任。男孩子需要更多的信任,但太多的信任会让女孩子觉得你不够关心她。父亲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男孩子的需要给女儿,而母亲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女孩子的需要给儿子。了解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爱的需要,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抚养孩子,此外,还能减少父母对于如何养育孩子方面的争吵。要知道,爸爸来自火星,妈妈来自金星。
2.
犯错误没关系。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这很正常,也是我们意料中的事。犯了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父母的反应就好像孩子不应该犯错误似的,孩子就不会这么觉得了。犯错误是很自然、很正常的,没什么——这种观念要靠家长的示范,孩子才能明白。当家长愿意承认自己在对待孩子和支持孩子时犯的错误,以及父母之间相处所犯的错误时,孩子才能够最有效地明白这个道理。
当孩子看到父母时常为自己的错误道歉时,他就会逐渐明白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不是一味说教。孩子是从榜样身上学习,而不是从说教中学习的。通过不断地原谅父母的错误,孩子不仅从中学会了更有责任心,还逐渐学会了宽恕。
孩子天生就有爱父母的能力,但他们无法爱自己或原谅自己。他们是从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当他们犯错误时父母的反应中学会爱自己的。如果孩子没有因为犯错误而受到羞辱或惩罚,那他们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学习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爱自己以及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当孩子们反复体验到父母犯了错误却仍然可爱时,就学会了这种能力。羞辱或惩罚对孩子养成爱自己、原谅自己的能力是有妨碍作用的。通过对本书的学习,父母将学会用有效的新方法取代责打、羞辱和惩罚的旧方法,包括用请求取代命令,用奖励取代惩罚,用“暂停”取代责打。这些新的养育方法在本书的第3章到第8章中有非常详细的叙述。“暂停”的方式如果得到长期合理的运用,它的作用与责打、惩罚的效果是一样的。
3.
释放消极情绪没关系。有生气、伤心、恐惧、悲痛、沮丧、失望、担心、尴尬、忌妒、受伤、不安全感、羞愧等消极情绪很正常,它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有消极情绪没关系,但需要释放出来。
父母需要学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并释放内在的消极情绪。尽管表达消极情绪没有关系,但孩子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时间和地点并非总是恰当的,是需要学习的。另外,你也不要为了避免孩子发脾气而去安抚他,否则,当你没机会让孩子“暂停”,或手边有更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时,孩子就会突然发脾气。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我们必须学习新的沟通技巧并勤加练习,要不然,他们就会失控,挑战你的权威,随意乱发脾气。在本书中,家长可以学会处理自己情绪的有效方法。否则孩子会把家长压抑的情绪,连同孩子自己的情绪一起表达出来。这项原则解释了为什么孩子总是会在家长最不方便的时候失控,特别是当我们倍感压力、不堪重负,却努力掩饰自己情绪的时候。
正面积极的养育还包括不让孩子为父母的感觉负责。当孩子得到这样的信息——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中隐藏的对理解和爱的需求会给父母造成不便,那他们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从而脱离了真实的自我。
聪明的父母知道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的重要性,但他们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在教孩子感受各种情绪时,过多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想培养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最佳方式是带着同情和理解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帮他们弄清自己的感觉。家长最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和孩子交流消极情绪,还有自己应对挑战时获得成长的感觉。跟孩子讲自己的消极情绪,可能会让孩子背上不该有的思想负担。孩子会责备自己,以为是自己造成了父母的坏情绪,而无法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最终,他们会走开,不再跟你交流。
例如,你告诉孩子:“你爬树的时候我很害怕你会掉下来。”这会让孩子感觉受到消极情绪的操纵和控制。大人应该这样说:“爬树不是很安全,我希望我在的时候你再爬。”这样的说法不仅更有效,而且能让孩子学会不依据消极情绪来作决定。孩子的合作不是为了使父母免于担心,而是因为家长要求他们这么做。
与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相比,通过理解、肯定和倾听等方式,家长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增进对情绪的了解。有时,直接询问孩子感觉如何或是需要什么,可能会给他们太大的权力。我们需要运用新的倾听技巧,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理解孩子的需求。“宽容的”家长将学到如何不被孩子的要求和情绪所控制。“严格的”家长会更了解自己是如何以各种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因消极情绪而受到羞辱的。
通过感受和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把自己和父母区别开来,逐渐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发现自己的能力,如创造力、直觉、爱、方向感、信心、快乐、同情心、良知以及犯错之后自我纠正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帮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和自我实现。而与内在的情绪保持联结,有能力释放消极情绪,是所有这些能力的成因。成功的人也会感觉到失落,但他们很快就能从情绪中脱离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如何释放内在的消极情绪;大多数不成功的人要么无法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依据消极情绪作出决定,要么就是沉浸在消极情绪和态度中难以自拔。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们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4.
要求更多没关系。当孩子想要更多,或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感到不开心的时候,常常被家长批评,孩子从中就会得到这样的信息——我是错的,我是自私的,我被宠坏了。家长太急于让孩子学会感恩,不允许孩子要求更多。当孩子想要更多时,家长总是很快给予这样的回应:“你要懂得感谢现在你已经拥有的一切。”
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把握提要求的度,我们也不应该期望他们知道。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断定要多少才不会显然冒犯,或是太过贪婪,不懂感恩。成年人都很难处理好的事情,期待孩子能够处理得恰如其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面的养育技巧会帮孩子学会如何用更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家长也将学会如何说“不”,又不用感到歉疚。孩子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受到羞辱。同时,他们还会认识到,提要求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要求一定会被满足。
除非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提要求,否则他们永远不会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得不到。而且通过争取自己想要的,他们能迅速学会令人难以置信的谈判技巧。大多数成年人都缺乏谈判能力,除非觉得对方的答案会是肯定的,否则都不愿提出要求;一旦遭到拒绝,他们通常也只会被动地接受,或顺从地走开,或者心怀怨恨,更有甚者直接就翻脸。
当孩子可以随意提出要求时,他们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内在力量就有机会得到迅速发展。长大之后,他们就不会把“拒绝”当做最终答案。他们从儿时就学习谈判,并经常说服你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与哭闹的孩子纠缠和与谈判高手交锋,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运用正面养育技巧的家长会在每一次谈判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并会对谈判持续的时间设定明确界限。
允许孩子提出更多要求,你就给了他们明确的方向和追求自我生活的力量,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份重要礼物。今天有太多的女人感到自己无助脆弱,因为她们总是被教导要更关心其他人的需要,如果她们因没有得到自己想要或是需要的而难过,反而会对此感到惭愧。
父母能教给女儿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大胆提出自己的要求。大多数女性在小时候没有练习的机会,她们不是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通过更多的付出来间接地要求,并希望别人无须她们要求就会给予回报。缺乏直接要求的能力,妨碍了她们在生活及人际关系中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们要允许女孩提出更多要求,而男孩需要的是当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男孩子常常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而家长往往害怕孩子达不到目标而失落,会试图说服他放弃追求的目标。但家长并没有认识到练习如何应对失望的情绪比达到目标更重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向目标挺进。对女孩子更好的支持是家长要多问问她的想法,而男孩需要的特别支持是帮助他们认清并释放自己的情绪。对男孩子来说,最好的帮助就是询问他们具体的细节,但同时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给他任何建议或“帮助”。甚至太多的同情也要尽量避免,因为这会让他产生逃避的心理,不再和父母谈论所发生的事情。
妈妈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问了太多问题,如果在谈判中处于被动,许多男孩子都会选择避而不谈,如果你给男孩的建议是如何解决问题,那么他们通常会很抵触。他已经感觉很受挫了,如果此时别人告诉他应该怎样解决问题,或是他造成了什么问题,这只会让他感觉更加糟糕。
例如,有一次儿子没考好,他感觉很失望,他的妈妈关切地说:“我觉得如果你少看点电视,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一定会考得很好的。你真的很聪明,只是没有给自己机会。”她以为自己是在关心孩子,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儿子不再告诉妈妈自己的困扰呢?很显然,她的建议不请自来,儿子感觉到的不仅是批评,还有不信任,他觉得妈妈不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件事。
5.
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家长需要允许孩子说“不”,但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们也需要知道家长才有决定权。允许孩子说“不”使他们拥有了真正的权力。大多数家长害怕给孩子这样的权力,因为这很容易宠坏孩子,在现代社会,孩子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拥有了太多的自由。父母虽然觉得应该给孩子更多权力,但却没有学会如何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除非他们采用“暂停”等正面养育的技巧,孩子才会愿意合作,否则他们会变得索求无度、自私、易怒。只有当爸爸妈妈能够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时,给孩子更多权力才能够达到效果。
允许孩子说“不”,孩子们就可以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发现自己真实的需要,这为他们与家长进一步谈判打开了一扇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孩子的感觉和要求能够让爸爸妈妈听到,这本身就能够让他们更愿意合作。更重要的是,这让孩子在合作的同时,也无须压抑真实的自我。
调整自己的要求与否认自己的要求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调整自己的要求意味着遵从父母的愿望,而暂时放下自己想要的。而否认意味着压抑自己的需要和感觉,屈从于父母的需要。这会瓦解孩子的意志。当马被驯服之后,它会变得顺从合作,但它的自由意志也损失了大半。
对纳粹德国时期的养育过程的分析显示,如果孩子反抗权威,将会受到严厉的羞辱和惩罚。那时的德国家长禁止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意志被摧毁,导致他们盲目跟随强硬而疯狂的独裁者,沦为没有思想的、无情的追随者。如果一个人缺乏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他会很容易成为其他人操纵和虐待的牺牲品。甚至会被一段虐待关系或者处境所吸引,因为他感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他也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
调整一个人的意愿叫“合作”,而服从一个人的意愿就是“顺从”。正面的养育方法旨在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而不是顺从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盲目听从父母的意愿是不健康的。允许孩子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抵抗情绪,不仅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意识,也会使孩子更愿意合作。顺从的孩子只会服从命令,他们不会思考,不会感受,也无法促进事情的发展。而合作型的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互动中,从而能够更好地成长。
合作型的孩子可能仍然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他们更想让父母高兴。允许孩子说“不”并不意味着给了他们更多的权力,事实上是给了父母更多的控制权。每次当孩子拒绝而家长仍然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时,孩子就会体验到爸爸妈妈才有最终决定权。这也是让孩子“暂停”显然非常有价值的主要原因。
如果孩子发脾气或拒绝合作,他们不是不愿意配合你,而是无法自控。为了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父母需要把孩子抱起来,把他们放在某个房间,进行一段时间的“暂停”,这可以让家长重新取得控制权。上帝把孩子造得这么小,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把他们抱起来,并转移到一个方便进行“暂停”的地方去。
在“暂停”阶段,孩子可以自由地反抗,并表达自己的各种感觉,但他们必须遵守父母对“暂停”所设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说,每一岁需要一分钟的“暂停”时间。一个4岁的孩子需要“暂停”4分钟。“暂停”可以让孩子重新获得处于你的控制之下的安全感,重新感觉到你是主导者。孩子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他又愿意让父母高兴和与父母合作了。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纵容,或没有给孩子足够时间去“暂停”,这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丧失安全感。孩子刚开始会觉得自己有了控制权,但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掌管这一切(尽管他们喜欢权力),他们会不安。想象一下,让你雇200个工人,在6个月内建一幢大楼,或是让你给一个刚刚受了枪伤而血流不止的人做手术取子弹。如果你从没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你也会突然觉得非常不安。当孩子开始感觉到这种不安时,他们也会感到有些害怕,觉得自己要求得过度了。
一个索求过度或是“被宠坏”的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暂停”时间,一个十几岁的被宠坏的孩子,仅仅是在自己的房间里进行“暂停”可能是不够的。有时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待一段时间,或是在导游的陪同下在森林里住上一段,也可以与孩子最喜欢的叔叔、阿姨或是祖父母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这可以帮助十几岁的孩子恢复真实的自我,重新感觉到对父母的管理的需要。
孩子天生就有让父母高兴的愿望,正面养育的沟通技巧可以强化孩子的这个愿望,让孩子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意愿。同时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反抗,准许他们说“不”。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而不至于总是屈从父母。
如果孩子儿时没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他就会在青春期强烈地逆反。尽管十多岁的孩子仍然需要生活上的指导,但由于他们没有形成自我意识,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要和家长的意愿背道而驰。
很多家长以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脱离并且反抗父母是非常正常的。事实上,只有那些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支持的孩子,叛逆才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对那些被允许自己有反对意见,但最后仍然选择与父母合作的孩子来说,他们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到了青春期就不需要反叛。他们仍然会离开父母,但他们并不叛逆,而且会持续地回到父母那里寻求爱和支持。
有些孩子现在已经十几岁了,他们小的时候家长并没有运用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来抚育他们,但从现在开始父母运用正面养育的技巧与他们改善交流也不晚。不论从何时开始,通过运用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你都能够改善与孩子的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他们所能成为的最优秀的人。
养育孩子要预见各种潜在可能
即便你很好地理解了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要成为好的父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边学边练。养育孩子会不断挑战你的极限,也许你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对孩子付出这么多。可不论你做得有多好,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容易陷入困惑:“现在我该怎么办?”幸运的是,你可以反复阅读本书。当某种做法看起来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或是你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你不妨回顾一下正面养育的几条原则,你就会发现是哪部分自己没有注意到,然后更好地去把事情做好。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通过更多的练习让自己作好准备或是让自己什么事都做得很完美。突然之间,孩子就降生了,他是那么脆弱,而我们就面临着照顾这个孩子的艰巨任务。我们常常不确定怎样做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尽管我们一再提醒自己孩子来自天堂,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命运,但他们的未来实际上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如何养育并照料他们,对他们能否成功地展现自己的全部潜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养育孩子父母要付出很多,但这一切是非常值得的,只有在家长不知道该做什么,或是无论做什么看起来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时,他们才有些退缩。正面养育的原则很容易理解(但并不“容易记住”),这些原则会时刻提醒你:孩子需要你,你只需作一点点调整,就可以成功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记住,没有人可以比你做得更好。尽管孩子来自天堂,但他们也来自于你,他们需要你。学习如何为人父母是最值得你付出努力的事情。没有对正面养育的理解,大多数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于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是多么重要。最后不仅孩子会错失发展机会,父母也一样错失了最好的养育时机。
养孩子不容易,但收获更多。为人父母责任重大,也令人骄傲。现在,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真正需要,也知道如何做才能帮助他们。你会越发觉得做父母的有多伟大,越发觉得为自己的家庭付出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即使你身边有本书作指导,你偶尔还是会犯错误,但你正好可以借此来教给孩子宽恕的技巧。我们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和愿望,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以一种更坚强、更自信的健康方式去应对失望的情绪。你也不可能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总在他们的身边,但是你会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们,这有助于他们的情感创伤得以疗愈,并重新感受到爱和支持。每一位家长都渴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通过运用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并牢记孩子来自天堂,你将帮助你的孩子作好最充分的准备去实现所有的梦想。
第2章 5条原则起作用的原理
要运用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首先必须了解这几条原则起作用的原理。如果我们仍然沿用打骂、惩罚或是让孩子感到自责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这些新的养育技巧就不会有效。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找不到更积极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就算不再责骂、惩罚孩子,这5条原则也不会起作用。我们必须运用新的方法来培养、激励孩子的合作精神,并维持家长的主导地位。
为了让新的养育方式更加有效,家长必须放弃过时的畏惧教育的方式,也不要摇摆不定。就比如一周前,你认为孩子美好而纯真,期待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内在的天分,而一周后,你又感到他们真是太糟糕了,因而痛打他们。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就必须停止那些让他们认为自己不好的做法。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自信,我们就应该放弃用恐惧来操纵他们。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尊重他人,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尊重地对待孩子。孩子是通过家长的示范来学习的。如果你用暴力来控制他们,那么当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就会诉诸暴力,或至少有时候会做出残忍或缺乏同情心的行为。
养育孩子的压力
童年时代的经历对人们日后能否获得成功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心理学的出现,我们对这一点更为肯定了。早期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对我们获得外在成功的能力、争取幸福和自我实现的能力,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尽管这一观点现在已经成了常识,但在50年前大家还没认识到这一点。
在这个观点被广泛接受之前,我们并没有觉得养育孩子与成功有什么重要关系。成功往往被归因为基因、家世背景、勤奋、机遇、性格、宗教或者运气。在东方文化中,人们相信前世和来生,前世的因果报应也被看做是今生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如果你在前生做了好事,那么今生就会有好报。而如何运用养育技巧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并没有受到太大重视。
今天,在心理咨询诞生50年之后,我们发现父母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童年的重要性,现在的父母也因此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他们试图找到养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这种想成为完美父母的压力很容易将他们带向错误的方向。
家长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总想给孩子更多,而这通常会适得其反:更多的钱、更多玩具、更多东西、更多娱乐、更多教育、更多课外活动、更多培训、更多帮助、更多赞美、更多时间、更多责任、更多自由、更多纪律、更多监督、更多惩罚、更多许可、更多交流等等。而这些并不一定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的,更多并不代表更好。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而是不同。作为家长,我们并不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而是需要采用一种我们的父母从未试过的养育方式。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现在,我们面临着更新养育方法的挑战。我们的责任并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功的人。孩子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父母的责任只是抚养他们。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有与生俱来的成就伟大的种子。我们只需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给孩子机会去发展并表现其潜能。
传统养育技巧和方法在过去是行得通的,但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管用了。现在的孩子和以往大不相同,他们更了解自己的感受,因此,自我意识更加强烈。随着这种意识的改变,他们的需要也改变了。
在任何领域,要不断地取得成功,我们都必须适应变化。现在孩子的需要和前几代人的需要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父母,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那就是从基于畏惧的亲子教育转变到基于爱的亲子教育。
正面养育注重运用新的养育方法和策略,注重用爱来激发孩子,而不是利用孩子对惩罚、羞辱或失去爱的恐惧来教育他们。尽管与传统的养育技巧相比,这听起来很合理,但这仍然有些不现实。当我们情绪失控或是害怕失去决定权时,基于爱的教育与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本能反应是相冲突的。
这种基于爱的教育注重激发孩子的合作精神,反对利用孩子对惩罚的恐惧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但每位家长都了解孩子不听话时自己的自然反应,我们会说“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长期以来被广泛运用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不听话,等你父亲回来我就告诉他”。不管我们有多不情愿,我们都会用恐吓来管教孩子,这是我们的自然反应。在很多学校,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会试图利用孩子对大学入学考试的恐惧来刺激他们。但这些恐惧只会让孩子感到更焦虑、更沮丧。
放弃责打、威胁以及惩罚,这些听起来确实很美好,但如果你在收银台排队的时候,孩子突然发脾气,而你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恐吓或责打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当孩子拒绝早起去上学或是晚上不肯刷牙,你自然而然地就想威胁和惩罚他。尽管你并不想这么做,但威胁和惩罚的确很有效。
只有找到新的有效的管教方法,我们才有可能转变旧有的养育方式,比如责骂、惩罚。当你学会了新的养育技巧,去唤醒孩子内心合作的愿望,让孩子自发地遵从你的意愿时,你就能成功地放弃畏惧教育的方式了。
养育简史
几千年前,孩子的遭遇甚至比不上现在的动物。如果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就会遭到严厉的责打或惩罚,有时候甚至会被杀死。在两千多年前的罗马墓地发现了无数的儿童尸体,他们都是因为不听话而被父亲痛打并杀死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极端虐待和暴力的管教手段已离我们远去。
现在,大多数父母只有到了无计可施或是情绪失控时,才会将责打作为最后的手段。过去的遗风仍在继续。即使在相对宽容的家庭里,也会听到孩子说:“如果你那么做会被杀死的”或者“他们会因此杀了你的”。尽管孩子指的并不是真正的杀死的意思,但你却清楚地看到恐惧对于让孩子听话或行为得当的影响。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畏惧教育的做法仍在继续。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行,我遇到过一个很典型的范例。10年前,我和一个来自南斯拉夫的出租车司机聊过这个话题。他认为美国的问题是做家长的对孩子都太温和了,他们从来不打孩子。我问他:“你被打过吗?”他很骄傲地说,正是因为挨过打,他才成为了今天这样优秀的人,他的孩子们也一样,他和他的孩子从未犯过罪。他接着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天不被打。但他现在很感激自己挨打的经历,他说这在他的国家很常见,正因如此他才没有成为罪犯。
这是一种令人吃惊的心理现象——被痛打或是被虐待的孩子常常会与施虐者的关系更密切。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开始认为受虐待是应该的,是自己应得的。他们会为父母的行为辩护。当他们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难以适应正面养育方法的原因。他们仍继续畏惧教育的做法,因为他们自己受到过惩罚,于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这样。他们相信父母的养育方式帮助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因此同样的方式也会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有益。你会经常听到被虐待的孩子这样说:“我很坏,他们不得不打我。”
当然,在挨过打的父母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打孩子的做法过时了,但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尽管他们不喜欢责打和惩罚,但他们没有其他选择。有些家长放弃了责打,结果孩子变得难以管教,或是出现了自尊心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想要放弃责打和惩罚,我们就必须找到其他能够管好孩子又能让孩子产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来替代。
暴力只能导致暴力
现在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感、头脑开放,如果你用暴力对待他们,他们也会以暴力来回应。当今社会之所以会产生暴徒事件和家庭暴力,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强烈的情绪。
当我们自己的情绪不是那么敏感时,暴力和惩罚能够起作用。但现在的世界不同了。做父母的头脑更加清醒,情感更丰富,他们的孩子也一样。如果没有新的方法来管教孩子,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暴力,并且不断做出反社会的行为。他们要么行为叛逆,富有攻击性,要么把暴力倾向隐藏起来,并深受自卑感的折磨。他们要么憎恨别人,要么憎恨自己,经常两者皆恨。
一些专家称,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明打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暴力,对此,我只能一笑而过。15年前我开办“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研讨班的时候,他们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他们问:“有什么研究能够证明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呢?
”这只是个常识而已。
科学研究对于扩展我们的意识和观念很有用,但如果太过于依赖科学研究而忽略了常识,那就走得太偏了。那样科学研究就变得像迷信一样,只能帮助社会逃避问题。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科学家和研究者都狭隘到了不相信常识的地步。
暴力会导致暴力是常识,而且研究也证实了接触暴力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暴力。在1989年的洛杉矶骚乱之后,研究人员把孩子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他们观看了3分钟的骚乱录像,然后就让他们到另一个房间去玩儿,房间里有暴力玩具和非暴力玩具。
如果告诉孩子电视上暴力画面只是演员演出来的,孩子们就会玩一些益智玩具,而不会拿暴力玩具来玩。而当告诉他们电视上的暴力是真实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拿暴力玩具玩儿。他们的攻击性明显增加了。电视上真实的暴力画面显然引发并增强了这些孩子的攻击性。
孩子感知能力发展缓慢,要到14岁时才能完全理解假设的情形。即使告诉一个不满14岁的孩子,电视上的演员只是在表演,他或者她仍无法明确分辨。5~10分钟后,如果他们想起了看过的镜头,仍然会作出反应,就好像看到的画面是真的一样。如果孩子感知能力的发展没有达到能理解假设的程度,只要孩子觉得是真的,就会信以为真。当孩子目睹电视上的暴力或者不良行为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发展天真、乖巧、敏感等健康感觉的机会。
孩子要是没受到电视上的暴力或不良行为的过度刺激,他们显然更加安心和放松。
如果家长想给十几岁的孩子看某部电影,但又有些顾虑,那就最好等到影碟出来时再给他看,这样比去电影院观看所受到的视觉冲击要小得多。对于成年人来说,电影院可以让他们暂时忘记现实,跟着电影的情节仔细体味,如临其境,效果越逼真越好。但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希望他们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不是真的。
就算没有暴力和不良行为的场面,看太多电影和电视节目也会对孩子造成过多刺激。这是孩子的过激行为或者行为失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孩子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他们看到什么就做什么。感官上的过度刺激会损伤他们的神经系统,他们会变得暴躁不安、索求无度、喜怒无常、情绪亢奋、叨叨咕咕、过分敏感、不愿合作。
但就此夸大电视和电影对孩子的影响是错误的,因为父母养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要比电视大得多。
如果孩子受到的教育没有让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很差,影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就会对他们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孩子是在爱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暴力节目的影响至少要少一些。父母应该努力让孩子免受影视节目中性和暴力的不良影响。
养育健康孩子的力量就在父母手中。我们不能把青少年不断增长的暴力问题全都算在好莱坞头上。好莱坞只是为我们提供想看的东西。而只要孩子是在恐惧和自责中长大的,他们就容易受到好莱坞式暴力的影响。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难以管教且破坏力强?
为什么现在学校里的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粗暴无礼、蛮横好斗、喜欢暴力?原因很简单,这不是什么大秘密。当孩子在家里受到攻击或者惩罚等威胁的过度刺激时,男孩子会变得过度活跃,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注意力缺乏症”。对于女孩子来说,攻击性则表现为自卑和饮食失调。
你会发现几乎每所监狱里的暴力罪犯在儿时都受到过虐待或者痛打。他们受到的虐待跟他们施加给别人的虐待一样,让人心痛。而在各个心理咨询室里,数百万人深受沮丧、不安、冷漠以及其他情感问题的折磨,这些都是基于畏惧的养育方法导致的问题。
而与此相反,现在也有很多孩子因为受到温和的教育而变得具有破坏力。传统的父母对现代的温和养育方法持怀疑态度,这是正确的。尽管这种养育方法的出发点是基于爱,但这种方法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技巧。5条原则给孩子提供的自由和权力,需要用同样有效的对孩子进行管束并培养合作精神的技巧来平衡。如果你想开快车,就必须确保刹车性能良好。想给孩子更多自由,首先要保证你能管得住他们,让他们守规矩。
很多在儿时受过虐待的父母决心永远不责打、贬低或者惩罚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那些方法没用,不过问题是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取代过去那些基于畏惧的方法。不管教孩子很容易会宠坏孩子,这种温和的养育方法与传统的畏惧教育一样没什么效果。
除非你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取代过去基于畏惧的养育技巧。否则,不管你对孩子有多好,他都会失去控制。
正面养育以“暂停”的方法来取代责打或者惩罚。不过“暂停”也是最后才拿出来的撒手锏。在实行“暂停”之前,还要采用很多其他方法才能使其起作用。否则“暂停”就成了另一个基于畏惧的惩罚手段,它会失去效用。
你继续往下读,就会发现正面养育的新方法不仅有道理,而且确实有效。这就是这本书的核心。我们不是要从哲学角度探究养育方式的对错,而是探讨一种立竿见影的新方法。
已经有数千人开始使用这种新方法并获得了成功。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让你从内心去认同它,让你的内心和常识给你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放弃过时的养育方法,开始使用正面养育的新技巧吧!
养育观念的全球性转变
在20世纪,心理学不断发展以适应大众观念的新需要。在100年前,人们并未认识到对内心感觉、欲望、需要的深入研究有多重要。人们更关心生计和安全问题,甚至大多数人几乎意识不到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
如今时代变了,我们的孩子也变了,有时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觉。全球观念发生巨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心世界。爱、同情、合作、宽容等不再只是哲学家和精神领袖的高尚思想,而是变成了大众的日常感受。过去曾被人们接受的行为,现在却被认为是虐待。
历史中充满了践踏人类良知的暴行。整个中世纪,不同的宗教、政治组织残忍地谋杀、折磨了数百万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只是因为他们对上帝有不同的信仰。这些暴行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然而,在今天人们的观念进化了,为这些暴行辩护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即便没人告诉你谋杀、盗窃、强奸、抢夺是错误的,你也会意识到这些都是暴行,这些行为不对。同样,你也不太可能容忍政治领导人发动战争侵略其他国家,盗走这个国家所有的文化和艺术瑰宝,而这种变态的利己主义行为在50年前人们还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随着大众观念的改变,人们的良知进化了,智力也一样。当人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时候,用惩罚来强制执行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就显得很重要。如果人们的良知发展了,就不需要用惩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了。正面养育不是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辨别是非上,而是更注重唤醒和发展孩子的内在良知,让孩子自己心里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良知也就是内心中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好像身体里有一个指南针,在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我们不用知道所有的答案,心里的指南针会始终引领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过去,有些人把良知描述为聆听内心的声音。而我们现在会这样表达:“我有一种感觉。”
感觉是一扇门,我们通过这扇门与自己的灵魂或者精神产生联结。当人们头脑僵化时,他们只能遵循规则并对那些不守规则的人进行惩罚。而那些心灵开放的人自己就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好。用这种内心意识解释世界时,我们称之为直觉。用于解决问题时,称之为创意。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时,就是不带任何条件也无须原谅的“爱”的能力。发展思维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培养孩子的良知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父母们曾经用惩罚或威胁的方法促使孩子好好做人。但现在的孩子天生就有这种可以发展良知的潜在能力,敏感成就了他们的这种能力。但当父母采用过时的基于畏惧的养育方法时,孩子的敏感也会让他们伤到自己。不管遭遇到何种对待,孩子们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现在的孩子天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发展良知的潜能,但这种能力必须要加以培养才能形成。
正面养育的方法能唤醒孩子内在的潜能。孩子与内心良知联结的结果就是他们举止良好,但又不会盲目服从。他们之所以尊重他人,不是出于害怕,而是因为这让他们感觉良好。他们愿意谈判,也具备高超的谈判技巧。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愿意挑战权威。他们乐于创新、愿意合作、能干、富有同情心、自信并且仁爱。通过学习和采用正面的养育技巧,不仅父母养育孩子的差使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且孩子的受益也会越来越大,看到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充满自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馈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