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編輯推薦: |
《中庸》是开启人生智慧的最好教材。它能启迪我们人生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其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郭庆祥编写的这本《中庸人生大智慧》从人性出发,人情着眼,人生着手,开启人生智慧。
|
內容簡介: |
《中庸》,是先秦儒家最早、最精密的哲学著作,堪称儒家学说的思想纲领和理论基础。它着力论述人生哲理,认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普遍原则是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本书《人生大智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中庸》中蕴涵的深刻人生哲理。 《人生大智慧》由郭庆祥编写。
|
關於作者: |
世界艺术家名人协会副主席,中华国学会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历任中学老师,生产队长,中型工业企业厂长。商业、文化、音像公司的总经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部主任。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社长等职。
1986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小说;1993年起出版《世界名人语典》、《生财之道》、《中国名校名师精讲系列丛书》;与人合编《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全书》,《教育小百科词典》等大型丛书,被国家教委图工委列为装备用书。策划责编的作品,五次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八次获部级奖;多次被中宣部等五部委推荐为全国百种优秀音像、电子读物。
著有“郭庆祥国学经典系列”《中华经典与智慧》、《人生大学问》、《人生大智慧》等书。
|
目錄:
|
前言
题记
一、中庸之道,中国人的思维准则
第一讲:道不远人,中庸之道,相伴我们而行
道不远人。“道”穿越历史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伴随左右着人们前行的轨迹
道是依据规律,规范人们在人生正确道路上奋勇前行的轨迹道路
圣是依据规律,引领人们在人生正确道路上奋勇前行的良师益友
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是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客观
中正;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适当、适中;是前后、左右、上下、内外、阴阳、正负动态之中的平衡
庸,是用,是持之以恒、不可更改的坚守
中庸,是用中;是在动态中,恰如其分,不可改变,长期持久的用中;是在
动态中持久保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状态中的平衡。中庸,是儒家
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事规则
中庸不是中立,是“用中”;不是折中,是“适中”;不是调和,是“变通”;不是妥协,是“平衡”
第二讲:天命、率性、修道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国人的天命观:天命之谓性,是按照人本性的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由生动的人性
天:凡不可思议,非人力所为,足以支配人命运的力量就是天
命:凡不可思议,非人力所为,足以左右人命运的力量就是命
天命:一是天赋,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二是命运,是人对之无可奈
何的某种必然性的命运,是冥冥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三讲:天命之谓性,人性本为欲
性,是指万事万物内在的性质和所具有的特点、本质、本色、本能、本性
人性,指人类的本能、本性、本色、本质;人类的本性是欲;羡慕嫉妒恨,是人性的最好写照
人性是欲;人之本能,是饮食男女;人之本性,是贪生怕死;人之本质,是
贪心贪婪;人之本色,是纵欲懒惰;人之常情,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态,是
欺软怕硬;人之常欲,是追求幸福和享受;人之常理,是追求公平和自
由;人之常恶,是贫困饥饿和死亡
“率性之谓道”,依据生命宇宙的规律,顺其人性自然的延伸,遵循人的本性行事,就是道
率性:是顺其自然之性,尽其性,任其性
欲,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动力,
人类社会就不会继续发展,就会停止消亡
第四讲:修道之谓教,规范人生行为
修道,是按照人性的规律修身养性,符合人类共生共存共发展的道德规范
教,是教化,通过人的修养达到的道德境界,从而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
要知己性,则懂得如何修身养性;知人性,则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尽其
性,则懂得不纵欲不贪婪;忍其性,则懂得不失潇洒自由;任其性,则懂
得不固执己见;率其性,则懂得不天马行空
第五讲:君子依道而行,自察内省慎独,自我修身养性
致中和的人生智慧
“中”是天下的大本,“和”是天下的达道。“中”的根本目的,是保持万
事万物的根本,以求稳固;“和”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天下通行的达道,以
求通达;“中和”的根本目的,是为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六讲:中庸的智慧,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适中,是时时处处追求动态中的居中、适中
中庸其至,民鲜能久
中庸之道,人鲜能行
第七讲:持之以恒,中庸可行
惟大智者,故能行中庸之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启示
选择中庸,贵在坚守
中庸难行,贵在持之以恒
二、君子之道,中国人的做人准则
第八讲:君子之强与坚守中庸
君子之强,和而不流的精神价值
坚守中庸,持之以恒,无怨无悔
第九讲:君子之道的广大与精微
君子之道,造端乎父母。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讲:道不远人,人皆可以为道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忠恕违道不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一讲:君子之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安然自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中庸之道
第十二讲:敬畏神灵的当代启示
国人某些人对于神灵,采取的是实用主义、行贿式的信仰
人类由于对神灵缺少必要的敬畏,肆意掠夺资源,破坏自然和社会环境
第十三讲:大德受命与中庸功效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第十四讲:仁政与礼制的继承与发展
仁政与礼制,父作子述的继承与发展
第十五讲:继承先祖遗志,达孝治理天下
大孝,是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的未竞事业发扬光大
第十六讲:为政,以人为本;为人,以诚为本
为政之道,以人为本,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天下之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也。天下之三达德:
知、仁、勇。所行者一也:诚
第十七讲:九经,是治理国家的九条准则
治国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九,九九归一,就是一个诚字
三、至诚之道,中国人的成己、成人、成物准则
第十八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
诚者,天之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之者也
学、问、思、辨、行的知行合一,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
第十九讲:至诚之道的天地境界
至诚,是天地人之本,是成己、成人、成物的核心
至诚无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至诚如神,防微杜渐,可以预知
第二十讲:至诚无息,孕育万物
诚者自成,成己、成人、成物的“内圣外王”之道
至诚无息,孕育万物
中庸的功效,是大德受命;至诚的功效,是与天地共同化育万物
诚,是天地运行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严肃的运行规则,一种自然而然的运行动力
四、礼仪之道,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第二十一讲:礼乐制度与德合天人的哲学理念
至诚之道的理论与实践
与时俱进与圣君礼乐
第二十二讲:圣君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
圣君治理天下的“三重”: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规范文字。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君子之道“六事”的最高境界
圣人的光辉与天地日月同辉
第二十三讲:至圣和至诚,可与天地同
至圣之道的五种美德: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
至诚之道,博大精深,成己、成人、成物之美德,接近天道
第二十四讲:至圣的修养功夫
君子之道,简淡谨微的道德境界
君子之道,内省慎独的内修价值
至诚的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至诚的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畏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上天之德,无声无臭
|
內容試閱:
|
要做君子,就要“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处处内省自察慎独,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要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警戒自己,不违天道,不违人性。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内省于细微之处,自察于独处之时,防微杜渐私心杂念于滋生的瞬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就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里不仅强调道的重要性,也是区别真“道”和假“道”的区别。辨别
“道”真假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离开,离不开的就是真道,能够离得开的就是假道。这也是区别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说是真理,就不能够离得开,如果能够离得开的真理,就是假真理、伪真理。
正如“文革”时期“四人帮”高喊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实践证明:草,填不饱中国人民长期饥饿的肚子,人民自然选择了能够填饱肚子的苗。
辨别道的真伪之后,紧接着强调道在细微之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在人的意念之中,没有比幽暗时更为明显,没有比细微时更为显著, 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之时。
这里强调的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具体标准。
你要做君子,就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在你自己独处的时候,在别人看不见你的所作所为时,听不到你的所言所语时,你一个人独处时的内心活动,你的言语行动是否合乎道德标准。你要做君子,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小心谨慎,特别是在你一个人独处时,提醒自己,告诫自己,严格要求和约束规范自己,这样对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的身心都有好处。
这里所说的慎独,并不是让人没有私心杂念,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狠斗私字一闪念”和“斗私批修”,假如是这样,也就违背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哲学观点,同时也违背了笔者主张的“人性本欲”的观点。
这里所说的,是在你“率性”——“尽其性”、“任其性”的同时,要懂得“修道之谓教”,“忍其性”的重要性。
这里不是让你违背人性取消私心杂念,私心杂念是取消不了的,而是在一个人有私心杂念的同时,能够按照“修道之谓教”的标准,克制自己,约束自己,警惕自己,修养自己,规范自己,不要出格。
譬如“人性本欲”,当你“率性”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是否危害和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假如没有,合乎道德伦理标准,就光明磊落尽情地去做。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率性”见不得人,需要偷偷摸摸地去做,这就说明你的行动已经超越了道德范畴,你的思想还有道德的约束,是欲望的膨胀突破了道德的底线。
常言道:“为人别做亏心事,头上三尺有神灵”,一个人假如做了不好的、损人利己的、伤天害理的事,早晚是会被人发现的,就是当时不被人发现,你头上的神灵也心知肚明,早晚会得到报应的。
正如陈毅元帅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一切全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这里的“神灵”,既有迷信的色彩,又有客观的色彩。迷信的色彩,也是警告缺德的人不要丧尽天良,无法无天,让他们对上天和神灵产生敬畏和恐惧;客观的色彩是,神灵其实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明察秋毫之末,没有什么可以隐蔽的事情。发现是早晚的事,不要做坏事、做缺德的事情,假如你天良没有完全泯灭,良心的谴责会伴随你终生。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认为别人看不见你做的坏事,不要认为别人听不到你说的坏话,不要认为你的私心杂念和不好的心思别人不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其实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端倪和其他的表现方式。
大至宇宙深处河系恒星的演变,高空风云气象的变迁,地下深处矿藏的发现,大海深处油气田的探寻;小至人类身体的细微变化,自然界微生物的基因变种,无不有迹可循,更何况一个大活人的种种迹象。
譬如一个人贪污受贿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会被人发现?譬如一个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也会被人发现?又譬如一个小偷偷别人家的东西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也会被人发现?又譬如一个人内心喜欢或恨一个人是十分隐秘的,为什么会被别人发现?
据说美国一个叫莫菲的航空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墨菲定理”,说航空的飞机、航天的飞船或航天飞机,最隐蔽、最小的缺陷,大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爆发;最隐蔽、最小的缺陷,往往是大空难的关键。后来无数空难的事实证明了
“墨菲定理”的正确性。
据说古代一个所谓的清官,有人弹劾他的贪腐又找不到证据,就派人收集他们家的垃圾,结果在垃圾中发现了很多贪腐的痕迹和证据。本拉登懂得垃圾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家的垃圾就地烧毁,就是这样,还是被美国情报局发现。
这正如《中庸》所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越是隐蔽的东西,有时候反被别人发现得容易,是因为你的故意隐藏,反倒引起别人的注意,没有什么比所隐蔽起来的东西更能够显示出来,因为你隐蔽的神态,已经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有见不得人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的眼睛不敢直视别人,很可能他心虚或心里有鬼。
综上所述:回归到主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真正的“道”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假如能够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要时时刻刻心存敬畏之心,在慎独之处下功夫。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别以为别人看不见,听不着,你就可以胡作非为,忘乎所以,欲望膨胀,其实只要你有私心杂念的苗头,有不善的念头,就会表现出来。
所以说,不要欺人,不要自欺,不要侮辱别人的智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别人都会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要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长存敬畏之心,一日三省吾身,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慎独上下功夫,不敢做离经叛道的事情。
这一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道不远人”;二是,“慎独”。
“慎独”,是一个人要在道德层面上慎独的警戒;下一节,主要讲一个人在情感层面上发之“中节”的要求和重要性。 P45-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