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智慧人生》精装版

書城自編碼: 186526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成功/激励
作者: 叶曼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11083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5/175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3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80
《 南怀瑾谈性格与人生 》
+

NT$ 326
《 春到南天 》
+

NT$ 333
《 《世间情》精装版 》
+

NT$ 190
《 世间情:南怀瑾极力推崇的人生哲学 》
編輯推薦:
赵朴初 南怀瑾 陈健民 大德盛赞的国学大师
三毛 胡因梦 林清玄 推崇的百岁智者
內容簡介:
智慧二字的组成,是日知而心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真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方能宁静淡泊以处事,忠厚仁义以待人,便成为众望所归的大好人。有真智慧的人,方能使人生真平等,真自由,真幸福,真圆满。
有真智慧的人,他的一生消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俗话说:“我们希望别人如何待自己,我们便如何去待别人。”
这便是“智慧人生”。
關於作者:
叶曼,本名刘世纶,祖籍中国湖南省,1914年生,现年98岁,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1935年她经胡适先生亲点,就读于北大法学院经济系。
叶曼辗转世界各地几十年,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西方宗教,至今研学佛教、道家、儒家数十年,先后师侍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等大德,屡有所得。60、70年代,为传播儒、道、佛三大文化,成立“文贤学会”和“文贤书院”。
1990年,叶曼来往香港、美国、新家坡等地,共筹得32万美金善款。其中30万美金捐赠用于重建云居寺。其余2万美金捐作云南、贵州等地兴办希望小学,迄今为止,已建成13所文贤希望小学。
叶曼著述丰硕,著作有传统文化类9部、社会问题类22部、佛学基础类29部、讲经开示类9部、著作集锦9部,先后在中国台湾和西方出版发行,广受好评,影响巨大。
目錄
叶曼介绍(钟梅音)
国学大师叶曼与书的一世情(陶源源)
经史启蒙的童年
一生难忘北大情
绝不可一日无书
 劳碌命
 智慧人生

第一辑 让美充盈我们的人生 
 美化
 如何美化人生
第一,是仪容的美
第二,要“美而韵”
第三层次的美,就是要“美而真”
“真”以外,还要提升至“美而善”
真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美”
日日都是好日
 人要衣装
 吃在中国
 房屋布置
 一笑一少,一怒一老
一怒成“心”“奴”,贪念求“今”“贝”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痛苦自己找,快乐处处有
“布施”、“法布施”与“同喜布施”
平常心是道
 驻颜无术 养生有道
 谈读书
养成读书习惯最难
好书令人拍案叫绝
笨方法也管用
不赶时髦
不做蛀书虫
也要读闲书
读书会值得推广
有酒柜无书柜
爱书的人不怕寂寞
读书防老
问答录
 闲出来的毛病
 礼多人不怪
第二辑 为了更和美的家
 订婚
 结婚
 离婚
 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只羡鸳鸯不羡仙
 性教育
 万世母仪
 养不教
 色难
第三辑 做有智慧的女人
 家庭主妇
 男女平等
 中国的女性
 现代女性的心事
楔子
“终生不二色”的“奇珍异兽”
永远年轻动心的“情”
避免外遇,要使先生内心满足
爱他就装聋作哑,不爱他就早日拔牙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恕道
择偶没有标准,男女抗拒力有别
求好丈夫于孝子之门
勿因交往异性朋友或结婚而抛弃同性朋友女人与男人交往之道
愿意为他洗臭袜子才结婚
两者兼顾的要诀:“敬业”
原则需要个人自己去体验
年轻的秘诀:吃长素、忘记年龄、好奇心、好读书
美容的秘诀:早上运动、晚上按摩
小家庭?大家庭?家族主义?个人主义?
管教孩子:不打不骂,运用冷战
 做一个有智慧的女人
宁可要“智慧”,不必要“聪明”
她们何以不谈限武
善用女人的长处
第四辑 境界的提升
 大德曰生
 苦与乐
生、老、病、死
自找的四种苦
称心如意事没多少
百无一可意中人
人生时时有真乐
平常心是道
分享别人的快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
问答录
 命与运
天道之谓命
任何事物有盛衰,都是气数使然
李淳风《推背图》推测大气数
大预言家——言中未来事
命运操之在己
算命是怎么一回事
气运不要太满,满则覆
紫微斗数、七政四余、铁算盘
命可改,相也可改
相随心转,瞒不住人
求神不如求己,问卜不如问心
问答录
 生与死
生死两无凭
为什么生?怎样生?
一切都归之于业力
因果不只是这一辈子的事
谈死后之事的三本书
爱人惜物就是安心
问答录
 晒衣服
 与现代人谈仁
妇人之仁与宋襄之仁
齐宣王之仁
孔子之仁
上仁不仁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內容試閱
房屋布置
儿时最愉快的印象之一,就是放学回家,走进了屋子,发现母亲把几件家具,略略更调了位置,墙上换了几幅画,桌上改了几件摆设,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一爽。对于母亲的安排和她的鉴赏力,总是由衷的佩服,母亲在汗流浃背之下,得到我们的称赞,她也得意极了,就好像得了教育部颁发的文艺奖金似的。
因之我自动就养成一种习惯,注意欣赏别人的房屋布置,远过于留心别人的服饰,我宁愿把钱花在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摆设图画上,也舍不得花钱在装点个人门面上。别人的穿戴除非是刺目扎眼到不能使人视若无睹,否则我真是常常视而不见。至于人家的房屋布置,我像参观博物馆一般,观摩、领会、欣赏、赞叹,而能过目不忘。
在我去过的国家内,美国和日本的房屋布置,都自有其特色,是与众不同的。大体说来,美国一般的毛病是物资过剩,虽然舒服方便,却失之拥挤;日本一般的毛病,是中看不中吃,虽然雅洁如画,却实在不舒服。
进到美国人家里,从天花板到地板,几乎都是塞得满满的,到处是沙发,满墙是字画,有一方寸空隙的地方,也得摆上一件小玩意儿。从中国的夜壶到南非的五彩盾牌,应有尽有,毫不含糊。置身其中,恍如在古董店里。而且他们是一窝蜂,当粉红色时新时,从西岸到东岸,家家客厅的墙上都刷成了粉红色。当中国的祖宗挂影被光荣地挂在美国客厅内时,据说香港有不少人靠着画旧日珠蟒袍的人像为生。近来据说中国画正在吃香,不过只能是山水画,如若家里只挂着一幅中国的人物花卉,虽然也算凑上了时髦,终究显得寒酸,为什么?连挂的人也不知道。
关于他们那些古董,参观时,最好只给予泛泛的赞美,千万不要过分表示殷勤地加以探询,否则主人常会为一把小铁斧一块小面具,说出一部小说来,那时真使你进退维谷,欲罢听亦不能了。
每逢我在那样的屋子里坐上一会儿,虽然椅垫舒服极了,设备完美极了,可是眼花缭乱,神经很不得休息,就像面对了一位梳了赫本发式、戴着吉卜赛耳环、套上中国朝珠、穿了法国衣裙、佩着墨西哥手镯、拖着日本漆鞋的那些好新奇的美国女人一般。她们对于款式颜色的选择,的确有其大胆独到处,就是可惜显耀得太多,不知含蓄本身便是一种美。
可是当我走进日本人的家里,一入玄关,便觉得阴气森森,门窗隔扇,全是那样雕刻安排得富于匠心。特别是床之间,一轴画,古盂内两三枝花,再也找不到其他杂物。画和花总是那么淡雅,浓密安顿得恰到好处。室内四壁除了这一画以外,其余完全是木料纸料来作点缀。屋内的唯一家具,常常只是一张硬木方桌,然后便是几个素洁的坐垫。一切布置,像是大作曲家的乐谱,使人不敢轻易改动四分之一的拍子。整个气氛,像是梦幻,像是画图,又像是蜃楼海市。每逢我在那样的屋子里坐一会儿,虽然目悦心澄,可是也真的腰酸背疼,常使我手足失措,寝食难安。
日本的房屋布置虽然很够含蓄了,可是有时含蓄得过于做作。同时那些同一的插花方法,那些同一韵味的字画,就像是面对了擦了厚厚的面粉,穿着花绿衣服的日本女人一样,她们同样的温柔,同样的多礼,同样的装饰,除了颜色以外,很难找出相异之点。那些文雅的仪态,妩媚的微笑,多彩的和服,仿佛就代表了整个的日本女人,而使人常常忽略了那些美的外形里面的不同个性,甚至连那彩虹似的和服里面的胴体也都不为人注意了。
夸张的趋新难免于俗,刻意的求雅也失之做作,我倒宁愿看俗得雅不可耐的人和物,也不愿周旋于雅得俗不可耐之间。归根结底一句话:所谓艺术,是顺了自然的本性,因势利导,所加的人工斧断,过犹不及都是切忌的。

一笑一少,一怒一老
一怒成“心”“奴”,贪念求“今”“贝”

在一个朋友家里,我曾看到一幅韩国人送给他的字:“一笑一少,一怒一老”,使我至今印象深刻。天底下的人,除非他故意说谎,没有一个人是不怕老不怕死的。在古代,秦皇汉武把天下征服了,进一步便要求长生不老。世上只听说过彭祖活了八百岁,人世上活过一百岁的便成为人瑞。女人怕老,男人也怕老。有人看到报上“花甲老翁”的名词,就问我:“花甲怎能就称老翁?”有几个人肯承认自己老?然而我们经常在使自己老,每发一次脾气,就使自己愚蠢一些,也使自己老一些。
中国造字很有意思,“怒”字即是一发怒,心就成了奴隶,随它指使。由生理上,爱发脾气的人是“肝火旺”,科学家也验过发脾气时的血液,发现血液中有毒素。按照哺乳年龄,人类该活一百五十岁,但实际上连一半都不到,皆是自己因发怒担忧而慢性“自杀”所致。
“怒由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世上多少事起于这一念怒火。现今许多年轻人犯罪,常是一时之怒造成,不但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怒气从哪发生?都是“贪”字所致。人生在世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名利”,永远患得患失,既患得之,又患失之,一直在得失中讨生活。
“贪”字由“今”“贝”组合,指出是求“现在的好处”。虽然有些人的境界较高,从不在乎“利”,但是他们很在乎“名”。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曾在静坐之中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所以兴冲冲地写了一个偈子,最后两句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送给住在对江的好友佛印看。佛印却在背面写上“放屁”交来人带回,苏东坡看了非常生气,立刻过江找他理论,却见佛印的庙门上,贴着一个字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孔子也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但是如果“不以其道得之”,却不是他所愿意取得或去除的。留名要留万世名,谋利要谋万世利,名利不要只顾眼前或自己一家人,浅近之利可以说是害。尽量减少功利及近利。所谓“伟大”即是指超越时空的长远,这样的富与贵,才是孔子所说的必须以其道得之。
我们如今有很多人赤手空拳地起家,看多了名利,便把荣华富贵当做过眼烟云。只要把“小我”、“为我”之心减少,即可宠辱不惊地出将入相。假使能如此,便能够不生气,不但不老,且可长生。
长生不是勉强去追求的,皇帝的巨大财富也不能多买一天的日子,人生本来就要上山下山,起起伏伏,真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痛苦自己找,快乐处处有

如果怕老,只要你不“生气”。只要不“贪”,便不容易“生气”。积极的话,更要“笑”,但不要“皮笑肉不笑”,而是要“意解心开”地笑。根据报道,目前国内每十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精神有问题,这便是因为太紧张。
痛苦其实都是自己找的,快乐也是自己找的。“心花开”的笑也是要自己在生活中找的。
陶渊明曾说:“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书是最容易得到快乐的事。
像《老子》,我每十年看一次,并且背诵下来细细咀嚼,因为经历增加,所以每次都有新的领会,产生更多的快乐。平时看见一朵美丽的花,听到叶落声,或是注意到今夜有清朗的明月,都可以使自己很快乐。

“布施”、“法布施”与“同喜布施”

另外一个更“便宜”的方法,便是“布施”了,以钱财布施于人是财布施;如目前的张老师、马偕医院等社会工作帮助人们,都是“法布施”。还有“同喜布施”是更惠而不费的方法,比如任何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都要不吝惜地真心去赞赏。如果把别人的成就德行都当做自己的喜事来欢喜赞叹,那么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很多的快乐。
如果常“笑”,面色便带喜气;如果常“怒”,面色便带愁云。“相随心转”,心开朗,相也开朗;心狭窄,面相也狭隘,你不必学“麻衣神相”也可以由脸相来看一个人。我的初中训导老师,管人很严格,但永远面带笑容,使学生不觉得受管束,因为“笑”可以感染。问题是中国女人不太笑,也最擅长“蒙娜丽莎”式的微笑。中国人“不会笑”的原因,是礼教教女人要端庄,做父母及师长的人则都要“不苟言笑”,以为这样才自重。其实,自重不自贵,自知不自矜。老子早已明示这个道理,我们不只要有“知人之明”,而是更要有“自知之明”。若人都“自贵”而不自重,天下便大乱;若人都“自重”,天下便太平。
人生在“生老病死”诸苦之外,还有许多自己找来的苦。不可避免的痛苦来了怎么办呢?我们不妨以“很可能还会更坏”来自我安慰,更须积极地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看待不如意的事。福祸两者相因的道理,老子早已说过。
人说“祸不单行”,是因为往往人不能静下来,小孩遇挫折就哭天喊地,大人则怨天尤人,一样是静不下心来,便使祸事连连。如果我们清早一下床就摔了一跤,一定要自我留神,先定下心来,一天中都不发脾气,那么就不会再出麻烦了。

平常心是道

平时生活里,健康时多,生病时少,但人们在健康时不感激,病时才想着不生病多好。在平安时可能还觉得无聊平淡,但有意外时,才会想到若平安有多好。事实上,最平常的“水”、“空气”,这些最平淡的东西才是真正最宝贵的。我们只要不追求出色、神奇、名利的话,内心便会“安”,“怒”便少了,“笑”便来了。平常心即是“道”。
应该常想到:我们何德何能,享受目前这种生活成果?假如我们像基督教徒们那样,每一顿饭、每一件事都感谢:“我做得太少,得的太多。”生了感激之心,“贪念”便少了。
一笑一少。
一怒一老。
不发怒,多笑笑,便不会老。在此祝各位青春不老!
 
驻颜无术 养生有道
朋友们问我驻颜何术,当我告以驻颜无术时,他们则责备我藏私。事实上,驻颜是无术,岁月移转,绿鬓朱颜暗中更换,除去神仙,谁也挽不住似水流年。
我看来比较年轻,也许是由于我使人觉得年轻,那是因为我自己从未觉得衰老,也不怕衰老。假如造物主要我挑选,是做二十年前愚蠢的我,还是做现在不太糊涂的我?我绝非矫情的,将选做现在的我。虽然我并不喜欢衰弱老大,但是我却更喜欢智慧聪明。
一个人看来比较年轻,使人觉得年轻,不是由于外来所加的力量,而是由于内在的心情,忘记老!忘记老和不服老是不同的,不服老是自知老了而强装小,结果更显老。忘记老,是没有那份闲心去忧虑老之将至,或是处心积虑地防老。
譬如说,我不会再像年轻时雄心万丈,目空一切,但是我现在仍然不肯装腔作势地教训青年:“年轻人,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你们是社会的主人翁,你们应该负起责任,你们应该这样,你们应该那样。”谁说的?我依然是主人翁,我还未了尽我的责任,为什么我一方面装老,一方面恋栈?
譬如说,我不会再像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不懂人情冷暖。但是我仍然不会老奸巨猾地推托敷衍;我仍然相信世上好人比坏人多,我仍然相信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仍然相信事在人为,而且人定胜天;我仍然相信我年轻时所相信的一切真理。
譬如说,我不会再像年轻时冲动任性,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讲侠义,论恩仇。但是现在我仍然不会哀乐无动于衷,喜怒不形于色。我仍然“敢”爱我所爱,恨我所恨,是我所是,非我所非。即使我不再容易激动,不再好趋极端,但我仍然不会模棱两可,首鼠两端。
譬如说,我不再像年轻时好标新立异,好与众不同,好赶时髦,好凑热闹。可是我仍然欣赏新奇进步,仍然承认一代比一代强。我虽然能逐渐了解欣赏古老原始和质朴的淳美,可是我依然赞叹独创一格、别开生面的更异改革。
譬如说,我不会再像年轻时把长于己者都看做老朽,少于己者都当做无知,我所崇拜的只是权威偶像。我现在虽然承认年龄代表着智慧,权威代表着苦修。可是我依然坚决否认今不如古,后不如今。而且我诚恳、真心地盼望着,并且也确切地相信着,下一代将会高明过我。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比我强,而是因为我已经、而且还正在努力为他们垫高他们的立足点。使他们眼界更高,视野更广。我很喜欢和年长者在一起,他们给予我许多教训和智慧;我也很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们启发我的幻想,助长我的魄力,挹注给我青春的气息。我和他们在一起时,完全忘记了他们的老大与年轻,当我忘记别人的年龄时,连自己的也一同忘记了。
譬如说,我不再像年轻时漫无节制地使用我的体力和精力。从前每当我初学一门东西时,总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餐。一本好书,一位好朋友,一场跳舞,一番牌战,我都心甘情愿地熬到天明,执著恋栈。可是我现在仍然为遇到一位知己而欣喜若狂,为学一样新事物而全神贯注,为读书有所会意而涕泪长流。我认为活着就得“活”着,若只为了穿衣吃饭而生存,虽然他只有二十多岁,却已入土大半截。
我喜爱人生,即使十有九违天下事,人生还是可喜的;我喜爱人群,即使百无一可意中人,人总是善良的居多。我始终相信人之好善无不如我,人之恶恶,亦无不如我,尽管人人不与我尽同。也许就因为我这些本性难移的小毛病太多了,使我忘记衰老,使我自觉年轻,于是我也就使人也觉得我年轻了。
我有时遇到些年轻人徒有年轻的仪表,他们的趣味、思想、希望,都如暮霭沉沉,我便替他们的大好年华心疼。有时遇见一些年老的人,他们的白发,常被那发自内心的青春气息给掩盖了,他们是那样地有风趣,有机智,体贴蕴藉,温厚高雅,使人忘记了他们的年龄而只觉其妩媚风流。
神仙不可求,驻颜本无术,我们忘记衰老时,便会青春常驻了。

谈读书
人与禽兽不同。人是万物之灵、百兽之长,人所以优于禽兽,主要就在于会读书。禽兽会将捕食的方法教给下一代,它们有经验的传递,但是,它们没有人类的文字工具,可以把很多经验,以及每一个人毕生成就的精华,一代一代地传延下去。所以,读书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原因。
中国最初的一本书(如果我们称它为书的话),就是“八卦”,一个阳“—”,一个阴“--”,合起来有种种的变化,许多学问、哲理也由此衍生。这一个长画(—),两个短画(--),费了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时间来解释它们,一直到现在,甚或拿最高深的数理还无法解释得完全。
文字所以那么重要,就因为它可以把人类最精华的经验流传下来。传说中有这么一句话:“仓颉造字,鬼神皆哭。”鬼神为什么哭呢?大家可以想想这个问题。
《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我们学了之后,又不断地温习它,这不是件很快活的事吗?曾子又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反省三件事:做事、对人,是不是有不忠心的地方?与朋友交往,说话是不是没有算话?读书是不是没温习?孔子和曾子都提出“習”这个字。“習”字造字的由来,是人们看到刚出生的小鸟,由母鸟教飞,常常飞不好,便摔了下来,会有性命之忧。母鸟用翅膀帮助并逼迫它学飞,一天又一天,慢慢地,学飞成了习惯之后,也就成了自然,它终于能从低处往高处飞了。孔子和曾子提出“習”字,用意在于告诉我们,读书也是习惯的养成。
有些家长说:“我的小孩就是不爱看书,有什么办法可想?”我说:“这很简单!你读书,他们就爱读书了!”没有比这更简单的方法了。
我的小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有天晚上家里的人吃完饭都在看书,他也吃着大拇指坐在一旁看书。我发现他书都拿倒了,笑着问他:“书都倒了,还看什么?”他说:“你们都在看书,我也只好看书!”读书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就像小鸟习飞一样,能不能养成习惯,完全要看家长。

养成读书习惯最难

虽然我母亲那个年代的人都认为女孩子不必读太多书,我母亲却非常鼓励我读书。她对我说:“我觉得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读书,其他事情,像女红、烹调,都可以一学就会,只有读书不能一学就会,因为习惯是最难养成的。”
以前把人分成士、农、工、商四等,士列居首位,因为古人最好的出路是做官,想做官,就得读书。大家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鼓励男孩子求取功名,但这些并不是今天我想讲的“读书”。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不是有黄金屋、有美人颜如玉的书,而是从古到今,数以万计的人用他们毕生的阅历和智慧,写来供做我们头脑滋养品的书。大家想想,写成一本书有多么不容易,写一篇文章都未必写得好,何况是一本书!虽然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这个“抄”的功夫也不简单。抄等于是一种摘录的工作,不仅摘录,还要言之成理,这其中包含了许多人一辈子的经验与智慧,作者可能要花上经年累月的工夫来完成它,而我们只需要数小时就能吸收,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好书令人拍案叫绝

谈到读书的乐趣,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见闻,很多我们无法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物,书本都告诉我们,所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读一本书,就算其中只有一两句对我有帮助的话,也是值得的。读到一句我们真正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这种心里的快乐,只有喜欢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经验,一本好书能使你笑起来、跳起来,甚或拍着桌子,在心里暗叫:“原来早就有人想到我所想到的,也正说出了我要说的话了!”这种高兴不是世间其他的娱乐能给我们的。
除了谈理的书籍,诗、词是用最精练的文字写成的,增一字会太多,减一字则太少。熟读诗词可以陶冶性情,增加词汇,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有一天,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你学诗了没?”伯鱼回答:“没有。”孔子就告诉他:“你不学诗,说话的词汇会不够用。”这个时候,孔子的另一位门生正巧经过,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向其他的门生转述。他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夫子在他的文章中,总是引用‘诗云’如何如何了。”诗词读多了,可以增加词汇,其他的书本更是如此。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起初,大家可能无法知道自己适合读哪一类书。就我本身而言,我一直到进大学了,还不能决定该选读哪一科,等毕了业,才后悔选错了。尤其在升学压力下,单是大学联招的志愿,就有上百个,更叫人无从选择,甚至由不得我们挑。我们真正的兴趣所在,往往要到够成熟的年龄,才有办法确知及掌握。因此,刚开始读书,应该采取“泛读”的方式:广泛地读,每一样都读。泛读是阅读的基础,用来找寻适合自己的读物。凡事不要勉强,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一件事情,真正喜欢且感觉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读书的方法是细读,仔细地吸取书中的精华。平常我不随便买书,一本书我不看完,绝不再买第二本。我不拿书当装饰品,我要将它装进心里头,消化它并享受它。我读本好书,先是拿笔画杠,第二次再摘录下来。我的读书笔记非常厚,它们是由一张张的活页组成。每次出国,很多好书带不走,我就只带我的读书笔记。
会读书的人不但要细读, 而且要重读。所谓“
好书不厌百回读”,像《老子》这本书,我第一次读是二十岁的时候,当时看得简直是恍兮惚兮,一点不知道好在哪儿。但后来,我每十年读它一遍,每读一遍了解就多些。一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利用机会和朋友聚在一起,专挑其中最难讲的部分来讨论。读书读到这种地步就很有意思了!《红楼梦》我读过三遍,第一次只看故事情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一个个人物描写得实在细腻,再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好文章是这么个写法!我常在想,假若叫曹雪芹来写电视剧本,一定妙极了!譬如说现在剧本里常用“不”,实际上我们平常谁会这样说话?叫人心里直打哆嗦!剧作家怎么不看看《红楼梦》呢!
无论是闲书、正书都可以重读,除了重读,还要默记——背书,这也是我的一个笨方法。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抱我坐在他膝上,教我背诗。我跟他念一遍,他解释一遍,然后便要我背。每次往他的膝上一坐,我就知道准没好事!于是我便聚精会神地学。这样的训练可以使人过目成诵,所以中国有名的长诗、长词我全都会背,当时别人说我是天才,其实是因为年纪小,记忆力强,而且这的确是笨功夫。那时有点囫囵吞枣,但日后不断“反刍”,要用时,它就会突然涌现脑海,由此可见背书是一种贮藏。现在大家依赖电脑,忽视了大脑这个最大的记忆体。从前《三字经》、《千字文》都是必须背的,《左传》是我的启蒙书,六岁读《左传》简直是鸭子听雷,但等我十岁入小学以后,国文一直是班上最优秀的,这完全得助于《左传》的开蒙。我父亲虽然是大学生,却用最老的笨方法教我,倒也让我受用无穷。

笨方法也管用

我在沙特阿拉伯时,那儿有一个华人子弟学校,我把他们组成三班,大家都是从《三字经》开始念起。《三字经》涵盖了基本的中国哲学、思想及历史,背会了以后,其他中国古书都可以知道了。我劝大家趁着年轻,多背多记。书背下来,就成为自己的东西,用时也就不必翻书了。“口耳之间不过四寸”,即使听了、看了、说了,都还会忘记,所以还要完全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血肉,使自己像一个档案似的,累积贮藏很多别人和自己的智慧成果,一旦需要就能随传随到。
此外,读书要注意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书囫囵吞枣,不经过思考,那就成了书的奴隶,书错了我们也跟着错,读书会愈读愈糊涂!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自以为书读得很勤,反而变得非常狂妄执著,脑子也十分糊涂紊乱。
如果对书本不屑一顾,自己枯坐冥想,那就会“思而不学则殆”。殆就是怠惰,成天做白日梦。闭门造车的结果,会看不到别人的好处,变得灰心懒惰而孤僻。
读书会有些偏见,特别喜欢某人就专门读他的作品。假如某个作家说错了话,就讨厌他而不读他的东西了。如果某人的风格对了我们的口味,他所有的话我们也就盲目地照单全收,这都不是聪明的读书方法。读书切忌“以言废人,以人废言”。我们应该就事论事,他这句话好,哪怕他是“王八兔子贼”,说的话还是好的。假若他的言论有偏差,纵使他是圣人,我们也不可一味盲从。譬如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惟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从前小人和女人都没什么知识,就如同小孩子一样,太过亲近他,他就爬到你头上;不理他,他就会无理取闹、喋喋不休。孔子的婚姻并不圆满,直到现在仍是个哑谜。据说,他因为太太蒸梨不熟而把她休了,理由实在是很牵强,他对女人似乎存有成见。假如现在还将“惟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奉为圭臬,就未免太食古不化了。

不赶时髦

读书也不要赶时髦。像时下流行电脑,大家就一窝蜂地跟进,偏废了其他领域,这不免有赶时髦的成分。魏镛先生曾说过很有道理的话,他说现在文科的学生大半都是女生,理工科是男生的天下,管理众人之事需要文法科的训练,恐怕将来男生都要受制于女子了!我认为大家不必只顾着玩电脑,应该看看除了电脑,自己是否还有其他兴趣。读书不要违背个性,倘若非自己所好,就不必勉强。
另外,看某人的书,不要老想作者一定是“书如其人”。我念大学的时候,写戏剧最享盛名的是曹禺,我们都拿他的剧本当文学作品读,当时那是我们最好的消遣,大家对他十分崇拜。有位同学知道我是曹禺迷,要介绍我见见曹禺,我一口回绝了。我想自己可能不够超然,见了面也许会破坏我原来对他的印象,所以还是保持点神秘感的好!

不做蛀书虫

别以为写书的人都是十全十美,也别将书本看做是绝对的真理。今天大家听完我的讲演,各自回家写一篇报告,一定都不尽相同。即刻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事,都会出错,何况是历史?再加上个人的主见,更是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读书要有判断力,不要人云亦云,否则就是蛀书虫,书都细读过了,却没有一点好处,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前人说开卷有益,那是因为古时候印刷术不发达,书籍都是辛辛苦苦抄成的,所以只要能成为书,一定是本好书。现在就不同了,滥书充斥坊间,大家应当有所选择。我选出几本必读的书,供诸位参考。
古书方面:《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左传》、《汉书》是必读的。无法全读,可以选读,趁着各位尚有余力、闲暇,应多多吸收。也许大家没察觉,我们平时说的话许多出自《论语》、《孟子》。宋朝的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包含诸多做人、为政的道理。我们不读古书,就无从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如何延续的,源头为何。这不是古板,也不是开倒车,在国外读“经”()也是必修课程。两千五百年前,中外思想家辈出,那时大约五十年间,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等人交相辉映,一直到现在,大多数的著作还是在为这几位思想家做注解,不出其窠臼。《老子》一书只有五千余字,有人统计,每一个字至少有一万字去注解诠释。除了《圣经》之外,各国语言译本最多的书就是《老子》。
很多年前,我在船上遇见一位在台湾留学多年的外国人。他手上老捧着一本线装书,向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讨教,大家都摇头耸肩无以回答,原来他正在研读《老子》。他对我说:“真奇怪,我问很多中国学生,他们都说没看过这本书。恐怕数年而后,你们要派学生到美国研究老子了!”
《左传》、《史记》、《汉书》是最古的三本历史,文字之美美不胜收,各位只要好好熟读几遍其中的好文章,保证下笔如有神,写散文没问题。
我的老师胡适之则说:“世界上最要紧的是历史。”“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先人的错误是我们前车之鉴,所以大政治家必定读史。十三经要全读是不可能的,我列举以上数本,希望各位有空能多翻翻,养成习惯后,必定有斩获。

也要读闲书

至于读闲书,不必像金圣叹所谓的遍读“六才子书”。小时候,我总喜欢躲在被窝里,拿手电筒或点根洋蜡,津津有味地看小说。像《七侠五义》、《小五义》、《江湖七侠传》都是我喜欢看的,后来没变成近视眼,我自己也觉得奇怪。真正的好小说,像《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老残游记》等等,即使不是绝后,也是空前的好小说。《水浒传》里描写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不同,活灵活现的,真叫人叹为观止!《西游记》中的人物,各有不同的隐喻:唐僧代表人,孙悟空是心,猪八戒是欲,沙和尚代表理智,所以沙和尚最不出色,唐僧不太理睬他,就像我们少用理智,任由欲望扩张或是任从心飞。唐僧的白马代表意志,没有它,无法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下辈子在六道轮回里如果我注定要变为畜牲,我希望能变做马,其次是牛,这是我最喜欢的两种动物。
另外,诗、词、曲也很值得一读。短短数语竟能描绘那么多的景物,抒发如许丰富的情感,那是真美!词比诗自由,曲又比词自然。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曲除了“在”字,全都是名词,读起来一幅幅图画都在脑中涌现,真是绝好的写实作品。
宗教的书也要读。隋唐时代影响中国最深的是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不仅导致宗教上的改革,也影响文学至深。当时接收佛教文化的人都是研究老庄的博学鸿儒,他们用老庄的文字翻译佛经,文字很美,又以《楞严经》为最,有道是“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世间糟粕书”。《六祖坛经》文字平实简易,也是佛经中的上乘之作。在美国喜好研究形而上学的人,都是一手禅宗,一手老子,他们相当肯下工夫研究,这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家产,我们可不要瞠乎其后了!
《旧约》和《新约》也值得一读。中东今天为什么会打得一塌糊涂,从这里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这两本书是西方的历史,《新约》中更详尽地记录了耶稣的言论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借镜。
除了历史,该看看中外的伟人传记。我们中国人写伟人传记会犯一种毛病,就是将伟人太过于美化,其实如果把一些小缺点写出来,倒也蛮可爱的,让我们觉得他是人,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将相无种,人皆可为尧舜,读传记就成为一种鼓励、一种启发。
读书也要有教学相长的观念,看到一本好书,要能不吝与人分享。和别人一同讨论,甚或教他,对自己都有莫大的帮助。除了读书,多听好的演讲,总胜过看那些一开机便知道结局的电视连续剧。有人问孔子:“你是圣人吗?”他谦虚地回答:“我只是好学不厌,诲人不倦而已!”他的意思是:“我从来没有说我讨厌读书,我从来没有说我教你们教烦了,从来没有过!”如果我们也能做到好学不厌,诲人不倦,我们也都是孔子了。

读书会值得推广

在外国几乎每一条街或是每一个小小的朋友圈中间,都组织一个读书会,太太、先生都一同参加,每个月共同决定读一本书,下个月大家轮流报告。平常我们能够偷懒,但是该你报告心得,就非好好读书不可。有些人加入好几个读书会,每个读书会性质不同,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有研究哲学的,有研究宗教的;大家凑在一起聚会,定期报告读书经过,用这种方法来读书更好。
我国台湾的读书风气很令人惭愧,我们常把叫做博士,说实在我们有很多的“专士”,却没有“博士”。现在要得到博士学位,常常拿最小最小,简直是钻牛角尖的小问题来做博士论文,所以造就了专门人才,而没有“通儒”。通儒是念书念通了的人,念书念通的人他知道过去的事,也知道现在的世界大势。他背负历史的责任,为国家万世谋太平。这样的人才不可能不博览群书。

有酒柜无书柜

在中国台湾,富庶的家庭里有很漂亮的酒柜、很坚固的保险箱,但是,很少在这些人家中找到书架。偶尔也有书架,都是精装书摆在那儿,用玻璃罩上,我相信连拿下来掸掸灰尘都不用,更不用说拿出来看了!前几天作家何凡有个报告,我们每年每人花在买书上面的钱平均是三百八十元“台币”,还不够在好饭馆里吃一顿自助餐!虽然我们的书店这么多,杂志这么多,但比起国外来差得很远。
美国要独立的时候,为了茶叶税跟英国翻脸。当时英国政府认为移民到美国的人没有枪也没有武器,怎么可能搞革命呢?派一旅皇家军队去,把他们解决掉就是了。那时候西方文化中心在巴黎,民主思想发源于法国,法国的《民约论》为先驱。《民约论》是根据什么写的?根据孟子写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齐王问孟子什么最要紧?他说,当然人民最要紧,没有人民哪来国家?没有国家,哪来领袖?这样的思想孕育出《民约论》来,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当时有一个英国人警告英国政府说:“你知道吧?美国每周从欧洲运过去的书多过我们英国从欧洲进口的书,假如这么严肃的书都有那么多人肯读,而且持续不断地读下去,那么这个地方不得了。知识就是力量,什么都可以打得倒,知识击不倒。”所以他说,千万不可以对美国轻举妄动,但是当时没有人肯听他的话,结果华盛顿七十二战,虽然战无不败,最后还是胜利独立了。
中国台湾的富庶无话可说,太平洋的彼岸加州,也知道我们很阔。一个孩子开名牌的车子,他们说:“是中国台湾来的吧?”台湾去的人在美国买房子都是付全额,很少分期付款。我们不要再夸富了,再夸富只有让盗贼更多。你看那些犯法的,都是十几二十岁,既然大家都说财富最要紧,那么人人都要,管它怎么得来的,所以盗贼横行。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提倡读书而少谈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不读书是最可怕的,这个危险比什么都大。

爱书的人不怕寂寞

总结来说,我认为读书除了上面所说的好处,还可以避免许多毛病。我们发现,现在的人常觉得无聊,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所以,孔子说宁可他们赌博、下棋,也比“小人群居为不善”好些。太闲的话,即使不做出犯法的事,也会精神出毛病。
“人非有品不能闲”,没品的人一闲下来,不是去玩,就是去挥霍,造很多孽,最后没有不害惨自己的。最好打发时间的方法就是读书,没有弊病,也没有祸害。
总之,我们真正读书,就不会怕寂寞,不会依赖别人。如果我们把兴趣、时间、情感都投注在我们以外的人身上,像做妻子的,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丈夫身上,依赖性可就大了。

读书防老

太太、小姐们,不要以为自己忙到没有工夫读书。《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的小屋》——编辑注)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太太,她是在切菜板旁写这本书的。能读书的人,情感、兴趣是独立的,不会怕寂寞,为什么怕寂寞?是因为觉得没有人会注意我。如果你注意书,书就会注意你,它不会丢弃你,你也永远丢弃不了它,书就像个大花园,你永远都看不完。有些太太和先生同等学力,但没过多久,丈夫回家来,就觉得和太太无话可说,这也是因为太太不再读书,知识僵化了。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读书会让你不知老之将至。书永远是新鲜的东西,真正爱读书的人,会觉得时间不够,哪还有闲工夫去管闲事,怄闲气?别人的忙是要帮的,但现在帮忙的人太少,帮闲的人太多。很多人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自以为在帮人家忙,其实是捣乱,常常忙没帮成,倒是惹来一堆是非麻烦!书是不会给人招惹是非麻烦的。并且,还可以减少麻烦!
我们夸赞某些人有书卷气,又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书卷气这个东西很难解释,它是“发之于内,形之于外”的,要花费时间来培养,不是用化妆、美容、保养皮肤等人工的手法可以造出来的。所谓气质,即使老了也不会减色。我很“好色”,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我常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家瞧,但是,看看她的举止,再听听她说话,常令人在心里叹息:“真是暴殄天物!这么漂亮的一个躯壳,为什么气质这么差?”有些老朋友分别了很久,再见面时,他不同了。不是变坏了,就是变好了;不是变得庸俗不堪,就是变得气质很好。气质变好,就表示分别以后,他在那儿不断地读书;假如他变得面目可憎的话,这几年他大概唯利是图了。
美人可有迟暮,书香却是愈老愈醇、愈厚。无论男士、女士,爱美是人的天性,我希望在座诸位,又美又香,长春不老。

问答录

问:现在我们普遍接触到的书都是比较现代的,像《老子》、《庄子》这一类的书,我们想看,问题是书中缺少注解。我们该如何看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文言文的根基不够,念古书不大容易了解。真正靠注解去读,有时候反而不好。读这种书有一个办法,你要是真有兴趣,先死读它,这不是开玩笑。有时候,多读它几遍,窍就通了。因为你不懂,就该多想,要学也要思,这么一想,你就会慢慢地体会其中道理。
问:您说要多读传记,能否列举几本以做参考?

答:好比说,你喜欢有英雄气概的,那么可以读拿破仑的传记或《史记?项羽本纪》;假如喜欢发明的话,可以看看居里夫人传;喜欢文学,这几天报上在闹王国维的自杀之谜,也可以看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你可以按照自己兴趣、性情,读自己崇拜的名人传记。

问:我是中学老师,您刚才提到很多值得一读的好书,我也想把这些书介绍给我的学生。但是以目前一个中学程度而且忙于升学的孩子,我很难用道理告诉他们,读这些中国的东西对他们会有什么好处。

答:说起这件事来,我自己也很忧虑。几十年前有人请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出任“教育部长”,我当时对他说:“梅校长,在台湾办教育不比在清华,你想做得好的话,宁可现在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将来历史上会认为你是教育界的大功臣。”那时候台湾的升学主义已经萌芽。教育以考试升学为目标,这一个错误的大前提,造成今天教育的种种缺失,说起来令人很难过。不用说像老庄这些古书肯定没人读。我到欧洲旅行的时候,巧遇一位在文化界享有盛名的朋友,我邀请他一起做一次欧洲的历史之旅,走访古迹。到希腊,我带他去看马拉松圣火台,到罗马看了竞技场,我告诉他,很多基督徒在这里被狮子咬死。他说:“有这回事情?”我当时真是大吃一惊,我说:“孩子,你好可怜,怎么这些事你不知道?”他回答我:“也许以前念过,但都是为了考试,考完了就忘了。”
我可以感觉到一位中学老师的痛苦,那真是痛苦!即使你肯教古书,学生的父母未必欣赏。假如我们的升学主义不变,这个危机比什么都大,将来会无可用之人。在沙特阿拉伯的时候,中国的孩子只能念阿拉伯学校或是美国学校,他们下午三点下了课,我就在办事处等他们。我们经费很有限,我帮他们漆椅子、钉桌子、漆黑板,我身兼校长、三班的主任、三班的教员。低班从“ㄅㄆㄇ”(即台湾地区使用的注音符号,对应的拼音字母为编辑注)教起,中班从《三字经》教起,大班从《诗经》教起。到我走的时候,大班念到《左传》。那时候,孩子的家长认为我太残酷了,他们才从学校下课,又逼着他们背书。但是这些孩子们回台湾继续升学时,其他的功课赶不上,只有文史赶得上。我们当老师,尽最大的努力,学生们接不接受,那就在于他们自己了。

问:我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我想教她读《三字经》,应该如何引导?

答:我们现在的文化是电视文化,假如做父母的把吃过晚饭看电视的时间拿来教小孩读书,就像我父亲教我那样,抱在腿上,对我说:“来!我们背背《三字经》吧!”不逼迫小孩,哄着他们、陪着他们,他们还是能接受的。小孩子看父母伟大极了,父母说什么,他们都觉得是好的。只要不逼迫他们,让他们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就跟上去了。我觉得我从父亲处受益最多,也碰到许多好老师,到现在,我还很感激他们。所以趁着孩子小的时候,从会说话时就教起,不要忽视他们。

问:请问佛学中有关禅的基本书籍有哪些?

答:禅学最难懂了,假如你想看,刚刚我提到的《六祖坛经》,你把它看熟了、看懂了,就知道禅学是什么了。六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禅学在他手上才普遍化,才真正变成中国的东西。佛法原是很复杂的,但是到了中国,用中国的智慧,用老庄的根基把它中国化了,变成印度佛法和中国老庄合起来的一个结晶品。中国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宋明理学家,没有不受禅宗影响的。几个月前我请了一位美国禅师卡普乐到中山堂演讲,一个外国人研究禅宗到那种地步,真是了不起。他说他到中国来寻根,因为学禅总要读中国的禅宗公案,这些公案影响后来的宋明理学家四五百年。如果我们懂得禅宗的话,读宋明理学,包括王阳明在内,非常容易懂。所以我劝大家把《六祖坛经》买来读读,不是信佛,主要是知道这是中国的宝贝,一个“儒”,一个“释”,一个“道”,这是我们的三条文化命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