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西方也有些容易被中国人误解的文化常识。本书就列举了众多西方常识,既有利于纠正一些错误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西方文化、著作和一些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理解。
|
內容簡介: |
东西方文化差异明显,本书深入分析解读了中国人最容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让读者更深刻了解西方文化,有利于更深刻读懂西方著作。
|
目錄:
|
综合
“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
“后现代”不等于“无法无天”
“嘉年华”别搞错
“吝啬鬼”的形象须区分
“银箭”不是爱情箭
伊甸园里并非都是幸福的
原始人并非愚昧无知
“中世纪”并不黑暗
“中世纪”指的是“世纪之中”吗
中世纪时骑士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士兵
骑士并不都富有
15世纪以前欧洲以何记载历史
波希米亚风格并非“看上去疯疯癫癫的打扮”
发达国家年轻人也买房
非洲国家并非都穷得叮当响
高尔夫球运动在欧美并非精英运动
美洲的先行者不是哥伦布
最早海上远航的并非达加玛
美洲在哥伦布进入前并非是野蛮的
奴隶、隶农、农奴并非同一概念
奴隶的劳动是否都是由监工看管
奴隶获得解放的途径有哪些
最早的奴隶是否是男性
外国人性生活并不很随便
外国的东西难吃中餐是世界最棒的
乔治?桑与乔治?桑塔耶那本无关
撒哈拉沙漠曾经植被茂盛
威廉?叶慈难与约翰?济慈同
亚历山大远征波斯的目的并非复仇
“十字军东征”并非一场“圣战”
中国和欧洲的交往始于秦汉
“女性文学”非女“性”文学
“童话”并不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
《变形记》需区分
《忏悔录》有多部
《荒原》与《荒原狼》本不同
《旧约》和《新约》都属于圣经
《巨人》难与《巨人传》同
《力士参孙》本来自《圣经》
《名利场》有两部
《青铜时代》需区分
《群魔》与《群鬼》有别
《日出之前》与《日出》并非出自同一个作者
《失乐园》有两部
《十日谈》不是《天方夜谭》
《四福音书》并非基督教的四福音书
背包客是寻找精神归宿的年轻人
超现实主义文学并没有超越现实
此《云》非彼《云》
欧洲短篇小说家巧辨
欧洲也有《烈女志》
西方文学史上《牧歌》有多部
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并非荷马史诗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同
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有区别
电影《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源自何处
喜剧并非都是引人发笑的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并非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
在国外读书并不很轻松
西方亦有重生转世之说
古今世界“七大奇迹”有别
中世纪时是否对文化实行钳制
爱伦?凯与爱伦?坡本无关
德莱顿有别于德莱赛
前后象征主义有别
美国
“阿波罗”非“马可?波罗”
“垮掉的一代”并没有垮掉
《镀金时代》与《摩登时代》本不同
此《礼物》非彼《礼物》
好莱坞并非代表美国文化精神
美国孩子很轻松吗
美国年轻人并非都穿奇装异服
美国人是不是都吃麦当劳
英国
《呼啸山庄》作者是谁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是谁
乔治?艾略特与艾略特本无关
英国的早餐很恐怖吗
英国犯罪率很低吗
英国人很讲信用吗
英国人很绅士吗
法国
“短篇小说之王”是莫泊桑
“文坛火枪手”是大仲马
《爱洛伊斯》与《新爱洛伊斯》有别
《红与白》与《红与黑》作者系一人
《克莱夫公主》是第一部女性写作的小说
《罗兰之歌》与罗曼?罗兰毫无关系
《人间喜剧》并非喜剧
《三个火枪手》与《三剑客》是同一部小说
爱弥尔与《爱弥尔》有别
巴尔扎克的“爱情佳话”是惨剧
荒诞派戏剧并不荒诞
小说《卡门》是音乐剧《卡门》的原型
于勒难与“于勒”同
《(法国)萌芽》杂志是否源于小说《萌芽》
葡萄酒是法式贵族气质的象征
俄罗斯
“托尔斯泰”须辨别
《战争与世界》难与《战争与和平》同
多部作品以《童年》为题
俄罗斯并非犯罪猖獗
《列宁》有多部
德国
“包豪斯”本义是造平民化的房子
《浮士德》需辨析
德国人很死板吗
亨利希?曼与托马斯?曼本是兄弟
马克思不是马克思?韦伯
埃及
金字塔并非都是金子形
比利时
童话《青鸟》与剧本《青鸟》有别
丹麦
《夜莺》并非幻想之作
梵蒂冈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
古巴
雪茄烟并非是贵族的享受
意大利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
印度
佛教是否源于安抚人们的反抗之心
观音本为男身
古希腊罗马
“斯”女神共九位
《荷马史诗》并非一人之作
《理想国》是最早描写乌托邦的作品
《诗学》与《诗艺》有别
悲剧之父并非是莎士比亚
古希腊露天剧场音效之谜
寡头政治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特洛伊战争并非因“金苹果”
希腊神庙的原貌并非像现在一样
希腊早期民主和现代民主有所不同
雅典的帝国主义与现代帝国主义并不相同
雅典毁于瘟疫
“爱神”称呼有两种
《角斗士》里的拼杀不真实
古罗马的角斗士并非都是男性
罗马角斗士是素食者
大小普林尼本是舅甥关系
罗马帝国有东西之分
情人节来自古罗马
最早的文明的政体:僧侣政体
古希腊、罗马早期建筑是以木材构造的
女性运动会并非从现代开始
|
內容試閱:
|
“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因为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每到农历的正月初一,全世界的华人们都举杯同庆,共同庆祝这一年一度的盛典的到来,因此大多数人一直以来就以为只有中国人才过“春节”,也只有中国才有“春节”。岂不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埃及人竟然也有“春节”!只不过他们的传统和习俗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
闻风节是古埃及人的习俗,已有约五千年的历史,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古埃及法老第三王朝后期,闻风节正式形成。古埃及人认为,每年春分那天是万物复苏的日子,由于它是人们用来感受春天来临的日子,所以又叫“春节”。随着时光流逝,古埃及的许多节日后来都失传了,但“春节”一直延续下来,仍保留至今。阿拉伯语中,这一节日叫“夏姆?纳西姆”,“夏姆”的意思是吸、嗅,“纳西姆”是微风、柔风的意思。
据记载,犹太教的逾越节、基督教的复活节,最早都源自闻风节:当年摩西率犹太人从埃及出走之日,正好是闻风节。在终于摆脱法老奴役后,犹太人把这一天定为庆祝日,即逾越节。基督教的复活日与逾越节同一天,于是这天又是复活节。
闻风节在埃及十分隆重,这天人们披红挂绿,小孩要穿新衣,很多人还在脸上涂彩。家家到户外踏青,连平日难得出门的老人,也被搀扶着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
闻风节不但要和大自然亲近,还要吃五种专门的食品:咸鱼、鸡蛋、生菜、洋葱和埃及豆。埃及人认为,洋葱能驱邪避灾,是神圣的食品,生菜和埃及豆是春天的时令蔬菜,能防治春季儿科病。至于咸鱼,是人们平时舍不得吃,到了闻风节这天才享用的美味佳肴。
古埃及人把鸡蛋视为生命的起源,他们在夜间给鸡蛋涂色,装入筐篮,摆在房前屋后或挂在树杈上,等待太阳神显灵带来好运。如今,闻风节吃煮鸡蛋仍被视为最吉利,鸡蛋被染成红、绿、黄等各种颜色。而且,人们还要手持彩蛋相互碰撞,若鸡蛋没破裂,就意味着会得到太阳神的祝福。
“后现代”不等于“无法无天”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欧美,并在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现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60年代激进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近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为基本特征,以新的话语和形式解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先锋派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往往忽视了它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最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了市场和欲望的代名词,同时也对中国的当代文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兴起,是其文化逻辑发展的必然,并且具有某种革命性意义。尽管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关于‘后现代’的说法”,因为后现代本身就是以反对“同一性”为特征的。但“后现代”又并非不可概括的,利奥塔德的说法就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睥睨一切、蔑视限制;冲破旧范式、不断地创新……”另一代表人物罗蒂则从实在主义出发,认为“后现代”则是“抛弃言语的以及思想的一致性概念”,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观,是反对传统哲学的镜式本质,从而反对了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这些有关“后现代”的表述,如果把其语境忽略掉,很可能就会像中国文坛中的晚生代和某些女“性”主义作家一样,荒谬地将之理解为“造反有理”、“什么都行”。但如果我们联系它的起源语境来看,“后现代主义”则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浅薄。
后现代主义虽然不屑理论或者蔑视理论,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规则,杂乱无章的。后现代反前卫。后现代主义对关于艺术地位的沉思极其漠视,从这一点上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反智的。但后现代绝不容忍任何意识形态的贡献或乌托邦思想等。它坚持与社会普通成员的零距离接触,审美的维度必须得到重述。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快乐的原因而自由地“创造”。
后现代实践虽被认为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但它却是一种有意的堕落。它有意将自己下降至低级文化的水平,因为它想要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因此它利用了叙事、熟悉符号与简单形式的种种好处。它的主要形式是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可以任意地加以选择。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今天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拥有法官的权力,因此艺术已经没有任何的使命,而只是某种消遣。因此前卫艺术的所有原则都遭到了质疑。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是:①主体消失,即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覆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也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为某种破碎的幻象;②深度消失,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的快感;③历史感消失,在此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仅仅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④距离感消失,仅仅有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刺激性,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因此后现代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制衡下的共存,绝非一种“无法无天”。
1985年后现代主义主要的理论家之一杰姆逊受北大著名教授乐黛云的邀请到北大讲“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是我国第一次大体上知道后现代主义,此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被大量译介到中国,后现代主义也正式“登陆”中国。1989年前后的新实验小说被其文学批评家定位为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后在文学中的表现情形,却表现出“独特”的形态,一种“无法无天”的状态。“后现代主义”
最早是从文学途径进入中国的。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后现代色彩并不重,更没有哪个作家想到以其本义去解构“计划”体制而从事精神解放。我们的“后现代”肉身化文学的关键是“卖点”,而不是对“理性牢笼”的反叛和批判。
“嘉年华”别搞错
当我们提及“嘉年华”时,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商业圈中的聚会,也有人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变相的商贸集会。我们的这种误解部分地源自人们对“嘉年华”这一名称的错觉,而这错觉的背后,或许也有文化误解的因素。
嘉年华,即英文carnival的中文音译,本意是指举办于户外的狂欢节。《圣经?新约》中有一个魔鬼试探耶稣的故事,耶稣抵挡住了魔鬼的诱惑,为此长达40天没有进食。后来,基督徒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每年复活节前40天举行斋戒,斋戒前举行欢宴和各种庆祝活动。
然而演变至今,嘉年华的宗教含义几乎已经荡然无存。在很多西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某城或某镇举办嘉年华会的描述。到了19世纪及现代,carnival这个词指的就是一种流动的娱乐表演会,通常包括旋转木马和各种游戏,中间穿插表演。事实上,英语国家中的嘉年华就相当于中国的“庙会”或“游园会”。
而我们现在所知的“环球嘉年华”是一个以高科技娱乐游戏为主的商业活动,“环球嘉年华”只是这一活动的品牌名称。“环球嘉年华”,大抵就相当于中国的“玄武湖游园会”或“夫子庙庙会”一类。
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这些。在嘉年华这个词被中国人普遍了解之前,环球嘉年华率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并先入为主地给人一种印象:嘉年华,就是像环球嘉年华那样的游乐形式。
环球嘉年华的火爆之后,是全国各地的各种有着千奇百怪名称的嘉年华,所谓的“乐翻天嘉年华”和“世纪嘉年华”外,还有城市嘉年华、泛洋嘉年华、科技嘉年华等等。
知道的人明白这些嘉年华与环球嘉年华没有关系,也不必在形式上一样。不明白的人却以为嘉年华都是环球嘉年华的那个样子。即便在告之具差别后,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即使不是这样,也不会差很多。而实际上却差得多了。
中国这些嘉年华的出现,是中国人对“嘉年华”的一种误解。中国人对“嘉年华”的误读从更深远的角度启示我们,文化的误解很容易产生惊人的后果,而这样的误解,有可能仅仅源自无知。
文化,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尤其是东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的时候。生活里,每个民族都习惯于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理解一切,也包括别人。这并不是不想考虑其他文化的态度,而实在是对别的文化缺乏了解。
“吝啬鬼”的形象须区分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某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19世纪40年代;夏洛克排行第二,他出现在16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算作老三,他是17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19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这四个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地塑造的。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其个性是阴险凶残,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人间喜剧》中的《欧也妮?葛朗台》中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为了财产逼走了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了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还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像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一样,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中也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泼留希金。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灭亡的缩影,而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最后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在其作品中,他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还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
同样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吝啬鬼形象——严监生,他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在吴敬梓的笔下,他的吝啬程度不下于欧洲的四大吝啬鬼。所以在说起吝啬鬼形象时,要注意区分,切勿混淆。
“银箭”不是爱情箭
希腊神话里的厄洛斯是人们所熟悉的小爱神,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不过关于小爱神的“金箭”、“银箭”人们似乎并不注意区别。有一部网络小说就曾经这样写道:“当我被丘比特的银箭射中时,记得那份心里萌动的激动和不安。”被银箭射中居然还能对爱情产生激动和不安,这可不是厄洛斯的原意。
据《牛津古典文学词典》的解释,厄洛斯是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罗狄忒所生的儿子。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最叫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小爱神厄洛斯。他有一头美丽的金发,还有一对可以自由飞翔的翅膀,他和他母亲爱神一起主管神、人的爱情和婚姻。厄洛斯的秘密武器是他的金弓和金弓里的金箭和银箭,不管是谁只要被他的金箭射中便会产生爱情,即使是冤家也会成佳偶,而且爱情一定甜蜜;相反,被他的银箭射中,便会厌恶爱情,就是佳偶也会变成冤家。
小爱神的箭无论神和人都抵挡不住,他与阿波罗之间的恩怨故事广为流传。据说有一次太阳神阿波罗嘲笑厄洛斯的箭像玩具一样,只是个摆设,无法建立不朽的功勋。厄洛斯听完这话,怒火中烧立刻从箭袋里取出两只不同颜色的箭,他把金箭射向阿波罗,把银箭射向仙女达芙妮,于是一场爱情悲剧开始了。阿波罗爱上了达芙妮,而达芙妮看到阿波罗就像见到魔鬼一样。最后,为了避开阿波罗,达芙妮变成了一棵月桂树。而阿波罗为了纪念达芙妮,就用月桂枝来装饰自己的弓。
伊甸园里并非都是幸福的
伊甸园是《圣经》故事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乐园。据《圣经》记载,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了一个园子,那里溪流淙淙,鲜花簇簇,莺歌燕舞,动物成群。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作为上帝的恩赐,天不下雨而五谷丰登。亚当和夏娃赤裸着绝美的形体,品尝着甘美的果实。他们或款款散步,或悠然躺卧,信口给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取名:地上的走兽、天空的飞鸟、园中的嘉树、田野的鲜花。后来,“伊甸园”一词便成为至纯至美的理想家园的象征。
但是在伊甸园中,并非一切都是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妄为的。他也有其规则,也有诱惑和陷阱。
《圣经》中设置了引诱夏娃和亚当上当的蛇,也有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贪欲的“知善恶树”上结的果实,让他们情不自禁的跳下陷阱,摘取禁果。
蛇对女人说,神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都可以吃,唯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吃了。
结果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禁果是在《圣经》中伊甸园“知善恶树”上结的果实。旧约创世纪记载,神对亚当及夏娃说园中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吃、也不可摸”,否则他们便会死。最后夏娃受魔鬼引诱,不顾上帝的吩咐进食了禁果,又把果子给了亚当,他也吃了。上帝便把他们赶出伊甸园。
根据《圣经》,在二人进食禁果后,上帝对蛇、男人及女人有以下的惩罚:蛇“必受诅咒”,从此要用肚子行走及终生吃土;后裔要与女人的后裔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它的头,而它则要伤她们的脚跟;女人怀胎的苦楚加增,生产时要受苦楚;要恋慕丈夫,及被丈夫管辖;男人则要受诅咒,要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他归了土;从此需终身劳苦才能从田地里得到食物,而地会长出荆棘和蒺藜。
伊甸园里的生活,是一种坐享其成的庸人生活。看起来无忧无虑,而实际上却是百无聊赖的生活。从根本上看,是完全被剥夺了创造权利的奴隶生活。所以,无论是亚当,还是夏娃,尽管看起来似乎是吃喝玩乐无所不有,其实他和她却一无所有。同时,伊甸园里的生活,又是一种缺乏创造活力的生活,所有的一切已经由耶和华安排妥当,按照耶和华既定的程序来开始那周而复始的循环,在平稳静谧之中,趋于平淡与平庸。
原始人并非愚昧无知
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穿着树叶做成的“衣服”,一群动物一样的人住在一个山洞里,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每当打雷下雨就吓得乱成一团……
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愚昧的原始人的形象,也可以说原始人在我们心目中就一直是这个样子的,没有进步,没有文明,对一切都蒙昧无知。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事实上原始人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无知愚昧。千万不要忘记,文明的我们正是从这些“愚昧无知”的人中进化而来的。如果没有他们对自然界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观察积累并把这些知识流传下来,我们生活的今天会像今天这样吗?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祖先。
文明是相对的。相对于我们今天的文明来说,原始人无疑是愚昧的、无知的,但是当原始人们取得一定的知识,获得一定的发展时,与过去的他们相比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无疑又是文明的。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图腾文化的核心是图腾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这便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也是原始人为我们留下的遗产之一。
不仅在文化方面,在其他方面原始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直到今天,火依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东西,然而它也是原始人教给我们的。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用摩擦的方法创造出足够的热来点燃木材,这就是著名的钻木取火。这对于直接吃生肉、野果的原始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根据最新化石证据和科学研究,证明原始人并非都是天生的猎人。200万年前,地球上的原始人处境就如同今日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一样,都是被猛兽捕杀的可怜目标。最初原始人不是捕猎猛兽,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逃避它们。为了生存,原始人开始群居生活,这样就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提前发现掠食者的到来;如果遭到猛兽攻击,就会有更多的人予以反抗。原始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猎人,并且学会吃肉,是在数百万年后学会使用火和尖锐的工具之后。另一名美国大学教授奥古斯汀?弗恩蒂斯同意苏斯曼博士的说法,他称正是由于原始人被猛兽捕猎,才使早期人类学会互相合作。
据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经过研究发现,刷牙并非现代文明的专利,早在180万年前,原始人类可能就会使用草杆清洁牙齿。
报道说,古生物学家发现,在某些原始人类的牙齿化石上有奇怪的微小凹槽。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原始人时常用草杆等物体清洁牙齿所留下的印迹。为获得实验证据,科学家用草杆反复摩擦一颗狒狒牙齿达8小时,并同样摩擦一颗现代人类的牙齿3小时,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牙齿表面也出现了与原始人类牙齿化石非常相似的微小凹槽。科学家认为,草杆中含有大量坚硬的微小硅石颗粒,具有一定的研磨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祖先——远古时代的原始人,并不是愚昧无知的。
“中世纪”并不黑暗
提到中世纪,大多数人会立刻联想到“黑暗”这个词。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中世纪这一词在17世纪晚期才得以普及,表明了当时的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都希望同“蒙昧的世纪”划清界限。
严格说中世纪是由好几个阶段所组成的。罗马帝国在5世纪解体后,经过极其困难的阶段后,有了新的发展。欧洲大陆在9世纪后半叶至11世纪中叶,生存是当时的头等大事,这一阶段被冠以黑暗之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认为在其之后的若干阶段也同样如此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从中世纪文学中可以看到,贯穿在这些作品中的基调并非全是哀伤与恐惧,更多的是欢乐。人类生存面临的危险反而使人的精神振奋,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中世纪的文学作品相当丰富,各种人物和神话激发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力:罗兰和奥利佛、特里斯丹和伊索达尔、尼伯龙根等史诗中的人物,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宏大史诗——《玫瑰浪漫史》、《伯莎大脚》等等。而且,在中世纪,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在其他领域也是成绩斐然。
在中世纪,音乐由于基督教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得以普及和发展的推动力却是来自教会。正是那些修道士们制定了音乐的体制并对乐谱加以研究,而且也正是在教会音乐中,开创了复调音乐的形式并完成了对位法。而且最初印刷乐谱,是教会为了作弥撒而用的,键器以及其教授法也都是因教会而产生。从音乐的全部理论到记谱法,以至合唱、合奏,多半都是中世纪的遗产。即使说今天的交响乐和歌剧的世俗内容,也不能说与中世纪的教会毫无关系。
迄今为止的任何一种音乐,若说它是建立在中世纪时代的基础上,都并不为过。
中世纪还创造了至今为我们所尊敬的两个体系:大学和艺术课程。在当时的学校都设有“三艺”和“四艺”,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合在一块即所谓的“七门自由艺术”,简称“七艺”。13世纪城市大学的诞生标志着西欧文化历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中世纪的大学是欧洲重新获得和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中世纪的大学体制为学者们从事学术活动提供了各方面的保证,成为当时各方面学者活动的舞台。例如13世纪的牛津大学就是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西方近现代的科学也是在那里开始萌芽的。此外,但丁、薄伽丘、哥白尼、伽利略、弗朗西斯?培根、牛顿等人的思想,也都是在大学的土壤里产生的。
在科学技术方面,中世纪也不是毫无建树,它的成果大大超越了罗马和希腊。亚里士多德为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理论提供框架的同时,他的物理学观点正在巴黎大学遭到批判。库萨的尼古拉斯主教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方面成绩斐然。他不仅在数学上提出了无穷小的概念,绘制了第一张中欧地图,在天文学上他还首先提出了宇宙连绵不断的概念。在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人们手中掌握着各种工具:各种类型的测量和绘图工具,特别是罗盘、星盘和为水手指路用的海图以及火枪和火炮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和武器的含义。水磨则是典型的中世纪工具,第一座精密的机械钟诞生于13世纪后三分之一的时间。
尽管中世纪同样有着在我们今天看来各种各样的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中世纪的种种努力,才使我们完整地接触到久已消散的罗马和希腊的文明之光,同样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伟大的成就,也是与那个并不黑暗的中世纪为我们奠定的基础分不开的。
“中世纪”指的是“世纪之中”吗
中世纪,大约是约公元395年~公元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大多数人不知道为何这一时期被称之为“中世纪”,是因为它的开始或者结束时间是某一个世纪的中间吗?不是,那这个名称是从何得来的?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意指处在光辉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和他们所处的“现代时期”之间的昏暗时期。在这一段时期,教会统治着欧洲,科学研究受到极大阻碍。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源本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于自公元410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事情,他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自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们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中世纪的欧洲,科学文化没有提高,技术却缓慢而扎实地前进。农业技术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随着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贸易兴盛起来,伊斯兰文化和以伊斯兰文化为媒介的古希腊著作传入欧洲。
经过中世纪漫长的700年,公元1300年之后,欧洲出现了神学与哲学方面的信仰危机。这种怀疑并不涉及对上帝及其超自然力量的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对人类是否有能力领会这种超自然力量产生了怀疑。14世纪的洪水泛滥、霜冻、战争和瘟疫消除了人们对人类理解大自然能力的信心。他们发现宇宙中的事情是随心所欲的,难以预测的。从14世纪开始人们对从前的神学和哲学观念进行彻底的重估。于是一场新的思想变革开始了,这便是文艺复兴。
中世纪时骑士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士兵
骑士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与贵族身份不同。骑士的身份往往并不是继承而来的,中世纪时,骑士在领主军队中服役并获得封地。需要自备武器、马匹。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是英雄的化身。欧洲的骑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亦有许多的共同性。
完整的骑士制度到公元11世纪才成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从这一时期开始骑士才真正成为一个阶层。原本骑士是隶属于贵族的士兵,并且有义务为王国作战(每年为王国或者领主服务约40日),作为报酬,允许他们在所管辖部分的农地收取地租。这样在王国的贵族和骑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式的雇佣关系。初期的所有战士都有可能成为骑士,不过后来具有地主身份的骑士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阶级,他们已然成为贵族、统治者的附庸。罗马天主教和统治者发动的十字军东征,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战士的骁(xiāo)勇和基督教的神圣信仰开始结合,骑士随之也具备了一个新的身份:基督的卫士。披上天主光辉的骑士终于成为深受崇拜与尊敬的人物,他们忠诚于统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感召下乐于救助鳏寡老幼,这样,“骑士脱离了其蛮族和异教的背景,而被整合于基督教文化的社会结构中,结果,骑士像神甫和农民那样,被视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三个器官之一。”
如果骑士一直是贫穷和卑微的,那么所谓的骑士风度大概也就无从谈起了。现代学者仍然强调骑士和贵族是“封建主义的两个等级”,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关于社会结构的一系列个案研究都表明:在贵族家庭和他们的骑士扈从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随着时间的发展,被授予骑士称号成为加入贵族等级的一个象征。骑士不再是没有贵族头衔的与贵族相分离的阶层,他们就是贵族。与此同时,成为一个骑士也日益艰难。多年漫长的学习和训练是骑士教育的必要部分,其间的艰苦磨练很难为现代人所想象。
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欧洲,骑士并不仅仅是士兵,特别是在中世纪后期。国王是最高的骑士,其他的地位按功劳依次排开。特别是在十字军东征期间,骑士的地位更是明显提高。为了让他们在战斗中发挥更多的作用,骑士的地位更是无限提高。也许在中世纪前期,骑士仅仅是家臣、士兵,但中世纪后期已经并非如此了。
骑士并不都富有
对于中世纪骑士的传说,往往夸大着种种浪漫的遐想。这多半来自于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凭空想象: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过着贵族一般富足的生活;战胜邪恶的魔法师和巨人,保护善良而无知的农民,凭着贵妇人或者国王的名号行侠仗义。令堂?吉柯德颠倒沉迷的游侠小说,或普罗旺斯民谣歌手的即兴创作,充分解释了理想中骑士的行为规范。但是,即便是现代人,也无法时时遵从自己的良知,何况是靠武力说话的过去,骑士行事也常常偏离限定的轨道。
最早的骑兵和骑士都是贵族和有钱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购置昂贵的装备:至少要三到四匹轮换的马,每匹马会吃掉大量的粮食,尤其在农业生产不发达的当时,是一笔极大的花费。这样的开支,平民是无法承担的。骑在马上的武士阶层同时也是贵族阶层,出身的优越必然伴随着对低等级的蔑视,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爱好:战争。同罗马时代类似,中世纪的贵族组成了重装骑兵,成了那个时代军队的主力。
十字军东征标示着骑士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十字军被认为是完美的骑士。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保护无助的朝圣者,被看成是骑士的最高天职。作为回报,教会纷纷将骑士团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使之成为跨国的组织。统治者们许诺他们享有教会的部分财产以及种种宗教特权,免除十字军骑士的忏悔。教会土地上十分之一的收入被用来支付给骑士团,作为保护朝圣者去圣地的费用。
1099年,耶路撒冷被攻克,但圣地和东方的拉丁国家还是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包围着。成立一支常备军的需要日益迫切,于是教皇定下了专门的军事条例,成为了所谓第四教条,即长久地与异教徒作战。因此十字军的团体纷纷成立,宗教为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镀上了崇高的光环。
一般来讲,丧失领地的破落贵族或者没有获得继承权的世家子弟只有两条合适的出路:教士或者军人,显然后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解放圣地的狂热和教会许诺的巨大利益是无法抵挡的,不少平民变卖家产购置装备只是为了去东方。于是这些职业军人就纷纷参加大贵族的卫队,随着国王或皇帝去东方,向往着丰厚的战利品,或者丰厚的赎金。
这些军人穿朴素的服装,过清苦的出家人生活,用守护圣徒的名字重新命名,在大贵族的指挥下战斗,为教规所约束,因捐赠而致富。自愿献身这项事业的骑士成了完美的典范,于是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狮心王理查一世还有奥古斯都腓力二世都成了楷模,后者死后被追封成圣人。
骑士的财富和权力可以有巨大的差距:一些是无地的普通骑士,一些则是占有非采邑的土地却不负担封建义务的骑士。但总的说来,一个典型的骑士总是被看做拥有封土并向其领主行臣服礼与服军役的封臣。到浪漫主义时代,“中世纪”与“骑士制度”这两个词几乎是同义的。历史的玄想总是停驻于十字军东征、骑士比武大会和游侠骑士上。骑士的首要身份是战士。一个骑士的所有荣誉、财富,乃至爱情都由战斗得来。他们不参加任何生产劳动,但他们至少必须养活自己,只有靠打仗。
15世纪以前欧洲以何记载历史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发明、发现、经验的总结是无法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的,它需要通过一种媒体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继承。在没有发明文字的时代,只能靠口传心记。文字发明之后,则需要有记录的载体。人类尝试了各种天然物品,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jiān)帛等,这些物品虽然也能记录文字,但有的昂贵,有的笨重,有的不易多得,寻找新的载体是我们的先人的梦想。公元105年我国东汉的蔡伦用低廉而且容易找到的材料造出了能够写字的纸,从而改进了造纸术,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造纸术不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大约公元4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7世纪造纸技术经高丽传到日本。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厂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厂。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厂,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厂。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通常我们在提到造纸术的时候,我们都会这样说:当蔡伦把监造出的第一批平整、精良的纸,呈献给汉和帝受到赞扬,并在全国推广的时候,欧洲人还在羊皮上写字!据说,写一部《圣经》就要杀掉三百只羊。当时,朝鲜、日本还在使用简和帛,古埃及人曾用纸莎草(Papyrus),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罗马人用蜡板,欧洲人则用中亚细亚人制作的小山羊皮等当作记事材料。这些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昂贵,都不适合大量使用。
我们不禁怀疑,我国造纸术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完全以羊皮纸记载历史吗?当然不是。虽然当时欧洲人并没有我国的科技这么发达,但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陋!当时欧洲人的记事方式是多样的,并不仅仅使用羊皮。当时他们也有一种“纸”,是用树叶等捶碎后压制而成的。因为它易碎,不容易保存,所以人们并不常用它来记事。因此在中国先进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也并非仅仅用羊皮纸记事!
波希米亚风格并非“看上去疯疯癫癫的打扮”
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穿着不修边幅的女孩,长长的裙子拖地而行,身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饰品,一双布鞋几乎快露出脚指头了!朋友戳了一下身边的我,然后指着那个女孩儿说:“看,波西米亚风格!”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就已经把这种疯疯癫癫、不修边幅的打扮称之为“波西米亚风格”了。但这真的是所谓的波西米亚风格吗?
“波希米亚”这词,由最初的一个中欧地名,到19世纪在巴黎逐渐蜕变出来具有现在的意义。
波西米亚的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然而现在的时装界甚至整个时尚界中,波西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浓烈的色彩、繁复的设计,会带给人强劲的视觉冲击和神秘气氛,实际也是对这两年简约风格的最大冲击。
波西米亚风格的装扮,在总体感觉上靠近毕加索的晦涩的抽象画和斑驳陈旧的中世纪宗教油画,还有错乱的天然大理石花纹,杂芜、凌乱而又惊心动魄。暗灰、深蓝、黑色、大红、橘红、玫瑰红,还有网络上风行一时的“玫瑰灰”便是这种风格的基色。没有底气的人一穿上便被无情地淹没在层层叠叠的色彩和错觉中。
其实波西米亚风格服饰是最不易阐述清楚的。波希米亚风格应该归功于吉卜赛人在流浪中善于收集当地特色的做法,因此到达欧洲中部时的吉卜赛民族风格服饰已经是各种民族风格的杂糅。小花边、多褶大摆裙应该是本地的斯拉夫特色,东斯拉夫、后来的俄罗斯也是类似的装束,各种闪亮的碎片、彩石的首饰大概是从印度带出来的,流苏和坠饰可能来自于取道中东波斯、北非摩洛哥那一带的人。吉卜赛风格决不能是简约派的,他们无法去追求一件上好质地的衣物,然后小心翼翼地供起来,他们只能一点一点地添置和补充,从而形成了繁复的风格。他们也无法总是保持衣着光鲜,年轻的吉卜赛姑娘喜欢的鲜艳衣裙也总是很快在流浪中变得黯淡破旧,但是他们会想办法让这些旧衣服看起来尽可能地美。这是这些人的真实状况,也是现代社会里的人无法复制和模仿的美。
波希米亚风格是没有教条,没有束缚,没有传统,只有时尚,只有奢华,只有永恒的意味,其主要特征就是流苏、涂鸦。21世纪初,或许是人们厌倦了工业化冰冷的直线条以及过于严谨、精致的现代生活,时尚舞台上猛烈吹起了被定义为随性不羁、温暖热烈的波希米亚风:层叠蕾丝、蜡染印花、皮质流苏、手工细绳结、刺绣和珠串,都是波希米亚风格的经典元素。无领裸肩的棉质短上衣、低胯的叠纱大摆长裙,还有满是绣花、钉珠、流苏等繁复装饰的皮靴、挎包,连续几季流行于潮流巅峰。
假如你要一种波希米亚的打扮,记得千万不要把自己装扮成乞丐,尽管它随性,尽管它自由,但它一定有自己的格调。一条繁复的、奢华的满是褶皱的长裙,一件收腰收得恰到好处的昂贵的羊绒长大衣,加一条粗犷(guǎng)而帅气的腰带,身体上任何能披挂首饰的部位挂上粗细不一的闪亮的饰品,将硬朗与柔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不失品位,不失高雅,你就成为了一个地道的波西米亚女郎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