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典系文,以文明典。融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阅读这些文字,能体味古人生活中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內容簡介: |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些文史常识,逐一加以解说。以典系文,以文明典。融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对于读者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故极有帮助。
|
目錄:
|
B
百步穿杨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闭月羞花
伯乐一顾
不耻下问
不贪为宝
不为五斗米折腰
C
长袖善舞
沉鱼落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程门立雪
唇亡齿寒
从善如流
D
大器晚成
倒履相迎
道听途说
得陇望蜀
东道主
杜鹃啼血
E
二桃杀三士
F
飞黄腾达
逢人说项
负荆请罪
覆水难收
G
高山流水
管鲍之交
过河拆桥
H
红叶题诗
化干戈为玉帛
黄粱一梦
祸起萧墙
J
鸡鸣狗盗
家喻户晓
坚壁清野
江郎才尽
结草衔环
解铃还需系铃人
金屋藏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举案齐眉
K
开卷有益
脍炙人口
L
老马识途
梁上君子
洛阳纸贵
M
毛遂自荐
孟母三迁
民为邦本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珠暗投
N
牛角挂书
弄巧成拙
P
抛砖引玉
破釜沉舟
破天荒
Q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秦庭之哭
请君入瓮
R
人琴俱亡
S
手不释卷
守株待兔
T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天衣无缝
图穷匕见
退避三舍
W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望尘而拜
韦编三绝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围魏救赵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吴市吹箫
X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萧规曹随
挟天子以令诸侯
悬梁刺股
Y
掩耳盗铃
一箭双雕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以身试法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约法三章
月下老人
运筹帷幄
Z
载酒问字
凿壁偷光
众志成城
煮豆燃萁
附:条目笔画索引
|
內容試閱:
|
B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语出《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当他听说秦国的名将白起将要领兵攻打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赶忙去见周朝的国君,说:“如果大梁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当时,周朝的国君只是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并没有管辖权。魏国如果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会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就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使白起能够取消攻打魏都的念头。
于是,周天子委托苏厉前去游说白起。苏厉见到白起后,便给白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画了一个红色的靶心。这时,只见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箭箭都射中靶心,博得围观者的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靶心,距离太近,目标太大,还是射百步外的杨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颜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正好射穿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看得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红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顺序再射。只见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过路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你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就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听此人话里有话,不禁转过身来问道:“阁下您准备怎样教我射箭?”只见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射箭的,而是来提醒你应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的力气用尽,只要有一箭不中,就会前功尽弃!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势必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苏厉又讲道:还有一次,晋厉王攻伐郑国(今属河南),楚共王出兵援助郑国,行至鄢(yān)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即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发生的地方)便和晋军相遇,双方在激烈的交战中,晋将魏琦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气急败坏,就交给养由基两枝箭,叫养由基代他报仇。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琦射死。而把另一枝箭交还楚共王复命。苏厉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说:“您是秦国的有功之臣,听说您又准备发兵攻打大梁,如果这一仗打不胜,那么,你就前功尽弃,您的名声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白起听完这个故事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是不能再轻易出战的。便借口有病,取消了攻打魏国大梁的计划。
“百步穿杨”意思是说射箭的技艺高超,比喻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唐代诗人李涉《看射柳枝》诗:“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唐代诗人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苏厉》:“百步穿杨箭不移,养由堪教听弘规。”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即如当日养由基百步穿杨,至今名传不朽者,因其能穿杨叶,并非说他射中杨树,就算善射。”
亦作“百发百中”。唐五代诗人王琚(jū)《射经》云:“其的(箭靶)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而加之,至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北齐书?皮景和传》:“每与使人同射,百发百中。”《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宝玉)那身子顿觉健旺起来,只不过不似从前那般灵透,所以凤姐的妙计,百发百中。”
亦作“穿杨叶”。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jué)霜蹄未为失。”唐代诗人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shè)翟中丞》:“幸穿杨远叶,谬折桂高枝。”
亦作“穿杨”。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北史?隐逸传?崔廓》:“况复桑榆渐暮,藜藿(líhuò)屡空,举烛无成,穿杨尽弃。”唐代诗僧贯休《送卢秀才应举》诗:“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杨。”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次韵和子由闻余善射》:“穿杨自笑非猿臂,射隼长思逐马军。”
亦作“穿叶”。唐代诗人元稹《戴光弓》诗:“不拟闲穿叶,那能枉始生。唯调一只箭,飞入破聊城。”
亦作“射叶”。南朝梁诗人何逊《哭吴兴柳恽》诗:“百步均射叶,八体妙临池。”
亦作“杨叶穿”。唐代诗人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见情分偏睦早忝(tiǎn)游旧因成是诗》:“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唐代诗人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yè》:“忆昔龙图盛,方今鹤羽全。桂枝香可袭,杨叶旧频穿。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
亦作“杨叶箭”。唐代诗人唐彦谦《试夜题省廊桂》诗:“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语出《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并吞,魏国在安釐(xī)王元年(前276),就连续遭到了秦国的侵略。到了第二年(前275),秦国继续攻打魏国,魏国又失去了三座城池,并危及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韩国派兵前去救援,结果也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魏国只得再割地求和。到了第三年(前274),贪心不足的秦国再次向魏国发起了进攻,除杀伤四万魏军外,还强行占领了魏国的四座城市。到了第四年(前273),秦国又一次发兵,打败了魏、赵、韩三国联军,三国联军的总伤亡人数已经超过十五万。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为换取暂时的和平,魏将段干子建议安釐王再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懦弱的安釐王听从了段干子的建议,再一次将大片的土地割给秦国。
就在这时,“合纵抗秦”的创议者和支持者苏秦的弟弟苏代很不赞成魏王的这种妥协政策。他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于是,便对安釐王说:“大王,您身边的这些大臣都是胆小怕死者,为了苟且偷安,根本不为国家着想,不为百姓着想。所以,才让您去卖国求和的。您想,您把大片大片的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有被占完,秦国就不会停止对魏国的侵略。”苏代接着再给安釐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着火了,别人都劝他赶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偏抱来一捆捆柴草去救火,结果,火势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一味拿着魏国的土地去求和,这不就等于是抱着柴草去救火吗?柴草不完,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胆小如鼠的安釐王却顾及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大片的土地割让给秦国。过了数年,秦军以迅猛之势又向魏国发起进攻,并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就这样被秦国灭掉了。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西汉董仲舒《贤良对策》:“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其亡益也。”西汉淮南王刘安等《淮南子?主术训》:“止事以事,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而救火。”北宋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长恐天下之事积而不已,以致于此,虽力挑之,已若无奈何,又从而为之辞,其与抱薪救火何异?”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最早出自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惊怪以自伤者》:“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
夷怿,由是瘳平。”唐代房玄龄等《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即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chénkē)顿愈。”
晋朝有个叫乐广的人。一天,朋友来看望他,他就请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他们一边喝,一边聊,突然,这位朋友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感到很恶心,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过了几天,乐广听说他家那位朋友生病的消息,并且也了解到了他生病的原因,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的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说:“请您再到我家里喝几杯,保证您就痊愈。”朋友见乐广非常热情,于是,就答应随乐广一块去他家。
他俩人依旧按着原来的位置坐着,也把酒杯放在原处。乐广给朋友斟满酒后,笑着问道:“你看酒杯里还有没有小蛇?”客人立即惊叫道:“有!小蛇还在不停地晃动!”这时,乐广不慌不忙地把挂在墙上的那张弓取了下来,然后问道:“您再看看,杯中的小蛇还在吗?”这位朋友立即回答说:“现在已经没有了!”朋友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弓的影子映在了酒杯里。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清代文学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杯弓蛇影,恍惚无凭,而点缀铺张,宛如目睹。”清代诗人黄遵宪《感事》诗:“金玦(jué)厖(páng)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亦作“弓影杯蛇”。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知沧浪亭畔素有溺鬼,恐芸胆怯,未敢即言,芸曰:‘噫!此声也,胡为乎来哉?’不禁毛骨皆栗,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亦作“影中蛇”。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四出:“你香魂逗出了梦儿蝶,把亲娘肠断了影中蛇。”
亦作“杯中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次韵钱舍人病起》:“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气未应衰。”
亦作“杯中影”。明代诗人、书法家李东阳《次韵体斋病起见寄两首》之二:“疑蛇欲辨杯中影,病鹤长怀海上心。”
亦作“雕弓蛇”。南宋词人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破戒一醉》词:“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亦作“画蛇杯”。南宋词人辛弃疾《水调歌头?再用韵呈南涧》词:“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亦作“杯蛇”。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亦作“杯弓”。詧盦(cháān)《学界风潮记?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弓杯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惶惧,险状万分。”
闭月羞花
“闭月羞花”语出宋代古杭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折:“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三国时汉献帝的宠臣司徒王允家的歌妓,后王允见她色艺双绝,能歌善舞,且深明大义,遂收为义女。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王允每天闷闷不乐,茶不饮,饭不进。貂蝉很为主人忧愁。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她在后花园焚香祈祷,“月亮啊月亮,你虽清白如洗,可哪知我家老爷心中的烦恼!苍天啊苍天,你虽那样深邃,却难容我家老爷如火如焚的心情。我是老爷的婢女,愿为国为民,万死不辞。”正巧,王允也来花园散心。闻听此语,激动万分,赶忙走上前去将貂蝉扶起。王允说:“我且问你,你说你愿为我分忧,我忧在何处?”“知道,大人。”“那你能替我讨国贼,杀董卓吗?”“只要大人信得过奴婢,奴婢愿肝脑涂地。”王允听罢,两手一合,当即给貂蝉一拜。从此便以父女相称。
起初,王允先将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在明处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董、吕皆为好色之徒。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他们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强行霸占之苦,吕布愤怒。此场面正好被董卓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董、吕二人争风吃醋,发生火并,董卓被杀。这就是王允巧施连环计,一女二聘杀国贼。
那么貂蝉怎么叫“闭月”呢?月圆之夜,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被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干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杨贵妃的代称。杨贵妃,即杨太真,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西南)人,小字玉环。晓音律,善歌舞,初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瑁(mào)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在华清宫得玄宗召见,一见钟情。天宝三载(744)入宫,次年被册封为贵妃,年二十七岁。“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皆显贵。堂兄杨国忠为相,败坏朝纲。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玄宗逃奔,至马嵬(wéi)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兵士哗变,诛杀杨国忠父子,军中主帅陈玄礼逼玄宗割恩正法,无奈,玉环被迫缢死于佛堂前,时年38岁。白居易《长恨歌》记叙的就是这段历史。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不胜叹息:“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就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闭,藏;羞,害臊。闭月羞花是说美貌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元代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亦作“月闭花羞”。元代施惠《幽闺记?少不知愁》:“芳容沉鱼落雁,美貌月闭花羞,肌骨天然自好,不搽脂粉风流。”
亦作“花闭月羞”。元代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只闻檀板与歌讴(ōu),不见如花闭月羞。”
亦作“羞花闭月”。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毡颤。”
伯乐一顾
“伯乐一顾”语出《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姓孙名阳(前680-前610),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他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深得秦穆公的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伯乐相马图(清)黄慎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会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每迈一步都非常的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得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是在愚弄他,很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的。”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一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另有一个人卖骏马,三个早市都没能卖掉。这人找到伯乐,然后说:“希望您能在我的马旁边转一转,相看一下。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敬送您一个早晨的费用。”伯乐答应了,第二天早晨,便在马市上转了转,看了看,于是,这匹骏马的价格顿时上涨了十倍。
“伯乐一顾”比喻受到名家的推荐和赏识的重要作用。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后汉书?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唐代文学家韩愈《为人求荐书》:“昔人有鬻(yù)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伯乐一顾,增价三倍。”又《送温处士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马群遂空。”李朝瑞《天马赋》:“不求知伯乐之顾,不假驭王良之工。”
亦作“伯乐顾”。唐代诗人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上惭伯乐顾,中负叔牙知。”
亦作“一顾重”。唐代诗人李峤《舞》诗:“非君一顾重,谁赏素腰轻。”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语出《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学识渊博,门下有弟子三千,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孔子画像
在当时,从民间的老百姓到朝中的王公大臣,甚至国君,凡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喜欢向孔子请教。在他们的眼中,孔子简直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然而,孔子并没有因国人的极力推崇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谦虚谨慎。
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的祭祖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别人问这问那,包括祭祖典礼的事,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当时就有人在背后讥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明白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知礼的表现啊!如果明明不知道,却要假装知道,而耻于向别人请教,那就是我不懂礼仪了!”
孔子为了增长学问和见识,曾拜许多人为师。他跟苌弘学过音乐,跟师襄学过瑶琴,还跟老子学过周礼,在当时,苌弘、师襄这些人的名声远在孔子之下,孔子能向他们虚心请教,取长补短,因此学问日益精进。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yǔ),为人正直,虚心好学,深受卫国国君的尊崇。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国君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圉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微笑着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不把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当成耻辱的事。形容虚心好学,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清代作家刘开《问说》:“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语出《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杨震像
鲁襄公十五年(前557),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时得到了一块玉。他高兴地拿回家,请来了一个玉匠进行鉴别,玉匠仔细看过之后赞不绝口:“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瑕疵,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再在人面前显露,免得被人偷了去!”
其实,这人在请玉匠来家的时候,已经引起了邻居们的注意,都进来想看个究竟。这人心里感到不安,生怕有什么不测,于是,便把宝玉秘密藏好。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被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还是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过了几天,他见再没人注意,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拜见乐喜。乐喜,字子罕,孔子的弟子,当朝正卿。他便向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从来不接受别人的礼物的。”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匠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你这宝玉。”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假如我收了你的玉,我们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各自的宝?”宋人听后赶忙跪下磕头,说:“我是个小小老百姓,藏着这么贵重的宝物,实在不安全,献给您也是为了自家的平安啊!”于是,子罕便先找个地方让他住下,命加工玉石的商行帮他把玉琢磨好,把所卖的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历史上有许多如子罕一样“不贪为宝”的人。东汉年间,有位清官名叫杨震,他曾推举过一位叫王密的人做官。一日,杨震路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县,王密殷勤款待,报谢恩师。深夜,王密来拜见杨震,他见室内无外人,便从怀中捧出数锭黄金,要报答杨震的栽培之恩。杨震连忙说:“以前我举荐你,是了解你有才学。可今日你这样做,太不应该了。”王密说:“反正无外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人知,我知,怎么能说是无人知道呢?”王密只好收起了黄金。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明代洪应明说:“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的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生。”(《菜根谭》)人如果有了贪欲,不但会“塞智为昏”,还会“销刚为柔”,使自己丧失骨气,变得软弱低贱。其实,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哪一个不是因为贪欲而走向了堕落呢?贪还会使人对亲人、对朋友“变恩为惨”,全不念亲情、友情,变得狠毒刻薄。
明代吕坤也说:“只一个贪心,第一可贱可耻。羊马之于水草,蝇蚁之于腥膻,蜣螂(qiānɡlánɡ)之于积粪,都是这个念头。是以君子制欲。”(《呻吟语》)吕坤认为,贪是世间“第一可贱可耻”的东西,有了贪欲的人就会和丑恶的东西搅在一起,坏了一生的人品。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语出唐代房玄龄等《晋书?隐逸?陶渊明传》:“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陶潜(?—427),东晋诗人,字元亮、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kǎn)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隆安元年(397)初仕,任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不久解职归田。义熙元年(405),复为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八月,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丧于武昌,作《归去来兮辞》,弃官归田,以诗酒自娱。义熙十四年(418),征著作郎,不就。元嘉四年(427)卒。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况,故有“五柳先生”之称。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写山川田园之秀美风光及农村生活情景,自然朴素,而嫉世激昂之情,亦时有之。散文与辞赋亦质朴流畅。艺术特色兼有平淡和爽朗之胜,风格独特。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很有名。北宋欧阳修云:“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在形式主义文风盛行的东晋时期,陶诗不为世重,直至唐时才被推崇,如王维、李白、杜甫等有成就的诗人,无不从中汲取营养。有《陶渊明集》。《晋书》、《宋书》均有传。
为了生存,陶渊明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三十七岁那年八月,被授予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县令,有一次,他的顶头上司要来彭泽了解情况。按照惯例,作为县令的陶渊明应当恭恭敬敬地去迎接。当他手下的人提请他要穿官服戴官帽时,陶渊明不情愿,冷冷地说:“做人要讲求气节,我一介堂堂名士,怎么能为小小县令的区区五斗米的官俸而去向一个庸俗的小人折腰呢!”陶渊明说到做到,到底没有出去迎接。不久,他的妹妹病死于武昌,他便弃官归田,前后任职共八十多天。随后,他一面读书,一面与妻子耕前锄后,辛勤劳作。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为,介词,表示目的。五斗米,泛指酬劳,官俸。折腰,指屈膝弯腰。“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表示有骨气,不愿屈身事人。唐代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邪!”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现代学者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陶渊明的典型意义》:“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选择的自由。”
亦作“五斗折腰”。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次韵寅庵四首》之二:“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南宋诗人杨万里《归去来兮引》词:“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亦作“折腰五斗”。南宋词人辛弃疾《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词:“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又《水龙吟》词:“自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亦作“为米折腰”。北宋词人秦观《送刘秉仪解职归养》诗:“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亦作“五斗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不为五斗折,自无三径资。”现代诗人柳亚子《浙游杂诗》:“彭泽羞为五斗折,秦庭肯受大夫封?”
亦作“折腰”。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代诗人杜甫《官定后戏赠》诗:“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康有为《将至桂林望诸石峰》诗:“今日桂林落吾手,丈人儿孙纷走趋。或拜或抚吾岂厌,胜于折腰向紫朱。”
亦作“五斗米”。唐代诗人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南宋诗人范成大《初入湖湘怀南州诸官》诗:“怀哉千金躯,博此五斗米。”
C
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语出《韩非子?五蠹(dù)》:“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以外,则不至于治强矣。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
范雎(jū)和蔡泽,是战国末期两个著名人物。
范雎,字叔,魏国人,天下辩士。起初在魏国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魏昭王派遣须贾出使齐国,范雎也随行前往。一个月下来,齐襄王注意到范雎的口才非常好,于是,就派人给范雎送去十斤金子及牛酒若干。范雎辞谢而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之后,非常恼怒,认为是范雎将魏国的一些国家机密告诉给了齐襄王。要不,齐襄王凭什么派人给你范雎送去十斤金子和牛酒呢?回到魏国后,须贾就将此事告诉给了魏襄王的公子魏齐,魏齐听后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将范雎打得昏死过去,然后用席子一卷,扔进厕所。过了很久,有一个宾客饮醉了酒,去厕所小解时,尿将范雎浇醒,宾客只听得厕所的粪便池中有人在说:“如果您能救我出去,我一定要用厚礼答谢您!”这宾客也属善良之辈,就将范雎救了出来。范雎得救后便一口气逃到秦国,到了秦国后,改名张禄。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范雎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于是,秦昭王拜他为客卿,继而拜为相国,封应侯。后来因为病的原因,才向秦昭王辞去官职并交还了相印。
蔡泽,燕国人,天下辩士。先曾游说赵、韩、魏各诸侯国,都不被任用。后来到了秦国,见了秦昭王,秦昭王很赏识他,也由客卿而为相国。虽然担任相国的时间才一个月,因惧怕身受诛伐,故称病交还相印,但他在秦国却住了十多年,从秦昭王起,经孝文王、庄襄王到始皇帝,为秦国人出使燕国,终于使燕王喜同意将太子丹作为人质押在秦国。蔡泽在秦国一直受到尊重,号为纲成君。
所谓“长袖善舞”,是指一个人善于利用自身优越的条件,施展种种手段,就像舞蹈者那样靠着长袖子,轻盈灵动,翩翩多姿,婉约有致,用以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上》:“泰西各国多设银行,以维持商务,长袖善舞,为百业之总枢。”
沉鱼落雁
“沉鱼落雁”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毛嫱(qiánɡ、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mí)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元代杨果《小桃红?采莲女》:“殢(tì)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销魂。”
“沉鱼”是西施的代称。西施,又称西子。姓施,名夷光,春秋末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
公元前494年,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越国沦为吴的属国,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lǐ)被押为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忍辱栖身于吴王膝下,终于得到吴王信任,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
当时,西施是个浣纱女子,窈窕俏丽,貌若天仙。有一次,她在河边浣纱时,她那俊俏的身影,惊呆了游鱼,竟使游鱼忘记了游动,渐渐地沉到河底。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为越王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吴国终被勾践所灭。明代的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称颂西施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
越国战胜吴国后,西施回国,与越国大将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曾作《西施》诗:“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落雁”是王昭君的代称。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
王昭君才貌双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chán)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zhì)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于是就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并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要与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来往。汉宣帝死后,他的儿子即位,即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诛杀了郅支单于。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来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允许。汉朝和匈奴和亲,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被嫁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只有王昭君自愿嫁到匈奴,元帝遂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便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给他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漂亮。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见不到皇帝,后宫佳丽数以千计,元帝只能依画像召见。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非常贪婪。因王昭君不肯行贿,他便在昭君脸上点上了一颗黑痣,丑化了昭君的形象,从此便使昭君长期深锁后宫。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就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为了民族团结出塞和亲,实为巾帼壮举,影响非凡。为了纪念昭君出塞和亲,汉元帝将这年改元“竟宁”,意为边境安宁。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昭君告别了故土,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琵琶,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如泣如诉的琵琶声,看到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竟然忘记抖动翅膀,纷纷坠落下来。
王昭君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yānzhī),封宁胡阏氏。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授给匈奴。从此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大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
沉,下沉;落,落下。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后来,人们在称赞一个女人长得美丽漂亮,就说她有“沉鱼落雁”的容貌!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是闭月羞花颤。”清代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她二人长得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语出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古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韩信画像
秦朝灭亡后,项羽为了扩大势力,首先把原来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的旧贵族和功勋共十八人封了王,自称西楚霸王。在这十八个王中,对项羽威胁最大的还是刘邦,所以,在分封诸侯时,项羽故意把刘邦封在地势褊(biǎn)狭最遥远的巴蜀和汉中,同时,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章邯等秦国的三名降将,让他们封住刘邦的路。刘邦虽然对项羽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但却也很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到封地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去了。
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县(今江苏)人,曾为沛县吏。秦朝末年,辅佐刘邦定天下。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他亲自收取了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后被刘邦封为酂(zàn)侯,位次第一。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早年家境贫寒,寄食于人家,遭到白眼。秦朝末年,项羽和他叔父项梁起兵反秦,韩信路过淮阴,知道后就投奔了过去,决心为项氏效力。可是,他并没有显示出什么军事才能。他虽然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提出一些作战方案,但项羽从来就没有采纳过。直到项梁败死之后,项羽才让他当了一名非常不起眼的侍卫官。韩信感到很失望,于是,就离开了项羽的起义军。就在这时,萧何就向刘邦推荐了韩信,起初,也得不到刘邦的重用,刘邦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小的军官。有一次,韩信不小心触犯了军法,要被砍头。韩信大声呼喊求救,恰被夏侯婴将军听见,得以免死,汉王刘邦改派他去当治粟都尉(管理军粮的官员)。韩信心里非常窝火,于是,就向刘邦的亲信萧何诉苦,萧何也认为韩信具有卓越的军事天才。曾几次劝说刘邦,刘邦总是不听。
那时,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刘邦部下大多来自刘邦的家乡。已经有好多人逃离,韩信见刘邦依然不予重用自己,所以也跟着跑。萧何听说韩信也走了,赶忙连夜去追,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听后大为恼火,责怪萧何是小题大做。萧何却说:“韩信不是一般普通的人,如果你甘愿做一辈子汉王的话,那便罢了;如果您想取得天下,无此人万万不可!”于是,刘邦沉默了,萧何不失时机地建议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便接受了萧何的建议。楚汉战争时,刘邦首先采用了韩信的策略,轻而易举地攻下了关中。当项羽率领大批人马在荥阳(治今河南省荥阳市)、成皋(治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间与刘邦对峙时,韩信率军袭击项羽后路,破赵灭魏,取燕、齐。后来,刘邦又封韩信为齐王。时隔不久,韩信率兵与刘邦会合,将霸王项羽击灭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之功。
刘邦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即汉高祖,萧何做了丞相。就在这个时候,汉高祖刘邦对功高震主的韩信却不放心了,首先解除了他的兵权,贬为楚王。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韩信再被贬为淮阴侯。
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韩信的宠臣陈豨(xī)反叛,自立为赵王,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韩信称病在家,对刘邦诏令置之不理。还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罪犯,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就在这时,韩信舍人的弟弟向吕后告发了韩信谋反的事情,吕后本来想召韩信,但又怕韩信的党羽作乱,于是,吕后就和丞相萧何商议计策。萧何设计以庆贺高祖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当韩信刚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于长乐宫悬钟室。吕后当即下令:再灭韩信三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是由一个人造成的。现代作家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尾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吾当以此言转赠袁公(世凯)。”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语出元代脱脱等《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颢画像
程颢(hào,1032—1085)、程颐(yí,1033—1107)兄弟俩都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洛阳(今属河南)人。颢、颐二人孩童时代曾读书求学于外祖母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南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嘉祐进士,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与弟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在洛阳讲学十余年,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他和弟颐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著作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官至崇政殿说书,先后讲学达三十余年,宣扬“气禀”说,主张“去人欲,存天理”,认为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极力为名教纲常辩护。著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
杨时(1053—1135)北宋学者,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熙宁进士,曾任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时称龟山先生。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桐并称为“南剑三先生”。著作有《二程粹言》、《龟山集》。
进士杨时为了继续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官厚禄,独自一人跑到河南,颍(yǐnɡ)昌拜程颢为师,投在程颢门下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已有四十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有一天,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当时正遇上了程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开始下起大雪。他们俩人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候,不言不动。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和游酢仍然站在门外等候,大吃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种精神让程颐很受感动,于是,便收他俩为入室弟子,悉心传授。杨时和游酢果然不负所望,后来,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此典被后人称作“程门立雪”,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心诚意坚。清代诗人、史学家赵翼《梅花》诗之一:“单身立雪程门弟,素面朝天虢(ɡuó)国姨。”现代诗人柳亚子《怀人诗十章》之一:“却愧鲰(zōu)生百无似,也曾立雪到程门。”
亦作“立程门雪”。元代诗人谢应芳《杨龟山祠》诗:“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
亦作“程门度雪”。清代学者金埴《不下带编》卷一:“独愧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亦作“立雪”。元代学者虞集《回吴先生庆初度启》:“将车昔念于聚星,就业常容于立雪。”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ɡuó)。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春秋时,晋国(位于今山西和河北的南部一带。建都于唐,即今山西翼城西)是周朝初立时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地。在晋国的南面是虢国(指北虢,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一带。建都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和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这两个小国山水相连,且祖先又都姓姬。虢公名丑,狂妄自大,喜好用兵,经常借故袭扰晋国。晋献公觉得不灭掉虢国,晋国就难以太平。但要举兵攻打虢国,必定要从虞国经过。
有一天,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建议:“我们可以将屈(在今山西吉县北)地产的良马和垂棘(在今山西潞城县北)产的美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公,借道让我军通过,估计不成问题。”晋献公说:“这良马和美玉是我们晋国的宝物,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呢?”荀息笑道:“玉璧只是暂交给虞公保存,良马也只是暂时交由虞国代养。实际上还是咱们的。”晋献公明白了这是荀息的计策。
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出使虞国,送上了一匹千里马和一对名贵玉璧。由于虞公目光短浅且贪婪成性,一见到送来的礼物便眉开眼笑。一边手里不停地把玩着玉璧,一边眼睛死死盯着千里马,问道:“贵国国君怎能舍得将这两件价值连城的国宝送给我呢?”荀息说道:“敝国国君向来仰慕您的大名,很想和您结交,这点薄礼只是表示一点心意。有点小事顺便求您帮忙:虢国曾多次侵扰我国,为了社稷,我们打算去教训他们,想请贵国借一条道让我们通过。如果我们打赢了,所有的缴获物品都送给您。”虞国大夫宫之奇预料到荀息的险恶用心,便奉劝虞公千万别答应晋军“借路”的要求。并说:“虢、虞两国,一表一里,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虢国今天灭亡了,那么,明天祸必殃及我们虞国。”虞公说:“人家晋国给咱们送来了这无价之宝,如果咱们连一条道儿都不肯借给人家,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吧!再说,晋国比虢国强大十倍,失去一个小小的虢国,可以交上一个强大的晋国,何乐而不为呢?”宫之奇还想劝说什么,却被在一旁的大夫百里奚拉住了。宫之奇料就虞国一定灭亡,便带着家小,趁早逃到曹国(在今山东定陶)去了。
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晋献公就在虞公的“慷慨”帮助下,讨伐虢国,虢国被轻而易举地消灭。晋国将军一边将抢来的财宝和俘获的美女分了一些给虞公,博得虞公大喜,一边又假托自己有病,将大军驻扎在虞国的都城外,并称等病好了就回去。虞公毫无戒备,满口答应。
忽然有一天,虞国守卫宫门的卫兵慌忙向虞公报告:“晋军发动突然袭击,城池已经被攻破。”虞公这才如梦初醒,命令道:“快快驱车防御!”便来到城边,只见城楼上一员大将,威风凛凛,向虞公喊道:“感谢您昨天借给我一条道路,今天再送给我一个国家。”虞公转怒,但为时已晚。屈地产的良马和垂棘产的美玉仍然回到了晋献公的手中。荀息奸猾地笑道:“美玉还是原来的美玉,不过马的牙齿增多了个把。”
在《左传?哀公八年》中,予泄也对吴王说过:“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又,据《三国志?魏书?鲍勋传》载,鲍勋曾对魏文帝曹丕说:“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用以比喻相邻两国安危与共的密切关系。辅:面颊;车:牙床,即牙车骨。面颊、牙车骨,乃一表一里、相互依存的。嘴唇和牙齿,也是表里相依的,如果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失去掩蔽,就要受寒。失去一方,另一方就要受到损害,所以叫做“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与“唇齿相依”意义相近,不同之处在于:“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而“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
由于上述故事,还产生了“假道灭虢”或“假途灭虢”的成语。后者见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就是说: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回过头来再消灭甲。
从善如流
“从善如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杜预注:“栾书从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之言,不与楚战,自是常从其谋,师出有功,故传善之。如流,喻速。”
春秋时,郑国是一个诸侯小国,姓姬。开国君主是周宣王姬静的弟弟姬友,即郑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郑武公即位,先后攻灭了郐(今河南新密东南)和东虢,建立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在楚国和晋国这两个大国的中间。郑悼(dào)公(郑国的第十三位君主)时代,郑国曾同以晋国为首的北方各国签订了盟约。就在结盟的第二年,郑国眼看就要受到南方楚国的攻伐,晋国君主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命栾书为元帅,统领大军火速救援郑国。当晋国的军队行至郑国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这个地方时,和楚国的军队相遇。楚军见到晋军人多势众,拔腿就往回跑。晋军并不追赶,准备趁此机会侵占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得知晋军的动机后,立即指令附近申地(今河南南阳北)和息地(今河南息县境内)的驻军迎击。
晋军大将赵同和赵括急于进军南下,不停地催逼元帅栾书赶快下战书。栾书正要表示同意时,中军佐知庄子荀首、上军佐范文子士燮及中军将韩献子韩厥三人却坚决不同意。他们说:“我们是正义之师,是受君王的派遣来救援郑国的,目的是打击楚国侵略者的。既然侵略者不打自退,我们为什么还要借此机会攻打人家楚国的蔡地呢?如果真的要攻打,必然要引起新的战争,那么,我们就要担当不义的罪名。另外,以我们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军队,即使打胜了,又有什么值得荣耀的呢?可万一失败了,那就更加不光彩了。”栾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发令撤军回晋。
事后,有人问栾书:“圣人之所以能成就大事,主要是在于善于听从多数人的意见。在出师的部队中,六军将佐共十二人,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人的意见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栾书回答说:“他们三个人尽管从人数上讲是少数,但他们的意见却是正确的。而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三个人的正确的意见,难道不对吗?”
“从善如流”比喻非常虚心地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就像清澈流动的水,迅速而自然。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淡交若水赋》:“惟君子莫不就义若渴,从善如流。”也作“从善若流”。《新唐书?张玄索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D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最早出自《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靠长兄马况抚养。马援少年有志,曾跟人学《诗》,但因其用心不专,使得学无长进。当时,同村有个名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能诵《诗》、《书》等,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他向长兄马况提出要到边疆去种田放牧。马况很开明,同意他的意向,安慰弟弟说:“你与朱勃不同,你属于那种有远大理想的人,只要发奋努力,定能成大气候的。”马援听后,信念更加坚定,但还没等马援起身,马况就已去世,马援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中,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来不踏进家门。
工夫不负有心人,后来马援当了郡中的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负重罪,但马援很可怜他,就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今甘肃、宁夏、陕西一带。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消减。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获颇丰。马援面对着这成群成群的马牛羊和数万斛谷物慨然长叹。于是,便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后来,马援受到王莽的堂弟卫将军王林的举荐,被王莽任命为新城今陕西安康大尹,绥(suí)德将军,太中大夫,陇西郡郡守。“腾声三辅,遨游二帝。”五十五岁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病死军中。
晋代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三国时,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yǎn),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死人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有个堂弟名叫崔林,沉默寡言,看起来有点笨,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冀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大器:大器物,比喻大才;晚成:原指大的器物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大器晚成:比喻有大才能的人成就事业较晚。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倒屣相迎
“倒屣相迎”语出《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粲(càn)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yōnɡ)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蔡邕画像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以学问博洽著称,初依刘表,未受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侍中。其诗语言刚健,辞气慷慨,《七哀诗》反映汉末离乱人民痛苦和自己离乡不遇之悲,对当时军阀割据局面深表憎恶,所作《登楼赋》亦颇有名,在七子中成就较大,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侍中集》。今人辑有《王粲集》。
蔡邕(133—192),字伯喈(jiē),陈留圉(yǔ,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文姬的父亲。少时师事太傅胡广,博学多识。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平河长。灵帝时召为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后因弹劾宦官,遭到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归里,亡命江湖十余载。献帝时,董卓专权,强令邕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迁都长安后,封高阳乡候。通经史、数术、绘画、天文、音律,善鼓琴,擅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唐张怀瓘(guàn)《书断》)。南朝梁武帝亦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古今书人优劣评》)。又曾于鸿都门见工匠用扫帚写字,深得启发,创“飞白”书,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家兼书学理论家。董卓遭诛后,他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后人辑有《蔡中郎集》。
有一天,蔡邕正睡午觉,家人告诉他说:王粲来访。蔡邕听到后迅速起身跳下床,急急忙忙穿上木鞋子就往外跑,由于太慌忙,竟把右脚的鞋子穿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穿到了右脚上,并且两只鞋都是倒穿着。当王粲看到蔡先生这般模样时,便抿着嘴笑了起来。王粲一出现,原来年纪又轻,形貌又矮小,家人都为蔡邕如此敬重一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而感到吃惊。蔡邕介绍说:“这就是王公子,有奇才,我都比不上,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当给他。”倒屣相迎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倒屣相迎”的典故还有:
汉朝的隽(juàn)不疑,渤海(今河北沧县一带)人,他潜心研究《春秋》,颇有名声。《汉书?隽不疑传》载:暴胜之来到渤海时,隽不疑到他住所去拜访。暴胜之“望见不疑容貌庄严,衣冠甚伟,躧履(xǐlǚ起迎”。
后汉人崔骃(yīn),长于文史,与史学家班固齐名。《后汉书?崔骃传》载:汉章帝很赏识崔骃的文章,叫侍中窦宪留意提拔他。一天,崔骃去拜见窦宪,“宪屣履迎门”。
“躧履起迎”、“屣xǐ履迎门”、“倒屣迎之”等,均形容欢迎客人的急切心情和热诚。后来一般作“倒屣相迎”。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最早出自《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通‘途’)说,德之弃也。’”战国《吕氏春秋?察传》也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住的地方离井很远,要解决家里的吃水问题必须由专人去挑,就这有时还忙不过来。后来,他干脆在自己家的院内打了一眼井,既方便了用水,又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料,这件事被传了出去,在传的过程中,经过人们添枝加叶,竟然被传成了奇闻:“丁家在院中打井,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来。”这下更邪乎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越传越远,越传越不像话,最后竟然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也觉得好奇,为了弄个究竟,他便派人到丁家去调查,结果真相大白。
明人屠本畯在他编著的《艾子外语》中,也有一则关于“道听途说”的笑话: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最喜欢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听。有一次,艾子和他的学生从楚国回到齐国,刚进城时,就遇到了毛空。艾子便问毛空:“最近有什么新闻吗?”毛空说:“有啊!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特别的鸭,那鸭一次能下一百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就是两只鸭子下的蛋。”艾子还是摇摇头不信。毛空又说:“那就一定是三只鸭子下的。”艾子还是不信。艾子不信一次,毛空就将鸭子的数目往上增加一只,一直增加到了十只。艾子笑着问他:“你难道不能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吗?”毛空回答道:“我宁可增加鸭子数目,也不能减少我已经说出去的鸭蛋数目。”艾子只好付诸一笑。
毛空接着又说:“还有一件特大新闻。上个月,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块肉,那块肉长三十丈,宽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是什么动物的肉竟有那么大?”毛空急忙说:“那么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这么说的。”艾子转身告诫他的弟子们,你们以后万万不可和我这个朋友一样‘道听途说’啊。”
“道听途说”泛指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途)说者之所造也。”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吴人轻怯易惑,难晓道听途说,众情鼎沸。”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刘玄(?—25),西汉远支皇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字圣公。初为平林兵,后被推为更始将军。公元23年称帝,年号更始。在彻底消灭了王莽政权之后,便移都长安。因政权内部的争斗,他杀害了陈牧、成丹和申屠建等将领,逼走王匡等将领。更始三年,赤眉军攻入长安,被逼投降,不久被绞死。
隗(kuí)嚣(?—33),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初受当地豪强拥立,后归附更始。不久,又自称西州上将军。后又归汉,仍然图谋割据,并称臣于公孙述。后忧愤而死。
公孙述(?—36),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初为蜀郡太守,后来起兵,占据益州称帝,号成家,改元龙兴。建武十二年(36)被汉军所破,致使重伤而亡。
岑(cén)彭(?—35),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初为本县长,后归刘秀,任刺奸大将军。刘秀即位后,任廷尉,封舞阳侯。迁征南大将军,后率军攻打公孙述,行至成都附近,被公孙述派人刺死。
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并各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32),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李育率领兵马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光武又派盖延、耿弇对其进行包围,自己则统兵东归。回到京都后,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思是说: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
陇,今甘肃省东部;蜀,今四川省中西部。“得陇望蜀”是说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唐代诗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鸣凤记?忠佞异议》:“使他知我假途灭虢之计,消彼得陇望蜀之谋。岂非一举而两得乎。”清代小说家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四回:“输了想捞个够本,赢了又得陇望蜀,割舍不断。”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得陇望蜀,人之常情。”《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东道主
“东道主”语出《左传?僖(xī)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sì)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长达十九年之久。后来,他在秦穆公的大力扶持下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想起了两件令他很不愉快的事:第一件,当年他逃亡中路过郑国的时候,郑国对他很不礼貌;第二件,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援助过楚国,而城濮(pú)之战楚国失败后,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与晋结好。晋文公为报此仇,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三日,约秦军一同攻伐郑国。
郑文公见郑国危在旦夕,焦急万分。大夫佚之狐说:“大王,要我郑国脱离危险,就得让秦穆公退兵,大夫烛之武可以办妥这件事。”于是,郑文公立即召见烛之武,让他去见秦穆公。晚上,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去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本来就不和睦,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决定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矛盾。到了秦营,烛之武一见到秦穆公就说:“现在,大王和晋国的军队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可惜我们郑国和大王您的秦国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隔着一个晋国。所以,郑国一旦灭亡,土地只能就近并入晋国的版图,这下,晋国就强大了,无论是从土地的辽阔,还是从军队的精锐方面说,您秦国可就比不上了。我不明白,大王您表面上看来是在帮助晋国消灭郑国,但实际上却是在削弱您秦国的力量而加强晋国的力量……”
烛之武接着说:“要是你能把我们郑国留下,让它作为贵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郑国,我们郑国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的呢?再说,晋国现在扩张的野心很大,今天侵略了东边的郑国,说不准明天还要并吞西边的秦国。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侵夺土地呢?”
秦穆公听完大吃一惊,是啊,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就得削弱一分。秦穆公醒悟了,顾不得听完烛之武的话,就立即下令退兵。
“东道主”,即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亦指以酒食款待宾客的主人。唐代诗人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杜鹃啼血
“杜鹃啼血”语出东晋常璩(qú)《华阳国志?蜀志》: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在很久很久以前,蜀国(今四川郫县)有个国王,名叫望帝。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爱戴百姓,把蜀国建成了一个丰衣足食的天府之国。
某年,在湖北荆州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化成了人形。可是,它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它突然活了过来,还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长吁短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这块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kuí)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淹没在无情的洪水里面。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此而茶饭不思,夜寝不香。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战斗了六天六夜,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滪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非常爱才,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功,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从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感到非常忧愁。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非常着急,最后,他决定第二天早晨亲自进宫去劝导从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从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长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从帝远远地看见这种阵势,以为是望帝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这么多的老百姓是来推翻他的。从帝心中一阵惊慌,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将望帝和那些百姓拒之于城外。
望帝无法进城,便靠着城门呼天号地地痛哭了起来,许久,城门还是不开,望帝无奈,只好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是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从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内,飞进宫中,落到高树枝头,把安抚天下的道理再讲给从帝。于是,他便化作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从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望帝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再也无法恢复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悲鸣不止。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郫(pí)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
“杜鹃啼血”形容哀痛之极。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亦作“望帝”。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清代戏曲作家洪昇《长生殿》第三十八出:“可怜那抱幽怨的孤魂,只伴着呜咽咽的望帝悲声啼夜月。”康有为《戊戌八月国变记事》诗:“小臣东海泪,望帝杜鹃红。”
亦作“啼鸟”。唐代诗人柳中庸《听筝》:“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亦作“望帝啼鹃”。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亦作“望帝魂”。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则怕女儿啊,他望帝魂归不可招。”
亦作“杜宇魂”。五代文学家谭用之《忆雨中》诗:“林间有竹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
亦作“古帝魂”。唐代诗人杜甫《杜鹃》诗:“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亦作“蜀鸟”。唐代诗人雍陶《闻杜鹃二首》之二:“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亦作“子规啼血”。北宋诗人王令《送春》诗:“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E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语出《晏子春秋?谏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qíng,强)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jiān,大猪)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yuán,大龟)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cān,马)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晏婴(?—前500),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其父死,继任齐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故意在城门边开了一扇小门以羞辱身材矮小的晏婴。晏婴说:“只有出使狗国才走狗洞。现在我是出使楚国,为什么要走狗洞?”楚王只好下令大开城门。楚王对晏婴说:“看来齐国实在是没有人才,竟然派你这样的袖珍型人物出使。”晏婴说:“我们齐国有个惯例,出使文明开化的上邦,就派仪表堂堂的人去;出使野蛮无文的小国,就派我这样上不得台面的人来。”楚王再次受挫,但还是不肯罢休。在举行酒宴时,他让人押着一个“囚犯”走过,故意叫住“囚犯”问:“你是哪里人?”“囚犯”说:“我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你犯了什么罪?”“囚犯”说:“我偷了东西。”楚王转身看着晏婴说:“原来齐国人都是小偷呀!”晏子道:“我听说淮南有一种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橘子又香又甜,枳子却又苦又涩。这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的缘故。我们齐国人在本国都是知礼守法的国民,可是到了贵国却成了小偷,不知道这是否也跟水土有点关系?”楚王连续三次自作聪明,结果都败在晏婴的手下,自取其辱。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的三个勇士。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坐着说话,晏婴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他们却没有站起来行礼。晏婴就对齐景公说:“我听说明君手下的勇士,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幼之礼,内能除暴,外能抗敌。现在主公手下的三个勇士,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敌。这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啊!”齐景公说:“这三个人,既没人抓得住,也没人杀得了。”晏婴说:“主公可以派人送两个桃子给他们,就说:给最勇敢的两个人。”齐景公采纳了晏婴的建议。
公孙接一见使者送来两颗桃子,立刻仰天长叹道:“这一定是晏婴的主意,让主公叫我们三人争功火并。我如果不敢接受桃子,也算不上勇士了。”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劳了。我陪主公出去打猎,第一次杀死一头野猪,第二次杀死一只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说:“我率领军队两次打败进攻齐国的敌人。我大概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他也拿了一颗桃子。古冶子不紧不慢地说:“我曾经为主公驾着马车渡河,一头巨鼋咬住了左边那匹马,把马车拖向河心。我不会游泳,只好猛吸一口气跳下马车,在河底走了一百步,终于把那巨鼋杀死,救主公脱了险。难道我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吗?”说着站起来拔出了剑。公孙接说:“我的勇敢不如你,功劳也不如你。我居功恃勇,毫不谦让地拿了一颗桃子,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敢作敢当。”说完交出桃子,拔出剑自杀了。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地交出桃子,拔剑自杀。古冶子看着两具尸体和两颗桃子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现在为了争这两颗桃子,你们两人都被我逼得自杀了。我如果独活,是不仁;我自吹自擂而羞辱勇士,是不义;悔恨自己做错了事还不肯死,就是不勇。”他把两颗桃子放在两具尸身上,也拔剑自杀。使者回宫向齐景公报告:“三个人都死了!”齐景公下令为他们厚葬。
“二桃杀三士”意在用计谋杀人。后比喻借刀杀人。三国蜀诸葛亮《梁父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唐代诗人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jù)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亦作“齐相计”。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桃核船》诗:“三士漫成齐相计,五湖好载越姝行。”
亦作“齐三士”。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十首》之二:“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
亦作“三士”。清代文学家程先贞《还山春事》诗:“五君自醉竹间榻,三士谁怜桃下坟。”
F
飞黄腾达
“飞黄腾达”语出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yú)。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lǘ)。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韩愈画像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三岁时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励,尽通六经百家之学。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韩愈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散文气势雄健,语言洗练,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诗风奇崛雄伟,但有时却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符读书城南》是韩愈写给儿子韩符的。诗中叙述道:有两家人,各生了一个儿子。恰恰这两个孩子在幼年时代的长相就十分相像,活泼可爱,调皮可人。稍为长大一些的时候,也经常会在一起玩耍。可是,等长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却渐渐地有所不同了。等长到二十岁时,其思想、意识、性情、理想等皆不相同,一个洁净明澈,像沟中流动着的清水;一个庸俗不堪,像渠中排放着的污水。到三十岁左右,一切的一切都成形了:一个真正像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蛟龙,另一个则像愚笨的猪,每日只图饱暖;一个像飞黄一样奔驰,另一个则像癞蛤蟆一样……
飞黄,亦名“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名字,形容马的飞驰。腾达,本作“腾踏”,上升,形容神马飞驰貌,像飞黄神马似的很快地上升着。飞黄腾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贵显得志,官职地位很快高升,引申为发迹,官运亨通。元代陈赓《武善夫桃源园》:“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
后作“飞黄腾达”。元代无名氏杂剧《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今春郎奋身辞白屋,平步上青霄,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清代小说家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上几年,含英社的社友个个都飞黄腾达,入鸾掖,占鳌头,只剩曹公坊一人向隅(yú),至今还是个国学生,也算文章憎命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倪焕之》:“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有好几个。”
亦作“飞黄”。明代诗人邵璨(càn)《香囊记?起程》:“及早飞黄千里,扬姓字耀门楣。”现代作家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功成之日,飞黄之时,幸勿遗我碌碌也。”
逢人说项
“逢人说项”语出唐代李绰(chuò)《尚书故实》:“杨祭酒敬之爱才,公心尝之江表之士项斯,赠之诗曰:‘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杨敬之,字茂孝,虢(ɡuó)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杨凌之子。元和初,登进士第,累迁屯田、户部二郎中,后贬连州刺史。文宗尚儒术,以敬之为国子祭酒,未几,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戴登科,时号“杨家三喜”。尝为华山赋以示韩愈,韩愈称许,一时传布士林。官至工部尚书兼祭酒。
项斯,临海今属浙江人,早年隐居杭州山中,“披鹤氅(chǎnɡ),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哦细酌,凡如此三十余年。”项斯持文到长安谒杨敬之。杨敬之赞赏项斯诗,更赞赏项斯为人。
杨敬之学问渊博,而且乐于培养人才,提掖后学,见到有才华的人,总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出名。
有一次,从江南来了一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读书人,此人名叫项斯。他托人把自己的诗集带给杨敬之。杨敬之读后非常赞赏,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人才,就立即邀请项斯见面。项斯如约来见杨敬之。杨敬之一见项斯,觉得此人不但才识过人,而且风度儒雅,品格高超,比他读项诗时的想象还要好。从此以后,杨敬之只要碰到了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和文品,项斯从此名声大振。第二年,他在长安应试,考中了进士。随后,杨敬之还专门为项斯写了一首诗。意思是说,多次读到你的诗篇觉得非常好,自见面后,觉得你的人比诗还好。我杨敬之一生不懂得埋没别人的长处,自从见了项斯这样的人才以后,遇到人就向他介绍和赞扬项斯。
逢,遇到;说,称赞。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进行宣扬,说好话,后来表示替人说好话或讲情。杨敬之爱惜人才的故事更是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清代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菲亚又往各处村落,逢人说项,唇焦舌敝,语不离宗,一连跑了一个来月。”
亦作“说项”。清代谴责小说家曾朴《孽海花》第九回:“行辕中又送来了几封京里书札,雯青一一检视,也有亲友寻常通贺的,也有大人先生为人说项的。”清代史学家汪懋(mào)麟《送余中丞》诗之二:“未成狂客依刘志,虚负明公说项年。”
亦作“说项斯”。北宋诗人陈师道《寄泰州曾侍郎肇(zhào)》诗:“今朝有客传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南宋词人李清照《分得知字韵》诗:“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语出《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彼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wěn)颈之交。”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有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大国,历史上称“战国七雄”。在这七国当中,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