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編輯推薦: |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几十年的,是孩子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创造力、想象力,是表达力、思维力……
韩国人人皆知的学习研究专家——哈佛博士李昌烈,集合东西方教育精华,找到了切实提高孩子学习力的秘密!
该书作为学习指导类读物,在韩国屡屡重印,韩国学生及其家长几近人手一
册!!
中国状元研究第一人王极盛教授、中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联袂倾情推荐
|
內容簡介: |
孩子一提问题,就马上告诉他答案?
边告诉答案,还边让孩子背下来?
……
如果是这样,那你的孩子只能成为小学生秀才!
想要孩子成为单纯的小学生秀才,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将孩子尽早地推向早教大军,让他们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路上占尽先机。这样一来,在一段时间之内,孩子或许可以成为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然而,奇怪的是,那些幼儿时期在父母陪伴下尽情玩耍的孩子们,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显示出强大的后劲,由学习兴趣、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等构成的合力,很快令他们后来居上,不管是学习方面的实力,还是与人交往、心理、情感等社会能力,均超过那些小学生秀才们。他们成了这场角逐中真正的赢家。
很显然,要想使孩子拥有卓越的学习力,成为最后的赢家,其关键不在于让孩子在知识的获取上快人一步,而是要让他们在接收知识之前,造就可以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从大脑中引导出来的创造力、从纷乱复杂的事物中找出问题实质的思维力、提出别人都提不出的问题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合理有效地表达出来的表达力……这些学习力,构成了孩子立足社会所不可缺的竞争力。
本书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您证明,学习力将如何定义孩子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李昌烈,韩国著名的学习研究专家。从首尔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后,他远渡重洋,留学美国,26岁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29岁成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教授。
上小学时,李昌烈曾因同学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而感到新奇,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学生。但是上了高中之后,他的情况发生了逆转,成绩开始渐渐提升。父母对他采取的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鼓励他尽情发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哈佛大学,他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以及世界最顶尖的人才共同探究,进一步确认了自己以“学习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国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学习方法,告诉大家应该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切实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他的教育理念因其独特性、实用性和现实效用正日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他的作品在韩国学生中几近人手一册!除此之外,李昌烈还著有《英语失败,皆有理由》《操控英语》《无限挑战英语单词》等书。
|
目錄:
|
序言:父母真正需要为孩子准备的是什么?
第一章 首尔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关键差异——创造力
百分考卷并不决定一切
首尔大学是让天才变庸才的地方?
我的哈佛大学挑战记
让哈佛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学府的创造力教育
第二章 善于想象和表达的孩子长大了
并非做题做得好就是英才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自由的想象力
让孩子体验投入的乐趣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有了新体验就记下来
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先培养自控能力
积极的孩子学习好
第三章 举一知十的科目学习法
弄懂一个自然就能知道九个
真的应该多读书吗?
要不要消灭电视呢?
百分百使用电脑的方法
害怕英语,是有原因的
论述这门课只要了解就很简单
想象会让科学变得更有趣
第四章 哈佛大学的创造力教育
哈佛没有学习狂
得满分也上不了哈佛?
承认多样性的大学
哈佛大学不是美国大学
培养超越哈佛的人才
附:最令父母们纠结的12个家教问题
面对韩国的教育热,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孩子害怕发言怎么办?
孩子精神散漫、注意力不能集中怎么办?
我想知道英才的标准和家长的作用。
奥林匹克竞赛让我感到负担很重,怎么办?
英语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学英语的时候,是纸质词典好,还是电子词典好呢?
上高中的孩子想去留学,我该怎么办?
担心孩子能不能过好一个人的留学生活,怎么办?
小学生可以独自一人去参加语言研修吗?
如何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
我打算在国际机构工作,该准备哪些东西呢?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善于想象和表达的孩子长大了
并非做题做得好就是英才
践踏孩子可能性的英才综合征
能将个人的想法从大脑中引导出来的就是教育。那我们能从孩子们身上引导出什么呢?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必须先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总认为能轻松解答出难题的孩子是聪明的,而且我们也这样教育孩子。然而这不是在引导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是让孩子说出别人的想法罢了。
从新闻媒体将神童作为话题时常炒作,就不难看出韩国对于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比方说,还没上小学的孩子就通过了一级汉字考试,小学生就能算微积分,连大人都觉得难的托业考试,小学生竟然能得满分等,这种故事多得都不稀奇了。
对于这种神童的判断标准,我完全无法认可。看一下判断孩子是否为神童的托业考试题,就会知道,里面的题目大都是“现在3点,火车1小时后离开,那火车几点出发”、“三明治3美元,给5美元,要找几美元”,等等。这种托业绝对不是鉴定孩子英才性的考试,只是考查孩子能听懂多少英语而已。如果用韩语考察那些题,孩子们拿不到满分才奇怪呢。
虽然不知道一级汉字考试到底有多难,但通过那种考试,肯定要接受很多背汉字的训练。孩子年纪还小,即便接受训练,也很难通过。就算是通过一级考试,那也不能成为证明孩子是天才的证据。能写出那些几乎不用的汉字就是天才,写不出来就是庸才,这显然无法成为判断的标准。
小学生就能算微积分实在是了不起,可微积分也不能成为判断孩子是否是天才的标准。形态各异的函数是微积分的难点,但微积分比想象的要容易,不过是一项基本的数学技巧而已。最近市面上已经出现能做微积分的机器和电脑程序了。
上面提到的几种考试都是需要答案的,能做出给的问题就是天才,做不出来就是庸才。这种考试根本无法成为判断是否是英才的尺度。因为,正确答案并不重要,提出问题远比做出答案更重要。
把父母自身的成就感放在第一位?
媒体炒作神童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过去被介绍的那些神童,长大成人以后的生存状况往往让人觉得失望。有人笑言,爱因斯坦如果出生在韩国,那只能当中餐馆的配送员。数学强,其他科目都不行,这种人肯定上不了大学。找零钱算得那么快,中餐馆配送员的职业最适合他。听上去也许是个有趣的玩笑话,但其中包含的问题却很严肃。韩国神童的失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本身不是天才,因媒体的炒作而变得有名。小小年纪就能在一级汉字考试和托业考试中得高分,媒体觉得这是个话题,开始竞相报道。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因为媒体报道神童才失败的。媒体的错误在于模糊了判断孩子天才性的正确标准,误将这样的孩子称做神童。
第二,是因为个人的错觉。孩子们受到媒体的关注之后,往往就相信自己是个神童,渐渐荒废不再努力。即便是通过了一级汉字考试,但还是有很多不认识的汉字。除了汉字,还有很多知识要学。通过托业考试,也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高水平的英语能力。作为神童备受关注的孩子错误地以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正确的,经常听不进有益于个人学习的忠告。
第三,父母短浅的欲望引导孩子走上更加错误的道路。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伶俐,受人认可。但那些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尽快得到别人的认可,会强制孩子学习,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学习压力。而孩子一旦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就错误地以为所有的一切都完成了。明智的父母应该将子女放在第一位,而不应该将父母自己的成就感放在第一位。
到底应该把教育孩子的重点放在哪里呢?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远比答案本身重要得多。作为父母,不能满足于孩子能正确回答出问题。答案并不重要。知道问题不知道答案,可以在书中找,也可以询问他人。如果这样还是找不出答案,那就先把它储存在大脑里,日后总能找到。但如果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无论如何是找不出答案的。
出生于德国的爱因斯坦曾在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希腊语,可是希腊语在德国根本用不到,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又多,爱因斯坦总是学不好。面对这样的爱因斯坦,老师总是这样说,“你是个低能儿”、“你将来长大了也是一事无成”。多么愚蠢的老师啊。日后当爱因斯坦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时,曾经有记者问他声速是多少。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把在书中能找到的东西放在大脑里。”由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思考的是问题,而非答案本身。
比尔?盖茨也是非常重视问题理解的人。他出生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度过了一段平凡的中学时光后步入哈佛大学。但他只是通过学习拿学分而已,思考的焦点全都放在了电脑上。最终他为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大展拳脚而休学。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复学,而是揣着兜里的几美金选择创业,创建了微软公司。20多年来微软公司一直称霸全世界软件市场,他也由此成为世界首富。
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难道是因为比尔?盖茨是世界上开发电脑程序最棒的人吗?开发电脑程序的除了他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电脑程序开发的工作非常复杂,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开发出各领域的程序的。
比尔?盖茨在开发电脑程序上的确很有天赋,但他开发出来的程序是非常简陋的。开发出简单的程序之后,他对其影响力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思考。比尔?盖茨说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够发迹,始于和IBM公司的合作。当时IBM公司进入PC市场,选择供应运营体系的运营商,虽然比尔?盖茨没有开发运营体系的能力,但却与IBM签下了运营体系供应合同。随后,他联系当时开发出Q-DOS程序的蒂姆派德森,将Q-DOS程序买入,并雇佣了蒂姆派德森。后来,他对Q-DOS程序稍作改进,贴上MS-DOS的标签开始销售。MS-DOS是控制全世界PC的运营体系,是windows的母体。
比尔?盖茨自己并没有开发出运营体系,也就是说他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他知道向IBM供应运营体系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运营体系对电脑而言是何等重要的东西。同时他也了解到,开发运营体系需要雇用什么样的员工,也就是说,他理解了这个问题。
必须要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
最近韩国一直在关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我认为所谓的创造性人才就是知道问题而非知道答案的人。不久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来到韩国,毫不留情地给了韩国一个忠告。托夫勒说:“如果不将现有的教育体系翻盘,培养出创造性人才,那韩国就没有未来。”他还说现在韩国的教育制度“不过是用面包模具生产面包而已”。
我们来比较一下韩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差别。很多韩国孩子早期留学都去美国,而且很多孩子从美国回来之后继续在韩国学校里学习,很容易做比较。有的人说美国教育水平比韩国高得多,但也有人说在美国学习的内容太容易,留学回来之后赶不上韩国孩子的进度。乍一看两种意见截然相反,那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就教育内容而言,很难说哪个国家的水平更高。韩国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肯定是参考了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课程的,并非只有韩国这样,其他国家在设置课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参考世界各国的课程设置,因此年纪相仿的年级里,全世界孩子们学习的内容都差不多。
可是在教育的方式上却能看出差异。在韩国,掌握了课堂内容的孩子总能受到表扬,被称为天才。而这种方式是培养不出创造性的。虽然韩国也有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教育项目,但在我看来这些项目只是有个名头,名不副实。所谓的创造性并不是要创造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一个小学生创造出来的东西能有多了不起呢?所谓创造性就是能创造出带有自己风格东西的能力。人说习惯成自然,形成鼓励个人创造的氛围,今后肯定有机会创造出了不起的、有独创性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能解微积分的小学生不是神童,能编微积分的小学生才是神童。拥有编微积分的能力是很了不起的。哪怕小学生编出来的不是微积分,而是只有自己能讲通的荒唐理论,只要懂得自己思考,那这种孩子成为天才的可能性就很高。
在哈佛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一有机会,老师就会询问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不光是本科生,也经常会问研究生和博士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自己必须要先思考。只要明确了领域,前方的道路就豁然开朗。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做哪些练习,也就找到了答案。当学生找到自己关心的领域并潜心研究的时候,父母和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鼓励和支持。
自己确定的目标,实现起来会很有动力。据韩国劳动部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0%的求职者大学毕业之后不知道自己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这可以说是缺乏目标和动力支持的教育酿成的苦果。
怎样才能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呢?有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才能思考问题,将好奇心和想象力具化成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己给自己制造问题是个不错的方法。
考试之前,我一般不会做练习题,而是站在出题者的立场上,直接出题。为了备考把笔记上记的内容都背下来实在是太枯燥了,而且效果不大。所以我就换了个角度,开始思考如果我是个老师的话,我会出什么题。把课堂上学的内容直接变成问题。
考试题最多是33道,每一门课我都会给自己出100~200道题来做。出客观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我一般都出简答题。
做出题练习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学习内容。平常都是站在陆地上看风景,现在感觉就像是坐着飞机从天上俯视一样。不是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吗?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出题,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就一目了然了,一来对学习不会感到负担,二来学习效果也很显著。
我的另一种学习方法就是举例子。这种方法我不会用来备考,多是用在理解原理的时候。理解不了原理的时候,我会自己举个例子套用一下原理,思考那条原理是否适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