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NT$
551.0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NT$
551.0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NT$
1265.0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NT$
1163.0
《
文化模式
》
售價:NT$
449.0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NT$
352.0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NT$
857.0
《
敦煌究竟有多美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郑振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藏书家,一个爱书胜于自己生命的文化名人。抗战期间,他留在上海孤岛数年,为国家抢救古籍,使之不致遭受战火或流落国外,他所抢救下来的图书,其文化意义之重要性,仅次于敦煌石窟与西北汉简的出世。本书所选文章皆与“失书”有关,所谓“失书”,实为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文化之劫难,因此书名取《废纸劫》。郑振铎先生的《废纸劫》是一个书痴的絮语,也是普世爱书人的共同密语,更是一个民族对拯救文化之劫难的振聋发聩之语。
|
關於作者: |
郑振铎,字西谛,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永嘉,原籍福建长乐,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收藏家,新文化运动倡导者。1920年参与创办《文学周刊》、《小说月报》,后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与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后曾担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赴开罗访问途中,飞机在苏联境内失事遇难身亡。
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等,有《郑振铎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卷。
|
目錄:
|
一九一九年的中国出版界
文学的危机
失书记
蛰居散记(摘选)
烧书记
废纸劫
售书记
求书日录
劫中得书记序
劫中得书记新序
劫中得书记续记序
跋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
附录一:黄荛圃题识
附录二:丁祖荫跋
清代文集目录序
清代文集目录跋
中国版画史序
文化正被扼杀着
上海应该有一个国立图书馆
跋唐宋以来名画集
关于永乐大典
漫步书林
引言
王祯:农书
刘基(传):多能鄙事
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无名氏:墨娥小录
汪懋孝:梅史
余象斗:列国志传
玄烨:康熙几暇格物论
王世懋:学圃杂疏
周文华:汝兰圃史
谈买书
谈访书
谈整书
谈分书
谈印书
谈读书
整理古书的建议
|
內容試閱:
|
“废纸”劫
收集故纸废书之风,发端于数载之前,至去岁而大盛,至今春而益烈,迨春夏之交,则臻于全盛之境矣。初仅收及废报及期刊,作为所谓还魂纸之原料。继则渐殃及所谓违碍书,终则无书不收,无书不可投入纸商之大熔炉中矣。初仅负贩叫卖者为之,继则有一二小肆亦为之。后以利之溥而易获也,若修绠堂,修文堂,来青阁,上海旧书商店诸大古书肆亦为之矣。初仅收拾本肆中难销之书,残阙之本,论担称斤以售出,继则爪牙四布,搜括及于沪杭沪宁二铁路线之周围矣,又进而罗织至平津二市矣。于是舍正业而不为,日孳孳于惟废纸破书之是务。予尝数经来青阁、修文堂及上海旧书商店之门,其所堆积者,无非造纸之原料也。有教科书,有圣经,有杂志,有大部涩销之古书,有西书,有讲义,自洋装皮脊之过时百科全书,年鉴,人名录,以至石印之《十一朝东华录》,《经策通纂》,《九朝圣训》,以及铅印之《图书集成》残本,无不被囊括以去。每过肆,语价时,肆主人必曰:此书论斤时,亦须值若干若干,或曰:此书之值较论斤称出为尤廉,或曰:此书如不能售,必将召纸商来,论斤称付之。此或是实情实事。肆主人如急于求售,与其售之于难遇难求之购书者,诚不如贬值些,须售之于纸商之为愈也。商人重利,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岂有蝇蚋嗅得腥膻而不飞集者!于是古书之论值,除善本、孤本外,必以纸张之轻重黄白为别。轻者黄者廉,而重者白者昂,其为何等书则不问也。其不能即售者,则即举而付之纸商,其为何等书则不问也。其书之可留应留与否则亦不问也。尝过市,有中国书店旧存古书七十余扎,凡五千余本,正欲招纸商来称斤去。予尝见其目,多普通古书,且都为有用者,若江刻《五十唐人小集》,《两浙輶轩录》,《杨升庵全集》,《十国春秋》,《水道提纲》,《艺海珠尘》等书,都凡七八百种。此类书而胥欲付之大熔炉中,诚可谓丧心病狂之至者矣!肆主人云:如欲留,则应立即决定,便可不至使之成废纸矣。予力劝其留售,肆主人不顾也。曰:至多留下二十许种市上好销者,余皆无用。并且指且言曰:某也不能销,某也无人顾问,不如论斤秤出之得利多而速也。予喟然无言。至他肆屡以此数十扎书为言,力劝其收下。彼辈皆不顾,皆以不值得,不易售为言。自晨至午,无成议,而某肆主急如星火,必欲速售去。予乃毅然曰:归予得之可也!遂以六千金付之,而救得此七八百种书。时予实窘困甚,罄其囊,仅足此数,竟以一家十口之数月粮,作此一掷救书之豪举,事后,每自诧少年之豪气未衰也。属有天幸,数日后,有友复济以数千金,乃得免于室人交谪,乃得免于不举火。每顾此一堆书,辄欣然以为乐,若救得若干古人之精魄也。且此类事为予所未知者多矣。即知之,然予力有限,岂又能尽救之乎?戚戚于心,何时可已!每在乱书堆中救得一二稍可存者,然实类愚公之移山也。天下滔滔,挽狂澜于既倒者复有谁人乎?怒然忧之,愤懑积中。尝遇某人,曰:家有清时外务部石印大本《图书集成》一部,欲售之,而无应者。以今日纸价论之,若作废纸称去,亦可得二万余金也。予俛而不答。呜呼,人间何世,浩劫未艾!今而后,若求得一普通古书,价廉帙巨,而尚为纸商大熔炉劫火未及者,恐戛乎其难矣。今而后,若搜集清代普通刊本,晚清石印、铅印本书,恐必将不易易矣。兵燹固可惧,然未必处处皆遭劫也,穷乡僻壤,必尚有未遭兵燹之处,通都大邑亦必尚有未遇浩劫之地。禁毁诚可痛,然亦未必网罗至尽也;千密一疏,必有漏网者在;有心人不在少数,疏忽无知者,尤不可胜计;此皆鲁壁也。而今则大利所在,竭泽而渔,凡兵燹所不及,禁毁所未烬者,胥一举而尽之。凡家有破书数架,故纸一篓者,负贩辈必百计出之。不必论何种书也;不必视书之完阙也;不必选剔书之破蛀与否也。无须泾泾议价,更无须专家之摩挲审定,但以大称一,论担称之足矣。于是千秋万世之名著,乃与朝生暮死之早报等类齐观矣;于是一切断烂朝报,乃偕精心结构之矩作同作废纸入熔炉矣。文献之浩劫,盖莫甚于今日也!目击心伤,回天无力。惨痛之甚,几有不忍过市之感。彼堆积于市门者何物也?非已去硬面之西书,即重重叠叠之故纸旧书。剥肤敲脑,无所不至。(精明之贾,每截下一书空白之天头,以为旧纸,供修书之用。余谥之曰敲脑。)予但能指而叹曰:造孽,造孽!而市人辈则嬉笑自若,充耳不闻也。经此大劫,大江南北以及冀鲁一带之文献乃垂垂尽矣!伤哉!
这是去年秋天我所写札记中的一部分,《周报》索《蛰居散记》续稿,不及改写,遂以此付之。于体例上殊不相类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