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张知本先生于我国宪政之贡献,如富兰克林之于美国宪政。
——蒋介石侍从秘书、国民党权威理论家、《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采访计划为搜集辛亥开国史实真相,乃洽访躬逢其盛之在台元老。其中接受访问之第一人为张知本怀九先生。
怀九先生,湖北江陵人,生于一八八一年(清光绪七年),十三岁中秀才,十五岁考入两湖书院,肄业六年,赴日本入宏文书院一年,转入法政大学,二十五岁学成返国,在湖北各法政学堂执教。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先生躬与此役,且被推为鄂军都督府司法部长。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当选
国会参议院议员。以后先后参与护法之役,国民党改组,制宪,行宪等事,担任湖北省主席与司法行政部部长等要职,主持上海法政大学与朝阳法学院。今在台为“国民大会”代表(于一九七六年去世——简体版编者注)。
先生应口述历史计划之邀请,于一九六○年六月至九月先后接受访问十次,就其生平,尤其就清末之科举、教育情形,武昌起义之背景,起义后之活动、派系与内幕,以及先生毕生努力制订宪法之沧桑,加以叙述、分析与评论。并以武昌起义后之最先两份司法布告供本所抄录。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辛亥革命元老张知本先生的生平为线索,主要介绍了清末科举、武昌起义的背景、起义后革命阵营分裂为几大派系的缘由、国民党分裂的内幕等。此外,还述及了他主政湖北的概况,参与制定宪法和主持司法行政改革等经历。
|
關於作者: |
张知本(1881—1976),号怀久,湖北江陵人。两湖书院肄业,日本法政大学毕业。曾任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长、鄂都督府司法部长、国会议员、上海法政大学校长、湖北省主席、行政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部长等职。到台湾后,又任“国策顾问”
、资政等职。他以宪法研究为专长,素有“法学泰斗”之称。著有《宪法论》、《社会法律学》、《辛亥革命论》等。
|
目錄:
|
弁言
前言
一、家世与教育
(一)家世
(二)幼年
(三)两湖书院
(四)张文襄尊师重道,注重实学
(五)科举之弊
(六)负笈东瀛
二、辛亥革命前后所见
(一)学成归国
(二)辛亥武昌起义
(三)起义初期之湖北司法
(四)袁世凯最初之议和代表
(五)武昌起义后之派系纷争
(六)袁世凯之权术与黎元洪之柔暗
(七)略论首义三数人物
(八)起义前后二三事
附录一:中华民国司法部第一号布告
附录二:中华民国司法部第二号布告
三、革命之中挫与再起
(一)革命阵营之分裂
(二)发动零陵起义护法
(三)护法与贿选
(四)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国都问题及护法国会
(六)孙中山先生之气度
(七)未出席西山会议
(八)上海法政大学之创立
四、国民党之分裂
(一)北伐军攻克武汉前后
(二)我和桂系的关系真相
(三)扩大会议
五、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六、“中国立宪故事”纲目说明
七、大陆“沦陷”前夕
(一)反对迁都与和谈的主张
(二)入阁之经过
(三)对蒋总统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之感想
(四)谈张治中
(五)南京竞选副总统时之内幕
|
內容試閱:
|
武昌起义,以同盟会为主干,其他重要之革命团体,一为文学社,一为共进会,……此两派均以为在起义时应居首功,意气飞扬、度量狭隘,拔剑击柱、恣睢无度。
…………
当时兵骄将悍,自予黎刺激极深。袁世凯窥知其情,乘机利用陈宦透过黎之秘书长饶汉祥,设计陷杀张振武(民元八月),以削弱革命党人在长江中游之力量。黎欲借刀杀人,乃一任陈、饶摆布,此种阴险手段,激起革命党人同声指斥。黎曩者忠厚之誉,亦大为损伤。孙武是否参与杀张之举,虽不得而知,但揆以两派间之宿怨重重,以及孙当时与饶之密切关系,佥认渠曾预先闻知。
口述历史系列(第一辑)
1. 我对大陆改革开放与台湾建设的建言
——顾应昌先生口述历史
2. 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
——农复会口述历史
3. 我所经历的战争(1911—1950)
——国民党第十兵团总司令徐启明口述历史
4. 川军与国民党政府博弈详情
——国民党经济部长口述历史
5. 兵败东北
——国民党沈阳防区司令王铁汉口述历史
6.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
7. 我与胡宗南
——蒋介石侍从室组长于达口述历史
弁 言
口述历史访问计划,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在筹备时期,即由筹备主任(嗣任首任所长)郭廷以拟订进行,其目的在访问当代军事、政治、外交、文教、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人物,请其自述生平,为现代史保留忠实而深入的纪录,以备历史学者之研究。自一九五九年十月起迄一九七二年九月止,参加访问工作者先后有沈云龙、王聿均等二十二人,接受访问者七十余人,成稿六十六份,约四百八十万言。
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迭相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之处甚多,这些笔录,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将有莫大的帮助。本所于一九八二年开始征得应访者(或其家属)同意,陆续刊印访问纪录,列为口述历史丛书。一九八四年春在所长吕实强推动下,成立口述历史组,恢复访问工作。
本所访问人员力求应访者尽情畅谈,所成笔录文稿保留口述原意,不予刻意修饰。初稿送应访者校订后视为定稿。惟应访者记忆难免有所疏误,或有涉及价值判断、个人恩怨、政治立场,而纪录或语意不清,印刷或有手民误植,尚祈读者赐函指正。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组 谨识
一九九四年八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