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29个世界经典海战带你见证什么叫做真正的历史传奇!
当《海战风云》作者干焱平将历史上那些最为经典的海战场面赫然重现在你眼前时,你可能会细数英雄、感慨万千、品评历史得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会更加坚定一个信念:为了全人类的和谐发展,要和平,不要战争!
|
內容簡介: |
当《海战风云》作者干焱平将历史上那些最为经典的海战场面赫然重现在你眼前时,你可能会细数英雄、感慨万千、品评历史得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会更加坚定一个信念:为了全人类的和谐发展,要和平,不要战争!
《海战风云》讲述了:朝鲜名将李舜臣如何巧施妙计,围歼日本海军?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遭遇日军突袭,怎样奋勇杀敌,以身报国?英国将领纳尔逊战功赫赫,英年早逝,却如何让敌人拿破仑奉他为法军精神偶像?德军如何用一艘潜艇奇袭英国海军基地,击沉皇家橡树号却能全身而退?现代海战中有哪些你想象不到的先进科技和秘密武器?
|
關於作者: |
吴德星,男,山东省无棣县人。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博十,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教授。
吴德星教授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第三、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吴德星教授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曾获省部级多项奖励。200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由韩国总统李明博授予“大韩民国宝冠文化勋章”。
|
目錄:
|
“一战”之前的海战
桨帆时代的海上战争
吴齐海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海战
萨拉米海战——第一次对世界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战
阿克提姆海战——罗马帝国的前奏
白江口海战——中日首次海战
宋金陈家岛海战——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海战
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
勒班陀海战——西班牙确立霸主地位
阿马达海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鸣梁海战——让李舜臣创造奇迹的海战
露梁海战——日德兰海战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古代海战史上最大的登陆作战
洛斯托夫特海战——纵火战争的艺术
特拉法加海战——英国确定海E霸主地位
阿索斯海战——俄罗斯的崛起
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
汉普顿海战——装甲舰的首次对决
利萨海战——蒸汽铁甲舰时代的开始
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国近代最大的海战
加勒比大海战——超强美国舰队的诞生
对马海战—一日本的崛起和饿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没落
“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海上战争
福克兰群岛海战——战列巡洋舰的初演
日德兰海战——大炮巨舰主义的高潮
击沉“皇家橡树”号——独狼奇袭斯卡帕湾
围剿“俾斯麦”号——“大炮”主义渐退历史舞台
偷袭珍珠港——航空母舰成为新王牌
珊瑚海海战——航母与航母的对决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莱特湾海战——史上最大海战
“二战”之后的海上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海战——导弹成为新主角
马岛战争——现代化海战的代表
海湾战争——高科技凝聚的战争
|
內容試閱:
|
海战爆发
公元前485年春,吴国联合鲁、邾、郯三国,正式出兵北伐齐国。吴王夫差将军队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主力搭乘内河战船由邗沟入淮河北上,直逼齐国南部边境;同时,派大夫徐承率水军主力从海路绕到齐国后方,远航奔袭,进攻山东半岛。
准备就绪后,吴国水军数百艘战船旌旗招展、迎风破浪,出长江口,沿中国东海岸向陌生的北方海域驶去。
吴国水军长途奔袭,远道而来,对黄海海域岛屿分布及天气情况知之甚少,且缺乏海战经验。相反,齐国本就是临海大国,有着数百年的航海史,拥有一支当时诸侯列国中最强大的水军船队。于是,齐军决定以逸待劳,集中兵力在琅琊台附近伏击吴军。
齐军事先散布谣言,假称齐军畏惧吴军不敢迎战,致使吴国水军更加骄傲轻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杀到黄海琅琊台海域,此时的黄海琅琊台海域风大浪高,吴军很多士兵开始晕船,致使船队阵形杂乱无章。而早已在此等候多日的齐国水军船队抓住战机,趁顺风之势用弩和弓箭向吴军船队发起猛烈火攻!一时间,黄海海面鼓声如雷,震天动地,吴军整个船队笼罩在一片“
火雨”之中,战场火光冲天,场面极其混乱!
在经历短暂的混乱之后,双方进入最惨烈的接舷战当时海战的标准战术。齐军十余艘大型战船包围了吴军船队中最醒目的楼船“□□”号。“
□□”号是一艘巨大的楼船,可以装载数百人,有厚重的木板防护,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和战斗力,属于典型的内河战船,但由于体积庞大,速度非常缓慢。
“□□”号上的吴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却无力挽回败局,最终被齐军缴获。黄海海战以吴军的惨败和齐军全胜告终。
在水军装备上占有优势的吴军原本以为水路作战胜券在握。结果,却事与愿违。而陆上作战的吴军因为担心齐国水军会转向陆上突袭,也开始全线撤退,吴国对齐国的第一次远征失败而终。
海战余晌
吴齐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也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第一场大规模海战,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战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吴齐黄海海战说明,当时中国海上作战在武器装备、船舶建造与战术以及航海技术等方面已经成熟并进入大规模运用时期。尤其是吴国水军的远征行动,证明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足以支撑起大规模船队的远洋跨海作战行动,标志着中国水上作战力量正式从内河发展到海上。
海战武器与战术
吴齐海战使用的战船包括大翼船、突冒船、楼船和桥船等。其中,大翼船船身狭长,下层是库房和船工划桨的地方,上层装载作战的士兵,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的优点,是当时海战的主力船只;突冒船船体坚固,船首装有坚固的金属撞角,专门用于撞击敌舰;楼船是一种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高耸的楼宇,优势是具备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力,可以运载大量士兵和武器装备以及给养物资;桥船则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机动性强的小型船只,主要用于高速;中阵以掩护大型战船。
当时的水军配备的武器包括弓弩、长矛、长斧和标枪等陆军武器,还有一种专门用于水战的长钩矛,可以用来钩住敌船、击杀敌军。
吴、越两国都地处长江下游,吴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越建都于会稽
今浙江绍兴。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时,晋曾联吴以制楚,吴的国力也日益强大。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间和楚亡臣伍子胥率军伐楚,楚军大败,吴军直入郢都。
这时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国又乘虚攻击吴都城,吴乃被迫撤兵。
后阖间死,子夫差继位,于公元前494年伐越,败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太湖中山,围越王勾践于会稽。勾践求和,请为属国,其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复国。公元前487年,吴筑邗城今江苏扬州于江北,又开邗沟,连接江、淮,通粮运兵,大败齐兵于艾陵今山东泰山;公元前
482年,又与晋、鲁的国君及周天子的代表会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正当此时越王勾践趁吴国城内守备空虚,大举进攻吴国,夫差被迫让位霸主给晋定公,班师回吴国救援。
公元前473年越再度伐吴,夫差战败自杀,吴亡。勾践灭吴后,越国成为江、淮下游最强大的国家,后率师北上,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今山东滕州,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P5-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