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秘制“九堂私房课”。
★“六期”私塾常识提前排除“育儿雷区”。
★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历史的天空》《暗算》的责编、著名文学家 脚印 柔情力作。
★帮助百万名父母告别育儿焦虑症。
★一句“点拨”改变子女未来一生。
★让家长们在“拆弹”中认知孩子。
★随书附送我写《父母不再难当》——不一样的彩绘育儿日记本。
★中国新一代子女养育术从未如此简单、轻松、实用!
★走出育儿误区的九堂进阶课:步步为营,堂堂深入,让天下父母养育孩子不走误区。
★收集最新科学成果:养孩子,讲科学,告别粗放的棍棒教育。
★常见误区一网打尽:别让似是而非的谬论充斥耳畔,别让看似有效的假象蒙蔽双眼。
★注重方法简单实用:将赞美的艺术、批评的艺术、鼓励的艺术等发挥得淋漓尽致。
★提倡个性因材施教:针对相应误区,提出N种可靠办法,供家长选择,“辩证施治”。
★故事案例讲究趣味:每一个故事或案例背后,都有双纯净的眼睛和一颗童稚的心灵。
|
內容簡介: |
为人父母,必有艰难的时刻
为人父母,必有漫长的跋涉
你的孩子给你出了什么难题?
你的烦恼如何烟消云散?
孩子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中吗?
你在育儿认知上是否存在偏差?
过分随性或夸大其词?
如何拆掉启蒙期育儿误区里的地雷?
好父母如何练就?
与孩子度过这关键的十年:0-10岁
关键十年,决定一生
本书是至今中国本土最诚恳的教养指导书,也是
“好父母的第一套亲子小人书”。作者歌谣妈妈——脚印系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金牌责编,同时也是同事、邻居、学校老师、朋友津津乐道的好妈妈,提出的“六期”私塾常识实践提前排除了“育儿误区地雷”,培养的“小脚印”——歌谣快乐成长,在绘画方面屡获大奖。歌谣妈妈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一一为家长们拆掉隐藏在育儿误区里的百颗手雷,并一同分享一个好妈妈15年轻松育儿的智慧——原来孩子这样做都是对的,抱怨孩子不如迈出误区,没有大智慧一样育英才。
|
關於作者: |
歌谣妈妈,常用名脚印,文学编辑,中国非著名儿童教育者,既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童成长观察员和分析师,从怀孕时就开始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对传统的育儿雷区及家长的教养误区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曾任《中华少年写作》主编,编辑出版过《尘埃落定》、《历史的天空》、《暗算》、《长征》、《解放战争》、《1901》等,是一个有爱心的妈妈,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歌谣,北京人,学生。爱好画画、看书、游泳、打篮球。三岁开始画画,作品曾多次被收藏。在家有一个歌谣画廊。
|
目錄:
|
序 言
前 言
第一章
初为父母的舐犊之情
1.听优美音乐的胎儿性情更柔和
2.哭是孩子的表达方式
3.破译孩子的身体语言密码
4.孩子的眼睛是父母最着迷的地方
5.千万别信“贵人语迟”的鬼话
6.孩子性格发展的十字路口
7.充分引导两岁的孩子发挥独立性
8.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
9.信使爱成为有形的
10.慈爱并非尽到了父母的责任
11.日记是联系全家人情感的纽带
12.玩具不是越贵越好
13.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14.父母这样说最令孩子愉快
第二章 天才迹象之智力挖掘
1.谁说神童命不好
2.智力在于开发
3.不要迷信“大器晚成说”
4.展开孩子想象力的翅膀
5.小天才的环境
6.别错过给孩子讲故事的机会
7.音乐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手段
8.人最初的智力开发源于绘画
9.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制造童话
10.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去幼儿园
11.消除“入学恐惧症”
12.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13.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上要变被动为主动
14.父母退出分数竞争
15.改善父母对待成绩的焦虑
第三章 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1.那些孩子不愿说出的心事
2.梦游是孩子的烦恼
3.让他做个出色的左撇子
4.身高不是个问题
5.纠正口吃并不难
6.告诉孩子:内心美会改变容貌
7.送一面镜子给女儿
8.逆反心理要因势利导
9.管束没有教养的行为
10.关注心理偏差
11.区别聪明顽皮与多动症并不难
第四章
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
1.孩子也要发言权
2.回答难题
3.打破砂锅问到底
4.孩子大了,要面子了5.从洗碗开始学会劳动
6.瞎折腾
7.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花钱
8.改变孩子的做事风格
9.离家出走对孩子是一个噩梦
10.父母离婚对孩子是一场灾难
第五章 识别孩子的品行弱点
1.幼时的性格决定将来的成就
2.消除恐惧
3.嫉妒的孩子用显微镜看世界
4.70%的独生子女患有胆怯症
5.顽皮未必聪明
6.今日事今日毕
7.把握说谎的度
第六章 走出看似正常的教育陷阱
1.爱不必挂在嘴边
2.不要养个“小皇帝”
3.不要一味强迫孩子守规矩
4.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奖励
5.孩子爱闯祸是情绪受到压抑的表现
6.慈母和严父
7.别拿懒惰不当缺点
8.像爱孩子那样爱他的朋友
9.不要期望过高
10.在孩子面前言行要有所避讳
第七章 揭开父母困惑的谜底
1.一顿饭怎能吃得“没完没了”
2.孩子爱玩脏游戏不要紧
3.小孩天生就对性好奇
4.男孩在左,女孩在右
5.越是假期越寂寞
6.电子网络游戏之瘾
7.女孩子会遇到的麻烦
第八章 教育风格面面观
1.保持童心
2.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3.说服的艺术
4.父母的脸色左右孩子的情绪
5.关键在态度
6.批评的技巧
7.发脾气是简单而无助的
第九章
培养孩子的完美人格
1.正直是最有魅力最成熟的品格
2.缄默和谦虚是社交最适当的品德
3.学会聆听
4.鼓励孩子勇于较量
5.在思考中进步
6.一切靠自己
7.接受正面影响
8.爱自己爱别人
9.没有人比你好
10.完整人格的意义
附赠 我写《父母不再难当》——不一样的彩绘育儿日记本
|
內容試閱:
|
千万别信“贵人语迟”的鬼话
婴儿使爱情加深,白天变短,黑夜加长,存款减少,衣着变简。
健康的孩子三个月时就会发音,六七个月时就能听懂成人若干简单话语,模仿成人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词汇。咿咿呀呀学说话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父母常常替孩子着急,如果孩子自己能把几个月时的纯洁心灵表达出来,那一定是真正美妙的诗。
婴儿只沉浸在自己愉快的自然发育过程中,他还无需知道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联系,他随随便便发出许多声音,多得远远超过他将来说话的实际需要。他发出的声音中既有汉语,也有英语、西班牙语或俄语,甚至含着某些土著语言。
孩子在三个月时,通常在早晨或晚上睡觉前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他不厌其烦地、千篇一律地重复这些声音,这是他在锻炼他的呼吸器官和发音器官。
五个月之后,大多数孩子便知道挑出某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心理状态。有些孩子挑“哇——”,有些孩子挑“嘛——”,有些孩子会挑“噗——”甚至有很好的节奏。这词一旦被挑出来,孩子便会不断地使用它,用它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千万不要打断他,最好能加入他牙牙学语的行列。父母一旦发出跟孩子相同的声音,孩子便会惊奇地瞪着小眼睛看你,接着他又发出一阵咿咿呀呀的声音,这就是孩子模仿的天性。父母千万记住,咿呀学语对孩子各方面都有好处——他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乐趣,而且特别有助于发展他的语言功能。说话迟早有时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千万别信“贵人语迟”的鬼话。其实大多数聪明的有才气的人,说话时间都比较早。大诗人白居易六个月时,被奶娘抱着认屏风上的字,奶娘连念两遍,第二天,奶娘又把白居易抱到屏风前,白居易一眼看到奶娘昨天念的那个字,虽不能说话,他却用小手指指那字,表示已经“认得”。奶娘很惊异,又教了他几遍。七八个月的白居易便能说出许多字。白居易三岁时便作出令大人们赞叹的格律诗。
事实上,在婴儿阶段,多数做父母的对孩子说话太少。孩子说话的愿望比父母想象的要早得多。早在他出生后的三四周内,父母就应该唤起孩子的说话愿望,并把这个愿望保持下去。父母要抓紧任何时间跟婴儿说话,不惜自己是啰唆鬼、唠叨婆。到了小宝宝自言自语咿咿呀呀时,你才说“小宝宝在屋里唧唧喳喳,不知乐什么呢”,那么父母也许已错过良机。
孩子咿呀说话,父母跟着说。孩子伸手够他感兴趣的东西时,父母一面递给他,一面微笑着对他说话,发出的声调跟孩子一样。这样,孩子便会渐渐地意识到声音和东西之间有某种联系。六个月之后,孩子能坐起来伸手拿东西,父母就发出这件东西的主要语音,然后再拿给他。比如孩子要玩具鸭子,你就发出“鸭”的语音,孩子会跟着发这个声音,咿呀学语便成为一种游戏。孩子很快会无休止地一连串重复由同一个音组成的很多音节,比如,“哒哒哒哒哒——”这是他学说话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不仅能听得见自己的声音,而且开始模仿自己的声音。这是最利于进行语言教育的时刻,它会一闪而过的。
父母必须抓住孩子学习说话积极性高涨的时机,努力跟孩子交谈。父母在为孩子安排各项活动时,都要伴以适当的语言,如“宝宝来吃饭”“宝宝要洗澡”。父母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不要不等孩子“说话”就急忙满足要求。父母跟孩子说话时,态度要和蔼,说得慢一些,吐字吐句要清楚。父母要把握好孩子学说话的时机:
● 孩子对说话充满了渴望。
● 孩子愿意跟父母进行愉快的交谈。
● 父母说话的声调孩子很感兴趣。
● 婴儿期有很好的语言交流能促使孩子以后的表达。
不要迷信“大器晚成说”
著名的法国画家保罗?尚塞一次谈到他自己的一生时这样说:“我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奇迹般的孩子。”他说话的样子一本正经。
“是从哪一种意义上来说呢?”一位相识者问道。
“从我一生下来,所有的人就认定,如果我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的话,那将是一个奇迹……”
一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如别人,反应也一般,倒是在“不务正业”方面挺在行,诸如跑呀、跳呀、玩呀、闹呀和摆弄一些小玩意儿、做些小手工上面超过他人,无可奈何的父母会说:“算了吧,也许我的孩子天资笨拙,不是干大事业、成大气候的人,随他去吧,只要别找麻烦就行了。”另外一些父母却以为孩子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不能说明问题,且在理论上找到了一些类似“大器晚成”的说法。
确实,有些大人物小时候学习成绩不甚理想,而且总爱给家里惹些麻烦添点乱。在日后回顾儿时光阴时,淘气的“事迹”总被夸大。有的从表面上看甚至显得既迟钝又呆板,以致遭到父母或周围人的轻视。例如印象派创始人之一、法国大画家塞尚,小时候就被人们视为无可救药,有人说,如果这孩子日后能成为什么人物,那肯定是上帝创造的奇迹。化学家巴斯德小时候只知道贪玩,摸鱼捞虾捉耗子,到二十岁时还一事无成,对科学毫无兴趣可言。柴可夫斯基也是二十二岁以后才开始热衷于音乐,而爱迪生被老师赶出学校时,落了个不雅的称号叫“呆子”,在老师的眼里,他的头脑永远是“模糊不清”的。达尔文的父亲则骂他“只会给家里丢脸”,因为他讨厌上学,却喜欢“打狗捉猫”。这些小时候貌不惊人、才不出众的小孩们,日后却一个个成为享誉世界的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因而也就博得了“大器晚成”的美名。
然而,认真考察起来,“大器晚成”的说法似乎又不确切。因为众多平凡之人到了晚年依旧平凡,那“大器”的帽子到老也没能扣到他们的脑袋上。而且研究一下上述大人物的童年,发现他们的智力其实并不低下,表现在某些事情上的做法也不一定最笨,只是他们与其他孩子不同,而且在表现方式上不易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当爱迪生蹲在鸡窝里“亲自”为母鸡孵蛋时,反映的正是一个聪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一点“正常”的孩子却难以做到。莱特兄弟少年时代不愿拘泥于书本和人们强行灌输的教育,喜欢去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的奥妙。达尔文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反映在这方面,他回忆小时候在那座学校读书的情况时说:“那是一座极其陈腐的学校,什么也学不到,总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知而又知的东西。”与此同时,他却更愿意干些“捉猫打狗”的事,自己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捕鼠器,有时候还把耳朵贴在地上长时间不动。人们说:“这孩子怕是痴呆了。”他则说:“我是在听大自然的悄悄话。”达尔文对学校教的功课不感兴趣,却对收集矿物、采集昆虫标本兴趣超常。这种不拘泥于学习上的旧套路的方式,确实可以使他从大自然中听到别人所听不到的“悄悄话”。
上述例子说明,这些伟大人物的创造性在小时候就已初露端倪。所谓学习成绩不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的评价不无关系。他们在一些事情上的专注,被人视做“愚笨”、“痴呆”、“无可救药”,而这正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同样是在学习、观察、思考,而并不要求谁给他们评判成绩,他们的成绩是在日后的事业上得出的。
而我们的父母,则要么是对孩子失望,要么是自我安慰式放任,要不然就是沉迷于虚幻中的妄想或不加分析的断言,说“孩子愚笨、不可救药”,或者说“孩子顽皮是其聪明的反映,孩子现在成绩不佳,但不妨碍他将来做个伟大人物”等等。
这般言行和想法,都是基于一些道听途说、简单化思维以及庸俗概念而形成的。当然在有成就的人物当中,确实也有许多所谓“大器晚成”者。像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年轻时一直做木匠,为别人雕梁画栋、刻窗花,四十岁才开始正式学画,古稀之年画风才趋于成熟。后来他成了影响同时代和后世的公认的大画家。德国伟大的医学家阿尔伯特?施韦策,三十多岁还在音乐与教会之间徘徊不定,但不知什么东西触动了他的神经,使他投身医学,数年后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类似的例子确实有一些,但不能由此断言孩子早年的平庸,学习成绩的不佳,对以后没有影响,也不能说明小时候的聪明或迟钝日后当会“如何如何”。因为我们看到或听说过,某个七岁、十岁或十五岁的神童,二十年后不过是哪个公司的小职员或一个商场的夜间看门人,而另外一个曾经被人视为“无可救药”的、惰性十足的孩子,如今却成了数十项发明专利的申请人。
专家们经过对许多杰出人物的少年生活经历进行研究后证实,真正“大器晚成”者并不多,因为能够触动他们“某根神经”的机遇本身就千载难逢,而一个从小到大不思进取的“痴呆儿”,你就是用上帝的手指触动,他那“神经”似乎也难苏醒过来,而上帝肯定也不愿“触动”这样的人。
专家们认为,“大器晚成”者们只能依此解释:即他们在小时候就已经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聪明才能;而一些看似平常或确实迟钝的孩子,则是因为某种原因受到压抑,一旦被激发之后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两者的关键都在于他们“后天”的勇于进取和不甘平庸。
因此,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或反应能力不如其他孩子,或者这个孩子智力“超常”时,首先应该持正确的冷静的态度,悉心观察,这孩子到底为什么成绩不好或者为什么成绩突出。在这两者之间,父母也许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 他对学校教的那一切都不感兴趣,但喜欢自己学习,则可以适当指导。
● 他对某一门功课出奇地爱好,也许他在这方面有所专长,为之创造条件,扩大孩子的视野。
● 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心理上感到压抑?
● 适当鼓励,不要因为他的聪明就无限制地吹捧,不要任其发展或强行灌输。
说服的艺术
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从院子里走进屋子,一只手上抓着一条正在扭动的毛毛虫,妈妈见状不由得感到一阵恶心,但她不露声色地说道:“孩子,让毛毛虫回家去吧,它妈妈正找它呢!”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便转身出屋,正当妈妈为自己教育方式感到沾沾自喜时,孩子又回来了,他的另一只手上也抓着一条毛毛虫,同时喊道:“瞧!我把它妈妈也找来了。”
有些时候,父母会发现平时想纠正孩子的观点或是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往往会事与愿违。有时孩子想做一件在父母看来不该做的事,父母就费尽口舌指出其中的坏处,可孩子不管,他们自有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你难以说服孩子,反倒被孩子弄得不知所措。
心理学家认为,做父母的必须学会说服孩子,这有利于巩固他们在孩子心目中已确立的权威。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也希望父母拥有这种位置,这使他们对外部世界更具安全感。然而他们又希望超越父母,摆脱父母权威笼罩下的阴影。尤其是当父母强行灌输那些在他们看来很枯燥的概念,让他们去做那些“没有意思”的事情时,这种带有反抗意味的固执便表现得特别突出。
连一个三岁的孩子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如果你不理睬他的要求,他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下去,直到你无计可施;如果你要让他此刻“乖一点”、“听话一点”,但你说话的同时,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那孩子就会装做“没事儿人”似的,继续哭闹,直到把你惹火为止。
八九岁的孩子学会了另一种方式:反驳,而且充满了技巧,相当成功。我们看到过父子间辩论的场面。
一对父子相互反驳对方的论点。主题是“谁比谁聪明”:
——那么爸爸我问你,到底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呢,还是牛顿的爸爸?
——当然是牛顿喽。
——那你看是谁聪明,是爸爸呢,还是爸爸的儿子?
爸爸一时语塞,他必须找到更好的方式进行反驳,否则,孩子的“胜利”将使他在一个玩笑中失掉面子。尽管他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机智、聪颖,从心里感到高兴。但从另一方面讲,他同样希望拥有儿子对父亲“永远的敬重”。于是父亲微笑而且充满自信地说:
“那么儿子,我想应该这么说,爸爸不一定永远比儿子聪明,可儿子也不一定总比爸爸聪明呀。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到底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呢,还是牛顿的儿子?”
这便是艺术。儿子对父亲的论点,只是看到了一个方面,而父亲则关注到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既鼓励了儿子,同时又反驳了儿子论点中的不足,不能不使孩子从心里服气。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们要想让孩子信服自己,仅仅观点正确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和与之交往的技巧。当孩子看到父母就像看到自己的伙伴一样亲近,说话姿态并非居高临下,而同时又能以令孩子意想不到的结论说服他,他自然会“言听计从”。因为,孩子同样注重自己的荣誉,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再对抗下去,何况父母的说话方式完全是平等的。父母也并没有以一副“胜利者”的样子来“驱使”孩子去做什么,这使他们“服从”起来或做事情时感到更愉快。
当然,孩子也有可能照样依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论你说什么,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态度确实非常固执。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孩子难以被说服而表示反感。孩子们不会厌倦同父母之间的交流,做父母的之所以不能转变孩子的某些非正确的观点,肯定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 也许孩子认为你的论据站不住脚;也许承认你所说的观点,只是一时还把握不了。
● 尚有些许“面子”问题没解决,但心里已经接受了。如果还一味固执,那就需要认真对待,既不能纵容,也不能粗暴。
● 性格使然,必须加以改变,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不会总是依顺你的性格。
● 孩子正在回味你所说的话,应该给孩子一定时间考虑,这样会使他更加稳重、聪明。
批评的技巧
孩子,我深深悔悟,以前我是待你太凶狠了。你晨起洗脸马虎,挨我一顿责骂,随地乱丢东西,我就暴跳如雷;吃早点时,我怪你打翻杯子,怪你吃得太急,怪你不该把手肘搁在桌沿……我想起来了,我以往做了些什么?我一直把你看做像我一样的大人。我要求你应该和我一样懂事,却忽略了你的年龄——你还是一个小孩子呀!我后悔不该用成人的眼光,对你过于苛求。
——莱格德
批评什么很容易,上下嘴唇一碰就能给某些事情下一个结论。这在父母看来也非常自然,以致孩子稍有越轨的举动,就会得到来自父母方面不同程度的反应。而其方式也早已形成了一套程序和模式。有时候做父母的究竟批评了什么,说了些什么,为了什么目的,他们自己也不一定清楚。这样的批评并不能收到效果。
因为孩子的一些过错多属于无意性质,有些事情在他们看来往往是正确的,做过以后才发现是错误的。还有的时候他们只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结果遇到了麻烦。这时候父母的批评只能起到相反效果。
有些错误,源于孩子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只不过看到别人在那么做,或者周围伙伴崇尚那些在他们看来并非过错的事情,于是就跟着模仿起来。
当然,也有些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大人划定的圈子有着本能的不满,偏要“明知故犯”,以为这是一种英雄行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则要进行一番尝试,而且要把它做得像件好事一般。
大人的批评方式有时也可直接导致孩子的错误行为,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孩子心理应有的了解。不论大事小事总是一个腔调,使孩子感到,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习惯了。每天只要吃饭就要有人做饭,只要做事情就会犯错误,而只要犯错误,就会有大人在一旁喋喋不休地批评,所说的永远都是老一套。这一切都是很自然地发生的,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了。错误可以照犯,你批评得越狠,我就干得越出格,看咱们谁磨得过谁。这令大人无比烦恼,在他们的概念中,制止孩子重犯错误的唯一手段——批评(甚至责骂、惩罚)——怎么会如此不灵。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看球王贝利小时候的一段故事,在他犯了错误之后,父亲用的是怎样的批评方式。
那还是贝利十岁时,有一天他与一群街头孩子混在一起抽烟,被下班回家的父亲发现了。贝利心里很紧张,以为回家后至少要挨一顿狠揍。他知道一生勤俭的父亲不会允许他这样。然而到家以后,出乎他的意料,父亲把他拉到跟前很平静地说:
“我看见你在和伙伴们一起抽烟,是吗?”
贝利战战兢兢地回答:“是,是的。”
“那么你抽了多久了?”父亲就好像是在问他踢了多长时间的球。不等孩子回答,又接着说:“我没抽过烟,不知什么味道,我想你或许愿意告诉我,那很好玩吗?”
“不,不知道,我觉着也没有多大味道。”
贝利回答完了,以为父亲该揍他了。然而父亲只是把他拉得更近些,像朋友似的用一只手搂着他的肩膀说:
“我看你球踢得还不错,日后或许还会成为一个高手,可是抽烟会妨碍你,要知道那东西能使你缺乏足够的力量坚持踢完90分钟的球。”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为数不多的几张钞票,说:“这事你自己决定,这里还有些钱,你要是还想吸烟,也应该吸自己的,总是吸别人的烟可能会使你感到不自在。你看需要多少自己拿吧,我不会责怪你的。”父亲说完,拍拍小贝利的肩膀起身走出门去。
这件事给贝利很大触动,他在成为世界足球大明星后回忆说:“我以后没有再吸烟,只因为那次谈话。我的父亲当时要是责骂或揍我一顿,很可能激起我的反抗,也许我还会成为一个积习难改的大烟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贝利的父亲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首先了解自己儿子的品性,知道孩子的爱好和想法,并且对孩子的心理了解得很清楚。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说什么。尽管在那次谈话中并没有批评孩子一句,但却起到了比批评好得多的效果。这使我们不能不在批评孩子的艺术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 当孩子做错事时,你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吗?你自己又想什么呢?
● 你会不会没完没了地在一件事上与孩子纠缠不休呢?
● 你认为批评的目的是什么?在进行批评之前你是否考虑过要选择一个方式呢?
● 你究竟是愿意看到孩子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呢,还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 譬如孩子说:“不要说了,我会改的。”你会怎么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