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如果你的企业正在成为别人转嫁成本的生产基地,如果你的企业还在产业链的最低处苦苦挣扎,如果你的企业被定义为夕阳产业而找不到出路,那么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会是这样?《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一书将为你揭露其中的秘密,为你的企业早日寻找到解开枷锁的钥匙。
|
內容簡介: |
经济需要转型,产业需要升级,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本书作者曾经执教过美国、澳大利亚的大学,现在是在日本大学商学院担任终身教授,并且是日本大学里最年轻的商学院正教授。作者参考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经验,结合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实际,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成功实现自我产业升级、深化和拓展的真实案例的分析,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建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李克
日本大学商学院EMBA课程的终身正教授,也是日本排名前十位的商学院中的首位华人教授和最年轻的正教授。日中管理学院的院长和理事长,日本经济技术国际推进协会的理事长,以及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经济学系的讲座教授,《亚太经济评论》的主编,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系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座教授等。
李克教授也是大和证券日本的高级研究员,亚洲开发银行的外聘研究员,日本太阳经济协会特别顾问等。此外,也是日本和中国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以及政府咨询类机构的战略顾问。李克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产业网络与产业集群,公司结构,企业并购,跨国经营,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等。在SSCI,SCI级别的国际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过大量论文。同时,在《朝日新闻》、《日刊工业新闻》、《经济观察报》、《国际商业》、《贸易日报》、《现代经济报》等报纸和新浪、搜狐、金融界等网络上刊登过数十篇文章。
李克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获得于南京大学和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于莫纳士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莫纳士大学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过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
目錄:
|
“世界工厂”模式的末路——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
中国的“世界工厂”战略
中国企业的困境
中国经济转型突围与增长前景
中国经济角色的再定位
简单的中日比较
国际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教训
中国产业结构面临的发展瓶颈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浅谈产业网络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经济区域化成为另一种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产业生产价值链
产业升级的国际比较——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和现状
日本中小企业的特色
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背景
日本和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对比
日本中小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日本与中国近期的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是捷径吗
中国近期的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对日并购概况
中日企业的合作与并购机会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型经济——产业升级的选择和困境
中国经济的创新背景
创新型经济和企业的标准与特征
经济转型中的创新课题
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创新体系与创新工具
技术模仿与创新、制度模仿与创新:鱼与熊掌乎——浅议现代日本经济与管理模式
“日本模式”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当代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与困境
“日本模式”所揭示的理论命题
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附录1 朱新月先生深度对话李克教授
1.中国应不应该做“世界工厂”?
2.中国产业现状真的源于“阴谋论”吗?
3.中国企业如何避免全球化陷阱?
4.中国能源紧张对经济转型有何深远影响?
5.产业升级就是关掉“三高企业”吗?
6.如何理性理解和看待产业集群?
7.如何看待中国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和人才荒?
8.如何加快企业升级的速度而又不至于让企业难以承受?
9.通货膨胀能倒逼企业升级吗?
10.如何解决企业家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11.“国进民退”对经济转型有何影响?
12.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转型和升级有何不同?
13.从美国二战后不断转型升级中,我们可以学习什么?
14.我们该如何学习日本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验?
15.诚信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有多大?
16.经济转型期企业家如何调整心态、舒缓压力?
附录2 2008年美国金融飓风后的世界经济走向和后果:李克教授访谈
1.次贷危机根源:金融体系膨胀远超实体经济
2.此次金融危机不会造成全球经济的大停滞
3.对日本经济没有灾难性的影响
4.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好教材
附录3日本企业实现自我产业升级、深化和拓展的案例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连载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虽然其中不乏风风雨雨,但是时至今日,其成就还是为世人所肯定与称道的。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声誉也在不断攀升,各种经济指标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个将“世界工厂”作为发展坐标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愈发清晰地显现出来,并且成为各级政府主导性的工作思路。
作为一个曾经在贫苦、羸弱中苦苦挣扎了上百年的国家,其赶超与富裕的理想和冲动是不难理解的,并且也是近代中国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从晚清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君主立宪的尝试,到“五四”时期对“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渴望,再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孜孜追求,其中都映射出中国对民族复兴与强盛的执著。三十多年前提出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又一次奋力一搏。国门的打开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资金与先进的技术,更为深刻的是让国人看到世界,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环境与商业文化。比较而言,技术的引进与模仿是相对容易的,而制度的学习与模仿却是非常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外国资本大量、持续地进入中国,不但直接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国际贸易领域的极度活跃。据WTO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量30年增长105倍,2009年更是超越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9.7%。IMF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9.3%左右(世界第2位)。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6.5%提高到2010年的约40%。如果按照中国年均7%到8%的经济增速和人民币年均升值5%的速度,美国则按照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即1.7%),再考虑到美元在未来将出现的长期贬值趋势,根据这些假设条件测算,中国的名义GDP可在2015年内达到美国经济80%左右的规模,人均GDP将接近1万美元的水平,中国将替换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到2020年,中国则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国人振奋,这似乎也成为中国应该成“世界工厂”的一个有力注脚。各种形式的中国招商引资团穿梭于世界各地,构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
但问题是,“世界工厂”就是中国的明智选择吗?
连载二
建造“世界工厂”固然对GDP的增长具有简单、快捷的功效,而且也可以解决当前中国就业和资金等方面的燃眉之急,可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配套的制度环境和商业环境是不能够跳跃发展的。即使目前这种“世界工厂”模式可以暂时缓解中国经济中的发展矛盾,但是也可能会由于这些制度改革的滞后而引发更深远和长期的隐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发劣势”。就算是日本这样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近十几年来的经济持续低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制度改革的滞后所造成的。因而,“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我们姑且不论它对环境的大量破坏、对资源的疯狂消耗,以及所对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就是作为经济发展模式本身,这种当代版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蕴涵的危机和矛盾应该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对待。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工厂”的这种“拿来主义”的发展模式忽略了民族工业与品牌的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开发与提升,给中国的长期持续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和不确定性。同时,“世界工厂”也无法让普通民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我们暂且不论招商引资与代工、加工贸易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必深究收入差距的扩大化,仅从模式本身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就能发现老百姓的生活收入并没有得到与GDP增长同比例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所谓“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及对应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在整个产业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
(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
(3)由产业结构中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
(4)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和稳定产业升级的成果。
从近代各国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高度也就越高,产业升级越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两者之间是互为依托、互为关联的互动关系。
那么,实现产业升级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呢?简单来说,构成产业升级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包括:
(1)消费需求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立足点。
(2)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驱动力。
(3)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制度是通过不断地变迁和演化来完成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对三大要素的选择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三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构成了各国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比如,美国在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调节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这种自由调节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推动着美国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重心向以第二产业为重心,再向以第三产业为重心升级,这是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有力保障。日本则形成了以政府导向为主要特征的导向赶超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这种模式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能在二战后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以轻工业为重心向以重化工业为重心,再向以服务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升级,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