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为什么也会出问题
——克服对学生的认知偏差
在师生交往中,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上课时,有位同学在悄悄地和同桌讲话,你觉得这位同学平时的表现怎样?是比较差,还是……
●自习课上,两位同学在窃窃私语,如果他俩是好学生,你认为他们在干什么呢?如果是差学生呢?
●学生宿舍失窃了,有两位同学有嫌疑。你认为是平时表现较好的A同学嫌疑大,还是平时表现较差的B同学嫌疑大?
●春游时,两位同学没有按时集中,你会批评成绩好的那位,还是成绩差的?如果你心中的天平倾向于所谓的好学生,那么,不知不觉中你对学生的认知可能已经发生了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会影响你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理论对话
在师生交往中,受到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有时很容易产生偏差,这种偏差来自于人们根据一定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作出的失误判断。认知偏差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较突出的有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刘儒徳等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7页。首因效应一旦形成,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在交往中的态度,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行为。如果一个学生给教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相反,如果学生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佳,那么老师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偏见。
晕轮效应也是师生交往中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在认识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获得的局部信息来形成完整的好或坏的印象。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这种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这是一种以偏概全、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它只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从个别推及一般,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就像光圈一样被放大,而其他的优点或缺点都被我们无意地忽略了,从而对他人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直接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案例展示
怎么可能是他呢?
杨老师刚上完早读课,手机就响了。“喂!您好!”杨老师亲切而略带疲惫地问好。
“杨老师,您好!我是学校保卫科小王。昨天晚上熄灯后,我们巡视的时候发现你们班的张晓强同学翻围墙,经过我们询问,他是去上网了……”
“等等,你说谁?张晓强?”杨老师很惊讶。
“是的,他说叫张晓强,高三(3)班的。”
“绝对不可能的!张晓强可是好学生啊!你们有没有核对校牌上的照片啊?说不定是其他同学谎报他的名字。张晓强很认真的,不会出这种事情的。你们要好好查清楚的。不能冤枉好学生的。”
“哦!我们当时没有查校牌,这是我们的失误……”
挂了电话,杨老师很得意,肯定是保卫科没有查清楚,张晓强才不会做出这种违纪的事情。现在的学生也太狡猾了,出去上网居然还敢打着别人的名号,胆子越来越大了。
下午的英语课,杨老师特意多朝张晓强看了几下,张晓强一直都在认真听课。
下课时,张晓强追上杨老师,低声地说:“杨老师,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杨老师一头雾水,问道:“我知道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
张晓强说出了昨晚出去上网的事情,主动承认错误,保证下次不再犯了,请求老师不要告诉家长,别让他们担心。
杨老师彻底懵了,这怎么就变成真的了?马上就要模拟考试了,怎么还能出去上网呢?还是翻围墙出去的!好学生都如此,那些不要好的学生会变成什么样呢?张晓强啊张晓强啊,怎么会是你啊?杨老师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打铃了,杨老师匆匆地交代一句:“以后注意点,你可是要考重点本科的啊!别耽误自己的青春,回教室吧!”
杨老师是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天天和学生打交道,从来就没有看走眼,今天却栽了……
问题解析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片面,有明显的认知偏差,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交往,并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克服对学生的认知偏差:
1. 从多种角度看待学生
马卡连柯曾说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张扬,喜欢彰显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师要因材施教,从不同角度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2. 检验自己的认知有没有曲解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A. T.
Beck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常见的认知曲解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某老师在高考前发现学生看课外小说,于是认为该学生“死不要好,这时候了还不抓紧”。
2 任意推断:老师看到班上的两位异性同学很亲密地走在一起,就草率地认定他们两个早恋。
3
选择性概括:一位个性很强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老师对他进行辩驳,该学生还是没有同意老师的观点,后来情绪越来越激烈了,言语上有点冲突了。该老师觉得很没有面子,仅仅根据学生讲话态度不好这一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如学生的观点确实有道理),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该学生很不礼貌,不尊重老师。
4
过度引申:学生数学考得不好,老师找他谈话的时候说:“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考不好直接影响你的总分,影响你高考的成绩,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以后的生活就不会好……”虽然老师是要强调数学的重要性,但学生的一次失误,老师却引申出了关于整个人生的结论。
5
选择性消极注视:喜欢把眼光投注在微小的缺点上,想法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消极面,忽视学生的积极面和事件的整个情景。
6 “应该倾向”:常用“应该”或“必须”等词要求学生,如老师讲的话学生就应该听好。
7 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指夸大学生的失误或缺点,而贬低成绩或优点。
8 情绪推理:一种凭感觉式的情绪推理,阻碍了对事物真实情况的了解,产生认知曲解。
3. 学会化解认知中的扭曲。例子化解他是个好学生。好学生是什么意思?
他在哪些方面是好的?这件事很难处理的。这件事怎样难处理?作业没有一次做得好的。以后也不会做好了吗?
真的是从来没有一次做得好?你不能放弃的。放弃了会怎样呢?你必须听我的话。不听我的话会有什么情况产生?他表现得不好。与什么比较呢?心理测试
测测你的认知方式
现在请你充分考虑一下,列出好学生的界定因子,并写出各因子所占的比例,制成饼图。
例如:
行为习惯好占()%
占()%
占()%
占()%
占()%
占()%
占()%
占()%思考方式测试陈雪枫,莫雷:《心理自测》,暨南大学出版社,第65~68页。
请在下列每个问题后写上从5分~1分的分值;从5分~1分表示由最适合你的情况到最不适合你的情况。
1. 一般而论,你吸收新观念的方法是:
A. 把它们同其它观念相比较。
B. 了解新旧观念的相似程度。
C. 把它们与目前或未来的活动联系起来。
D. 静心思索,周密分析。
E. 将它们在实践中应用。
2. 每逢读到自助性的文章,你最关心的是:
A. 文章中所提议的能否都办到。
B. 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真实性。
C. 其结论与自己的经验是否相同。
D. 作者对必须做到之事是否了解。
E. 是否根据资料得出观点。
3. 听别人辩论时,你赞成的一方是:
A. 能认清事实并揭示出矛盾所在。
B. 最能体会社会规范。
C. 最能反应我个人的意见和经验。
D. 态度合乎逻辑,始终如一。
E. 最能简明扼要地表达论点。
4. 接受测验和考试时,你喜欢:
A. 回答一套客观而直接的问题。
B. 写一套有背景、理论和方法的报告。
C. 写篇表述自己如何学以致用的非正式报告。
D. 将自己所知作一个口头汇报。
E. 和其他受测验者进行辩论。
5. 有人提出一项建议时,你希望他:
A. 考虑到利弊得失两个方面。
B. 说明建议如何符合整体目标。
C. 说清楚究竟有何益处。
D. 用统计资料和计划来支持其建议。
E. 对如何实施建议作出说明。
6. 处理一个问题时,你多半会:
A. 想象别人会怎样处理。
B. 设法找到最佳的解决步骤。
C. 寻求能尽快解决问题的方案。
D. 试着将它与更大的问题、理论联系起来。
E. 想出一些相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计分方法:
把所有A的得分相加,表明综合型;把所有的B的得分相加,表明理想型;以此类推,C表明实用型,D表明分析型,E表明现实型。
你在哪类问题的总分最高,就表示你爱用哪一种方式思维。通常只有15%的人较平均地使用5种思维方式;而偏重一种方式的占50%;三类问题总分均高的占35%,这些人可算作双管齐下的思想者。结果的解释:
综合主义者。富有创造性和进取心,但常使别人因他们而不安。对思辨哲学的热爱导致他们有些脱离现实。对任何真理都多方位探讨,结果成为一个热衷于辩论的人。一般人逻辑思维程序单一,从一个念头想到另一个念头,可他们却在许多念头间跳跃,令人感到难以理解。
理想主义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同之处,以谋求和谐。能耐心倾听别人意见,关心自己的目标、价值及造福他人;尊重道德传统和人格。常因未能达到自己所定的过高目标而自责追悔,对唯利是图和蔑视道德之人深感失望。理想主义者比别人更关心未来,可能会热心过度,对那些不需要或不愿意接受帮助之人也给予帮助。因此,也许有人会说你“多管闲事”。
实用主义者。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遇到困难临危不乱。他们的信念是今天只需做今天之事,并深知明天还会有尝试的机会。他们不大周密规划,只将注意力放在现有条件可完成的事情上。实用主义者主意多,富有创造力,凡事都以优选的方法去做,毫不气馁。他们也是折衷主义者,适应性强、易于满足;在做似乎不可为之事时也会很有兴趣。他们比大多数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有对付难题的手腕和高超圆滑的谈判技巧。
分析主义者。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只有一个最佳方案。为了这个最佳,他们会理性地判断问题,耐心搜集资料并精心求证。一旦有了最佳的方案,就此打定主意,不会反悔。他们是务实的人,认为感情、愿望和幻想以及恭维赞美等一概无关紧要。由于只求事事完美无缺,得到赞扬时也总感到不满意,因此很可能被视为令人难以忍受的吹毛求疵者。
现实主义者。认为耳闻目睹或亲身体验感知的事情为真实存在,其余的只是幻想和理论,没有丝毫价值。只喜欢摆在面前的事实,相信亲眼所见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不信奉折衷综合和理想主义,有自己的目标,对别人不能与自己看法一致感到惊讶。(聂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