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NT$
2195.0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NT$
308.0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NT$
539.0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NT$
594.0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內容簡介: |
随着港口及港口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大量关于港口城市及其相互关系的课题有待于深入研究。《港口和城市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由陈航、栾维新所著,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考虑了港口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在总结以往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港城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深入阐释;通过RCI指数量化港口与城市关系,并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港口城市的比较分析;把港口城市看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基于系统动力学相关学科知识,研究港口城市系统的行为模式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同时认为港口城市系统是不断演化的,其时间演化过程遵循Logistic曲线,并结合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演化阶段划分;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为不同港口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于港口和城市关系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因此呈现给大家的成果也是很初步的,尚需继续深化。我们深信,相对于港口与城市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而言,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不能说已经十分清晰,认识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關於作者: |
陈航,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和交通运输规划。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沿海港口合理规模与功能模式研究”40871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沿海区域海陆经济互动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效应研究”4087106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海洋发展战略”03JZD0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海水资源利用产业化问题研究”05BJL030及其他横向项目若干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港口系统与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建模方法及应用》、《我国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关系的定量研究》、《港城关系理论探讨的新视角》、《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港口城市类型划分》等相关方面论文20余篇。
栾维新,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二级教授。现为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20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海洋区域经济方面的海洋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1项、省市重点项目20余项;参与海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课题20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章 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第一节 港城互动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系统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港口城市的发展特征及成因机制
第一节 我国港口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我国港口城市的发展特征描述
第三节 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特征差异性的成因机制
第四节 我国港口城市的类型划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港城互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建立港口城市系统
第二节 构建港城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三节 港城互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港口城市的演化过程研究
第一节 港口城市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港口城市演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第一节 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构建港口与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第五节 实证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港城互动的产业链和空间链
第一节 港城互动的产业链
第二节 港城互动的空间链
第三节 大连市港城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九章 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构建三大沿海港口城市带
第二节 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调控措施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