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編輯推薦: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是本精彩而又令人振奋的书。琳达·格林豪斯不仅讲述了一段关于人生转变的感人故事,还细致描绘了联邦最高法院的运作内幕。本书注定是一部经典之作。美国最优秀的最高法院记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情感纠结的老男人,以及他那生动迷人的形象。可读性高又充满趣味……格林豪斯从布莱克门的私人文献中,成功提炼出一部动人的叙事作品。本书典雅而得体,融合了经典的引文、适切的观察,以及精炼的故事。
內容簡介:
哈里·布莱克门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长大,与沃伦·伯格儿时即是好友。伯格成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推荐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两人亲密无间,被并称为“明尼苏达双胞胎”。然而,由于政见相异,布莱克门与伯格最终渐行渐远,直至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布莱克门也从一名保守派人士,成长为自由派大法官的领军人物。《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琳达·格林豪斯借助布莱克门去世后留下的50万份个人文献,《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翔实叙述了布莱克门与伯格的决裂经过,生动刻画了前者在堕胎、死刑、种族平权等案件中的内心挣扎与立场变化,揭示了一位伟大法官的内心世界。
關於作者:
何帆,1978年生,湖北襄樊人,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现任职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在《法学家》、《刑事法评论》发表文章多篇,参著《控制洗钱及相关犯罪法律问题研究》、《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
琳达·格林豪斯(1947-),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士(1968),耶鲁法学院硕士(1978)。在《纽约时报》从事过30年联邦最高法院事务报道(1978-2008),1998年获普利策奖,是美国最杰出的法律记者之一。2008年退休后,她在耶鲁法学院任教,仍为《纽约时报》撰写双周专栏。最新著作是2010年与伊娃·西格尔合著的Before
Roe v.Wade: Voices That Shaped the Abortion Debate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
目錄 :
丛书序
译者序 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
序言:礼物
第一章 从明尼苏达出发
第二章 上诉法院时光
第三章 最高法院“老三号”
第四章 审理“罗伊案”
第五章 渐行渐远渐无书
第六章 大风暴纷至沓来
第七章 死刑反对者
第八章 拯救“罗伊案”
第九章 被神化的“女权斗士”
第十章 华丽谢幕
参考文献说明
內容試閱 :
这本皮装小册封面上,镶着“Daylogue”这样的生僻字眼,里面包含5年的行事历,一天一页,每页五格,每本售价15美元。
这类版式的小册子,适合简洁洗练的记事,而非漫无边际的抒情。
它或许是哈里·布莱克门讨来的生日c礼物,又或是他在某个圣诞夜收获的意外惊喜。无论是何缘由,1919年12月30日,布莱克门ll岁生日几周后,他开始在这本册子上记事。
这事本来没什么好说的。许多孩子都记日记,日复一日,叙述他们年少时的忧伤与梦想。很快,这些梦想或被实现,或被遗忘。然后,大部分流水账被锁进抽屉,束之高阁。但是,哈里·
布莱克门没有中断这一过程。
第一篇日记的开头颇为平常:“阳光普照,雪后初融。”接着,他以令人惊叹的翔实笔触,持续记录着日常生活,周遭变化。每页的格数很快捉襟见肘,不够他写,他只好先在册内记上几笔,再用家里的打字机补记每日的所思所想、重要事件。他用数百页篇幅,记叙了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与各种考试鏖战的时光:中学、大学、法学院、联邦法院法官助理招录、律师执业考试。一开始,他在父亲商铺的信笺纸上打字,纸张抬头是“科温·布莱克门,果蔬批发商”。后来,打字纸变成律所用纸。他行文儒雅工整,从不马虎敷衍。透过日记,我们可以读到他的焦虑与满足,他的赛场激情与浪漫冒险,以及“大萧条”期间,父亲的黯然神伤与儿子的憧憬期许。
“我成名了。”1936年,他如此写道。这年他28岁,即将成为一家律所的合伙人。“虽然进展缓慢,但该来的终究会来。”此后,日记频率渐渐变低。因为作者的时间,大都耗在各类税法难题与房产争议上,他经常得在办公室挑灯夜战。此时,距离他开始在目记上自说自话,已有17年。17年来,这种独自从未间断。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事先预料到,或期望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的人,才会持之以恒,勤写日记。但是,这样的推测,还是无法解释布莱克门的所作所为。他的日记,仿佛是受某种内在冲动驱使,试图描述一个充满伤感、疾病、死亡,昏暗而无序的世界。这种冲动,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反复呈现,激励他记下自己听过的音乐会、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24年最高法院大法官生涯中,他持续记下各类“重要大事记”,从孙儿出生到苏联解体,无一遗漏。最后,或许也是这种冲动使然,他决定将所有记录捐给国会图书馆,这些记录可不止判决意见、案件备忘录、官方信函那么简单,还包括高中的亲笔签名簿、法学院的课堂笔记、蜜月期间的旅馆收据和大量日记。为整理、归档布莱克门文献,工作人员用了一年多时间,光目录就有30Q多页,终于使“布莱克门的世界”井然有序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1908年11月12日,哈里·布莱克门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纳什维尔市,那是他外婆的家,24年前,布莱克门的母亲也出生在同一间屋子里。他的父母在中央卫斯理学院邂逅,这所学院是密苏里州沃伦顿市一家小型卫理公会派教会学校。婚后第十个月,哈里就出生了。哈里出生前,父母住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但是,那年夏天,父亲科温-曼宁·布莱克门为了自己的批发生意,一直在外奔波,母亲西奥·休吉利·路透·布莱克门只好回娘家待产。
路透家族当时正沉浸在丧子之恸中。西奥的哥哥哈里是家族最引以为荣的儿子,一年前刚刚死于肺炎。哈里·路透是位出色的钢琴师,曾在柏林师从于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特雷莎·卡瑞诺女士。哈里在与导师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举行音乐会途中,不幸病逝。卡瑞诺女士为此专程赶到纳什维尔,慰问哈里的父母,哀悼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青年。西奥·布莱克门一直没有从哀痛中恢复过来。她决定用哥哥的名字,为自己的新生儿命名,并打算从幼年就培养小哈里学习钢琴。不过,明眼人很快看出,这孩子并没有演奏天赋。虽然他承袭了对音乐的爱好,年轻时即钟爱在合唱团引吭高歌,而且,终其一生都对音乐会保持着浓厚热情。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