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三版》分为上下册,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概括。下册包括19世纪初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期和20世纪的文学。其中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还有狄更斯、萨克雷、哈代、勃朗台等著名小说家作品的选段,如《董贝父子》、《名利场》,20世纪中“喷怒的青年一代”的代表奥斯本和50年代末荒诞派戏剧的代表贝克特等作家的代表作也人选。本书对选读所作的注释详细、准确,深入浅出,力求使读者对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各种体裁、不同作家的风格有一定认识,使英文专业学生和英语爱好者的文学鉴赏力得到提高。
|
目錄:
|
第八章浪漫主义时期1798—1832
1.历史背景
2.思想文化背景
3.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
华兹华斯1770—1850
《抒情歌谣集》序言
《写于威斯敏斯特桥上》
《孤独的割麦女》
《我好似一片孤的流云》
《丁登寺》
柯尔律治1772—1834
《忽必烈汗》
《古舟子咏》
拜伦1788—1824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唐璜》哀希腊
《记当时我俩分手》
《她身披美丽而行》
雪莱1792—1822
《致英国人之歌》
《西风颂》
济兹1795—1821
《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
《夜莺颂》
《秋颂》
兰姆1775—1834
《古旧的瓷器》
德·昆西1785—1859
《论麦克白剧中的敲门声》
司各特1771—1832
《艾文赫》
第九章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
1.历史背景
2.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
狄更斯1812—1870
《董贝父子》
《荒凉山庄》
萨克雷1811—1863
《名利场》
3.维多利亚时期诗人
丁尼生1809—1892
《拍岸曲》
《尤利西斯》
《悼念》
布朗宁1812—1889
《我的前公爵夫人》
《深夜幽会》
《清晨离别》
阿诺德1822—1888
《多佛海滩》
勃朗特姐妹
爱米丽·勃朗特1818—1848
《呼啸山庄》
卡莱尔1795—1881
《过去和现在》
哈代1840——1928
《德伯家的苔丝》
《国家分裂时》
《身后》
康拉德1857—1924
《黑暗的心脏》
肖{白纳1856—1950
《巴巴拉少校》
第十章20世纪
1.现代派文学
艾略特1888—1965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乔伊斯1882—1941
《尤利西斯》
斯彭德1909—1995
《机场附近的景色》
奥登1907—1973
《西班牙1937》
2.愤怒的青年
奥斯本1929—1994
《愤怒的回顾》
3.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1906—1989
《等待戈多》
4.默多克1919—1999
《割裂的头脑》1961
5.威廉·戈尔丁1911—1993
《蝇王》1954
6.维·苏·奈保尔1932—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
7.马丁·艾米斯1949—
《钱:绝命书》
8.谢默斯·希尼1939—
《博物学家之死》
《惩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