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张爱玲的千里寻夫,郁达夫的房产头脑,钱钟书表舅的为戏痴狂,蒋介石副官的读史心得,陈寅恪助手的傲骨才情,剃着阿福头的北大教授……凡此种种,皆为民国达人们的古色今香。——《民国达人录》正是这样一部力图发掘和再现民国精神的随笔集,该书以考证、评论、辨析为主线,结合新近史料,将那个追求一己之“达”的摩登时代展露一二。
|
內容簡介: |
《民国达人录》是一部以随笔文体结集的书稿,以考证、评论、辨析为主线,选取37名民国时代的锋锐人物,从其私人生活史入手,由点及面地加以评析。书中由38篇独立文章构成,独立评析民国人物佚事。
|
關於作者: |
《民国达人录》作者肖伊绯,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曾游学法国、印度等地,早年专注于海德格尔哲学与罗兰巴特符号学,后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研究、近现代文献研究、宗教图像学研究与田野考察。曾出版《在高卢的秋天穿行》、《法国时尚百年》、《现代化田园》、《先知之城》等,即将出版《虚构的风景》、《十城记》、《二十刹》、《样板戏》(合著)等。
|
目錄:
|
康有为:一个“前现代古人”的意外死亡
严复:天演学家罗曼史
林觉民: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这样离去?
卢冀野:神交?胖先生
由云龙:风虎云龙皆成幻
施蛰存:上海生活小算盘
叶恭绰:古卷法缘自绰约
卞之琳:大悲阁中小情调
郁达夫:杭州?风雅房奴福州?囧并幸福新加坡?星洲情事
张元和:总天然意态难模
张充和:桃之夭夭?桃花鱼
张兆和:沉没在沈从文的编年史里
张允和:一半日记,一半戏剧
龚澎:建国大业之外
林徽因:悄悄地,她来了又走了
冰心:越单纯,越幸福
张爱玲:离永嘉八十里三城记?连环套
刘文彩:庄园经济与公共遗产
刘文典:空怀鸿烈傲世心
侯德榜:近代化学工业榜中榜
庄一拂:双美完璧《十年记》
胡兰成:书法及其他
王景琦:冶春后社之后
林纾:永不升级的汉化版
赵尊岳:罗浮梦呓
熊十力:两只鹦鹉
李叔同:《华严》世界解读史
龚普生:“潜伏”真实版?升级版?绝版
郑振铎:从真鸟仔到文献狂
陆小曼:1947年的败笔
王一亭:甘作嫁衣聊自祭
章履平:几页残稿,达人齐聚
程曦:天地一沙鸥
许之衡:“余桃公”之戏剧史
姚琮:学亦有道,学亦有术
李翘:古方言中的现代关怀
冯月樵:有斐君子,开明风度
附录:重提“乡绅”
后记
|
內容試閱:
|
良有为 一个“前现代古人”的意外死亡
青岛是一个没有古代史的地方,自1897年胶州湾事件之后,德国人占领的青岛才成为一个近代史意味很浓的地点。按照国内现行历史教科书的说法,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进入近代史历程;从1911年的民国到1949年的共和国,这段历程称之为现代史。而到了1914年和1938年两度占领青岛的日本人那里,除了掠夺和毁灭之外,青岛的现代史可以说白纸一张。那么,作为已然进入后现代的青岛,有没有前现代意义上的“古人”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康有为先生即可当此“古人”殊荣。
自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16年,至1913年结束流亡生活,从近代中国一直逃到现代中国,这才定居上海,稍事喘息。1917年,这位不甘寂寞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家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转而协助张勋复辟,企图将现代中国拉回至古代中国。与其说“复辟”,不如说是康先生心中的一个“复古”之梦;当然,一小撮梳着辫子的军队着实是圆不了这个梦的。也正是在这一年,辞去孔教会名誉会长头衔的“康圣人”再一次选择逃亡;作为前现代意义上的“古人”康有为首次来到了青岛。
这位试图以“复辟”达到“复古”梦想的康先生,自“变法”到“复辟”、自“近代”到“现代”,无时无刻不怀揣着自己的一个“理想国”,从不罢休。在青岛,他仍然执著于理论创新,并与时俱进,勇于践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