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套《中国舞蹈通史》以中国历史年代及其政权的改朝换代为历史脉络,共分10卷。本史的撰写基本沿用了《中国舞蹈史》5卷本,1984的写作体例,这种沿用是刻意追求的——以保持其对中国古代舞蹈历史研究方面原创成果的面貌,这样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代舞蹈史学家在中国舞蹈历史研究的高度与贡献,能够准确地判断后辈学者在中国舞蹈史料挖掘、应用以及学术观点方面或继承,或借鉴,或创新的程度。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卷”,由刘青弋撰著。
|
關於作者: |
刘青弋博士,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主任、舞研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
主要学术著作:《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西方现代舞史纲》、《动感空间》、《清代舞蹈的传承与变异》、《战神的舞踏》等。主编《中外舞蹈作品赏析》6部,发表学术论文与专业评论百余篇。主持与承担国家与省部级数十项重要课题,独立承担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全国高等教育现代舞教材系列》6部,暨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工程”项目。在高等院校教授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近十门。曾荣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3项,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被国务院评为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
目錄:
|
总序
概况
第一章 都市舞蹈1912—1936
第一节 各种外来舞蹈
第二节 学校美育舞蹈
第三节 本土演艺舞蹈
第四节 中国戏曲舞蹈
结语
第二章 革命根据地歌舞1927—1936
第一节 井冈山时期革命根据地歌舞
第二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歌舞
第三节 其他革命根据地歌舞
第四节 长征与红军歌舞
第五节 代表人物与舞蹈特点
结语
第三章 沦陷区大后方和国统区舞蹈1937—1949
第一节 华中地区的舞蹈活动
第二节 华南西南地区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的舞蹈活动
结语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歌舞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歌舞
第二节 解放区与解放军舞蹈
结语
第五章 汉民族地区民间舞蹈
第一节 民俗节庆与民间舞蹈
第二节 巫傩儒道释舞蹈
第三节 其他代表陸舞蹈
结语
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舞蹈
第一节 东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代表陸舞蹈
第四节 东南中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
结语
图版目录
插图目录
致射
总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