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让亿万心灵受益的精神读本
历代高僧最经典的佛家箴言
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最实在的生存哲学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让我们在都市的喧嚣中沉下心来,去聆听大师的教诲,汲取人文给养,感受生命关怀。在禅的淡泊宁静中,进入一个空灵、美妙而又充满智慧的新境界。
|
目錄:
|
第一章 心态平和,人生自在
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就不会差
有超然的态度,才会有全新的人生
用心体会,人生总有真滋味
忘乎所以,常常没有好结果
多一分恭敬,就会多一分福慧
多一分平常心,多一分平安人生
乐观成就美好的人生
愤怒是制造恶果的罪魁祸首
心中空明,人自明
第二章 圆满自我,丰满人生
成大器,一定要谦虚勤奋
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
不断反省,才会不断进步
谦虚为人,方有大作为
认真去做,才有收益
听得了意见就能做得对事
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虚度光阴就是荒废生命
向别人学习,才能让自己更完善
要把工夫用在平时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第三章 心胸宽阔,人生宽广
做人要有大的胸怀和度量
不再怨恨,才能救助他人
忍让并不会让你失去什么
懂得谦虚退让的人才可保全自身
宽容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交流
关键时刻的忍让,会让你受益无穷
与“褊急”之人相处要宽宏大量
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虚怀若谷,自谦自有得
放下恩怨,解放自己
宽恕可以改变一个人
第四章 抓住当下,赢得未来
不要与机遇失之交臂
提前谋划好,事到临头有胜算
把握当下,也就把握了人生
摒弃光想不做的习惯才能成功
做事要干净利落,切不可优柔寡断
生活可以享受,但不可以沉溺
思危当下,安度未来
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正确的路
做好眼前的小事,大事才能干好
第五章 拥抱苦难,摘取成功
危急时刻,更需要放手一搏的勇气
吃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磨难更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顺境容易淘汰人,逆境往往真受益
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办成
心志坚定,不为任何外物所移
在事情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坚持下去
要想有所作为,做事必须用心
第六章 与人为善,为己积福
常把“善”字挂心头
用自己的慈悲之心去感化他人
珍惜佛缘,应该有一副菩萨心肠
待人处事要有一身正气
是恶是善,转变全在乎自己
诚敬是一个人超凡脱俗的秘诀
毋以新怨忘旧恩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第七章 心无妄求,知足常乐
摆脱虚浮之事,人生方显厚重
抵住诱惑才是快乐的君子
不过多奢求,身心才能自在
克制贪欲,内心才会纯净
欲望太多会让人迷失本性
凡事要有度,无度必生害
战胜欲望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第八章 言语谨慎,多积口德
“闲谈莫论人非”才是君子之道
使用过激的言辞要慎重
评论别人要带着几分厚道
为人处世把说话放在第一位
请管住自己的舌头
在议论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
听到别人的诽谤不必急于辩解
不理智的时候少说话
绝不轻易议论他人是非
第九章 不急不躁,人生成功
紧急的事,和缓地办
时机不成熟,行动就要缓一缓
韬光养晦,才能保全自我
事到临头要避免惊慌失措
处事接物要有一分从容
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
做事不能太急躁
人不可居功自傲
第十章 学会变通,万事亨通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凡事不可偏执
思想决定出路
执著未必是好事
借他人的势成自己的事
做事不能拘泥于形式
|
內容試閱:
|
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就不会差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慧能法师
弘一法师很喜欢这句话,在他看来,既然万物皆空,又何必去滋生无穷烦恼呢?顺其自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结果反而会更好。
潘天寿是弘一法师的弟子。一次,他特意到杭州烟霞寺拜见弘一法师,言谈之间流露出出家的意愿。弘一法师劝他说:“你以为佛门是个清静的地方,如果把握不住的话,同样也会有许多的烦恼。”潘天寿听了大师的话,思考许久,最终打消了遁入空门的念头。由此可见,对于尘缘未了之人,即便是亲近的好友、弟子,弘一法师也不会答应他们皈依佛门的。此后,经过自己的努力,潘天寿终于成为一位国画大师。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弘一法师当初答应了潘天寿出家的请求,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或许烟霞寺里多了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和尚,而尘世里少了一位国画大师。我们之所以说弘一法师不愧是一代宗师,他对佛学的理解,劝人顺其自然的做法真是令人钦佩。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在尘世间有太多的欲望,总是考虑太多自己的感受,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从来不考虑客观环境的限制,一意孤行,想去改变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东西,而不是顺其自然,结果呢?常常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徒增无穷无尽的烦恼。
古时候,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他和妻子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他长年累月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收获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他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水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不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他一边念叨,一边不经意地用手去拔身边的野草。他轻轻一扯,草就被扯出来了一节。但是还没有完全被拔出来。草一下子比原先显得高了不少。
宋国人望着长高的草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挽起了裤脚,一跃而起下田开始干了起来,忙到太阳下山,他终于干完了。他艰难地直起腰,捶了捶酸疼的腰,美滋滋地回家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对妻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非常着急地对宋人说:“禾苗怎么能去拔高呢?弄不好禾苗都会死掉的呀!”说完,她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可怜的禾苗都已经枯死了。宋国人无视禾苗的生长规律,想人为地予以改变,结果自己吃了苦头。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遵守事物的发展规律,做起事情会得心应手,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做起事情就会处处受制,处处不顺。因此,有些人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一些不可能改变的事情,结果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事无成,平添无尽的烦恼。因而,为人做事要放开一些,洒脱一些,让一切顺其自然,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生活也会越来越轻松。
有超然的态度,才会有全新的人生
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
——明?莲池大师
弘一法师这样解释这句禅语:人世间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其实就是一个演员,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悲欢离合、世事沉浮、功名利禄,等等,都在其中得到体现。无论你在其中扮演的是喜剧演员,还是悲剧演员,当人生的大幕落下的那一刻,作为演员的你都要退出这个舞台。无论你对这个舞台是留念,还是厌倦。总之,世上没有不落幕的舞台。正因为如此,才要我们“人生在世,要放开胸怀”。也就是劝诫我们,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眼界要开阔一些,心胸要豁达一些,为人做事要大度、大气一些。
以人生如戏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不失为一种洒脱。把生活中悲欢离合等看作上苍对你的特意安排,你的人生就会轻松许多。就像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宰相,从容地看待每一件事,都把事情朝好的方面去想,结果坏事变为好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打猎。他的宰相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天,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在追逐一只花豹时,不小心被花豹咬断了手指。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来宰相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说:“大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闷了半天的不快终于找到宣泄的机会。他凝视宰相说:“嘿!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宰相发觉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大王,真的,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自我一时的得失成败,确确实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吩咐侍卫把你拖出去砍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仿佛国王在说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两名侍卫立刻近前,国王说:“你们马上把宰相抓出去斩了!”侍卫愣住,一时不知如何反应。国王说:“还不快点,等什么?”侍卫如梦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门外走。国王忽然有点后悔,他大喊一声说:“慢着,先抓去关起来!”宰相回头对他一笑,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打算像以前一样找宰相一块儿微服私巡,可是想到是自己下令把他关入监狱里,一时也放不下架子释放宰相,叹了口气,就自己独自出游了。
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脸上涂着红黄油彩的蛮人,三两下就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高山上。国王这时才想到今天正是满月,这一带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他哀叹一声,这下子真的是没救了。其实心里却很想跟蛮人说:“我乃这里的国王,放了我,我就赏赐你们金山银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连话都说不出来。
当他看见自己被带到一口比人还高的大锅炉旁,柴火正熊熊燃烧,更是脸色惨白。大祭司现身,当众脱光国王的衣服,露出他细皮嫩肉的龙体,大祭司啧啧称奇,想不到现在还能找到这么完美无瑕的祭品!
原来,今天要祭祀的满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征,所以,祭祀的牲品丑一点、黑一点、矮一点都没有关系,就是不能残缺。就在这时,大祭司突然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咒骂了半天,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释放宰相,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一边向宰相敬酒说:“宰相,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宰相回敬国王,微笑说:“贺喜大王对人生的体验更上一层楼了。”过了一会儿,国王忽然问宰相说:“我侥幸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大王!您将我关在监狱里,确实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满月女神时,谁会被丢进大锅炉中烹煮呢?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弘一法师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这种生活态度,这样的人生才会快乐。
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人生有悲欢离合,也有阴晴圆缺。生活中,只有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才能不被烦恼所困扰,你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用心体会,人生总有真滋味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宋?白云禅师
弘一法师认为,这首诗偈通俗易懂却又意喻深刻,诗中的“来时路”喻指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值得去品味的地方,只可惜往往不加以注意罢了。而“被眼瞒”一句更是深有寓意,意指人们常常被眼前一些表面的现象所欺骗,无法发现生活的真滋味。此偈选取人们常见的景象,语意双关、暗藏机锋,启迪世人不要受肉眼蒙蔽,而要用心灵去体会那些生活中,通常被人们忽略而又美丽的瞬间。
的确,生活给予每个人的快乐大致上是没有差别的:人虽然有贫富之分,然而富人的快乐绝不比穷人多;人生虽然有名望高低之分,但是那些名人却并不比一般人快乐到哪去。人生各有各的苦恼,各有各的快乐,只是看我们能够发现快乐,还是发现烦恼罢了。
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体会,便不难感受得到。尤其是在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苦难面前,倘若你依然能够仰望苍穹,用心去感受,快乐便会永远伴随左右。
一个人听说有一位很有名的乐观者,便去拜访这位乐观者。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么?”这个人开门见山地问。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正行走间突然掉进一个泥坑,出来后你成了一个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快乐么?”
“我还是会很高兴的,因为我掉进的只是一个泥坑,而不是万丈深渊。”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么?”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要我的性命。”
“假如你去拔牙,医生错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患牙,你还高兴么?”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错拔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清除了我的心脏。”
“假如你正在睡觉,忽然来了一个人,在你面前用极难听的嗓门唱歌,你还会高兴么?”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在这里嚎叫着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匹狼。”
“假如你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你还会高兴么?”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我终于高高兴兴地走完了人生之路,可以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另一个‘宴会’了。”
“这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可以令你烦恼或者痛苦的?”
“是的,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找到快乐——痛苦往往是不请自来,而快乐和幸福往往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乐观者说。
听了乐观着这一连串的快乐表白,拜访者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欢乐。
显然,如果我们不能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那部分快乐,我们将很难意识到快乐的所在,甚至连正在历经的快乐都会失去。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快乐就像一个被一群孩子追逐的足球,当他们追上它时,却又一脚将它踢到更远的地方,然后再拼命的奔跑、寻觅。
人们都追求快乐,但快乐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形式来获得或者判定的,快乐其实来源于每个人的心底。生活本来就是柴米油盐这些繁琐而又现实的组合,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与其看不如意的方面,不如学会寻找乐趣,看生活中好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平凡中的幸福与快乐,那么微笑就会时常挂在嘴角,幸福的甜蜜也会永驻心间!
忘乎所以,常常没有好结果
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煊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清?印光法师
弘一法师非常喜欢印光法师的这段话,常常借它劝诫那些终日追求名利、春风得意的人,在自己权势膨胀、极度风光的时候,危险也在靠近自己,要及时悬崖勒马。
许多得势之人常常被一时的风光遮住了双眼,也蒙蔽了心灵。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追逐财富、名利的滚滚潮流之中,岂不知自己已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已经是到了危险的边缘。明朝的魏忠贤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处处张扬自己的表面风光时,却怎么也没有料到其实正在一步步切断自己的后路。
在明熹宗弥留之际,差人将信王朱由检召至卧榻之侧,传以皇位,嘱以善视中宫、善待忠贤。遗言一出,魏忠贤得意非凡,朱由检却不能自安,他趁乱赶快离开了皇宫,唯恐被魏忠贤所害。
天启七年八月,23岁的熹宗终于晏驾。魏忠贤本来准备秘不发丧,有所图谋,无奈人多嘴杂走漏了风声,只得由皇后懿旨昭告天下,并派党羽涂文辅等人接朱由检入宫。
风雨欲来,局势凶险。朱由检进宫之前,做了种种准备。他广告朝野,让大家知道他入宫的消息,同时在衣袖之中藏了很多事物。朱由检进宫之后,处处防备,小心谨慎,不敢吃一口御厨房的东西,而以自带食物充饥。由于信王入宫已不是秘密,魏忠贤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将朱由检扣押宫中,再想对策。
朱由检与外隔绝,夜夜孤灯独坐。一天,他见一个手持长剑的内侍在自己住所前转悠,就试着将其召入,许以日后封赏。这内侍本是受命看守朱由检的,一听朱由检许愿许得天花乱坠,兴奋之中忘了职责。恰好又有一群巡夜的太监从门口经过,朱由检立刻把他们都叫进房内,问寒问暖,还派“看守”到御厨房取来酒肉款待大家。
众人十分感激,都表示愿为信王卖命,于是,朱由检同宫外取得了联系。朝中多数大臣虽迫于魏忠贤的淫威而对其阿谀逢迎,但内心深处还是不希望一个太监常年骑在自己的头上肆意妄为,更不希望他有朝一日当上皇帝。他们得到朱由检送出的情报后马上行动,拥戴他做了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崇祯帝。
朱由检即位之后,魏忠贤懊恼自己棋错一着。他为了试探新皇上对自己的态度,先惺惺作态,表示自己老了,该退休了,要辞去厂卫之权。老狐狸遇上个好猎人,朱由检自然明白魏忠贤的真实用意,同时也深知他的势力已根深蒂固,就不动声色,不仅不同意魏忠贤辞职,还像先帝一样对他恭恭敬敬,礼让有加。魏忠贤见状便放下心来,他不知颇具城府的崇祯帝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他。
稳住魏忠贤之后,崇祯开始剪其党羽,从宫内到宫外,从京城到外地,将一大批魏党分子或免职遣返、或逮捕查办。速度之快,是魏忠贤所始料未及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的行为鼓励了一些早已对魏党心生不满的大臣,他们纷纷上书揭露魏忠贤的罪恶行径。
魏忠贤知道自己的气数就要尽了,自己这么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已破产了。但是他不愿意就此死去,他忽然很想离开皇宫,离开这个自己从小太监变成九千岁的巢穴。崇祯本想将这个祸害天下长达七年之久的元凶处以极刑,但念及哥哥的临终遗言,还是答应了他的乞求。魏忠贤唯恐夜长梦多,就连夜离开了京城。
但是,由于请杀魏忠贤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崇祯也觉得不杀此贼不足以谢天下,就下旨将魏忠贤逮回京师问罪。
当京中有人将这个消息设法报知魏忠贤时,魏忠贤还未至凤阳。他知道情况不妙,就索性停住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不再往前赶路了。这一夜他辗转难眠,呆坐良久,终于自解衣带将自己罪恶的一生做了个了断。这一年,魏忠贤59岁。
魏忠贤一生害人实在太多,他虽然畏罪自杀,却难息众怒。受害者无不想手刃仇人,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崇祯终于下旨磔尸。于是,死去的魏忠贤仍然难逃恶惩——他的尸体被千刀万剐、剁成了碎块;他的头颅也被悬挂在其家乡的西城门下。
魏忠贤本是市井无赖,吃喝嫖赌,无所不通,以致家产耗尽,卖妻卖女;走投无路之际,只得挥刀自宫,入宫当了太监。
谁曾想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竟然秉笔审批内阁大臣的奏章,继而把持朝政,败坏朝纲,代拟圣旨,迫害忠良,真可谓权倾朝野,气焰嚣张。
殊不知,正是他在春风得意之时,不知收敛,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
弘一法师曾说:“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人生在世,要想过得顺利,时时都要小心谨慎。特别是在自己春风得意、无限风光之时,更要谨小慎微,不要得意忘形,以致乐极生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