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售價:NT$
423.0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NT$
403.0
《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藏书票)
》
售價:NT$
3407.0
《
侧耳倾听
》
售價:NT$
203.0
《
神医嫡女·2
》
售價:NT$
254.0
《
近世闻人掌故
》
售價:NT$
347.0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NT$
17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NT$
755.0
|
編輯推薦: |
一说到《金瓶梅》,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爱欲、淫秽等词汇。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它的表面现象。《金瓶梅》只是想通过这些丑陋的人和事,表达作者对时政家国最深沉的爱憎,也痛苦思索了生命价值和生存形态。看完这本由卜键编著的《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金瓶梅绎解》,你就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
內容簡介: |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金瓶梅》应是一个特例:作者对身世行迹的刻意隐藏,传抄者对流播渠道的欲言又止,出版商对全本和真本的追踪搜求,评点者的改写重编、肯定否定很少有一部小说如《金瓶梅》携带着这样多的悬疑谜团,很少有一部小说如《金瓶梅》承载着这样多的疵议恶评,亦很少有一部小说像它这样深刻厚重、刺世警世、勾魂摄魄,吸引和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不少学者都把它与后来的《红楼梦》相比较,论为中国小说l史上的两座高峰,而作为先行者的《金瓶梅》,更显得命运多舛。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由卜键编著的这本《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金瓶梅绎解》,通过作者的精心绎解,去领略我国古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魅力。
《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金瓶梅绎解》可供广大读者阅读。
|
目錄:
|
一 武二郎不解眼儿媚
二 浮浪子弟的秋波
三 俺这媒人都是狗娘养的
四 瓢赋与鸟诗
五 捉奸路上断肠人
六 贪欢不管生和死
七 乖人最懂得抓住机遇
八 挨光与偷情之别
九 老江湖失手
一0 官场中也有一些倒霉蛋儿
一一 先拣个软柿子捏捏
一二 小县城的小小名妓
一三 带个绿帽子跳进朋友家
一四 花子虚化为乌有
一五 灯市永远有红男绿女
一六 当嫖妓也成为一种遮掩
一七 瓜蔓抄的末端
一八 五百两金银只买一个名字
一九 欠揍的蒋太医
二0 打老婆的班头
二一 西门大院第一夫人
二二 嘲汉子
二三 山子洞那点潦草的事儿
二四 正月十六走百媚儿
二五 红尘中有多少秘密
二六 从公公身上拉下来的媳妇儿
二七 癫狂葡萄架
二八 怎生跑出娘的三只鞋来
二九 吴神仙看相
三0 大官人有了继承人
三一 盛宴中丢了一把壶
三二 妓女争当干女儿
三三 牛皮小巷
三四 将市井规则引入官场
三五 小厮与小厮
三六 新进士最爱打秋风
三七 皮肉之滥淫
三八 当打人成为职责
三九 看道士们扬眉吐气
四0 棵弱苗在风雨中
四一 不情愿结亲的理由
四二 人生得意几元宵
四三 瓮里走了鳖
四四 找谁说几句心里话
四五 官员入股与政府采购
四六 当铺里的皮袄
四七 拿来一桩弑主案
四八 政治的太极境界
四九 一夜风流,三万盐引
五0 和尚送来道家的药
五一 京师又发来拘捕令
五二 藏不住的春色
五三 把小丈母揪住亲嘴
五四 白嚼人请客
五五 突兀一人苗员外
五六 借来的喜悦
五七 该撒漫时撒漫
五八 一脚狗屎
五九 雪狮子吓死西门官哥
六0 一个姐儿十六七
六一 他汉子是个明王八
六二 天杀了我西门庆了
六三 一个人的祭奠和悲伤
六四 每一桩私密都有价值
六五 丧仪中的欢情
六六 六黄太尉走穴
六七 辛苦的人
六八 招宣府只送外卖
六九 能不过架儿
七0 一个土鳖到京师
七一 端妃马娘娘位下近侍
七二 棒槌事件
七三 潘金莲命中克星
七四 整治一条白绫带
七五 到底谁浪的慌
七六 温屁股儿
七七 汉子的心如没笼头的马
七八 老西的最后一个春节
七九 典型性非正常死亡
八0 看谁更薄情寡义
八一 两个刁奴
八二 荼蘼架下的乱伦
八三 偷情最苦
八四 方丈雪洞儿竟有暗道
八五 家生哨儿
八六 被逐待售是金莲
八七 迟到的血腥
八八 街死街埋的滋味
八九 一段儿聪明
九0 越墙踏脊去私奔
九一 有位奶奶要嫁人
九二 乖人下狠手
九三 黑头虫儿不可救
九四 脱出来的危情
九五 吴典恩无点恩
九六 三年后的西门大院
九七 淫风起兮守备府
九八 韩捣鬼一家仓皇归来
九九 帝国一参谋先死于绣榻
一00 乱离中没有风情
后记
|
內容試閱:
|
二 浮浪子弟的秋波
读此一回,开始时有个问题难以明白:潘金莲的叉杆子怎么会打中西门庆的头?
门帘不是用来遮人视线的么,为何又要以叉杆挑起?老西不是在大街上行走么,为何竟能被叉杆打到?
细细读来,再对照崇祯本补作的插图,便理解此处写作之妙:放下的门帘是用来遮人的,撑起的门帘则是用来看人的;武大在家时帘子自然垂下,其外出做生意时便以叉杆撑起;撑起的门帘仍是帘子,而门帘后的金莲则若隐若现,可供环视,亦可以环视也。
至于西门庆,也有必被又杆子打中之理:不走街心,专走街边,靠近他人院门,此其一也;走路偏不去看路,脑子中想入非非,此其二也;早已看见门帘后的娇娘,佯装不知,直身便撞,此其三也。
试想《西厢记》中,小沙弥的鼓槌都能打向老僧头,这里西门庆被叉杆碰上,该也不是什么意外。
从古人笔下,尤其是元代以降的戏曲小说中,我们可以阅读想像那时的爱情。那历尽磨难的思恋和挚爱令人感动,而其形式和方式,则多是简单直捷和模式化的。
最常见的便是一见钟情。
经典爱情剧中如倩女离魂,如秋江送别,如裴少俊墙头马上,如张生莺莺佛殿相逢,无不以一见钟情引出故事,引出一段可歌可泣的魂灵之爱。毕竟生活中的机会太少太少了!不可能先有花前月下、耳鬓厮磨,也不太可能先有数载同窗、心心相印,只好抓住那偶然的稍纵即逝的契机,只好采取赌博押宝式的决绝,只好依赖丫鬟小厮不尽可靠的忠诚,只好暗地里用眼睛来会意传情。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是王实甫留下的千秋名句,是对一见钟情那种内在缠绵的写照。毋怪明代有位老兄赞叹之余,撰写了一篇《秋波一转论》,洋洋洒洒,读来亦觉有趣。
此一回也,又提供一个新版本的一见钟情。
明代社会到了正嘉间,礼教大防之严峻和社会风气之糜烂,都有些登峰造极。而世间万物多有一个恒量,一方面的紧缺,必然存在着另一方面的过剩。情色或日爱欲亦如此。多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以西门大官人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作了一点比较,认为爱情的缺失大约粘连着肉欲的横流,所以有老西的性泛滥,也有丽娘小姐的性饥渴这就是本人所拟提的情欲一体论,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常常会这样。
常站在帘儿下眉目嘲人,双睛传意的潘金莲,也是一个性饥渴的重症患者,是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女子。兰兄对本书这位第一女主人公,作了许多刻意的增饰和改写:《水浒传》写其二十余岁为一大户家使女,此书则写她九岁就被卖到王招宣府里,十八岁又转卖给张大户;《水浒传》写她不过一个有些姿色的粗使丫头,此书则说是自幼习学弹唱,以琵琶为业;《水浒传》写她不依从大户纠缠,又向女主人告状,被大户挟恨嫁与武大郎,此书则写她与大户私通,嫁与武大后仍私会不断,直到张大户一命呜呼;《水浒传》写她出于贫贱,婚姻不幸,有些自暴自弃,此书则强调她识文断字,精擅器乐,凸显其在性方面的早熟与随意。
这样的一个女子,嫁与了号称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又怎能安心?可以想像生活中的潘金莲必充满屈辱,充满内心的煎熬,也对改变现状充满渴念。王婆在叙述中称武大为金莲的盖老,轻薄之极,亦谐趣之极。试想,以武大短小身躯,又怎能盖得住欲火涌腾的潘金莲呢?连夫君的弟弟都敢去勾引,又有什么她不敢一试呢?惟一遗憾的是,生活中的机遇实在是不多啊!
对于那些四出猎艳的官宦与豪绅,对于那些满街游走、拈花惹草的浮浪子弟,对于那些专一在舞榭歌台、勾栏瓦舍讨生活的架儿和捣子,机会当然是要大大地增加。同样,对于那些深宅大院中的半老徐娘,对于那些镇日里欲火中烧的旷女怨妇,对于那些专一操皮肉生涯的名妓私娼,聚会与交合也算不得什么。但即便是这些人,也常常会抓住初次相见的契机。本回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帘下相逢,正是如此。
兰兄于此处加意料理,相看两小赋,亦谑亦实:先写金莲眼中的男子,越显出张生的庞儿,潘安的貌儿,可意的人儿;再写西门庆眼中的女子,清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若不是下面一直写到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简直就是一对儿才子佳人了。笔者一向认为此书一出,既是后世写实小说之祖,又开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之先河。只是西门庆这厮读书太少,宝货太多,只能算是一个加贝的才子吧。
谁说像一见钟情这种好事儿,又仅仅属于才子佳人呢?不,它常常也会属于淫棍和荡妇,属于西门庆和潘金莲这样的品类,常也会预示着一场奸情的开始。而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觑风情的贼眼,竟也能在离去时转出秋波
这还是一见钟情么?
这难道不是一见钟情么?
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私情和奸情,还能够算是爱情么?当然不能算。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纯洁和纯正,没有专一和忠贞,因而也就没有美。可我们能说两人之间没有情么?能说两人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爱恋、缠绵和思念么?私情也好,奸情也好,不都也有着一个情字么?
这就是风情,包蕴丰饶驳杂的风情。回末西门庆与王婆的对话中,那茶婆子卖弄自己的杂趁本领,如说媒、抱腰、收小、做牵头、做马泊六。而做牵头,在《水浒传》则作说风情,妙哉!恰可作为此处风情的注脚。
P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