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中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通过对两种社会存在——游戏和学习进行分析,澄明游戏对于学生的意义、价值以及游戏的应然形式,进而提出两项指向教育现实的建议:
第一,将游戏纳入儿童的教育生活,在教育建制中谋求独立的游戏时空。
第二,借助游戏精神实现游戏与学习的融通。
|
關於作者: |
李敏,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师教育、学校文化等研究,曾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各级别课题十余项。主译《学校领导与管理》、《教育变革新意义》,参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等,参编《校长领导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困顿的童年
一、失乐的童年
一儿童生活的“大生产性”
二成人继“发现”儿童之后又“主宰”了儿童
三坍塌的童年天堂
二、奴役与拔根:在学习中迷失自己
一学习成为奴役
二儿童的拔根状态
三、逃逸的游戏和侵入的游戏
一游戏在教育生活中的疏离
二传统游戏的消逝
三游戏对学习的皈依与反叛
四游戏式教学:拙劣的形式主义
四、守护童年的幸福——引入生活质量的话题
一游戏进入生活质量研究的视野
二生活质量的概念及其使用
三游戏与儿童的生活质量
四用生活质量的均衡提升守护童年的幸福
第二章 游戏与学习的社会意识形态分析
一、学历社会批判与游戏的可能
一学历社会的不可逾越性
二学历社会的内在冲突:学习对游戏的压制
三学历社会的功能更新:满足游戏需要
二、游戏与学习的社会文化心理
一社会对“学生·学习”的理解与操作
二社会对“儿童·游戏”的理解与操作
三、游戏与学习的既定社会安排
一社会性格中固化的社会安排
二借助学历社会推行的社会安排
三学校教育中具体的社会安排
第三章 游戏独立于学习之外——游戏进入教育建制
一、游戏走向独立的现实反思——游戏与学习的现实作用形态考察
一在冲突状态中认识游戏独立的必要性
二在协调状态中认识游戏独立的相对性
二、游戏进入教育建制的可能路径
一厘清观念认识——确立游戏的意义和价值
二争夺游戏时空——游戏获得独立的关键
三提供游戏资源——努力推进学生的游戏生活
第四章 游戏相融于学习之中——游戏精神进入学习活动
一、游戏·游戏精神·学习——游戏精神构筑游戏与学习融通的桥梁
一游戏与游戏精神
二游戏精神与学习
二、游戏精神进入学习活动——以推进深度学习为例
一演进的学习理论不断趋向美好的游戏精神
二关于深度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三以游戏精神推进深度学习
结语 走向和谐幸福的“游习世纪”
参考文献
后记
|
|